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觀測系統(tǒng)設(shè)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二維觀測系統(tǒng)設(shè)計(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陸上二維地震資料采集模擬圖及地震隊簡介,江蘇油田 局定額站 2004年11月,不當(dāng)之處 請指正,放 映 說 明,為了讓您更好的理解其中的內(nèi)容,本演示采用非自動的方法,請您在畫面完全靜止數(shù)秒后,單擊鼠標左鍵,演示將會繼續(xù)進行。 本圖采用邊模擬邊介紹的方法,為的是讓您在理解地震資料野外采集原理的同時,對當(dāng)今的地震隊有一個大致的了解。 正常放映時間大于14分鐘。 歌曲由江蘇油田業(yè)余歌手賈萬根演唱,石油勘探陸上二維地震資料采集模擬圖及地震隊簡介(此模擬圖為二維,接收點距40米,4次覆蓋,每炮8個點接收,共放5炮。定額站陳智維編繪),,第二道工序:放線,插檢波器、安置采集站,準備接收地震波。,第四道工序
2、:引爆炸藥或用氣槍、可控震源產(chǎn)生地震波,檢波器接收地震波,送儀器車寫入磁盤,,這是地下某一反射界面,,第一道工序:插標志旗,為激發(fā)炮點、接收點指定位置。,第三道工序:鉆井、放炸藥,也可用氣槍或可控震源,目的是產(chǎn)生地震波。,第1炮反射點: 。 。 。 。 。 。 。 。,我叫檢波器,把震動波轉(zhuǎn)換為電磁波。每個接收點由9-36個組成。水深2米時浮在水中;水深<2米時插入水底泥中。,我叫采集站暫時存放地震信號。碰到水面時,穿上浮筒立在水面。,我叫天線,用來發(fā)射信號。不用我也可,用光纜連接。,這是地面,,,,我叫地震儀,可坐車可乘船,用于記錄地震波,是野外指揮中心,我叫爆炸機,準備放炮,6秒后解除。警
3、戒!放!,,,,,,,,,,,該點接收設(shè)備前移,準備接收下炮地震波,,,,,產(chǎn)生地震波的方法。陸上除了鉆機外,還可以使用可控震源,它連續(xù)產(chǎn)生10-20秒的地震波。水面施工,水深2米時用氣槍多次產(chǎn)生地震波,在采集站中疊加。,這叫炮距,指兩個炮點之間的距離,一般為道距的1-4倍,這叫道距,指兩個接收點之間的距離,大部分為50米,還有40米與30米兩種。,,,,,。 。 。 。 。 。 。 。這是第5炮反射點,第4炮反射點: 。 。 。 。 。 。 。 。,我叫炸藥,井中激發(fā)一般為2-10公斤。,,,該點接收設(shè)備前移,準備接收下炮地震波,該點接收設(shè)備前移,準備接收下炮地震波,,一次資料長度,,我叫鉆
4、機,兄弟有車裝鉆、人抬鉆、山地鉆、風(fēng)鉆等,井深一般為630米,滿次資料長度,三維只算此范圍,從這里可以看出:反射長度(140米)接收長度(280米)的1/2 ,所以反射點間距(20)接收點間距(40)1/2,誰在搗亂?重傳!,第3炮反射點: 。 。 。 。 。 。 。 。,第2炮反射點: 。 。 。 。 。 。 。 。,該點接收設(shè)備前移,準備接收下炮地震波,天呀!我們的地下怎么全是蚯蚓?,這些不是蚯蚓,是石油勘探人的勞動成果,找油門的鑰匙。,一般白旗是接收點,紅旗是激發(fā)點,激發(fā)點也可在接收點之間。 測量工序:每組6-10人,常規(guī)二維一般每隊1個組,三維一般3-5個組。,鉆井工序:非山區(qū)一般配備
5、6-12臺鉆機,每臺鉆機6-11人。,放線工序:東部地區(qū)按儀器道數(shù)約每2道1人,二維240道施工每隊大約為120人,三維1200道施工大約為500人。,儀器組:一般3-4人。 爆炸組:每組3-5人,二維非單邊放炮一般1個組,三維一般3-6個組。,哇!這還叫小隊啊!分明是工兵團呀!,地震隊概況-人員設(shè)備 人員:300-800人 車輛:30-50臺 船舶:30-70條 設(shè)備:2500-5000萬元(陸上);水上5000-8000萬元 注:指東部非山地儀器240-1200道施工的大致數(shù),下同。,地震隊概況-年工作量 測量:1400-4000km,2.5-7萬個小旗; 鉆井:7000-15000口,8
6、-15萬米。 放線:采集站2.5-8萬個次,檢波器100-450萬個次。 儀器:7000-13000炮,160-600萬點次,48-180億個數(shù)據(jù)。,地震隊概況-年勞務(wù)收入及成本構(gòu)成 總額:1500-3500萬元。 按成本項目劃分:材料20-25,人工及折舊25-30。 按工序劃分:放線與儀器45-60,小隊后勤20-30。,激發(fā)位置也可以是接收位置的中間或者兩邊,5炮放后可以看出: 1 1 2 2 3 3 4 4 4 4 3 3 2 2 1 1 (5炮后各點接收次數(shù)合計) 點次數(shù)數(shù)據(jù)點數(shù)*接收次數(shù)儀器道數(shù)*炮數(shù)1+1+2+2+3+3+4+4+4+4+3+3+2+
7、2+1+15 840 一次資料長度1520300米,滿次32060米,折合滿次(300+60)2180米 工作量計算公式:二維炮數(shù)炮間距540/10000.2km,三維滿次長度滿次寬度 放5炮:工作量=5 40=200米,一次長度20 15300米,滿次長度20 360米,一次-滿次240米,一次/滿次5 放50炮:工作量=50 40=2km,一次長度20 1052100米,滿次長度20 9 31860米,一次-滿次240米,一次/滿次1.13 放100炮:工作量=100 40=4km,一次長度20 2054100米,滿次長度20 19 33860米,一次-滿次240米,一次/滿次1.06 在
8、此可以看出:a、主要工作方法定后,每條測線或三維每束越長,一次資料與滿次資料的比值越小,一次資料 與滿次資料的差距越小,反之越大。 C、另外要強調(diào)的是,目前工作量的計算方法,三維不同于二維。,觀測系統(tǒng): 反映排列擺放狀態(tài)與炮點關(guān)系及覆蓋次數(shù)的一組數(shù)據(jù)。這里的觀測系統(tǒng)是: 0-40-280/4*40。這里的0表示炮點在排列的一邊,距第一道40米,距最后一道280米, 4表示4次覆蓋,40表示道間距是40米。 實際觀測系統(tǒng)有(二維):4005-435-0-435-4005/30*40;3860-60-0-60-3860/40*48 (三維): 1500-180-0-100-2460/40*16*4;0-380-4180-380-0/40*12*4,點次數(shù)也可用倒梯形計算與理解: 二維得到的是地下一個面的資料,這里上底16個點, 下底4個點,把每個點接收的次數(shù)看作高, 則梯形面積(點數(shù)) (16+4)*4/240個點,,折合滿次長度的 計算與理解: 上底(一次)300米 下底(滿次)60米 折合滿次長度 (300+60)/2 180米,,,地球處處都是我家鄉(xiāng)(賈萬根演唱) 藍藍的天上白云飄 白云下有勘探郎 不管條件多么惡劣我們都愿去勘探 要是有人來問我這是什么地方 我就驕傲地告訴他全球都是我家鄉(xiāng),第部分結(jié)束謝謝觀看0514-7762911陳智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