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學年高中歷史 第9章 中國戊戌變法章末分層突破學案 北師大版選修1》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6-2017學年高中歷史 第9章 中國戊戌變法章末分層突破學案 北師大版選修1(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第9章 中國戊戌變法章末分層突破
[自我校對]
A.民族危機
B.民族資本主義
C.維新思想
D.公車上書
E.定國是詔
F.戊戌政變
G.思想啟蒙
主題一 全面認識戊戌變法
1.從變法背景來看:戊戌變法是在帝國主義掀起瓜分狂潮、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情況下發(fā)生的,其首要目標是救亡圖存,戊戌變法是一場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
2.從變法內容來看:變法在政治、經(jīng)濟、文化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和對舊制度進行的改革,有利于具有維新思想的知識分子參與政權,有利于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和西方科學技術的傳播,戊戌變法又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資產(chǎn)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這符合當時歷史
2、發(fā)展的潮流,也是其最本質的意義。
3.從變法過程來看:維新派通過報刊、學會和論戰(zhàn)等方式和途徑,猛烈抨擊封建專制,大力提倡西學,促進了資產(chǎn)階級思想文化的傳播,因此,戊戌變法又是一場思想啟蒙運動。
4.從各種政治力量的斗爭來看:戊戌變法還是一次爭奪政權的斗爭,既有資產(chǎn)階級維新派與封建頑固勢力的權力斗爭,又有“帝黨”與“后黨”的宮廷斗爭。
1.對戊戌變法的失敗,有歷史學家認為:“光緒的悲劇,是在他的周圍沒有形成一個足以制服慈禧一伙的力量?!睂@一觀點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
A.保守派力量強于改革派
B.光緒帝對變法優(yōu)柔寡斷
C.力量對比對改革的成功與否至關重要
D.慈禧太后反對戊
3、戌變法
【解析】 A、C、D三項均是從改革派與保守派力量對比的角度上分析的。B項在題干缺乏必要信息支持,另外與歷史事實不符。
【答案】 B
主題二 日本明治維新與中國戊戌變法一成一敗的原因
1.社會背景
日本:人民的反抗;新興地主、商人不滿;統(tǒng)治階級內部分化,幕府成為眾矢之的。
中國:封建危機嚴重;中外反動勢力相互勾結,封建反動勢力較強大。
2.領導力量
日本:中下級武士、新興地主等聯(lián)合力量強大。
中國:資產(chǎn)階級把希望寄托在無實權的皇帝身上,不敢發(fā)動群眾,頑固派力量強大。
3.具體措施
日本:發(fā)布一系列除舊布新的改革措施,強制大力推行。
中國:變法詔書如一紙空文,無
4、法推行。
4.國際環(huán)境
日本:自由資本主義時期;西方列強入侵中國。
中國:帝國主義時期;帝國主義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5.思想文化
日本:知識分子容易吸收外國的新思想、新文化,西方學說普及早。
中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根深蒂固,比較難以接受新鮮事物。
2.明治維新和戊戌變法一成一敗是諸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就中日兩國進行社會變革的內部條件而言,主要是由于( )
①中國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穩(wěn)定性,社會變革的阻力比日本大
②中國未能如日本那樣從舊營壘中分化出一支革新力量
③中國的維新變法缺乏人民群眾反封建斗爭的配合
④中國的變法是依托舊政權而進行的,未發(fā)生權力中心的轉移
A.
5、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當時以光緒帝為首的“帝黨”支持變法,只不過力量不如日本的改革力量強大,②所述不正確;從康有為上光緒帝書中提到的“揭竿斬木,已可憂?!笨梢钥闯觯敃r中國并不缺乏人民群眾反封建斗爭,只不過維新派因其自身的局限性沒有發(fā)動和利用,③錯誤。故選C項。
【答案】 C
章末綜合測評(八)
(時間:45分鐘,分值:90分)
1.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欲求御外之術,唯有力圖自治,修明前圣制度,勿使有名無實;而于外人所長,亦勿設藩籬以自隘,斯乃道器兼?zhèn)洌浑y合四海為一家。
——《李鴻章》
材料二 嚴復說:“及今而圖自強,非標本并治焉
6、,固不可也。不為其標,則無以救目前之潰??;不為其本,則雖治其標,而不久亦將自廢?!?
——《中國近代史》
材料三 日本明治維新政治家、革新家大久保利通說:“英、美、法等國的開化,高我數(shù)層,(日本無論如何模仿)也望塵莫及,我認為德、俄兩國必有很多東西可以成為我們的準繩。”
——《明治維新史》
材料四 康有為說:“觀大地諸國,皆以變法而強,守舊而亡?!薄?898年6月16日,光緒皇帝召見康有為,康有為向皇帝提出改革方案:政治方面要求“假日本為向導,以日本為圖樣”。
——《中國近代史》
(1)根據(jù)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李鴻章提出“道器兼?zhèn)洹钡暮x是什么。實踐的結果又如何?(4分)
(
7、2)材料二中嚴復提出的“治標”和“治本”的含義各是什么?與李鴻章提出的“道器兼?zhèn)洹庇惺裁床煌?4分)
(3)結合所學知識,指出為什么日本政治家主張效法德、俄,而康有為主張中國應“以日本為圖樣”?(7分)
【解析】 解答本題要準確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結合時代背景及所學知識回答,注意語言要準確,有條理。第(1)問,準確理解“道器兼?zhèn)洹钡暮x,指出洋務運動即可;第(2)問,從嚴復的階級屬性及其主張進行理解。第(3)問,從日本與中國當時的國情出發(fā)分析。
【答案】 (1)含義:利用西方先進的技術,維護封建專制制度。結果:19世紀60~90年代掀起了一場“師夷長技以自強”的洋務運動,但甲午戰(zhàn)敗宣告其
8、破產(chǎn)。
(2)“治標”指學習西方的技術,“治本”指進行政治體制的改革。不同:兩者性質不同,嚴復主張進行資產(chǎn)階級性質的改良。
(3)德、俄是后起的資本主義國家,且保留了專制主義的傳統(tǒng),日本是在天皇的領導下進行的自上而下的變革。康有為認為日本因變革而強盛,并且是在君主的領導下進行的,中國也應該向日本學習,在君主的領導下進行變革。
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盡管當時很閉塞,嚴家弄又在鄉(xiāng)下,像“戊戌政變”這樣的大事,我們也不知道,可是皇帝和皇太后“駕崩”就不同了,“地?!贝蛑¤尠ぜ野舻赝ㄖ?。
(注:嚴家弄,作者故居所在地,原為杭州城郊)
——夏衍《懶尋舊夢錄》
材料二 維
9、新黨的計劃太輕率了,太危險了,每一個步驟都需要一位強者的勇氣……皇帝的方向是正確的,但是他的顧問康有為和其他人等都缺乏工作經(jīng)驗,他們簡直是以好心腸扼殺了“進步”——他們把足夠九年吃的東西,不顧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個月之內都填塞給它吃了。
——[美]馬士《中華帝國對外關系史》
(1)材料一中“這樣的大事,我們也不知道”反映了戊戌變法運動的什么情況?(6分)
(2)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材料二中“皇帝的方向”是什么,分析為什么說維新派“是以好心腸扼殺了‘進步’”。(9分)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戊戌變法這一歷史改革。第(1)問解答時注意提取材料中的關鍵信息“鄉(xiāng)下”“這樣的大事,我們也不知道
10、”“皇帝和皇太后‘駕崩’……通知”等?!班l(xiāng)下”意指農(nóng)村,聯(lián)系史實可知,戊戌變法對當時的農(nóng)村影響較小,從而得出:戊戌變法未得到廣大群眾支持等信息,由此組織答案。第(2)問應注意材料二中最后一段文字“他們把足夠九年吃的東西,不顧它的胃量和消化能力,在三個月之內都填塞給它吃了”意指戊戌變法中維新派存在激進的、操之過急的心態(tài),對變法結果及當時的情形估計不足。由此結合所學知識,理解“皇帝的主向”以及分析維新派扼殺了“進步”的原因。
【答案】 (1)戊戌變法是一場自上而下的改革,嚴重脫離了廣大人民群眾。
(2)救亡圖存,變法圖強。維新派缺乏經(jīng)驗,計劃輕率,急于求成,只寄希望于沒有實權的皇帝,結果適得其
11、反。
3.在1898年的晚清時期,以康有為為首的一批官員進行了一系列以維新為目的的變法,內容包括對當時傳統(tǒng)教育制度進行大幅改造,并涉及對具有上千年歷史的科舉制度的調整以及新式教育行政機構的設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西方列強在鴉片戰(zhàn)爭、中法戰(zhàn)爭和甲午戰(zhàn)爭中一次次地向晚清帝國展示著他們的堅船利炮、物質文明和科學技術,康有為透過這些表面現(xiàn)象看到了背后的本質。他認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之所以能有堅船利炮、物質文明和科學技術,是因為他們重視教育、重視人才培養(yǎng),而且“立科以勵智學”?!安胖侵穸鄤t強國,才智之士少則弱國”,而當時的中國依然以科舉八股評判知識分子才智之高下,導致各種專業(yè)人才非常
12、匱乏。因此,“欲任天下之事,開中國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中國要走富強之路,必須從教育入手,積極培養(yǎng)一大批具有變通求新的素質與能力的人才。這是康有為變通求新思想的根本所在。
——李永賢《康有為變通求新思想中的教
育創(chuàng)新之智慧》
(1)在康有為看來,當時中國傳統(tǒng)教育與西方近代教育具有怎樣的重大差距?(6分)
(2)結合材料回答,在光緒帝頒布的《定國是詔》中,是怎樣體現(xiàn)康有為教育改革思想的?(9分)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戊戌變法對中國教育的改革。第(1)問,要注意找到中西教育比較的角度。第(2)問,實際上要求答出百日維新在文教方面的改革措施。
【答案】 (1)在學習內容上:中國主要是
13、四書五經(jīng);西方主要是近代科技與民主思想。在教育作用上:中國教育培養(yǎng)不出實際有用的人才;西方教育推動了軍事、科技以及物質文明的發(fā)展。
(2)改革科舉制度,廢除八股;在各地成立中小學堂,在京師設立大學堂,籌設鐵路、礦務和醫(yī)科等專門學堂;鼓勵私人辦學,選派學生到海外留學;準許民間創(chuàng)辦報館、學會;設立譯書局,組織翻譯外國書刊。
4.閱讀下列材料,完成問題。
材料 1898年,(一系列)挫折激發(fā)了雄心勃勃但過早夭折的百日維新。這場運動的領導人是學者康有為和梁啟超,他們印刷了一系列小冊子,重新解釋了儒家思想,為帝國體系下發(fā)生的巨變進行辯護??涤袨楹土簡⒊⒉蛔非蟊3种袊霓r(nóng)業(yè)化社會和文化傳統(tǒng),而是尋
14、求再造中國并使之轉變?yōu)閺娪辛Φ默F(xiàn)代化工業(yè)社會。
——據(jù)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齊格勒《新全球史》
(1)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康、梁為“尋求再造中國并使之轉變?yōu)閺娪辛Φ默F(xiàn)代化工業(yè)社會”而追求的核心。(6分)
(2)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說明康有為通過“重新解釋……儒家思想”,為實現(xiàn)近代中國“巨變進行辯護”的原因。其做法與百日維新“過早夭折”有何內在聯(lián)系?(9分)
【解析】 第(1)問,“尋求再造中國并使之轉變?yōu)閺娪辛Φ默F(xiàn)代化工業(yè)社會”而追求的核心,實際上就是維新思想的核心,即要求改良政治,實行君主立憲,發(fā)展資本主義。第(2)問的第一小問,一方面注意其策略性,意圖減少阻力,另一
15、方面還要看到其階級局限性;第二小問要求分析這種做法和變法失敗的聯(lián)系,維新派未能與封建因素(勢力)徹底決裂,是導致其變法失敗的重要原因,從中總結即可。
【答案】 (1)核心:實行君主立憲,發(fā)展資本主義。
(2)原因:儒家思想根深蒂固,減少變法阻力;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緩慢,民族資產(chǎn)階級具有軟弱性和妥協(xié)性。
聯(lián)系:維新派未能與封建因素(勢力)徹底決裂,是導致其變法失敗的重要原因。
5.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康有為在受光緒皇帝召見時稱:“泰西講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強,吾中國國土之大、人民之眾,變法三年,可以自立,此后則蒸蒸日上,富強可駕萬國?!?
——《戊戌變法》
材料
16、二
材料三 “布衣改制,事大駭人,故不如與之先王,既不驚人,自可避禍?!?
——康有為
(1)根據(jù)上述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康有為希望“變法三年可以自立”的歷史背景。(6分)
(2)根據(jù)材料二、三分析,康有為維新思想有什么特點?這種宣傳方法有什么利弊得失?(6分)
(3)有人認為,百日維新頒布的一切法令,除京師大學堂和中小學堂得以保留外,其余全部被廢除,是失敗的;也有人認為中國近代化過程中,戊戌變法有特別的意義,為中國近代化奠定了基礎,功不可沒。你同意哪種觀點?簡要說明你的理由。(3分)
【解析】 本題考查戊戌變法的背景、維新思想的特點及評價。第(1)(2)問根據(jù)材料并結合所學
17、知識進行歸納分析即可。第(3)問屬于開放性的問題,可任選一種觀點,闡述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 (1)西方和日本變革取得成功;甲午中日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中國民族危機加深;康有為希望通過變法,獨立自強,盡快擺脫被瓜分的命運。
(2)特點:“托古改制”,把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和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學說相結合。利:有利于減少改革阻力;弊:暴露了康有為等維新派的軟弱性。
(3)第一種:沒有實現(xiàn)救亡圖存、發(fā)展資本主義的初衷。第二種:促進了資本主義發(fā)展;有利于資產(chǎn)階級思想的傳播;沖擊了中國傳統(tǒng)政治體制。
6.戊戌變法是以康梁為代表的先進知識分子在內憂外患的刺激下所展開的一場救亡圖存運動。它力圖通過中國社會內
18、部結構的自我調整使國家步入世界發(fā)展的軌道,走上現(xiàn)代化的道路。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維新黨在各個部門都實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工作,舉世都為之震動。比起這個青年的中國來,就是日本的明治維新也瞠乎其后。
——《字林西報》
材料二 百日之間,維新之詔,聯(lián)翩而下,變法神速,幾有一日千里之勢。
——黃鴻壽《清史記事本末》
材料三 變法失敗的根本原因不在于變法的內容和策略上,而在于當時沒有出現(xiàn)一個變法成功的整體的社會環(huán)境,以及與此相聯(lián)系的強大的促進改革的政治和經(jīng)濟力量。
——李喜所《略談戊戌變法的“保守”與“激進”》
材料四 戊戌變法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由傳統(tǒng)走向現(xiàn)代的系統(tǒng)方案……
19、倡導博愛、平等、自由、人權。這些思想觀念并沒有因戊戌變法的失敗而消失其影響,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構成了中國現(xiàn)代化的邏輯起點。
——顏炳罡《戊戌變法與中國現(xiàn)代化進程》
(1)據(jù)材料一、二,指出時人對變法的“節(jié)奏”持怎樣的看法?你如何看待這樣的改革“節(jié)奏”?(5分)
(2)你認為材料三中對于變法失敗根本原因的認識,是否正確?請結合史實加以說明。(4分)
(3)據(jù)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戊戌變法作為“中國現(xiàn)代化的邏輯起點”的歷史依據(jù)。(6分)
【解析】 第(1)問的第一小問抓住材料中關鍵的詞語“變法神速”“一日千里之勢”即可回答。第二小問應結合戊戌變法興起的背景,維新派大刀闊斧的改
20、革,正好反映了維新派救亡圖存、發(fā)展資本主義的迫切愿望;同時也要看到他們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不利影響,為以后改革的失敗埋下了隱患。第(2)問,材料三的觀點是正確的?!皼]有出現(xiàn)一個變法成功的整體的社會環(huán)境”是指戊戌變法發(fā)生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環(huán)境,“強大的促進改革的政治和經(jīng)濟力量”是指民族資本主義發(fā)展不充分、資產(chǎn)階級力量比較弱小。這些原因正是戊戌變法失敗的根本原因,所以觀點正確。第(3)問,關鍵是對“現(xiàn)代化”的理解,其包括政治的民主化、經(jīng)濟的工業(yè)化、思想文化的現(xiàn)代化,從這三方面回答即可。
【答案】 (1)看法:節(jié)奏很快。評價:一方面反映了維新派挽救民族危機,發(fā)展資本主義的迫切愿望;另一面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為改革失敗埋下隱患。
(2)正確;說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環(huán)境、民族資本主義經(jīng)濟發(fā)展不充分、民族資產(chǎn)階級力量軟弱。
(3)歷史依據(jù):倡導開國會、定憲法、興民權,實行君主立憲制;主張發(fā)展資本主義;宣傳西方民主思想;促進民族意識覺醒。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