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專用)2018-2019學年高中歷史 專題三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第2課 偉大的歷史性轉折課件 人民版必修2.ppt》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浙江專用)2018-2019學年高中歷史 專題三 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 第2課 偉大的歷史性轉折課件 人民版必修2.ppt(3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第2課偉大的歷史性轉折,專題三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探索,學習目標,內容索引,,基礎認知 學習思考,,,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鞏固練習 隨堂反饋,基礎認知 學習思考,一、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 1.原因:原有農村經濟體制嚴重挫傷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 2.內容:實行 承包責任制。形式為“包產到戶”和“包干到戶”(在土地公有制基礎上把土地包給農戶使用,農民分戶經營,自負盈虧)。 3.過程 (1)1978年12月,安徽省鳳陽縣 村農民自發(fā)實行包產到戶。 (2)安徽、四川等省的一些地方推行聯產到組和試行包產到組等責任制。 (3)1980年9月,“包產到戶”“ ”的責任制迅速推廣。,家庭聯產,小崗
2、,包干到戶,4.實質:是農村生產關系的調整。 5.意義:是農村經濟體制的重大變革,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從根本上改變了農村的經濟形勢和社會面貌,推動了城市經濟體制改革。,易錯提醒,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沒有改變土地公有制的性質,農民對土地只有使用權和經營權,沒有所有權。,二、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 1.背景 實行對外開放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的一項基本國策。 2.過程 (1)設立經濟特區(qū) 背景:1979年7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對廣東、 兩省的對外經濟活動實行特殊政策和靈活措施。 設立:1980年,在廣東的 、珠海、汕頭和福建的廈門設立經濟特區(qū),后來又劃定海南島為經濟特區(qū)。 意義:經
3、濟特區(qū)成為中國對外開放的窗口和經濟體制改革的“ ”。,福建,深圳,試驗田,(2)開放沿海港口城市 時間:1984年5月,開放大連、秦皇島、天津、煙臺、青島、連云港等共14個沿海港口城市。 措施:擴大開展對外經濟活動的自主權,逐步興辦 開發(fā)區(qū)。 意義:增強了中國改革開放和國民經濟的活力。 (3)開辟經濟開放區(qū):自1985年起,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東南地區(qū)和環(huán)渤海地區(qū)開辟經濟開放區(qū)。 (4)開發(fā)開放浦東:1990年4月,做出開發(fā)開放上海浦東地區(qū)的決策,這成為中國進一步 的重要標志。,經濟技術,對外開放,3.對外開放格局 (1)格局:到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初步形成了經濟特區(qū)沿海開放
4、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qū)內地的對外開放格局。 (2)特點: 、有重點、點面結合的對外開放格局。 (3)意義:有力地推動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知識點撥,多層次,圖解識記,(1),(2),新中國成立以來農村生產關系的變化,經濟特區(qū)的“特殊性” (1)特殊的優(yōu)惠政策:特區(qū)建設以吸收和利用外資為主。 (2)特殊的管理權限:經濟活動以市場調節(jié)為主,對外商投資給予優(yōu)惠和方便。 (3)特殊的經濟結構:實行以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形式。,對外開放格局的特點,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主題一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史料一“改革從農村開始不是偶然的,當時有二億五千萬人吃不飽肚子,吃飯問題成為最緊迫的大事,不改
5、革已經沒有出路了?!?幾千戶、上萬戶并為一公社,實行統(tǒng)一核算。公社實行供給制,助長了平均主義。 史料二用農民的話來說:“大包干、大包干,直來直去不拐彎,完成國家的,交足集體的,剩多剩少全都是自己的”;農民取得了農產品的實際支配權。所以說這種辦法“責任明確,利益直接,方法簡單,群眾放心”。,史料三聯產承包責任制和各項農村政策的推行,打破了我國農業(yè)生產長期停滯不前的局面,促進農業(yè)從自給半自給經濟向著較大規(guī)模的商品生產轉化,從傳統(tǒng)農業(yè)向著現代農業(yè)轉化。我們現在正進入城鄉(xiāng)社會主義商品生產大發(fā)展的時期。1983年中共中央1號文件 史料解讀 史料一說明吃飯問題是農村改革的直接原因,人民公社的經營方式和分配
6、方式是農村改革的根本原因。 史料二說明在經營方式上實行了家庭承包經營,在分配方式上實現了按勞分配。 史料三說明農村改革使農業(yè)走向商品生產,加速了農業(yè)的現代化。,問題思考 (1)根據史料一,分析經濟體制改革為什么首先從農村開始?,提示,提示解決農民的溫飽問題;人民公社體制已經嚴重阻礙了農業(yè)發(fā)展,必須進行改革。,(2)據史料一、二,指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經營方式和產品分配方式方面的變化。,提示變化:經營方式上,從公社集中計劃經營到家庭承包經營;分配方式上,從平均主義的配給制到按勞分配的轉變。,(3)根據史料三并結合相關史實,從農業(yè)與市場關系變動的角度分析我國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所產生的意義。,提示
7、,提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使農民獲得了生產經營的自主權,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農村改革的突破性進展推動了城市經濟體制改革;注重農業(yè)的市場導向,發(fā)展了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為后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奠定了基礎。,主題二新時期的對外開放,史料一特區(qū)是個窗口,是技術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識的窗口,也是對外政策的窗口。從特區(qū)可以引進技術,獲得知識,學到管理,管理也是知識。特區(qū)成為開放的基地,不僅在經濟方面、培養(yǎng)人才方面使我們得到好處,而且會擴大我國的對外影響。 辦好經濟特區(qū),增加對外開放城市 史料二十年實踐,使我們形成了“經濟特區(qū)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qū)內地”這樣一個多層次、有重點、
8、點面結合的對外開放格局這對迎接世界經濟重心向環(huán)太平洋地區(qū)轉移,加速我國現代化建設將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中國經濟體制十年,史料解讀 史料一“特區(qū)是個窗口管理也是知識”,說明創(chuàng)辦經濟特區(qū)的目的;“成為開放的基地”和“擴大我國的對外影響”則從內、外兩方面強調設立經濟特區(qū)的意義。 史料二則突出了當前對外開放的特點和對外開放對現代化建設的意義。 問題思考 (1)史料反映了我國對外開放的主要目的是什么?設立經濟特區(qū)有何顯著意義?,提示,提示目的:吸引外資,學習外國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 意義:是對外開放的窗口,是經濟體制改革的試驗田,在改革開放中起到了模范帶頭和示范作用,也有利于提高我國的國際影響。,(2)據史
9、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我國對外開放的格局形成了怎樣的特點。有何重大意義?,提示,提示特點:多層次、有重點、點面結合。 意義:抓住機遇,加快我國的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對外開放的特點 (1)全方位:指對世界所有類型的國家開放。我們堅持在平等互利的原則基礎上,同世界上所有國家和地區(qū)發(fā)展多種形式的雙邊和多邊的經貿合作關系。 (2)多層次:指對外開放經歷了由東到西、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由沿海到內地逐步推進的過程,形成了全國性的由沿海開放地帶、沿江開放地帶、沿邊開放地帶和內陸省會城市為代表的多層次對外開放格局。 (3)寬領域:指我國不僅在經濟領域對外開放,也在科學、教育、文化等領域開放。,史論總結,鞏
10、固練習 隨堂反饋,1.(201711月浙江學考)如圖所示漫畫,解讀正確的是 A.農村改革激發(fā)了生產積極性 B.經濟體制改革催生第三產業(yè) C.改革增強了人們的生態(tài)意識 D.農民承包具有自發(fā)性的特點,答案,解析,1,2,3,4,5,,6,解析根據圖中“一九八四年”“承包”等關鍵詞可知,本題考查的是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提高了農民生產積極性,故A正確; B選項不符合題意; 承包荒山造林是提升家庭收入的一種方式,故C選項不符合題意; 自發(fā)性屬于市場經濟下市場調節(jié)的特點,D選項錯誤。故答案為A。,1,2,3,4,5,6,2.(201610月浙江學考)取消農業(yè)戶口,目前已在多個省市展
11、開,有學者譽稱這是中國社會改革的里程碑?;仡櫧▏筠r村工作中的相關舉措,依時序排列是 農業(yè)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調整、鞏固、充實、提高”八字方針 A. B. C. D.,答案,解析,1,2,3,4,5,,解析所列歷史現象分別發(fā)生于1953年、1958年、1978年、1960年,其時間先后順序為,故答案為B。,6,解析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我國實行經濟體制改革,在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極大地解放了農村生產力,材料中播種面積減少了而總產量卻增加了,說明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對生產力的促進作用。,3.據統(tǒng)計,1980年與1975年相比,中國糧食播種面積減少了6 884萬畝,總產量卻
12、增加了674億斤。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農業(yè)合作化運動的開展 B.人民公社的建立 C.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實行 D.國有企業(yè)的改革,答案,解析,,1,2,3,4,5,6,4.(201510月浙江學考)198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在14個沿海港口城市逐步興辦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第一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設在 A.大連 B.廈門 C.北海 D.深圳,答案,解析,1,2,3,4,5,,6,1,2,3,4,5,解析1984年5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開放大連等14個沿海港口城市,在這些城市擴大開展對外經濟活動的自主權,逐步興辦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第一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是大連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故A項正
13、確; 廈門是經濟特區(qū),故B項錯誤; 北海是沿海開放港口城市,并非第一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故C項錯誤; 深圳是經濟特區(qū),故D項錯誤。,6,5.據下圖判斷中國進出口總額開始出現較快增長的年代,與此同步發(fā)生的重大事件是,1,2,3,4,5,19801988年中國進出口總額走勢圖,A.設立四個經濟特區(qū)B.開放14個沿海港口城市 C.開發(fā)開放上海浦東地區(qū)D.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答案,解析,6,解析從圖表中可以看出1984年以后中國進出口總額有了明顯的增長,可以判斷這個年代是1984年。B項是1984年發(fā)生的重大事件,符合題意,故選B項。 設立四個經濟特區(qū)是在1980年,排除A項。 開發(fā)開放上海浦東地
14、區(qū)是在1990年,排除C項。 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是在2001年,排除D項。,1,2,3,4,5,6,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1958年春,上海農村根據中共中央的號召,開始了農業(yè)生產“大躍進”。同年9月21日,根據中共中央關于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問題的決議,上海農村建立了第一個人民公社,即上海縣七一人民公社。到9月30日,郊區(qū)10個縣全面實現人民公社化,共建立103個人民公社,幾乎所有農戶都參加,平均每個人民公社達8 000多戶結果嚴重損害了農民的積極性。 上海農業(yè)志,1,2,3,4,5,6,材料二到1979年,集體農業(yè)活動的組織方面正發(fā)生一場意義更為深刻的變化。在中國最貧困的省份,特別
15、是安徽,中國領導階層開始了叫“生產責任制”的某些嘗試責任進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甚至這些集體農業(yè)的痕跡,也大量從中國農村消失了。在私人和集體之間劃分收入已沒有什么意義,因為幾乎全部農業(yè)生產都是以家庭為基礎的。 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下卷,1,2,3,4,5,6,材料三農村政策放寬以后,一些適合搞包產到戶的地方搞了包產到戶,效果很好,變化很快有的同志擔心,這樣搞會不會影響集體經濟可以肯定,只要生產發(fā)展了,低水平的集體化就會發(fā)展到高水平的集體化,集體經濟不鞏固的也會鞏固起來。關鍵是發(fā)展生產力,要在這個方面為集體化的進一步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 鄧小平文選第二卷,1,2,3,4,5,6,(1)材料一
16、反映了我國農村生產關系調整中的什么教訓?,答案,解析,答案忽視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水平,片面追求生產關系的高水平、高速度。,解析由材料信息判斷是生產關系與當時生產力不適應;,1,2,3,4,5,6,(2)材料二所說的是我國農村生產關系方面怎樣的變革?它是否意味著從所有制上否定了前面的成果?為什么?,答案,解析,答案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沒有在所有制上否定前面的成果。因為它是在保證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前提下,調整生產關系中不適合生產力發(fā)展水平的環(huán)節(jié)。,解析由“安徽”“生產責任制”判斷是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據此進一步回答問題即可;,1,2,3,4,5,6,(3)材料三評論農村政策的基本著眼點是什么?,答案,解析,答案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解析由材料信息判斷基本著眼點是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1,2,3,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