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學年高中歷史 第一單元 中國古代的農耕經濟單元綜合測評學案 岳麓版必修2》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6-2017學年高中歷史 第一單元 中國古代的農耕經濟單元綜合測評學案 岳麓版必修2(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第一單元 中國古代的農耕經濟單元綜合測評
(時間:60分鐘 分值:100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4分,共48分)
1.(2016·邯鄲高一檢測)下圖是有關中國古代農業(yè)生產方式示意圖,推斷空缺方框中最可能填寫的是( ) 【導學號:72040038】
A.精耕細作 B.鐵犁牛耕
C.封建土地私有制 D.自然經濟
【解析】 鐵犁牛耕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出現(xiàn)的先進的生產力,是小農經濟形成的最重要的條件,B項正確。精耕細作是小農經濟的特點,不是形成的條件,A項錯誤;封建土地私有制不是小農經濟形成的最重要的推動條件,C項錯誤;小農經濟屬于自然經濟的范疇,D項錯誤。
【答
2、案】 B
2.斯塔夫里阿諾斯指出:“鐵制工具還促進了在黃河流域地區(qū)興修大批的排水工程,為遠距離運輸大批商品而進行的運河開挖以及在西北干旱地區(qū)進行的打井灌溉工程。”從中可知,我國古代大規(guī)模興修水利應始于( )
A.夏商時期 B.戰(zhàn)國、秦漢
C.隋唐時期 D.宋元時期
【解析】 戰(zhàn)國時期,中國水利事業(yè)已經得到較大發(fā)展,秦漢時期水利工程發(fā)展比較好。
【答案】 B
3.(2016·北京西城區(qū)高一檢測)右圖是2010年中國郵政發(fā)行的一枚郵票。它反映了中國古代農業(yè)生產的基本模式是
( )
A.男耕女織
B.精耕細作
C.集體勞作
D.粗放經營
【解析】 中國古代農業(yè)生產的基本模
3、式是男耕女織,郵票上部分是男人驅牛耕田,下部分是女人織布,故A項正確。圖片與精耕細作無關,故B項錯誤;圖片只有兩個人,不是集體,故C項錯誤;圖片與粗放經營無關,故D項錯誤。
【答案】 A
4.從西周的“田里不鬻”到戰(zhàn)國時期的“民得買賣”,這種變化所反映的實質是( ) 【導學號:72040039】
A.私田開墾越來越多
B.鐵農具和牛耕出現(xiàn),生產力提高
C.私田主人的土地所有權得到承認
D.生產關系的變革
【解析】 西周的“田里不鬻”是指井田制下,不允許土地買賣;戰(zhàn)國時期的“民得買賣”是指允許土地買賣,即實現(xiàn)土地私有制出現(xiàn)。這種變化的實質是生產關系的變革,故選D項。
【答案
4、】 D
5.明朝中期,山西大同等處,“膏腴土田……悉為豪強占種”。這反映了當時( )
A.農業(yè)耕作技術提高
B.資本主義萌芽出現(xiàn)
C.自然經濟解體
D.土地兼并現(xiàn)象嚴重
【解析】 根據(jù)材料信息“悉為豪強占種”可知,伴隨著地主土地私有制的發(fā)展,土地兼并現(xiàn)象嚴重。
【答案】 D
6.下列材料中,表明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完成的是
( ) 【導學號:72040040】
A.“江南……地廣野豐,民勤本業(yè),一歲或稔,則數(shù)郡忘饑”
B.“揚一益二”(揚州商業(yè)繁華居天下第一,益州則居天下第二)
C.“蘇湖熟,天下足”
D.“買不盡松江布,收不盡魏塘紗”
【解析】 經濟重心南移完
5、成后,使南方經濟對整個國家的影響加大,成為全國的經濟重心。A項說明的僅是南方經濟的發(fā)展情況,影響僅及數(shù)郡,B項僅是商業(yè)的發(fā)展情況,D項是手工業(yè)發(fā)展情況,都不能充分說明江南經濟在全國的地位的,均可排除。
【答案】 C
7.馬克思曾說,在珍妮紡紗機發(fā)明之前,“要想找出一個能夠同時紡出兩根紗的紡織工人并不比找出一個雙頭人容易”。中國能改變馬克思這一斷言的歷史事件發(fā)生在( )
A.北宋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解析】 元朝黃道婆發(fā)明腳踏三錠紡車,能同時紡三根紗線。
【答案】 B
8.(2016·揚州高一檢測)《國語·晉語》中說“公食貢,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痹?/p>
6、材料說明西周時期( ) 【導學號:72040041】
A.手工業(yè)被官府壟斷
B.私營手工業(yè)得到迅速發(fā)展
C.重農抑商政策沒被完全執(zhí)行
D.手工業(yè)開始成為獨立的生產部門
【解析】 西周“工商食官”政策下,手工業(yè)由官府統(tǒng)一管理,A項正確。B、C、D三項與西周的史實不符,均可排除。
【答案】 A
9. “朝奉”本為官名,有些徽商是由仕而賈的,他們不愿人們稱其為“老板”,而代之以“朝奉”。久之,到明末,世人統(tǒng)稱徽商為“徽州朝奉”?;丈滩辉副环Q為“老板”,這從本質上反映出( )
A.徽商的謙虛
B.明清政府對商人的壓制和歧視
C.徽商的虛偽
D.徽商已走上了官商結合之路
【解
7、析】 “朝奉”本為官名,代表的是政治稱呼;“老板”代表的是經濟稱呼。徽商雖是商人,但不愿被稱為“老板”,而樂意以政治稱呼來稱謂,充分反映了明清時期商人的社會地位低下。
【答案】 B
10.(2016·樂山高一檢測)劉力是漢武帝時期的一介平民。下面對其社會生活的描述,最有可能接近真實的是( ) 【導學號:72040042】
A.為妻子買了一件官營手工工場制造的精美綢衣
B.在長安夜市的酒樓上喝得酩酊大醉徹夜未歸
C.經營鹽鐵買賣,生意非常興隆
D.從長安城的“市”買了兩斤魚回家熬魚湯
【解析】 官營手工工場制造的物品專門供官府專用和皇帝私用,不能買賣,A項錯誤;漢代對城市商業(yè)發(fā)展
8、實行嚴格的時間限制,B項錯誤;漢武帝時期實行鹽鐵官營制度,平民不能經營,C項錯誤;聯(lián)系所學知識可知,西漢長安有正式的市九處,從長安城的“市”買了兩斤魚回家熬魚湯符合漢代史實,D項正確。
【答案】 D
11.明朝時嘉興石門鎮(zhèn)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須壯有力者……鎮(zhèn)民少,輒募旁邑民為傭……一夕作傭值二銖而贏”。這一記載反映的實質是( )
A.當?shù)厝丝趪乐夭蛔?
B.當?shù)毓ど虡I(yè)經濟發(fā)展
C.當?shù)厣唐方洕鷿B入農村
D.當?shù)爻霈F(xiàn)資本主義萌芽
【解析】 注意從材料中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材料體現(xiàn)了雇人做工、按日取值的情況,帶有明顯的資本主義色彩。
【答案】 D
12.明清王朝禁止中國人赴
9、海外經商和限制外國商人到中國進行貿易的政策稱為“海禁”。下列各項中,能反映這一政策的是( )
A.“敢有私下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
B.“五品以上,不得入市”
C.“商藉農而立,農賴商而行”
D.“多設織布、紡綢等局,廣為制造”
【解析】 A項是海禁政策,B項是重農抑商思想,C項是農商并重思想,D項是19世紀末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辦廠的限制,故選A項。
【答案】 A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6分,共52分)
13.某些時期中國經濟發(fā)展呈現(xiàn)出了鮮明的階段特色。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農業(yè)諺語和詩歌反映了中國勞動人民對生產經驗的總結:
諺語一 立夏到小滿
10、,種啥也不晚……清明晴,六畜興;清明雨,百果損。
諺語二 三分種來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險。
詩 歌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材料二 宋朝時期值得注意的是,發(fā)生了一場名副其實的商業(yè)革命……但對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而言,最重要的事實是,宋朝時的名副其實的商業(yè)革命,絲毫未對中國社會產生爆炸性的影響,而西方與此相應的商業(yè)革命(新航路開辟以后)卻對西方社會產生了爆炸性的影響。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歷代盛行的官營作坊,在明清時期受到沖擊。明萬歷年間,僅蘇州絲織業(yè)中受雇于私營機房的職工就有數(shù)千人,是官局的兩三倍?!量滴趿?1667)缺機170張,機匠補充困難,而
11、同一時期蘇州民機不少于3 400張?!凹诣梯S而戶纂組,機戶出資,機工出力,相依為命久已。”
——摘自許滌新、吳承明主編
《中國資本主義發(fā)展史》
(1)根據(jù)材料一歸納小農經濟的特點。(6分)指出與這種生產方式相適應,長期在我國古代存在的主要政治制度。(2分)
(2)根據(jù)所學知識,概括指出宋朝“商業(yè)革命”主要表現(xiàn)。(6分)應怎樣理解宋代的商業(yè)革命絲毫“未對中國社會產生爆炸性的影響”?(4分)
(3)根據(jù)材料三,概括指出明清之際江南手工業(yè)發(fā)展的特點。(8分)
【解析】 第(1)問,從材料一的諺語和詩歌中提取有效信息歸納。第(2)問,需要結合所學知識作答。宋代商品經濟發(fā)展主要表現(xiàn)在,城市經
12、濟功能大大增強,商業(yè)活動突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和政府監(jiān)管;海外貿易更加興盛,港口繁榮;出現(xiàn)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 “未對中國社會產生爆炸性的影響”是指宋代商品經濟雖然發(fā)達但是卻未能支撐中國從封建社會邁向資本主義社會,沒有實現(xiàn)社會的轉型。第(3)問,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進行分析回答。
【答案】 (1)特點:以家庭為單位、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精耕細作、非常脆弱。主要政治制度:中央集權制。
(2)城市的經濟功能大大增強;商業(yè)活動突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和政府的監(jiān)控;農村集鎮(zhèn)興盛;海外貿易更加興盛,港口城市繁榮;出現(xiàn)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理解:沒有實現(xiàn)封建生產方式(生產關系)向資本主義生產方
13、式的邁進。
(3)私營手工業(yè)發(fā)展迅速;官營手工業(yè)相對衰落;私營手工業(yè)超越官營手工業(yè);家庭手工業(yè)開始面向市場;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并緩慢發(fā)展。
14.經濟政策對社會發(fā)展有著重要的影響。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導學號:72040043】
材料一 古先圣王之所以導其民者,先務于農?!岜径履﹦t不令,不令則不可以守,不可以戰(zhàn)。民舍本而事末則其產約,其產約則輕遷徙,輕遷徙,則國家有患,皆有遠志,無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則好智,好智則多詐,多詐則巧法令,以是為非,以非為是。
——《呂氏春秋·上農》
材料二 為了促進流通,宋政府取消了漢唐以來的很多禁令,比較重要的有三條:其一,商品與鋪號不
14、再集中于政府指定的官市,居民區(qū)與商業(yè)區(qū)可以混雜,不必分開,居民被允許自由地向街開店;其二,取消了宵禁制度,百姓可以在夜間出游、做生意;其三,放松了價格管制,任由市場波動決定。我們可以認定,近1 000年來中國商業(yè)流通的運營模式在此基本定型。
——《宋朝為何不對外擴張:糧食革命使產量劇增》
材料三 從整體上看,明清海洋政策的內趨性是傳統(tǒng)體制所產生的必然衍生物,只不過在世界大勢發(fā)生劇變的歷史時期,它顯得更加落伍和有悖于時代發(fā)展?!墩撁髑鍟r期海洋政策的內趨性》
(1)材料一反映了我國古代哪一經濟政策?(2分)該政策在封建社會初期有何積極作用?(4分)
(2)與材料一相比,宋代政策發(fā)生了怎
15、樣的變動?(4分)根據(jù)材料二概括這一變動的具體表現(xiàn)。(6分)
(3)結合材料及所學知識,指出明清“內趨性” 的海洋政策是什么?(2分)簡要評價這一政策。(8分)
【解析】 第(1)問,運用從材料信息“舍本而事末則不令”、反對“民舍本而事末”等判斷是重農抑商政策,然后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其作用,注意是“封建社會初期”,其積極作用是主要的。第(2)問,根據(jù)材料二的信息逐項歸納其具體表現(xiàn)。第(3)問,考查明清的“海禁”政策,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即可。
【答案】 (1)政策:重農抑商。
作用:維護了小農經濟,穩(wěn)定了社會秩序,鞏固了新興地主階級政權。
(2)變動:重農抑商政策有所松動,放松了對商業(yè)的限制。
表現(xiàn):坊市界限不復存在,形成街市;商業(yè)活動打破時間限制,出現(xiàn)夜市;價格由市場波動決定。
(3)政策:“海禁”政策。
評價:一定程度上抵御了外來侵略,穩(wěn)定了沿海局勢;但使得中國逐漸脫離世界發(fā)展大勢,失去了利用國際貿易的優(yōu)勢開辟海外市場、刺激資本擴張、推進工業(yè)化的契機,導致中國開始落后于西方。
-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