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學(xué)年高中語文 第一單元《論語》選讀 二 當仁不讓于師教師用書 新人教版選修《先秦諸子選讀》》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17-2018學(xué)年高中語文 第一單元《論語》選讀 二 當仁不讓于師教師用書 新人教版選修《先秦諸子選讀》(1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二、當仁,不讓于師
釋文題
“當仁,不讓于師”是《論語·衛(wèi)靈公》中的一句話,意思是說,面對仁德之事,對老師也不必謙讓。從這句話里,我們能感受得到孔子對弟子人格的尊重,對仁義的重視,我們也能體會到孔子與弟子之間平等和諧的關(guān)系。盡管絕大多數(shù)弟子都比孔子年輕很多,但他從不阻止弟子表達自己的意愿,而是鼓勵他們暢所欲言。孔子的這種教育理念和教育實踐,很值得我們深思,盡管他生活在2 500年前的人類文明發(fā)祥時期。
明主旨
本課所錄選文分別是從弟子對孔子的態(tài)度和評價、孔子對自己的態(tài)度和評價及孔子對待弟子的態(tài)度和評價三個方面來刻畫孔子形象的,既展現(xiàn)了孔子與其弟子之間相互尊重、相互平等的師生
2、關(guān)系,又表現(xiàn)了孔子對仁德的高度重視和執(zhí)著追求。
1.詞語理解
(1)通假字
①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道之斯行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子見南子,子路不說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夫子矢之曰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毋吾以也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莫春者,春服既成 同“________”,____________
⑦鼓瑟希 通“________”,____________
3、答案 ①智 聰明、智慧 ②導(dǎo) 引導(dǎo)?、蹛偂「吲d
④誓 發(fā)誓 ⑤已 停止?、弈骸⊥怼、呦 ∠∈?
(2)一詞多義
①絕
②彌
③莫
④疾
答案?、贁嘟^/絕交/停止/絕命/橫渡/陡峭的?、谠桨l(fā),更加/滿/滿,整/彌補 ③同“暮”,晚/沒有(誰)/表否定,不/表測度,或許 ④一般的病/憂,患/痛心/強,猛烈/銳利
(3)古今異義
①君子學(xué)道則愛人
古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義:丈夫或妻子;指戀愛中男女的一方。
②君子一言以為知
古義: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義:認為。
答案?、訇P(guān)愛別人。②以,可以;為,表現(xiàn)出來。
(4)虛詞歸納
①也
②于
答案?、倬渲斜硎就nD的語氣詞/句末語氣詞,表肯定/句末語氣詞,表判斷/句末語氣詞,表疑問 ②介詞,在/介詞,在……方面/介詞,由于/介詞,向/介詞,被/介詞,比
2.詞類活用
(1)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所謂立之斯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
(3)動之斯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博我以文,約我以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噫!天喪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名詞作狀語,沿著臺階 (2)動詞的使動用法,使……立 (3)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動,發(fā)動 (4)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廣博,豐富 (5)形容詞作動詞,用
6、盡 (6)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喪
3.特殊句式
(1)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2)偃之言是也!
(3)亡之,命矣夫!
(4)賢哉,回也!
(5)不吾知也!
(6)求,爾何如?
(7)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8)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
(9)其何傷于日月乎?
(10)仲尼豈賢于子乎?
(11)博我以文,約我以禮。
(12)吾無隱乎爾。
(13)當仁,不讓于師。
(14)以吾一日長乎爾。
(15)加之以師旅,因之以饑饉。
(16)異乎三子者之撰。
(17)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3)判斷句,(4)主謂倒裝句,(5)~(8)賓語前置句,(9)~(17)介賓短語后置句。
4.語句翻譯
(1)子曰:“當仁,不讓于師?!?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子之不可及也,猶天之不可階而升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夫子循
8、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吾無行而不與二三子者,是丘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君子學(xué)道則愛人,小人學(xué)道則易使也。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
9、1)孔子說:“遇到行‘仁’的事情的時候,對老師也不必謙讓?!?
(2)(我的)老師高不可及,正像天是不能夠順著梯子爬上去一樣。
(3)老師善于一步一步有次序地引導(dǎo)別人,用各種文獻典籍使我知識、視野廣博,用禮這種規(guī)范來約束我,使我想停止都不可能。
(4)我沒有什么事情是不讓你們知道的,這就是孔丘啊。
(5)地位高的人學(xué)了道就會愛護別人,地位低的人學(xué)了道就容易被使喚了。
文本名句
1.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謂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綏之斯來,動之斯和。
2.仰之彌高,鉆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3.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4.君子學(xué)道則愛人,小人學(xué)道則易
10、使也。
文外名句
1.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2.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3.未能事人,焉能事鬼?
4.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1.
(《論語·子張》)
2.
(《論語·子張》)
3.
(《論語·子罕》)
4.
(《論語·述而》)
5.(《論語·衛(wèi)靈公》)
6.
(《論語·述而》)
7.
(《論語·陽貨》)
8.
(《論語·雍也》)
9.
(《論語·雍也》)
10.
(《論語·先進》)
11、
11.
(《論語·雍也》)
12.(《論語·先進》)
13.
(《論語·先進》)
1.“當仁,不讓于師”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孔子和儒家特別重視師生之間關(guān)系的和諧,強調(diào)師道尊嚴,學(xué)生不可違背老師,但是這是在一般情況下,在仁德面前,即使是老師也不謙讓。這是把實現(xiàn)仁德擺在了第一位,“仁”是衡量一切是非善惡的最高準則。
2.子貢反駁陳子禽時說道:“君子一言以為知,一言以為不知?!弊迂曔@句話所針對的對象是誰?
答:__
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子貢這句話針對的是陳子禽。因為子禽的勸說是說孔子不如子貢賢明,子貢的話是對子禽一種不客氣的反駁,甚至可以說有點惱怒的成分。高貴的人一句話可以表現(xiàn)出他的智慧,一句話也可以表現(xiàn)出他的不智慧。子貢認為子禽的這句話屬于后者。他認為子禽這樣說是不明智的,是一種愚蠢的行為,因而緊接著就有一句:“言不可不慎也!”可以說是對子禽的警告之語。接下來的話語,子貢用極其夸張的言辭對孔子的高尚德操和巨大影響進行了渲染和介紹,這樣,子禽的話就不攻自破,難以立足了。
3.
13、當孔子談到師生如何相處時,他說:“當仁,不讓于師?!边@體現(xiàn)了孔子怎樣的人格魅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孔子特別重視師生關(guān)系的和諧,強調(diào)師道尊嚴,在一般情況下,學(xué)生不可違背老師。但是,孔子提出,遇到行“仁”的事情的時候,對老師也不必謙讓,是把實現(xiàn)仁德擺在了第一位,把“仁”作為衡量一切是非善惡的最高準則。
4.在“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一節(jié)中,當眾弟子談完自己的理想時,孔子說:“吾與點也!”那么請問,曾皙的理想是什么?為什么會得到孔子的贊同呢?
答
1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當曾皙談到自己的理想時說:“莫春者……,浴乎沂,風(fēng)乎舞雩,詠而歸?!边@是一種和諧社會與民同樂的真實寫照,也是一個國家德政達到極致的體現(xiàn),這表現(xiàn)出了曾皙仁愛的思想和他治理國家的一種遠大理想。
而孔子是主張“仁”“恕”的,當曾皙的這番描述結(jié)束時,正好合乎孔子對理想社會的追求,自然就引起了贊同,所以才有孔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所以,表面上看來,曾皙并沒有談?wù)撌裁粗螄教煜碌拇笫?,而只是談?wù)勶L(fēng)月,說說游玩。但實際上,他所描繪的,是遠較子路
15、等人的志向更為高遠的境界。如果說子路等人的胸懷至多還在小康國家,那么,曾皙所瞻望的,則已經(jīng)是大同的世界了。這就叫舉重若輕,四兩撥千斤。難怪孔子要脫口而出,由衷地發(fā)出贊嘆來了。
讀了“孔子見南子”一節(jié),有人說子路不應(yīng)批評老師,也有人說孔子確實做了不正當?shù)氖聭?yīng)該批評,你怎么認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這一節(jié)讓我們看到了孔子普通人的一面。孔子去見南子有沒有做什么不正當?shù)氖挛覀兛梢源娑徽?,只從我們看到的事實部分來說,我覺得子路對孔子的批評是正確的,
16、因為既然孔子去見了南子,就有做了不正當事的可能。子路能當面指責(zé)老師可能的錯誤行為,是值得贊賞的。也可見孔子為推行政見學(xué)說,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的精神以及師生關(guān)系的平等、融洽??鬃邮欠褡隽瞬徽?shù)氖率且换厥?,別人是否相信孔子的清白是另一回事。尤其是作為一個教人做君子的老師如果不能證明自己沒有做不正當?shù)氖?,也是一件比較麻煩的事情。
爭與不爭,智慧其中
①爭,是一切生物進化的動力和理由;不爭,是人對待生活的平淡態(tài)度。爭與不爭,蘊含著人生的大智慧。
②達爾文說:“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爭,似乎是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所有生物必備的能力:植物要發(fā)芽、生長,就要與其他植物爭空氣、陽光、水分;動物要發(fā)展、
17、壯大,就要與其他動物爭領(lǐng)地、水源、食物?!皟裳垡槐?,開始競爭”成了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生物的真實寫照。
③老子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也。”不爭,是相對的,這種不爭是生存的智慧,當然也是爭的最高境界。不爭,不是逃避,不是懦弱,而是一種曠達胸懷,是一種博大包容。(1)
④爭與不爭,智慧其中。
⑤晚清重臣、洋務(wù)運動健將張之洞曾在科舉考試中中探花,按道理講,名列三甲的成績已經(jīng)讓很多人無法企及,但張之洞很是沮喪,他認為自己應(yīng)該獨占鰲頭;而在為人處世上,他曾經(jīng)評價自己“平生有三不爭:一不與俗人爭利,二不與文士爭名,三不與無謂爭閑氣”。張之洞的爭與不爭彰顯了人生的智慧:爭,是“平生不做第二人選
18、”的人生信條;不爭,是內(nèi)斂孤傲、不染雜塵的人生境界。(2)
⑥被后人稱為“詩仙”的李白和被稱為“詩圣”的杜甫是同時代的人:李白,恃才傲物、睥睨天下;杜甫,語不驚人死不休。二人沒有爭詩壇“老大”的地位,而是惺惺相惜,在不爭中為唐詩的輝煌貢獻著各自的力量?!安粻帯?,是從有利于個人發(fā)展、社會進步的角度思考的。
⑦打敗越國的夫差和最終消滅吳國的勾踐一生都在“爭”:一場大戰(zhàn),越國亡國,勾踐到吳國為奴;隨即,勾踐“切齒仇冤,棒心釣餌。嘗膽權(quán)謀”,最終一戰(zhàn)雪恥。“爭”,關(guān)系到了生存。
⑧爭與不爭,不是隨機的選擇,而是要考慮面對的境遇:爭,不是皆爭、亂爭、必爭;不爭,不是放縱、膽怯、逃避。
⑨桉樹因為
19、“爭”而成為干旱地區(qū)首選的樹種,它可以二十四小時不停地吸收地下水和各種養(yǎng)料,即便是營養(yǎng)過剩,還要不停地吸收養(yǎng)分。但正是這種無所不在的“爭”,造成周圍樹木死亡,甚至地下水干涸。于是,當?shù)厝瞬坏貌蝗掏锤類?,砍伐桉樹,種植其他樹種。小丑魚居住在海葵的觸手之間,這些魚會帶來食物與??蚕?,而??挠|手中含有有毒的刺細胞,可使小丑魚免于被掠食,小丑魚本身則會分泌一種黏液在身體表面,保護自己不被海葵傷害。小丑魚與海葵的“不爭”,使得它們更加快樂地生活。(3)
⑩爭與不爭,智慧其中,所以孔子說“君子矜而不爭”,又說“當仁,不讓于師”。(4)
思悟亮點
(1)①~③段是怎樣展開論述的?
提示 文章首先
20、闡述“爭”“不爭”體現(xiàn)的意義,然后用達爾文、老子的話體現(xiàn)的意義來剖析“爭”與“不爭”的內(nèi)涵。
(2)第⑤段使用張之洞的“爭與不爭”做論據(jù),說明了什么道理?
提示 說明“爭”與“不爭”要看具體情況。
(3)⑥~⑨段運用了哪些事例從不同角度說明“爭與不爭”的問題?
提示 舉了李白、杜甫和夫差、勾踐以及桉樹、小丑魚、??氖吕稣摀?jù)。
(4)第⑩段引用孔子的名言有什么作用?
提示 用孔子的話重申“爭與不爭”要看具體情況的論點。
(5)本文在論證過程中最突出的特點是什么?
提示 在論證過程中,文章十分注重對論點的兩面論證,不說“爭”與“不爭”中哪一方更好,而是討論不同的情況下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即“爭與不爭,智慧其中”。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