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冊科學素材 - 第三單元《聲音》知識點 教科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四年級上冊科學素材 - 第三單元《聲音》知識點 教科版(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三單元《聲音》知識點
一、聽聽聲音、聲音是怎樣產(chǎn)生的
1.音叉是一種發(fā)聲儀器,用來調(diào)試樂器和測試音高。
2.音叉上有字母和數(shù)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調(diào),數(shù)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鐘振動的次數(shù)。
3.我們可以運用高、低、強、弱來描述和記錄我們聽到的聲音。
4.輕輕擊打音叉發(fā)出的聲音弱,重一點擊打音叉發(fā)出的聲音強。
5.在相同的力度敲擊下,大鐵釘發(fā)出的聲音最低,小鐵釘發(fā)出的聲音最高。
6.音叉和不同鐵釘發(fā)出的聲音記錄
實驗器材
輕輕擊打時對聲音的描述
重一點擊打時對聲音的描述
大音叉
弱而低
強而低
小音叉
弱而高
強而高
大鐵釘
弱而低
強而低
中鐵釘
弱而略高
2、
強而略高
小鐵釘
弱而高
強而高
7.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chǎn)生的。
8.一個物體(比如音叉、鋼尺、橡皮筋、鐵釘?shù)龋┰诹Φ淖饔孟?,不斷重復地做往返運動,這種運動稱為振動。
9.使橡皮筋發(fā)出聲音的方法是輕輕撥動。
二、聲音的變化、探索尺子的音高變化
1.聲音的強弱可以用音量來描述,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弱。
2.聲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來描述,音高是描述物體振動快慢的一個量。物體振動得越快,發(fā)出的聲音就越高;物體振動得越慢,發(fā)出的聲音就越低。
3.用同樣的力度敲擊4個裝水量不同的杯子,裝水越多的杯子聲音就低,裝水越少的杯子聲音就越高。
4.橡皮筋拉得越緊,聲
3、音越高,橡皮筋拉得越松,聲音越低。
5.物體越細,或者越短,它們發(fā)出的聲音就會越高。
6.在探索尺子的音高變化實驗中,尺子伸出越長,音高越低,伸出越短,音高越高。
音高變化柱狀圖
三、聲音的傳播
1.聲音以波的形式傳播,當聲波遇到物體時,會使物體產(chǎn)生振動,聲音就是這樣通過各種物質(zhì),從一個地方傳播到另外一個地方的。
2.在用擊打過的音叉輕輕觸及水面時,水中會產(chǎn)生波紋,波紋會向四周擴散,我們還可以看到音叉的振動引起了水的振動。
3.聲音在不同物體中的傳播情況是不同的。
4.聲音在固體、液體、氣體中都可以傳播。
5.在做聲音在不同物體中傳播的實驗中,聲音分別在鋁箔、棉線
4、、尼龍繩、木制米尺中傳播,在鋁箔中傳播效果最好,在棉線中傳播效果最差。
6.空氣是傳播聲音的重要物質(zhì)。如果把玻璃罩里的空氣抽掉,里面成了真空,我們就只能看到鬧鐘的鈴在動,卻聽不到聲音,說明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四、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保護我們的聽力
1.人的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和內(nèi)耳構成的。
2.鼓膜很薄而且有彈性,即使是很輕的聲音,它都會產(chǎn)生振動。
3.一個振動的物體會使它周圍的空氣發(fā)生振動,振動的空氣到達我們的耳,引起鼓膜振動。耳中的聽小骨再將振動傳到充滿液體的內(nèi)耳,引起液體的振動,液體的振動刺激聽覺神經(jīng)----產(chǎn)生了信號,大腦接受了聽覺神經(jīng)傳過來的信號,我
5、們便感受到了聲音。
外界傳來的聲音→耳道→鼓膜→聽小骨及其他組織→聽覺神經(jīng)→大腦
4.耳朵各部位的功能
耳郭
收集聲波
耳道
傳遞聲波
鼓膜
產(chǎn)生振動
聽小骨
傳遞振動
耳蝸
把振動變成大腦能接受的信號
聽覺神經(jīng)
把聲音信號傳遞給大腦
5.耳是我們的聽覺器官,需要精心呵護。
6.過高過強的聲音有可能損傷我們的聽力,所以我們要盡量遠離這些聲音,有時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護裝置。
7.不管是兒童還是成年人,都可能出現(xiàn)聽力問題。一旦聽力嚴重下降,通常需要配戴助聽器。
8.在塑料罐里放幾粒豆子,做成一個發(fā)聲裝置----發(fā)聲罐 。
9.使發(fā)聲罐發(fā)出的聲音變輕的方法事例。
(1)用手捂住罐口。
(2)用紙包住發(fā)聲罐。
(3)把一些塑料泡沫塞進罐子。
(4)用毛巾包住發(fā)聲罐。
10.減弱噪聲的三種途徑是在聲源處控制、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阻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