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 生活中的酸和堿》》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初中化學《 生活中的酸和堿》(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第五單元第一節(jié) 生活中的酸和堿(第一課時)
一、教材分析
本節(jié)教材是第五單元常見的酸和堿的教學內容,本單元教學內容的選擇和呈現(xiàn)以“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為主線”,把酸堿知識的學習和科學方法教育三條線索有機地融合在一起。
本節(jié)注重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fā),從生活中學生熟悉的酸性和堿性的物質入手,引發(fā)學生對如何識別酸和堿思考,并利用學生學過的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石蕊試液變紅的知識,為學生了解酸性和堿性的檢測方法引領了方向。引導學生從微觀粒子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的角度去認識溶液呈酸性或堿性的原因,目的是讓學生能運用微粒的觀念認識宏觀物質的性質,幫助學生建立宏觀與微觀的聯(lián)系。為下幾節(jié)
2、的學習做好鋪墊,本節(jié)內容具有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方面:學會使用酸堿指示劑、石蕊試紙檢驗溶液的酸堿性。
(2)過程與方法方面:
①通過親歷實驗探究過程,初步學會用間接觀察的方法收集證據(jù)。
②認識溶液呈酸性或堿性的本質原因,培養(yǎng)學生能運用微粒的觀念認識宏觀物質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方面: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意識和探索精神,學會實事求是的科學探究方法,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
教學重點為:用酸堿指示劑識別酸和堿的方法。
教學難點為:從微觀粒子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的角度去認識溶液呈酸堿性的原因。
教學關鍵:創(chuàng)設情景;實驗探究;多媒體演示。
三、學法指
3、導
1.實驗探究法:通過實驗探究出溶液的酸堿性的識別方法,學會科學探究的方法。
2.合作學習法:利用學生分組實驗和小組討論,指導學生學會合作學習。
3.自主學習法:指導學生觀看錄像,閱讀教材、培養(yǎng)學生要善于自主學習。
4. 同時還滲透比較、分類、歸納、概括等方法,從而樹立科學探究的意識。
四、教學過程
第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小魔術表演
第二環(huán)節(jié):問題探究,感悟新知
(一)如何識別酸和堿
1.觀看視頻:化學家波義耳的故事,
(該環(huán)節(jié)提高了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yǎng)了對科學的探索精神,對化學家的敬佩之情)
引導學生回憶學過的二氧化碳的水溶液能使石蕊試液變紅的知識,從
4、而引出酸堿指示劑的學習。什么是酸堿指示劑?
常用的酸堿指示劑有哪些?
如何理解間接觀察法?
2.實驗探究-——酸堿指示劑在不同溶液中的顏色變化。
學生在明確了實驗目標以及注意事項后,小組合作完成這些溶液與酸堿指示劑的顯色反應,并將試驗結果及時記錄。(既培養(yǎng)了學生動手能力,合作意識,還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觀察實驗的方法獲得信息)
小組匯報實驗結果后,引導學生根據(jù)結果將上述溶液分類?
總結酸堿指示劑遇到酸性溶液和堿性溶液所發(fā)生的顏色變化。
魔術揭秘,引導學生得出其中的奧秘。
3.演示藍色石蕊試紙和紅色石蕊試紙,因學生已自主閱讀了化學家波義耳的有關故事,所以對試紙有所認識,知道除了石蕊
5、和酚酞可以識別酸堿物質外,為了使用方便,通常也用石蕊試紙進行識別。但并不知道使用的方法。于是我先為學生演示,讓學生認真觀察,再鼓勵學生親自動手操作,根據(jù)實驗結論,
小結:藍色石蕊試紙遇酸變紅色,紅色石蕊試紙遇堿變藍色。
4.走入實際:實驗室有三瓶失去標簽的無色液體:分別是白醋、澄清的石灰水、食鹽水,你能想出哪些辦法區(qū)分它們?(鼓勵學生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觀點,用多種方法區(qū)分。培養(yǎng)了它們用所學的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5.知識梳理(一):
6.實驗探究-——請你設計實驗探究稀鹽酸中的哪一種粒子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學生小組合作交流
為什么不同的酸溶液都能使石蕊試液變紅?不同的堿溶液都能使石蕊試液變藍?物質的酸性和堿性的本質區(qū)別是什么?
(學生分析、討論、猜測,引導學生從微觀角度認識)
再利用多媒體動畫演示:硫酸、氯化氫溶于水的電離過程,以及分析氫氧化鈉、氫氧化鈣溶于水的電離過程 。(借助多媒體演示,將抽象的微觀粒子形象化,便于學生理解、推理。)
引導學生總結出:不同的酸都能使指示劑變色是因為都含有氫離子;不同的堿都能使指示劑變色是因為堿溶液中都含有一種共同的離子:氫氧根離子。學生初步了解酸和堿的概念。
7.知識梳理(二):
第三環(huán)節(jié):歸納總結,交流收獲
第四環(huán)節(jié):當堂檢測,鞏固提高
第五環(huán)節(jié):布置作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