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下冊 第16課 明朝經營邊疆與中外交流同步練習(無答案) 中華書局版(通用)》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七年級歷史下冊 第16課 明朝經營邊疆與中外交流同步練習(無答案) 中華書局版(通用)(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第十六課 明朝經營邊疆與中外交流
知識點梳理:
經營東北和蒙古地區(qū)
1. 明成祖曾五次親征漠北,有效制止了蒙古勢力的南侵,保障了邊境的安全。
2. 明成祖在東北的特林地區(qū)設立了奴兒干都指揮使司,統(tǒng)轄東北地區(qū)。
3. 戚繼光抗倭,保障了東南沿海人民的生活了生產。(倭指日本,倭寇是從日本來到中國的武士、浪人和商人;戚繼光曾寫下“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詩句,是一位民族英雄。)
鄭和下西洋
1.從1405到1433年,鄭和率領龐大的船隊從劉家港出發(fā),先后七次遠航,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宣揚明朝國威。
2. 鄭和能夠下西洋的原因:(1)明朝前期國力強盛,
2、能負擔得起巨大的消耗;(2)擁有先進的造船技術(3)指南針運用于航海事業(yè)。
3. 鄭和下西洋的積極評價(影響):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加強了中國了亞非各國的聯系;開闊了中國人的視野;鄭和是我國也是世界歷史上偉大的航海家。
鞏固練習:
1. 明朝在東北地區(qū)設立了________管轄東北地區(qū)( )
A.安西都護府 B.西域都護府
C.奴兒干都指揮使司 D.北庭都護府
2. 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反抗外來侵略并取得勝利的斗爭是(
3、 )
A.寇準抗遼 B.文天祥抗元
C.岳飛抗金 D.戚繼光抗倭
3. 明朝之所以能出現鄭和下西洋的壯舉,主要原因是( )
A.海上交通發(fā)達 B.明朝前期國力強盛
C.造船技術高超 D.指南針用于航海
4. 詩句“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的作者是( )
A.
4、戚繼光 B.鄭和 C.鄭成功 D.岳飛
5. 鄭和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外交家,他的杰出貢獻是( )
A.先后七次出使西洋,促進了中外文化的發(fā)展和交流
B.率軍取得了抗倭斗爭的勝利
C.從荷蘭殖民者手里收復臺灣
D.領導了對沙俄的雅克薩之戰(zhàn)并取得勝利
6. 鄭和下西洋最遠到達( )
A.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
B.地中海沿岸和非洲西海岸
C.印度洋沿岸和好望角
D.大西洋沿岸
7. 鄭和能夠實現
5、七下西洋的壯舉,與哪一科技成就分不開( )
A.火藥 B.造紙術 C.指南針 D.印刷術
8. 下列在中外友好交流中作出突出貢獻的人物中,不包括( )
A.鑒真 B.玄奘 C.鄭和 D.蔡倫
9. 抒發(fā)民族英雄戚繼光愛國情懷的詩句是( )
A.“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C.“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D.“文臣不愛錢,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1
6、0. 下列關于戚繼光抗倭的評價中,不正確的是( )
A.為掃清倭寇作出重大貢獻
B.是中國古代史上的民族英雄
C.使明朝從此免除外來威脅
D.其斗爭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發(fā)展
11. 南宋“岳家軍”和明朝“戚家軍”最相似的方面( )
A.抗擊蒙古軍隊 B.作戰(zhàn)勇敢,紀律嚴明
C.肅清倭寇 D.抗擊金軍
12. 童謠見證歷史。明朝時,兒歌“倭倭來,不要慌,我有戚爺來抵擋”所贊頌的是( )
A.岳飛抗金
7、 B.文天祥抗元
C.戚繼光抗倭 D.鄭成功收復臺灣
13. 下面是陳揚同學在黑板上板書的內容,把歷史事件的時間順序排混了,請你為他糾正一下,正確的順序應該是( )
①鑒真東渡 ②張騫通西域 ③鄭和下西洋 ④馬可?波羅來華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14. 下面圖片反映的共同歷史主題是( )
8、
鑒真東渡 玄奘西行 鄭和下西洋
A.祖國統(tǒng)一 B.民族團結
C.中外交往 D.抵抗侵略
15. 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是( )
A.給皇帝購買外國的奇珍異寶 B.促進對南洋的開發(fā)
C.發(fā)展對外貿易 D.進一步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系
16. 鄭和下西洋的歷史意義
9、不包括( )
A.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
B.加強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的友好往來和經濟交流
C.促進了明朝對外貿易的繁榮,創(chuàng)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D.推動了華僑移居南洋,促進了南洋地區(qū)社會經濟的發(fā)展
17. 明朝中期面臨的外來威脅主要是來自( )
A.沙俄侵略者 B.英國侵略者
C.日本倭寇 D.荷蘭殖民者
18. 下列有關鄭和下西洋的各項敘述中,有可能發(fā)生的事情包括( )
10、 ①鄭和船隊從劉家港出發(fā) ②鄭和與東非當地的國王交談
③鄭和船隊的人與印度土著居民在交易貨物 ④鄭和與歐洲的居民在交易貨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9. 讀材料并回答問題。
1、材料:“嘉靖四十年,賊遁去,乘虛襲臺州。繼光首殲其魁,蹙余賊瓜陵江盡死,而折頭倭復趨臺州,繼光邀擊之仙居,道無脫者。先后九戰(zhàn)皆捷……繼光為將號令嚴,賞罰信,士無敢不用命?!?
請回答:
(1) 文中的“賊”、“倭”指什么?
(2)文中的抗倭將領指的
11、是誰?
(3)他率領軍隊首先蕩平了何地的倭寇?有何戰(zhàn)績?
(4)你如何評價他?
21.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1)“觀夫海洋,洪濤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張,晝夜星馳,涉彼狂瀾,若履通……”
①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事件的壯舉?
②此事件的起止時間各是哪一年?
③當時正處在哪個朝代?
④此事件有何歷史意義?
(2)材料一:戚繼光率領的抗倭軍隊,不是來自明王朝的職業(yè)政府軍,而是直接從浙江一帶內地招募的志愿兵,戚繼光在訓練時對士兵說:“你們當兵之日,雖刮風下雨,袖手高坐,也少不得你三分銀。這銀分毫都是你地方百姓交上來的,在家你們哪個不是耕種田地的百姓?你思量在家種田納稅的艱難苦楚,即當體會今日食銀容易。又不用你耕種勞作,養(yǎng)了一年,不過望你一二陣殺勝。你再不殺賊保障他們,養(yǎng)你何用?就是軍法漏網,上天也會假手于人殺你!”
材料二:“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①明政府為什么派戚繼光抗擊倭寇?
②戚繼光抗倭能夠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③你認為他的哪些高尚品質值得我們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