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排水設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城市道路排水設計(2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一、城市排水系統(tǒng)的制度(一)合流制 將污水和雨水用同一管道排除的稱為合流制排水系統(tǒng)。(二)分流制 將雨水和污水分別設置管道系統(tǒng)排除,稱為分流制排水系統(tǒng)。(1)分別設置污水和雨水管道系統(tǒng);(2)只設污水管道系統(tǒng),下不雨水暗管,雨水沿著地面、街道邊溝和明渠泄入天然水體。,第十一章 城市道路排水設計第一節(jié) 概 述,二、城市道路雨水排除系統(tǒng)的類型,城市道路路面排水系統(tǒng),根據構造特點,可分為明式、暗式和混合式三種。 (一)明式系統(tǒng) 公路和一般鄉(xiāng)鎮(zhèn)道路采用明溝排水,
2、在街坊出入口、人行橫道處增設一些蓋板、涵管等構造物。,(二)暗式系統(tǒng) 包括街溝、雨水口、連管、干管、檢查井、出水口等部分。,二、城市道路雨水排除系統(tǒng)的類型,城市道路路面排水系統(tǒng),根據構造特點,可分為明式、暗式和混合式三種。 (一)明式系統(tǒng) 公路和一般鄉(xiāng)鎮(zhèn)道路采用明溝排水,在街坊出入口、人行橫道處增設一些蓋板、涵管等構造物。,(二)暗式系統(tǒng) 包括街溝、雨水口、連管、干管、檢查井、出水口等部分。,(三)混合式系統(tǒng) 明溝和暗管相結合的一種形式。
3、城市中排除雨水可用暗管,也可用明溝。,第二節(jié) 雨水管道及其構造物沿道路的布置,一、雨水管的布置 1. 平面布置: 城市道路的雨水管線應平行于道路的中心線或規(guī)劃紅線。雨水干管一般設置在街道中間或一側,并宜設在快車道以外,當?shù)缆芳t線寬度大于60m時,可考慮沿街道兩側作雙線布置。,2. 雨水管與其它管線交叉:,發(fā)生平交時其它管線一般可用倒虹管的辦法,分離相交管線。,管道縱坡盡可能與街道縱坡取得一致。水管的最小縱坡不得太小,一般不小于0.3%。為防止或減少沉淀,雨水管設計流速常采用自清流速,一般為0.75米秒。為了滿足管
4、中雨水流速不超過管壁受力安全的要求,對雨水管的最大縱坡也要加以控制,通常道路縱坡大于4%時,需分段設置跌水井。,3. 管道縱坡:,4. 管道的埋設深度,管道最大允許埋深:一般在干燥土壤中,管道最大埋深不超過78m,地下水位較高,可能產生流沙的地區(qū)不超過45m。最小埋深:等于管直徑與管道上面的最小覆土深度之和。 在車行道下,管頂最小覆土深度一般不小于0.7m。 在管道保證不受外部荷載損壞時,最小覆土深度可適當減小。 冰凍地區(qū),則要依靠防凍要求來確定覆土深度。,(一)雨水口 雨水口是
5、在雨水管道或合流管道上收集雨水的構筑物。 雨水口一般設在街區(qū)內、廣場上、街道交叉口和街道邊溝的一定距離處 。 1雨水口的布設形式 1)單幅式:布置兩排雨水口 。,二、雨水口和檢查井的位置,(一)雨水口 雨水口是在雨水管道或合流管道上收集雨水的構筑物。 雨水口一般設在街區(qū)內、廣場上、街道交叉口和街道邊溝的一定距離處 。 1雨水口的布設形式 1)單幅式:布置兩排雨水口 。,二、雨水口和檢查井的位置,2)雙幅式:布置兩排或四排雨水口,3)三幅式:布置兩排至六排雨水口,雨水口的泄水能力按下式計算:,2雨水口的泄水能力,式中:Q雨水口排泄的流量,m3/s; &nb
6、sp; 雨水口進水面積,m2; C孔口系數(shù),圓角孔用0.8,方角孔用0.6; g重力加速度; h雨水口上允許貯存的水頭,一般認為街溝的水深不宜大于側石高度的23,一般采用h=0.020.06m; k孔口阻塞系數(shù),一般k=2/3。,雨水口的構造包括進水蓖、井身和連接管三部分。,3雨水口的構造形式及適用地點,雨水口的構造形式 :,1)平式雨水口 緣石平蓖式雨水口:適用于有路緣石的道路,主要排除路面水;
7、 地面平蓖式:適用于無路緣石的路面、廣場及地面低洼聚水處等。 2)立式雨水口:有立孔式和立蓖式兩種。適用于有路緣石的道路,其中立孔式適用于蓖隙容易被雜物堵塞的地方。 3)聯(lián)合式雨水口: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均有雨水蓖子。宜用于徑流集中且有雜物堵塞處。,為了對管道進行檢查和疏通,管道系統(tǒng)上必須設置檢查井;檢查井還起連接溝管的作用,相鄰兩個檢查井之間的管道應在同一直線上,便于檢查和疏通操作。檢查井一般設置在管道容易沉積污物以及經常需要檢查的地方。,(二)檢查井,第三節(jié) 雨水管渠設計流置計算,雨水管渠的設計流量一般按下式計算:,
8、式中:Q雨水設計流量,Ls; q設計暴雨強度,Ls/10000m2); 徑流系數(shù); F流域匯水面積,10000m2。,(一)徑流系數(shù),定義:某時段內的徑流量(流入雨水管渠的雨水)與同一時段全部降雨量的比值,稱為徑流系數(shù)。 影響徑流系數(shù)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排水地區(qū)的地面性質和地面覆蓋。 在城市排水地區(qū)
9、,經常遇到不同種類的地面,所以排水地區(qū)的平均徑流系數(shù)應按加權平均法計算。,(二)設計暴雨強度q定義:設計暴雨強度q指104m2地面每秒鐘的降雨量,( Ls 104m2 )。,(一)徑流系數(shù),定義:某時段內的徑流量(流入雨水管渠的雨水)與同一時段全部降雨量的比值,稱為徑流系數(shù)。 影響徑流系數(shù)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排水地區(qū)的地面性質和地面覆蓋。 在城市排水地區(qū),經常遇到不同種類的地面,所以排水地區(qū)的平均徑流系數(shù)應按加權平均法計算。,設計重現(xiàn)期是指在一個較長的統(tǒng)計期限內,設計暴雨強度的降雨重新出現(xiàn)一次的平均時間間隔,單位為年。,1設計重現(xiàn)期T,2設計降雨歷時t 設計暴雨所取的某一連續(xù)時段稱為設計降雨歷時,單位以分min計。,設計重現(xiàn)期是指在一個較長的統(tǒng)計期限內,設計暴雨強度的降雨重新出現(xiàn)一次的平均時間間隔,單位為年。,1設計重現(xiàn)期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