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昌江縣礦區(qū)中學七年級語文下冊 第四單元 十七 國寶—大熊貓導學案(無答案) 蘇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海南省昌江縣礦區(qū)中學七年級語文下冊 第四單元 十七 國寶—大熊貓導學案(無答案) 蘇教版(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十七 國寶—大熊貓
學習目標:
1.通過閱讀,了解大熊貓的特點、習性和特殊價值。
2.感受本文形象生動的說明特點。
3.強化保護瀕危動物的意識。
作者簡介:
葉永烈,科普文藝作家、報告文學作家。20歲出版第一部科學小品集《碳的一家》,21歲成為《十萬個為什么》的主要作者。小說作品頗多,其中中篇科幻小說《小靈通漫游未來》獲全國第二屆少年兒童文藝作品評選一等獎。
知識鏈接:
大熊貓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動物之一,主要分布在我國的四川、甘肅、陜西省的個別崇山峻嶺地區(qū),數(shù)量十分稀少,屬于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稱為“國寶”。它不但被世界野生動物協(xié)會選為會標,而且還常常擔負“和平大使”的
2、任務,帶著中國人民的友誼,遠渡重洋,到國外攀親結友,深受各國人民的歡迎。
詞語積累:
1、 注音
嬉戲 憨態(tài)可掬 瀕危 璀 璨
孤僻 浩瀚 棲息 邛 崍
分娩 翌日 繁衍
2、 解釋
憨 態(tài):
悠 然:
殊 榮:
國 寶:
屈指可數(shù):
合作探究:
1. 開頭三段寫了什么內容?有何作用?
2. 對于大“熊貓”的學名為什么將錯就錯?
3. 你認為大熊貓被稱為“國寶”的原因有哪些?
4. 本文是從哪幾個角度介紹珍稀動物大熊貓
3、的?
5.文章從哪些方面說明大熊貓瀕臨滅絕的危險?大熊貓必須加以保護,你認為有哪些保護措施?
6. 本文用“國寶——大熊貓”作為標題,你覺得有什么用意?其中破折號起什么作用?
7. 為了說明大熊貓的有關知識,文中采用了哪些說明方法?請任舉兩例,說說它們的作用。
語言品析:
1. 有時直立起來,狀似舞蹈;有時背倚石頭,坐在草地上悠然自得地啃著竹枝;有時團作一團,漫不經心地隨地打滾;有時拖著笨拙的身體,搖搖晃晃地在草地上玩耍。
2. 頭和身軀乳白色,而四肢和肩部黑色,頭上有一對整齊的黑耳朵,還有兩個黑眼眶,很像戴著一副八字形的黑眼鏡。
3.大熊貓有時也會顯露食肉的本性,捕食竹鼠之類動物。句中的“有時”能否去掉?為什么?
4.體會下列句子中紅色詞語的表達作用。
本課小結:
拓展延伸:
大熊貓是我國的國寶,可由于某些目光短淺的人的破壞,大熊貓生長的適宜環(huán)境越來越少,大熊貓已處于極危狀態(tài),種群數(shù)量明顯下降。請你設計一個保護大熊貓的活動方案。
學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