《2019-2020學年高中語文 第一單元《論語》選讀 7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鞏固提升練(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先秦諸子選讀》》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學年高中語文 第一單元《論語》選讀 7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鞏固提升練(含解析)新人教版選修《先秦諸子選讀》(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
一、基礎鞏固
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敏:勤勉
B.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遠:疏遠,這里指不偏愛
C.就有道而正焉 就:動詞,接近、靠近
D.泛愛眾而親仁 泛:泛濫
解析:選D。泛:廣泛地。
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不如丘之好學也 古之學者為己
B.必有忠信如丘者焉 就有道而正焉
C.學而知之者,次也 敏于事而慎于言
D.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
解析:選B?!把伞?,均為助詞,可不譯。A項,“之”
2、,前者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后者為助詞“的”。C項,“而”,連詞,前者表承接,后者表并列。D項,“也”,前者表陳述語氣,后者表停頓,以舒緩語氣。
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不屬詞類活用的一項是( )
A.故舊不遺,則民不偷
B.賢賢易色
C.又聞君子之遠其子也
D.鯉退而學《禮》
解析:選D。A項,形容詞作名詞,故交、老友。B項,形容詞作動詞,尊重、崇尚。C項,形容詞作動詞,疏遠。
4.下列句子中句式特點不同于其他三項的一項是( )
A.敏于事而慎于言
B.君子篤于親
C.則民興于仁
D.生而知之者,上也
解析:選D。D項為判斷句,A、B、C三項都是狀語后置句。
3、
二、閱讀提升
(一)課內閱讀
閱讀下文,回答5~7題。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論語·季氏》)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論語·述而》)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論語·公冶長》)
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
對曰:“未也?!?
“居!吾語女: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論語·陽貨》)
5.下列
4、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生而知之者,上也 知:知道,有知識
B.困而學之,又其次也 困:貧困
C.不如丘之好學也 如:比得上
D.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狂:狂妄
解析:選B?!袄А币鉃椤坝龅嚼щy”。
6.下列選項對選文內容理解不當的一項是 ( )
A.孔子將人分成四個不同的層次,只是為了強調后天學習的重要性,而并非突出他的等級觀念。
B.孔子是一個十分坦率直爽的人,他既認為自己的忠信不十分突出,又坦言自己非常好學。
C.孔子對仲由提到“六言六蔽”,其實是在強調不學習的危害,并且對“仁”“知”“信”“直”“勇”“剛”進行了否定。
D.孔子在
5、這里說的學習,并非單純地指學習知識,更主要的還是指加強道德修養(yǎng)。
解析:選C。C項中,孔子并未否定“仁”“知”“信”“直”“勇”“剛”六種品行。
7.如何理解選文第二則中“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答:
答案:在孔子的意識中,他否認自己是“生而知之者”,是“上智”之人,他之所以成為學識淵博的人,在于他愛好古代文化知識,而且勤奮好學,思維敏捷。所以,一個人能否成功,關鍵并非“天資”,而是后天的勤奮。天道酬勤,勤能補拙。只有這樣,才能
6、成為一個智者。
(二)課外閱讀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題。
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攝相事,有喜色。門人曰:“聞君子禍至不懼,福至不喜?!笨鬃釉唬骸坝惺茄砸病2辉弧畼菲湟再F下人’乎?”于是誅魯大夫亂政者少正卯。與聞國政三月,粥①羔豚者弗飾賈②;男女行者別于涂;涂不拾遺;四方之客至乎邑者不求有司,皆予之以歸。
齊人聞而懼,曰:“孔子為政必霸,霸則吾地近焉,我之為先并矣。盍致地焉?”黎曰:“請先嘗沮之;沮之而不可則致地,庸遲乎?”于是選齊國中女子好者八十人,文馬三十駟,遺魯君。陳女樂文馬于魯城南高門外。季桓子乃語魯君為周道游,往觀終日,怠于政事??鬃铀煨??;缸余叭粐@曰:“
7、夫子罪我以群婢故也夫!”
(五年后)季桓子病,輦而見魯城,喟然嘆曰:“昔此國幾興矣,以吾獲罪于孔子,故不興也。”顧謂其嗣康子曰:“我即死,若必相魯;相魯,必召仲尼?!焙髷等?,桓子卒,康子代立。已葬,欲召仲尼。公之魚曰:“昔吾先君用之不終,終為諸侯笑。今又用之,不能終,是再為諸侯笑?!笨底釉唬骸皠t誰召而可?”曰:“必召冉求?!庇谑鞘故拐偃角?。冉求將行,孔子曰:“魯人召求,非小用之,將大用之也。”是日,孔子曰:“歸乎歸乎!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吾不知所以裁之?!弊于M知孔子思歸,送冉求,因誡曰“即用,以孔子為招”云。
(選自《孔子世家》,有刪節(jié))
【注】?、僦啵和ā板鳌?,賣。②賈:通“價”,價
8、格。
8.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
A.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吾不知所以裁之
B.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吾不知所以/裁之
C.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吾不知所以裁之
D.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吾不知所以/裁之
解析:選C。陳述主體為“吾”和“小子”,據此可斷句。
9.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駟”,古代指駕車的四匹馬。選文中的“三十駟”指“一百二十匹馬”。
B.“輦”,古時用人拉或推的車。秦漢后特指君后所乘的車。
C.“諸侯”,是古代中央政權所分封的各國國君的統(tǒng)稱。周制,諸侯名義上需服從王室
9、的政令,向王室朝貢、述職、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漢時諸侯國由皇帝派相或長吏治理,王、侯僅食賦稅。
D.“冉求”,字子有,孔門七十二賢之一。多才多藝,尤擅長理財,曾擔任季氏宰臣。
解析:選A?!榜啞敝竿{一輛車的四匹馬,或指套著四匹馬的車。
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孔子為政有方,魯國上下知禮守序,齊人聞風恐懼。
B.齊人獻女樂文馬迷惑魯國君臣,終致孔子離開魯國。
C.桓子在病重將死時承認當初沒有重用孔子是個錯誤。
D.康子未遵“必召仲尼”的遺訓,舍孔子而改召冉求。
解析:選C。C項,不是“沒有重用”,而是“用之不終”。
11.把文中畫橫
10、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男女行者別于涂;涂不拾遺。
譯文:
(2)沮之而不可則致地,庸遲乎?
譯文:
解析:注意“涂”“遺”“沮”“致”“庸”等詞的翻譯。
答案:(1)男女有別,在路上各走一邊;掉在路上的東西沒有人撿拾。
(2)如果阻止不成,再送給它土地,難道算遲嗎?
定公十四年(前946年),孔子五十六歲,他由大司寇代理相國職務,臉上流露出喜悅的神色。弟子說:“聽說君子大禍臨頭不恐懼,大福來到不喜形于色?!笨鬃诱f:“有這個
11、話。但不是還說‘(人生的)樂趣在于能憑借顯貴的地位仍謙虛地對待別人’嗎?”于是就把擾亂政治的魯國大夫少正卯殺了??鬃訁⑴c國政三個月,販賣羊、豬的商人不敢哄抬物價;男女有別,在路上各走一邊;掉在路上的東西沒有人撿拾;四方的旅客來到魯國的城邑,不必向管事的官吏求情送禮,都能給予他們接待和照顧,直到他們滿意而歸。
齊國聽到這個消息感到害怕,有人說:“孔子主持政治,魯國一定會稱霸,一旦稱霸,我國離它最近,我們會先被吞并。何不先送給它一些土地呢?”黎說:“請先試著阻止它強大;如果阻止不成,再送給它土地,難道算遲嗎?”于是從齊國挑選了八十名漂亮的少女,又挑選一百二十匹毛色光鮮的馬,一并送給魯君,這些女
12、樂文馬陳列在魯國都城南面高門這個地方。季桓子建議魯君假裝外出環(huán)游(暗中去看女樂文馬),魯國君臣整日前去觀看,對國事就懈怠了。孔子于是離開了魯國。季桓子嘆息道:“先生是因為接受齊國那一隊女樂的緣故怪罪我啊!”
到了(前941年)秋天,季桓子病重,乘輦車望見魯城,長嘆一聲說:“過去這個國家差一點兒興盛起來,因為我得罪了孔子,所以沒有興盛。”回頭對他的繼承人季康子說:“我要是死了,你必然會當魯國的相國;當了相國后,一定要召回孔子?!睅滋旌?,季桓子去世,季康子繼承了他的職位。辦完喪事,季康子想召孔子回來。公之魚說:“從前我們先君任用他沒有善始善終,最后招致諸侯恥笑,現在又任用他,如果仍然半途而廢,這樣會再次被諸侯恥笑的?!笨底诱f:“那么召誰合適呢?”公之魚說:“一定召冉求。”于是派人去召冉求。冉求準備前往,孔子說:“魯國派人召回冉求,不是一般的任用他,將會重用他。”就在這一天,孔子說:“回去吧!回去吧!我們家鄉(xiāng)的弟子志向高遠而行事疏于謀略,他們富于文采,我真不知道從何處下手教育他們。”子贛知道孔子想回魯國,送冉求時,趁機叮囑說“你如果被重用了,設法把孔子召回去”。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