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承德實驗中學(xué)高中語文 第4課《燭之武退秦師》學(xué)案(1)(無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河北省承德實驗中學(xué)高中語文 第4課《燭之武退秦師》學(xué)案(1)(無答案)新人教版必修1(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燭之武退秦師
班級: ;小組: ;姓名: ;評價: ;
課 題
燭之武退秦師
課型
新授
課時
二課時
主備人
審核人
時間
學(xué)習(xí)目標(biāo)
掌握重點實詞、虛詞;準(zhǔn)確翻譯課文
重點難點
準(zhǔn)確翻譯課文
方 法
自主學(xué)習(xí),小組討論,教師點撥,集中展示
一、探究部分:閱讀下列材料,了解相關(guān)知識
1、《左傳》其書:《左傳》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相傳為春秋末年魯國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記事為綱,以時間先后為序,記敘了上起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魯哀公二十七年(公
2、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歷史,詳細地記述了春秋時期各國內(nèi)政外交等大小事實?!蹲髠鳌吠怀龅奶攸c就是善于描寫戰(zhàn)爭和記述行人辭令,記事條理清楚,敘述精確,詳略合宜,委曲簡潔;寫人簡而精,曲而達,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幾句,就能使讀者如見其人,如聞其聲。不僅具有極高的史學(xué)價值,而且還具有極高的文學(xué)價值。為后世敘事散文樹立了典范?!皞鳌币鉃樽⑨專蹲髠鳌芳词墙o儒家經(jīng)典《春秋》所作的注釋。《左傳》也稱《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與《公羊傳》、《谷梁傳》合稱“春秋三傳”。
2、.史書體例:①通史:不間斷地記敘自古及今的歷史事件,如《史記》。②編年體:以年代為線索編排的有關(guān)歷史事件
3、,如《左傳》。③國別體:以國家為單位分別記敘的歷史,如《戰(zhàn)國策》。④斷代史:記錄某一時期或某一朝代的歷史,如《漢書》。⑤紀(jì)事本末體:以事件為主線,將有關(guān)專題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創(chuàng)于南宋的袁樞,如袁樞的《通鑒紀(jì)事本末》。⑥紀(jì)傳體:通過記敘人物活動反映歷史事件,如《史記》。
3、.時代背景:秦、晉圍鄭發(fā)生在公元前 630 年(僖公三十年)。導(dǎo)致事情發(fā)生的原因有兩點。其一,鄭國曾兩次得罪過晉國,一是晉文公當(dāng)年逃亡跑過鄭國時,鄭國沒有以禮相待。二是公元前 632 年,晉、楚之戰(zhàn)中,鄭國出兵助楚國,結(jié)果城濮之戰(zhàn)以楚國失敗告終。后鄭國雖然即派人出使晉國,與晉結(jié)好,鄭伯甚至與晉侯“盈于衡雍”,但最終沒有感化
4、晉國。其二,晉秦兩國聯(lián)合圍攻鄭國,是因為晉秦都要爭奪霸權(quán),均需要向外擴張,晉國發(fā)動對鄭國的戰(zhàn)爭,自然要尋找這樣得力的伙伴,秦晉歷史上關(guān)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晉聯(lián)合也就必然了。
4、燭之武是不是姓燭名之武?
燭之武——燭表示地名,以邑名為氏?!盃T地,名叫武的人”
佚之狐——佚表示地名,以邑名為氏。“佚地,名叫狐的人”
二、研究部分:譯出課文重點詞語,能通譯課文
1、通讀課文,讀準(zhǔn)字音,注意句讀
給下列加點的字注音
函(?? ???)陵????氾(?? ???)??南???佚(????? )??之狐???夜縋(? ????)????陪(?? ???)鄰?
闕(? ???
5、?)秦???佚(???? ?)之狐????敝(? ????)之???秦伯說(??? ??)不知(?????)
2、譯出課文重點詞,通譯課文
晉侯、秦伯圍鄭,以 其 無禮 于 晉,且 貳 于楚也。晉 軍函陵,秦 軍氾南。
佚之狐 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 使?fàn)T之武見秦君,師 必退。”公 從之。辭曰:“臣 之壯也,猶 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 用子,今 急 而求 子,是 寡人之 過 也。然鄭亡,子亦有不 利 焉!”許 之。
夜 縋 而出,見 秦伯曰:“秦、晉圍鄭,鄭 既 知亡矣。若 亡鄭而有 益 于 君,敢 以 煩 執(zhí)事。越國 以 鄙 遠 ,君 知
6、其 難也,焉 用 亡 鄭 以 陪 鄰?鄰之 厚,君之 薄 也。若 舍 鄭 以為 東道主,行李 之往來,共 其 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 嘗 為 晉君 賜 矣,許 君焦、瑕,朝 濟 而夕 設(shè)版 焉 ,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 之有?既 東 封 鄭,又 欲 肆 其 西 封,若 不 闕 秦,將 焉 取之?闕 秦 以利 晉,惟 君 圖 之。”秦伯 說,與鄭人 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 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 夫 人之力不 及 此。 因 人之力而 敝 之,不仁;失其 所與 ,不 知;以 亂 易 整,不 武 。吾 其 還也?!?亦 去 之。
7、
三、應(yīng)用部分:準(zhǔn)確翻譯下列句子
1、以 其 無禮 于 晉,且 貳 于楚也
2、今 急 而求 子,是 寡人之 過 也。然鄭亡,子亦有不 利 焉!
3、秦、晉圍鄭,鄭 既 知亡矣。若 亡鄭而有 益 于 君,敢 以 煩 執(zhí)事
4、越國 以 鄙 遠 ,君 知 其 難也,焉 用 亡 鄭 以 陪 鄰?鄰之 厚,君之 薄 也。
8、
5、若 舍 鄭 以為 東道主,行李 之往來,共 其 乏困,君亦無所害。
6、許 君焦、瑕,朝 濟 而夕 設(shè)版 焉 ,君之所知也。
7、夫晉,何厭 之有?
8、既 東 封 鄭,又 欲 肆 其 西 封,若 不 闕 秦,將 焉 取之?闕 秦 以利 晉,惟 君 圖 之。
9、微 夫 人之力不 及 此。 因 人之力而 敝 之,不仁;失其 所與 ,不 知;以
亂 易 整,不 武 。吾 其 還也。
四、鞏固練習(xí):基礎(chǔ)練習(xí)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秦軍汜(fàn)南????????佚(Shì)之狐??????夜縋(Zhuì)
9、而出
B.越國以鄙(bǐ)遠????????君之薄(bó)也????共(gōng)其乏困
C.朝濟(jì)而夕設(shè)版焉????秦伯說(yuè)????失其所與(yǔ)
D.若不闕(quē)秦,將焉取之????使杞子、逢(páng)孫、楊孫戍之
2. 下列加點字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因人之力而敝之 (因:依靠)
B。以亂易整,不武(以:用)
C.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之:代詞,他)
D.吾其還也 (其:還是)
3. 下列加點字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失其所與,不知。(與:結(jié)交)
B.若使?fàn)T之武見秦軍,師必退。(若:如果)
C. 鄭既知亡也。(既:既然
10、)
D.肆其西封。(肆:延伸,擴張。)
4. 對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夫晉,何厭之有?(厭:討厭)
B. 焉用亡鄭以陪鄰(陪:增加)?
C. 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共:供給)
D. 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還:撤走)??
5. 對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吾不能早用子(子:古代對人的尊稱)?
B. 夜縋而出??????(夜:在夜里)
C. 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唯:只有)?
D. 吾其還也(其:表示商量語氣,還是)
6.下面關(guān)于“微”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 則名微而眾寡(細小,輕
11、微)
B. 微聞鼠有作作索索(暗暗地)
C. 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略微,稍微)?
D.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
7. 下面關(guān)于“之”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輟耕之壟上(動詞,往,到)
B.是寡人之過也(結(jié)構(gòu)助詞,的)
C.臣之壯也,猶不如人(結(jié)構(gòu)助詞,的)
D.何厭之有?(結(jié)構(gòu)助詞,賓語前置的標(biāo)志)
8. 下列各句中沒有詞類活用的一項是(????)
A. 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B. 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C. 若使?fàn)T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D.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
9.下列各句句式判斷有誤的一項是(????)
A. 佚之狐言于鄭伯曰 介詞
12、結(jié)構(gòu)后置??
B. 夫晉,何厭之有? 賓語前置,“有何厭”。
C.是寡人之過也?! ∨袛嗑?,“是”表判斷。
D. 以其無禮于晉 ???? 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
10.“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在文中的正確意思是(???)
A.如果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怎敢拿這件事麻煩您。
B.如果滅掉鄭國對您有好處,那才敢拿滅鄭這件事麻煩您。
C.您滅掉鄭國對國君有好處,那就冒昧地拿滅鄭這件事麻煩您。
D.您滅掉鄭國對國君有好處,那才敢拿滅鄭這件事麻煩您。
11.“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 文中的正確意思是(???)
A.既然晉國在東邊把鄭國當(dāng)作它的邊境,又想往西擴大邊界。如果不侵損秦國,將怎么取得它所貪求的土地呢?
B.既然晉國在東邊把鄭國當(dāng)作它的邊境,又想往西擴大邊界。如果不侵損秦國,將從哪里了得它所貪求的土地呢?
C.晉國已經(jīng)在東邊把鄭國當(dāng)作它的邊境,又想往西擴大邊界。如果不侵損秦國,將從哪里取得它所貪求的土地呢?
D.晉國已經(jīng)在東邊把鄭國當(dāng)作它的邊境,又想往西擴大邊界。如果不侵損秦國,將怎么取得它所貪求的土地呢?
學(xué) 生
筆 記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