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秋高一生物 第4章 第2節(jié) 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學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5秋高一生物 第4章 第2節(jié) 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學案(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第四章 第2節(jié) 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
課前預習學案
一、預習目標
1、 預習學案,初步了解掌握生物膜結構的探索歷程
2、 簡述生物膜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nèi)容
二、預習內(nèi)容
(一)對生物膜結構的探索歷程
1.19世紀末,歐文頓提出:膜是由__________組成的。
2.20世紀初,科學家的化學分析結果表明:膜主要由_______和____________組成。
3.1925年,兩位荷蘭科學家提出:脂質(zhì)分子必然排列為_____________。
4.1959年羅伯特森提出:生物膜都由三層 ____________結
2、構構成。
5.1970年,熒光標記小鼠細胞和人細胞融合,在37℃下經(jīng)過40min,發(fā)現(xiàn)兩種顏色的熒
光____________,結果表明:細胞膜具有____________性。
6.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生物膜的___________________模型
(二)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nèi)容
7.膜是由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組成的。(還有少量多糖)
8.膜的基本支架:______________雙分子層(親水頭部朝外,疏水尾部朝內(nèi))。
9.蛋白質(zhì)分子有的__________在磷脂雙分子層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______
3、______磷脂雙分子層中,有的_________整個磷脂雙分子層。
10.膜的結構特點:具有_________性(磷脂和大部分的蛋白質(zhì)分子都是可以________的)。
11.膜的功能特點:______________。
12.特殊結構——糖被(糖蛋白)
(1)本質(zhì):在細胞膜外表面還有一層______與________結合形成的________。
(2)作用:與______________有關,在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細胞表面還有_________
和_______作用。
課內(nèi)探究學案
一、學習目標、教學難點
1.
4、簡述生物膜的結構。
2.科學家對生物膜結構的探索過程。
3. 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學說的基本內(nèi)容。
二、學習過程
探究問題㈠:細胞膜的組成成分是什么?
探究問題㈡:脂質(zhì)是如何排列的呢?
探究問題㈢:蛋白質(zhì)和磷脂的位置關系又是如何的呢?
探究問題㈣:細胞膜是靜止的嗎?
探究問題㈤:什么是流動鑲嵌模型呢?
三、 反思與總結
四、當堂檢測
1、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認為生物膜是( )
①以磷脂雙分子層為基本骨架 ②蛋白質(zhì)一脂質(zhì)一蛋白質(zhì)的三層結構
③靜止的
5、 ④流動的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在細胞膜上,和細胞與細胞之間或者細胞與其他大分子之間互相聯(lián)系,有密切關系的化學物質(zhì)是( )
A、糖蛋白 B、磷脂 C、脂肪 D、核酸
3、最能代表生物膜基本化學成分的一組化學元素是( )
A.C、H、O、N B.C、H、O、N、P
C.C、H、O、S、P D.C、H、O、Mg、F
6、e
4、維生素D能較水溶性維生素優(yōu)先通過細胞膜,這是因為( )
A、細胞膜以磷脂雙分子層作基本支架 B、磷脂雙分子層內(nèi)不同程度地鑲嵌著蛋白質(zhì)
C、細胞膜的結構特點是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D、細胞膜是選擇透過性膜
5、組成細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質(zhì)分子的排布有下述特點,其中描述細胞膜基本支架的是( )
A、膜兩側的分子結構和性質(zhì)不盡相同 B、磷脂排布成雙分子層
C、蛋白質(zhì)分子附著和鑲嵌于磷脂雙分子層中 D、蛋白質(zhì)和磷脂分子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課后練習與提高
1、對白血病病人進行治療的有效方法是將正常人
7、的骨髓造血細胞移植入病人體內(nèi),使病人能夠產(chǎn)生正常的血細胞。移植之前需要捐獻者和病人的血液進行組織配型,主要檢測他們的 HLA(人體白細胞抗原)是否相配。HLA是指( )
A、RNA B、DNA C、磷脂 D、糖蛋白
2、細胞膜常常被脂質(zhì)溶劑和蛋白酶處理后溶解,由此可以推斷細胞膜的化學成分主要是 ( )
①磷脂 ②蛋白質(zhì) ③多糖 ④核酸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3、變形蟲表面的任何部位都能伸為偽足,人體內(nèi)的一些白細胞可
8、以吞噬病菌和異物。上述生理過程的完成依賴于細胞膜的( )
A、選擇透過性 B、流動性 C、保護性 D、主動運輸
4、關于細胞膜流動性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因為磷脂分子有頭和尾,磷脂分子利用尾部擺動在細胞膜上運動,使細胞膜具有流動性
B、因為蛋白質(zhì)分子無尾,不能運動,所以它與細胞膜的流動性無關
C、細胞膜的流動性是指蛋白質(zhì)載體的翻轉(zhuǎn)運動,與磷脂分子無關
D、細胞膜流動性與蛋白質(zhì)分子和磷脂分子都有關
5、下列是神經(jīng)細胞的細胞膜結構模式圖,正確的是( )
9、
6、生物膜的“蛋白質(zhì)一脂質(zhì)-蛋白質(zhì)”靜態(tài)結構模型不能解釋下列哪種現(xiàn)象( )
A、細胞膜是細胞的邊界 B、溶于脂質(zhì)的物質(zhì)能夠優(yōu)先通過細胞膜
C、變形蟲的變形運動 D、細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呈雙層排列在膜中間
7、用紅色熒光染料標記人細胞膜上的蛋白質(zhì),用綠色熒光染料標記鼠細胞膜上的蛋白質(zhì)。把人和鼠的細胞融合。融合后的細胞一半發(fā)紅色熒光,另一半發(fā)綠色熒光,將融合后的細胞在適宜的條件下培養(yǎng),保持其活性,但融合后的雜種細胞仍為一半紅,一半綠,發(fā)生這一現(xiàn)象可能的原因是 ( )
A、人、鼠細胞發(fā)生了免疫反
10、應
B、構成人細胞的磷脂分子和鼠細胞的磷脂分子不具親合性
C、人細胞的蛋白質(zhì)分子大,位于下方,鼠細胞的蛋白質(zhì)分子小,位于上方
D、細胞膜上的蛋白質(zhì)發(fā)生變性,細胞膜失去了流動性
8、生物膜的結構特點是( )
A.只有磷脂分子可以運動 B.只有蛋白質(zhì)分子可以運動
C.磷脂和蛋白質(zhì)分子都不可以運動 D.磷脂分子和大多數(shù)蛋白質(zhì)分子可以運動
9、用不同熒光染料標記的抗體,分別與小鼠細胞和人細胞的細胞膜上的一種抗原結合,兩類細胞則分別產(chǎn)生綠色熒光和紅色熒光。將兩類細胞融合成一個細胞時,其一半呈綠色,一半
11、呈紅色。在370C下保溫40 min后,細胞上兩種熒光點呈均勻分布(如圖所示),試問:
(1)人和鼠細胞膜表面的抗原屬于構成
膜結構的起受體作用的 。
為使人、鼠細胞膜融合在一起,必須除去細胞
膜表面起 作用的糖蛋白。
(2)融合細胞表面的兩類熒光染料分布的動態(tài)變 化,可以證實關于細胞膜結構“模 型”的 觀點是成立的。
(3)融合細胞表面的兩類熒光染料最終均勻分布,原因是 ,這表明膜的結構具有 。
12、
(4)細胞融合實驗若在20℃條件下進行,則兩種表面抗原平均分布的時間大大延長,這說明 。
若在10C條件下,兩種表面抗原便難以平均地分布,這又說明 。
10、下圖為細胞膜的結構示意圖,M、N表示細胞膜的兩側。請據(jù)圖回答:
(1)該圖表示的是細胞膜的 模型。
(2)圖中3表示 ,它構成膜的 。
(3)脂溶性物質(zhì)容易通過細胞膜主要與構成該膜的
13、 有關。
(4)功能越復雜的細胞膜,[ ] 的種類和數(shù)量越多。
(5)人體器官移植時,植入的器官常常被排斥,引起這種反應與圖中[ ] 具有 識別功能有關。
(6)由于構成膜的 具有流動性,大多數(shù) 是可以運動的,所以細胞膜的結構特點是 。
第2節(jié) 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 參考答案
當堂檢測:
1—5CABAB
課后練習與提高
1—5DCBDA 6—8 CCD
9、
1)糖蛋白 識別
2) 膜物質(zhì)分子
14、能夠運動
3) 構成膜結構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質(zhì)分子都是運動的 一定的流動性
4) 膜上的蛋白質(zhì)分子運動的速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減慢
環(huán)境溫度很低接近零度時,蛋白質(zhì)分子運動速度也接近零
10、
1) 流動鑲嵌模型
2) 磷脂雙分子層 基本支架
3) 磷脂雙分子
4) 2 蛋白質(zhì)
5) 4 糖被
6) 磷脂 蛋白質(zhì)分子 流動性
第2節(jié) 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 參考答案
當堂檢測:
1—5CABAB
課后練習與提高
1—5DCBDA 6—8 CCD
9、
1)糖蛋白 識別
2)膜物質(zhì)分子能夠運動
3)構成膜結構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質(zhì)分子都是運動的 一定的流動性
4)膜上的蛋白質(zhì)分子運動的速度隨溫度的降低而減慢
環(huán)境溫度很低接近零度時,蛋白質(zhì)分子運動速度也接近零
10、
1)流動鑲嵌模型
2)磷脂雙分子層 基本支架
3)磷脂雙分子
4)2 蛋白質(zhì)
5)4 糖被
6)磷脂 蛋白質(zhì)分子 流動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