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華市云富高級中學(xué)高中語文 第三專題 六國論練習(xí)3 蘇教版必修2》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浙江省金華市云富高級中學(xué)高中語文 第三專題 六國論練習(xí)3 蘇教版必修2(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六國論
一、選擇題
3.下列各組句中加粗字的意思與所給例句的意思相同的一組是
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
A.“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此言得之
B.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
C.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
D.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3.B 4.下列各句中“與”字意思相同的兩項是
A.與戰(zhàn)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
B.與嬴而不助王國也
C.則與斗卮酒
D.失其所與,不知
4.B與D
5.為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詞選擇義項
①“暴”的常用義:a.兇暴,暴虐 b.損害,糟蹋 c.(p))顯露,暴露 d.(p))曬
A.暴霜露,斬荊棘
2、 ?。? )
B.暴秦之欲無厭 ?。? )
C.暴殄天物 ?。? )
D.雖有校暴,不復(fù)挺者 ( )
②“或”的常用義:a.或者 b.有的,有的人也許,或許 d.若,倘若
A.當(dāng)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B.或曰:六國互喪,率賂秦耶 ?。? )
C.或此或彼,必居其一
D.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 )
6.下列加粗詞不屬于使動用法的一項是
A.后秦?fù)糈w者再,李牧連卻之
B.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
3、天下之民
C.孔子登泰山而小魯
D.項伯殺人,臣活之
7.下列各句中的“以”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項是
A.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
B.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如棄草芥
C.日削月割,以趨于亡
D.不賂者以賂者喪
8.下列各句中的加粗詞古今義相同的一項是
A.至于顛覆,理固宜然
B.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
C.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可謂智力孤危
D.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9.下列句子默寫無誤的一項是
A.秦以攻取之外,小則得城,大則獲邑。
B.齊人未嘗賂秦,而終繼王國遷滅,何哉?
C.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
D.王國既喪
4、,齊亦不免也。
五、閱讀下文,回答文后問題
夫秦之所與諸侯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郊;諸侯之所與秦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野。秦之有韓、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韓、魏塞秦之沖,而蔽山東之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韓、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韓,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韓、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齊以剛、壽,而范雎以為憂,然則秦之所忌者可見矣!
秦之用兵于燕、趙,秦之危事也。越韓過魏,而攻人之國都,燕、趙拒之于前,而韓、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趙,未嘗有韓、魏之憂,則韓、魏之附秦故也。夫韓、魏,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間,此豈知天下之勢
5、耶?委區(qū)區(qū)之韓、魏,以當(dāng)虎狼之強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韓、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東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禍。
夫韓、魏不能獨當(dāng)秦,而天下之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擯秦,秦人不敢逾韓、魏以窺齊、楚、燕、趙之國,而齊、楚、燕、趙之國因得以自完于其間矣。以四無事之國佐當(dāng)寇之韓、魏,使韓、魏無東顧之憂,而為天下出身以當(dāng)秦兵;以二國委秦,而四國休息于內(nèi)以陰助其急。若此可以應(yīng)天無窮,彼秦者將何為哉?不知出此,而乃貪疆場尺寸之利,背盟敗約,以自相屠滅。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國,可不悲哉!
17.查字典、詞典,解釋下邊加粗的詞語
①塞秦之沖(
6、)( )
②故夫天下之所重者( )
③而蔽山東之諸侯( )
④而韓、魏乘之于后( )
⑤則韓、魏之附秦故也( )
⑥委區(qū)區(qū)之韓,魏( )
⑦韓、魏折而入于秦( )
18.翻譯下面的句子
①越韓過魏,而攻人之國都,燕、趙拒之于前,而韓、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
譯文:
②委區(qū)區(qū)之韓、魏、以當(dāng)虎狼之強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譯文:
19.對上下文理解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
A.上文第一段是論述了韓、魏兩國在戰(zhàn)略上的重要地位。
B.上文第二段是指出韓、魏附秦而使天下遍受其禍。
C.上文第一段說明秦國最嫉恨的韓、魏兩國,最使范雎憂慮的是
7、齊之剛,壽。
D.上文第三段提出“厚韓親魏”的策略,歸納六國滅亡的原因。
20.比較蘇洵與蘇轍的《六國論》,對兩篇文章分析不恰當(dāng)?shù)囊豁検?
A.蘇轍明確提出“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韓、魏也”,因此六國的正確策略應(yīng)該是“厚韓親魏以擯秦”。
B.蘇洵說的“弊在賂秦”主要是指韓、魏說的,韓、魏之所以“賂秦”,是因為與秦接壤,“為積威之所劫?!比绻仗K轍說的“厚韓親魏”的辦法去做,這個問題就不存在了。可見父子二人的基本立場是接近的。
C.蘇洵認(rèn)為六國破滅的根本原因在于以地賂秦;蘇轍認(rèn)為根本原因在于六國沒有遠(yuǎn)略,背盟敗約,自相殘殺??梢姼缸佣说挠^點不盡相同。
D.兩篇《六國論》均為史論文章,均
8、采用借古諷今的寫法,因此結(jié)尾都談到現(xiàn)實問題,委婉地告誡當(dāng)朝者要記取歷史教訓(xùn)。
?
參考答案
5.①c a b d ②c b a b 6.C 7.D 8.A 9.C
10.蘇洵、嘉祐集·權(quán)書、蘇轍、蘇軾、三蘇
11.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
12.茍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13.譯:如果六國用賄賂秦國的土地封賞天下的謀臣,用侍奉秦國的心意禮遇天下的奇才,合力向西,對付秦國,那么,我恐怕秦國人吃飯也不能咽下咽喉去。
14.譯:治理國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積久而成的威勢所脅迫??!
15.譯:所以燕國雖然是個小國卻后滅亡,這就是用兵的功效。
16.家,侯,地,眾,秦,亡。士,疏,淺,也。
17.①阻塞;交通要道;②重視;③遮掩,庇護(hù);④追逐,追擊;⑤是,就是;依附,歸附 ⑥舍棄;小 ⑦屈服
18.①越過韓國和魏國的國境,再去攻擊另一國的國都,燕國和趙國抗擊于其前,而韓國和魏國就會乘之于其后,這是非常危險的辦法嘛!
②豁出區(qū)區(qū)的韓、魏,使它們承當(dāng)如狼似虎的秦國,它們怎能不屈服而投入秦國的懷抱呢?
19.C 20.D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