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戰(zhàn)2019年高考語文 高頻考點解密19 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含解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備戰(zhàn)2019年高考語文 高頻考點解密19 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含解析)(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高頻考點解密19 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
2018年
2017年
2016年
課標全國Ⅱ卷
14,用典,5分
9,鋪墊,6分
北京卷
16,寫作手法,3分
16,聽覺+視覺,3分
山東卷
14(1),修辭,4分
天津卷
14(3),藝術手法,3分
14(2),表現手法,3分
江蘇卷
11,表達效果,5分
10,選材效果,5分
浙江卷
20,點染手法,6分
20,敘述+對比,6分
22,敘事特色,4分
【調研1】(2018年高考浙江卷)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題目。
送王昌齡
李 頎
漕水東去遠,送君多暮情。
淹
2、留野寺出,向背孤山明。
前望數千里,中無蒲稗生。
夕陽滿舟楫,但愛微波清。
舉酒林月上,解衣沙鳥鳴。
夜來蓮花界①,夢里金陵城。
嘆息此離別,悠悠江海行。
【注】①蓮花界:佛寺,詩中指洛陽白馬寺。
這首詩與柳永《雨霖鈴》詞都運用了點染手法,試賞析本詩的點染手法。
【答案】①“送君多暮情”句點出了傷別之情。②“淹留野寺出”至“夢里金陵城”十句,層層鋪寫暮景,滿篇幽淡惆悵,字字都是“暮情”,有力渲染烘托了離情。③結尾“嘆息此離別”再次點明別離之情,“悠悠江海行”表達對朋友孤身遠去的不舍。
【解析】此題考查考生對詩歌手法的把握。考生首先要明確何為“點染手法”,再結合詩歌具體內容
3、進行分析。詩歌標題點明該詩為離別詩,第一句“送君多暮情”點明傷別之情。接下來詳細地描寫了景物,把暮景層層鋪開,渲染了幽淡惆悵,烘托了離別之情。詩歌最后“嘆息此離別”再次點明別離之情,表達了對朋友遠去的依依不舍。
【調研2】(2017年高考課標全國Ⅱ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送子由使契丹
蘇 軾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遠適更沾巾。
不辭驛騎凌風雪,要使天驕識鳳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應夢武林春②。
單于若問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皇宮。蘇轍時任翰林學士,常出入宮禁。②武林:杭州的別稱。蘇軾時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譽為“門地、人物、文學皆當世第
4、一”。后來入吐蕃會盟,酋長問他:“聞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騙他說:“彼李揆,安肯來邪?”
本詩尾聯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對此進行的賞析不正確的兩項是( )( )
A.本聯用李揆的典故準確貼切,因為蘇軾兄弟在當時聲名卓著,與李揆非常相似。
B.中原地域遼闊,人才濟濟,豪杰輩出,即使卓越如蘇軾兄弟,也不敢自居第一。
C.從李揆的故事推斷,如果蘇轍承認自己的家世第一,很有可能被契丹君主扣留。
D.蘇軾告誡蘇轍,作為大國使臣,切莫以家世傲人,而要展示出謙恭的君子風度。
E.蘇軾與蘇轍兄弟情深,此時更為遠行的弟弟擔心,希望他小心謹慎,平安歸來。
【答案】BD
5、
【調研3】閱讀下面這兩首詩,完成小題。
除 夜
【唐】來鵠①
事關休戚已成空,萬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曉雞聲絕后,又將憔悴見春風。
元 日
【宋】王安石②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③。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注】①來鵠:唐朝詩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人。相傳來鵠家宅在南昌東湖徐孺子亭邊。家貧,工詩,曾自稱“鄉(xiāng)校小臣”,隱居山澤。師韓柳為文,舉進士,屢試落第。②王安石:宋代政治家、改革家、文學家,作此詩時身為宰相,正在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③屠蘇:藥酒名。
來詩的結句與王詩的承句都寫到了“春風”,兩句詩在處理景與情的關系時有何異同?請作簡要分析
6、。
【答案】相同點:這兩句都運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
不同點:“又將憔悴見春風”是借樂景抒哀情,借新春之景,比如“和煦的春風”來抒發(fā)對家鄉(xiāng)、對親人的思念之情?!按猴L送暖入屠蘇”則是以樂景寫樂情,通過寫新年的第一天,春風把暖氣吹進了屠蘇酒,全家老小喝了屠蘇酒,暖洋洋地感覺到春天已經來了的熱鬧場景,抒發(fā)了作者的自信和愉快之情。
【調研4】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南鄰蕭寺丞夜訪別
梅堯臣
憶昨偶相親,相親如舊友。
雖言我巷殊,正住君家后。
壁里射燈光,籬根分井口。
來邀食有魚,屢過貧無酒。
明日定徂征,聊茲酌升斗。
宵長莫惜醉,路遠空回首。
詩歌在描寫詩人與蕭寺
7、丞日常交往的情景時主要使用了什么手法?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
【答案】使用了對比手法。蕭寺丞有時邀請詩人到家里做客,有酒有肉,熱情款待;但蕭寺丞到詩人家做客時,詩人則常常因為家貧沒有酒肴招待。詩人通過對比,描寫二人的日常交往,為下文描寫詩人用“升斗”之酒招待朋友做鋪墊,以此表達二人的深情厚誼。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解答此題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哪些詩句描寫了詩人與蕭寺丞日常交往的情景,二是描寫這些情景時使用了什么手法。詩歌的七、八句描寫了二人之間的日常交往,從詩人到蕭寺丞家“食有魚”和蕭寺丞到詩人家“貧無酒”可知,此處使用了對比的手法,表明兩人的家境不同。
誤區(qū)
8、警示
1.知識儲備不足,分辨不清各種技巧,答非所問。
2.只有概括沒有分析。解答古代詩歌表達技巧類題目,除了要答出具體的表達技巧,還要聯系詩歌內容具體分析。如【調研4】,答出了對比手法后,還要分析將什么和什么進行了對比。
技法點撥
1.把握詩歌內容。通過理解題目意思、分析詩歌類別(如詠物詩、送別詩、田園詩、懷古詩、閨怨詩等)、聯系作者處境等,理解詩歌內容。如【調研4】,抓住題目中的“夜訪別”三個字可初步把握詩歌內容。
2.明確各種方法技巧及其表達效果,回答有條理性。古代詩歌中??嫉谋磉_技巧主要有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結構技巧,答題時一定要先明確使用的是哪種技巧,然后再闡述詩歌
9、運用這種技巧的具體表現,并指出其表達效果,比如刻畫了什么、突出了什么等。
1.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問題。
別房太尉墓①
杜 甫
他鄉(xiāng)復行役,駐馬別孤墳。
近淚無干土,低空有斷云。
對棋陪謝傅②,把劍覓徐君③。
唯見林花落,鶯啼送客聞。
【注】①房太尉:房琯,玄宗幸蜀時拜相,為人比較正直。至德二載,為肅宗所貶。杜甫曾毅然上疏力諫,結果得罪肅宗,幾遭刑戮。②謝傅:指晉代謝安。他在面對符堅率百萬大軍征討時,還在與謝玄下圍棋,從容擊退了敵兵。③徐君:典出《說苑》:春秋時吳季札聘晉,路過徐國,心知徐君愛其寶劍,及還,徐君已死,遂解劍掛在墳樹上而去。意即早已心許。
詩歌的尾聯是運
10、用什么手法來抒發(fā)情感的?請結合詩句分析。
2.閱讀下面的宋詞,完成后面的題目。
臨江仙·梅
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春遲。為誰憔悴損芳姿,夜來清夢好,應是發(fā)南枝。
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濃香吹盡有誰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
本詞除了運用設問的手法外,還運用了哪些手法?請簡要分析。
3.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小題。
送樊侍御使丹陽便覲
岑 參
臥病窮巷晚,忽驚驄馬來。
知君京口去,借問幾時回。
驛舫江風引,鄉(xiāng)書海雁催。
慈親應倍喜,愛子在霜臺。
請從藝術手法的角度賞析頸聯的妙處。
4.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問題。
蝶戀花·離情
李清照
暖雨
11、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酒意詩情誰與共?淚融殘粉花鈿重。
乍試夾衫金縷縫。山枕①斜欹,枕損釵頭鳳。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
【注】①山枕:枕頭。古代枕頭多用木、瓷等制作,中凹,兩端突起,其形如山,故名。
全詞以“愁”字貫穿始終,請說說這首詞的構思脈絡。
5.閱讀下面這兩首詩,完成后面的題目。
春 怨
金昌緒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春 怨
劉方平
紗窗日落漸黃昏,金屋無人見淚痕。
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兩首詩均以“春怨”為題,但詩中都沒有“怨”字,請分析這兩首詩是如何表現“怨情”的。
6.閱讀下面
12、這首唐詩,回答小題。
送友人
薛 濤
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
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塞長。
結合詩歌內容,對這首詩運用的表現手法作簡要賞析。
7.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行香子
秦 觀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遠遠圍墻,隱隱茅堂。飚青旗、流水橋旁。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這首詞寫景方面運用了多種藝術手法,請舉例并賞析。
1.①尾聯以景結情或寓情于景。②尾聯描繪出幽靜肅穆的景象。只看見林花紛紛落下,只聽見鶯啼送客之聲。視覺與聽覺相結合,引人聯想:林花飄落似
13、珠淚紛紛,鶯啼送客似哀鳴陣陣。③渲染出凄涼孤獨的氛圍,襯托出詩人內心的孤寂哀傷。
2.①擬人。“玉瘦檀輕無限恨”“濃香吹盡有誰知”兩句中的“恨”“有誰知”均采用擬人的手法,賦予梅花人的心態(tài)。②借物抒情。本詞通過對梅花的描繪并以梅花的口吻表達自己的閨怨之情。③襯托。用杏花的“肥”襯托梅花的“瘦”,視覺形象鮮明。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的能力。根據題干可知,答題的關鍵詞是“表現手法”和“分析”,因此,答題時首先點明手法,然后結合詩歌具體分析表達效果。
3.①本聯采用擬人的手法,說“江風”牽引著“驛舫”前行,“海雁”催促著詩人早寄家書,使“風”“海雁”人格化,頗有情味;②
14、又使用了借物抒懷或借景抒情的手法,借高大華美的“驛舫”、浩蕩怡人的“江風”以及殷勤傳書的“海雁”抒情達意,含蓄委婉而又形象生動;③表現了詩人希望友人一帆風順早日抵達的美好祝愿,也隱約傳達出對友人奉命出使、衣錦還鄉(xiāng)、顯親揚名的羨慕之情。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的能力。根據詩句內容,這兩句是景物描寫,詩人借景抒情來抒發(fā)對友人的祝愿。句中的“引”和“催”賦予景物人的感情,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回答此題,要確定好藝術手法,結合詩句進行分析,并寫出使用這種藝術手法的表達效果。
4.首先由春景落筆,引出愁情;接著通過幾個典型的生活細節(jié),多側面刻畫了主人公內心的孤寂愁情;最后直抒愁情,并
15、在剪弄燈花的動作中結束全詞。
5.金詩借事抒情:女主人公將枝頭的黃鶯趕走,因為它的啼叫聲驚醒了自己的美夢,使她沒能在夢中到遼西與丈夫相會,詩歌在對一個生活細節(jié)的記敘中,寄寓了一份閨“怨”。劉詩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詩中借落日、空庭、滿地落花等景物表現主人公孤獨、落寞的心情。一個女子置身于這樣凄涼孤寂的環(huán)境中,注定要以淚洗面,充滿愁怨。
【解析】本題考查鑒賞古代詩歌的表達技巧的能力。金詩中,黃鶯的啼叫聲驚醒了女主人公思念丈夫的美夢,于是將其從枝頭趕走,可以看出是借事抒情;劉詩,由落日、空庭、滿地落花等景物可以得出是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忌葴蚀_界定抒情方式,然后做出具體分析。
6.①
16、烘托。前兩句寫送別地點的秋景,渲染了凄清的氛圍,烘托了送別悲涼的心境,表達了惜別之情。②運用疊詞。秋色“蒼蒼”,凄清蒼茫,烘托出離別的悲涼心境,運用疊詞,具有音韻之美。③比喻。離愁別緒有如千里關塞一樣綿長,生動地表現了離別苦痛的深沉和對友人別后的思念之情。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表現手法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需要學生準確細致理解詩歌的表現手法有哪些,再結合詩歌中的語句進行具體分析,重點把握詩歌的核心內容。通讀全詩可知,詩的前兩句寫景,后兩句抒情。前兩句寫的是凄清蒼茫之景,更引發(fā)了作者因為友人的離去而產生的悲傷之情,這是烘托的寫法;“離夢杳如關塞長”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寫出離愁的深重
17、;從用詞角度看,“蒼蒼”二字運用疊詞,一是增強詩歌的音韻美,二是通過對景物的描寫烘托出友人遠去、思而不見的懷戀,這種情緒正如眼前之景一樣蒼茫深廣、無法擺脫。據此組織答案即可。
7.①動靜結合。上片側重描述靜態(tài)景物,時有化靜為動,如“繞”“收”等字,游人緩步其中;下片側重描繪動態(tài)景象,其中靜景動景又互相映襯,寫出了春天的盎然生機。②白描手法。寫紅色的桃花、白色的李花和黃色的菜花,據實寫來,不事雕琢,卻突出了絢麗的色彩,濃郁的香味,構成了春滿小園的誘人圖畫;再如“正鶯兒啼”三句,營造—幅鶯啼燕舞、蝴蝶采蜜的畫圖。③寓情于景。整首詞通篇寫景,描繪了“小園”—帶和“東岡”附近明媚的春光,明快的節(jié)奏中,自然流露出詞人愉快的心境,字里行間貯滿盎然的意興。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