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特根斯坦與行動的Trying發(fā)展
《維特根斯坦與行動的Trying發(fā)展》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維特根斯坦與行動的Trying發(fā)展(1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維特根斯坦與行動的Trying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B516.5293 文獻標識碼:A 一、引論 行動是由人們能動地造成的,而非僅僅被動地接受的事件。行動之所以與那些我們所遭受的、被給予我們的事情區(qū)分開,乃是因為它是我們的意志作用的結果。意志論(Volitionism)在行動哲學中淵源甚久,因為它主張意志的作用因果地導致了行動的外顯后果,例如身體的運動,而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符合于人類直覺的。行動的Trying理論則是意志論的一種,它在主張上述因果關系之外,特別地持有兩個主要觀點:(1)所謂的"意志作用";就是行動者作出的努力嘗試,這種努力因果地導致了外顯的身體運動;(2)"行動";本身
2、并不是外顯的身體運動,而就是行動者的這種努力。(Hornsby, 2010: 20) 初看起來,Trying似乎的確能夠為描述意愿行動提供合宜的概念框架。首先,行動者的努力與嘗試似乎都發(fā)生于內在領域,它是外顯的物理性運動的原因,很適合擔當"意志作用";所扮演的角色;更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從概念上為意愿行動的失敗留出可能的空間:"我們并不總是成功地達到所意圖的東西,我們需要某種局限在心靈領域發(fā)生的東西,它能夠但不一定產生行動。";(Hacker, 1996: 569)顯然,這正是Trying理論的關鍵意涵:行動者為實現(xiàn)身體運動而作出的努力并不總是成功的。而在洪恩斯比(Hornsby, 1980:
3、 33)看來,只要行動者作出了這種努力、嘗試,那么就已經有"行動";了,即便沒有實際地作出任何外顯的身體運動。身體運動僅僅是行動的后果,而非行動本身。 "像所有處于世紀之交的、受過良好教育的維也納人一樣,維特根斯坦也在十幾歲的時候就讀過叔本華。";(Hacker, 1986: 1-2)叔本華可能是最早影響了維特根斯坦的哲學家,《哲學研究》論述意志的部分(PI§§611~628)專門批評了他的意志論觀點。不僅如此,維特根斯坦同時也明確地反對Trying理論:"當我舉起我的胳膊時,通常我并不試圖舉起它。";(PI§622)之所以Trying并非行動的要件,是因為僅當
4、做某件事情有困難存在,才說得上行動者努力嘗試做某件事:"存在做事的困難";似乎是Trying的--在維特根斯坦的意義上--"語法條件";。顯然,并非所有行動都滿足這一條件。既然存在著那些行動者做之并無任何困難、不必付出任何代價的情況,因而當然沒有理由說,行動"包含了";甚或就"等同于";行動者的努力與嘗試(PI§623)。 格萊斯(Paul Grice)在六十年代就反駁了維特根斯坦的上述觀點。他認為存在做事的困難并不是Trying的語法條件:當我沒有任何困難地舉起胳膊,旁觀者說我"首先試圖把胳膊舉起來";,這種表述的確是迷惑性的,但并不為假(Hornsby, 1980: 34)。維
5、特根斯坦的觀點實際上給Trying設置了過強的約束條件。在此之后Trying理論的支持者(OShaughnessy, 1973; Hornsby, 1980; Schroeder, 2001)都認為維特根斯坦的觀點是錯誤的,而努力論證所有行動皆以行動者的嘗試為要件,即便是那些執(zhí)行起來并無任何困難的行動。 Trying理論的另一個問題是所謂"行動的個體化";:如何確認行動的自身同一性?舉個例子:"我撳動墻上的開關,試圖把燈打開。";這里究竟是一個還是兩個行動呢?按照由安斯康和戴維森主張的廣為接受的觀點,這里存在的只是對同一個行動的不同描述。當我們說行動者通過做A來嘗試做B時,只是在從目的方面給
6、出做A的行動的另一種描述,而不是給出了另一個行動(Davidson, 1980a: 60)。 戴維森的行動理論是以其事件理論為背景的:行動只是那一類能夠作意向性描述的事件。在他看來,盡管我們可以用"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目的意向來作各種不同的描述,但從本體論上說,這些描述歸根到底都指向一些"原初行動";,"即那些我們不需要通過做其它事情就能做的行動,而這只是身體的運動--它們也就是所有的行動";(Davidson, 1980a: 59)。而像洪恩斯比這樣的Trying理論家就認為,這無疑從根本上抹殺了"我們所做的";行動與"我們所遭受的";事件之間的截然區(qū)分,拋棄了意志論之最初的、合于人類直觀的假
7、設。實際上,維特根斯坦著名的"剩余項";問題已經展露了這里的矛盾:"如果我從‘我舉起我的胳膊’這個事實中扣除‘我的胳膊自己舉起來了’這回事,剩下來的是什么呢?";(PI§621) 本文首先對洪恩斯比與戴維森關于Trying理論的爭論及其與剩余項問題的關系作一概念闡釋(第2節(jié))?;谀撤N對維特根斯坦反Trying理論論證的重新闡釋(第3節(jié)),洪恩斯比與戴維森的理解都不能令人滿意。維特根斯坦所關心的是,不能由于意志論的直覺而陷入以因果機制類比意志作用的幻象(第4節(jié))。行動的確本質上區(qū)別于被動遭受的事件,但這不是兩類因果作用的分野,而是兩種
8、語言游戲的差異(第5節(jié))。 二、行動、Trying與身體運動 行動的Trying理論所討論的無外乎是三個核心要素之間的關系:第一,"我舉起我的胳膊";這個行動本身;第二,"我";作為行動者為了實現(xiàn)舉起胳膊的行動而作出的努力、嘗試,即Trying;第三,"我";的行動的外顯后果,即身體的運動:"我的胳膊自己舉起";。洪恩斯比的Trying理論要點是,既主張Trying就是行動本身,又主張身體運動不是行動的一部分,而是行動的物理后果,因而也是由Trying因果導致的事件。這兩項主張當然不是相互獨立的(Hornsby, 1997: 94)。但讓我們暫且先關注第一個主張。 洪恩斯比并沒有回避"語
9、法條件";的批評。如何論證行動即便不存在執(zhí)行的困難,也仍然包含Trying作為要件呢?她主張這里的關鍵在于,行動者與假設中作出判斷的旁觀者之間可能存在"分歧的認知態(tài)度";(Schroeder, 2001: 215): "設想有這樣一個旁觀者:他完全有理由認為行動者有做某事的動機,也完全有理由相信行動者的行動不會成功。更進一步地,這個旁觀者也清楚,那些使他認為行動者不會成功的理由,行動者本人并不知道。假設在當前情況下,盡管旁觀者關于行動會失敗的信念得到了辯護,但卻為假,行動者實際上直截了當?shù)赝瓿闪怂龅氖虑? 。那么,基于旁觀者所知道的行動者理由,以及他所知道的行動者關于行動本身并無障礙的
10、信念,旁觀者如果聲稱他原來所知道的只是行動者將會試圖做這件事,那么他當然仍是正確的。所以行動者的確作出了嘗試。";(Hornsby, 1980: 34-35) 洪恩斯比認為,既然我們總能設想有這樣的旁觀者存在,那么Trying的確就是意愿行動的要件,這實際上無關于行動是否真的具有執(zhí)行的困難。這里試圖在"行動者的Trying";與"有理由認為或說行動者在Trying";之間維持一種區(qū)分。洪恩斯比(Hornsby, 2010: 19)的意思是,即便行動并無任何執(zhí)行的困難,Trying作為意志的作用也仍然是必要的,它就是行動本身;然而只有在認為困難的確存在時,旁觀者才有理由說行動者是在努力嘗試,且
11、這一說法無需得到行動者的認同。這樣看來,她也會認為維特根斯坦的錯誤就在于模糊了上述區(qū)分①。 主張"Trying是行動的要件";,其理論動機在于使與意愿行動相聯(lián)系的身體運動區(qū)別于那些我們"僅僅遭受到的";身體運動。足球場上一名運動員調動小腿上的肌肉伸腿去踢球,這是一項意愿行動。踢球的行動具有外顯的后果,如小腿前踢的身體運動。我們當然可以設想另一個物理上完全類似的動作,例如拿小錘敲打患者的膝蓋,小腿因膝跳反應自然前踢的運動。但這兩項身體運動似乎又有著根本性的差異。假如Trying理論是正確的,我們就可以說,兩者之間的差異是由"是否以行動者的努力嘗試為原因";而造成的:前者是意愿行動的物理后果,是
12、由行動者的Trying因果導致的身體運動;后者則僅僅是某個刺激性事件(敲打膝蓋)的后果,我們僅僅被動地遭受了小腿前踢,而并非能動性嘗試的結果。 顯然,我們再一次回到了意志論行動哲學的基本直覺:需要維持行動與所遭受的事件之間的區(qū)分。戴維森(Davidson, 2004: 102)并不反對這種直覺,他所質疑的是,究竟是否需要通過確認某種特殊的原因事件--行動者的Trying--來解釋這一差異?因為一旦采取這種"追溯原因種類";的區(qū)分策略,我們就有陷入無窮后退的危險:既然Trying本身也是行動,難道不也需要某種在先的、對Trying本身的努力、嘗試作為原因嗎?要避免這種無窮后退,關鍵的問題在于,
13、我們不能把原因當作獨立于因果作用之外的"另一個";東西。這并非單獨針對行動理論,而是更進一步地依托于戴維森事件概念的大背景。 "球員踢了皮球";是一個因果事件,"球員踢";和"皮球滾動";分別是作為原因與結果的兩個事態(tài)。那么這個因果事件是否等同于"‘球員踢’的事態(tài)因果導致了‘皮球滾動’的事態(tài)";呢?顯然不是。假設球員是通過某種傳動裝置推動足球的,那么雖然"球員踢";的確是導致"皮球滾動";的原因事態(tài),卻并不是"球員踢了皮球";的事件。戴維森(Davidson, 1980b: 110-111)主張,因果事件并不是以某種因果作用來聯(lián)結兩個獨立的事態(tài)
14、,而就是一個完整的、由能動者(球員)和受動者(皮球)共同參與其中的個體對象。"球員踢了皮球";作為一個事件(而非事態(tài))并不只是球員和足球的二元關系,而是包含球員、足球與事件本身在內的三元關系?,F(xiàn)在再來考慮行動與身體運動的關系。戴維森(Davidson, 2004: 102-103)認為,按照Trying理論的主張,如果為了把踢足球區(qū)別于膝跳反應,而把前者解釋為行動者的Trying通過某種因果作用通達的結果,那么恰好是犯了類似的錯誤。行動作為事件并不是兩個事態(tài)通過外在因果作用的組合,而就是一個完整的個體;其中雖然包含著能動者與受動者,但它們之間的因果作用并不是引進了另外的事件,而就是該行動本身。
15、無論我們怎樣規(guī)定那種因果作用,"行動者的Trying因果導致身體運動";都不可能等同于行動本身,這正像"‘球員踢’因果導致‘皮球滾動’";不等于"球員踢了皮球";一樣。 行動只是一類事件,事件并不需要添加某種特殊的外在因果作用才成為行動。有一類"小腿前踢";是踢足球,但作為踢足球的那類"小腿前踢";并不因為添加了什么東西而在本體論上區(qū)別于膝跳反應。"在眾多‘我的胳膊自己舉起’的事件中,有一類屬于‘我舉起我的胳膊’,但這些實例并沒有比‘我的胳膊自己舉起’的事件增多了什么東西。
16、";(Davidson, 2004: 102)戴維森的確贊同意志論直覺所主張的那種區(qū)分,但他似乎暗示,這里所需要的并非本體論差異,而只是意向性描述可能性上的差異。同一事件可能得到多種描述,而作為行動的那些事件則可能得到意向性的描述,即能夠把它置于與意愿、信念的恰當關聯(lián)中;但歸根到底行動仍然"僅僅是身體運動";,它和那些不可能被納入意向性描述的、僅僅遭受的事件具有本體論上的同一性。 我們在這里看到了一種把行動詮釋為"日常物理世界之一部分";(Hornsby, 1997: 103)的努力。在行動哲學中,意志論直覺并不是唯一的考量,同時還存在著一種"自然主義";的直覺:即便我們承認行動不同于被動遭
17、受的事件,但行動不仍是"自然的存在";嗎?自然主義直覺似乎在倡導某種行動與事件的同一性理解,它與意志論直覺如同兩片夾板,設置了合理觀點的可能性空間。例如戴維森在承認意志論直覺的同時,也承認行動事件中存在著某種與能動/被動之分無關的中立屬性,是行動與那些被動遭受的事件的共有部分。這些中立的共有的存在是行動與自然事件具有同一性的根據(jù)。差異僅在于描述的可能性上,但這已經足夠了,既然人類的能動性就在于納入意向性描述的可能性(Davidson, 1980a: 46)。若要問"我舉起我的胳膊";減去"我的胳膊自己舉起";之后在本體論上的剩余項,那么只能說:一點兒也沒有,兩者是等同的(Davidson, 2
18、004: 101)。 但在洪恩斯比看來,現(xiàn)實存在的并非兩片夾板,而是針尖對麥芒:假如我們聽任自然主義的直覺,設置了行動與自然事件的本體論同一性,那么僅僅限于描述可能性上的差異還有什么實質意義嗎?意志論直覺所主張的決不僅止于描述的層面,而是說,行動與僅僅被動遭受的事件乃是兩 類根本不同的東西。它根本否認行動與那些被動遭受的事件之間有任何中立的共有的部分:一項身體運動要么是行動的后果,要么是僅僅遭受的事件,這就是洪恩斯比(Hornsby, 1997: 103-104)的Trying理論最終主張的析取論(Disjunctivism)概念②。對于洪恩斯比來說,如果"小腿前踢";是踢足球的后果,
19、那么這種特殊的因果作用就將使它不再保持與自然事件--例如膝跳反應的同一性了。行動并不是"一類";自然事件,并不無條件地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應該放棄或予以修正的反倒是"自然主義";的直覺③。 鑒于析取論的理論動機,我們就不難理解Trying理論何以會偏愛"追溯原因種類";的區(qū)分策略:正是因為行動與被動遭受的事件分別是由不同種類的原因所導致的,所以它們之間的差異才是本體論上的,而非只涉及描述的可能性。但這樣一來它如何避免Davidson所指出的那種"無窮后退";呢?洪恩斯比(Hornsby, 2010: 22)的回應是,這恰恰提示我們拋棄戴維森所預設的那種以事件概念為基礎的因果性,因為它不
20、可避免地要追溯導致Trying的前一個"事件";。但Trying理論真正想說的是,行動根本不在事件因果性的框架中,Trying的因果作用賦予給了能動者(agent)而非事件。在能動者因果性的框架下,對身體運動之原因的追溯到能動者就完結了,能動者本身就是因果鏈條的起始點,它并不被納入某個事件因果鏈條之中④。因此,以能動者因果性為前提的Trying理論就能夠避免那種無窮后退的指責。 戴維森(Davidson, 1980a: 52)不贊成能動者因果性的概念,這里也不打算介入與此有關的復雜爭論。令人感興趣的是,洪恩斯比似乎表明,身體運動的析取論概念不僅基于不同的原因種類,而且依據(jù)兩類不同的因果作用:
21、能動者因果性與事件因果性的分野,對應著行動與被動遭受事件的本體論差異。并且,她認為這正是維特根斯坦的"剩余項";追問的真正涵義:追問"我舉起我的胳膊";減去"我的胳膊自己舉起";之后的剩余,本身就是一個偽問題。前者是包含意志作用的、處于能動者因果性中的行動,后者則是在事件因果鏈條之中的存在。它們之間存在深刻的本體論差異,根本不能放在同一個平臺上作比較、鑒別,當然也就無所謂包含或剩余的關系了。因此,與戴維森主張"無所剩余";的同一性關系不同,洪恩斯比的解讀是問題本身無意義:維特根斯坦希望讀者看到此類問題的"無意義性";,他實際上主張的是基于能動者因果性與事件因果性之分野的析取論概念。 三、維特
22、根斯坦的反Trying理論論證 在評價析取論解讀是否恰當之前,我們需要首先回到維特根斯坦反Trying理論的立場。PI§622擺明了這個立場,它在涵義上接續(xù)§621對"剩余項";的追問而來,因此實際上否定了一種回答追問的建議(Hacker, 1996: 605):"我嘗試舉起我的胳膊";并不是這種剩余,因為"當我舉起我的胳膊,我通常并不嘗試把它舉起來";。按照通常的解讀,維特根斯坦對此的唯一解釋就是§623,即行動的困難是行動者Trying的語法條件。如前所述,整個Trying理論都建基于對這一辯護的否定。那么,是否還有其它理由能夠為反Trying理論的立場提供
23、辯護呢? 哈克(Hacker, 1996: 574-575)的解讀對維特根斯坦的辯護是,Trying理論的錯誤在于假設行動者的嘗試是其身體運動的原因。意愿性的身體運動是意志作用的邏輯后承,而不是某種因果作用導致的結果。維特根斯坦的反Trying理論論證的核心并非"語法條件";問題,而在于否定Trying是一種因果作用。 PI§§611~628集中體現(xiàn)了維特根斯坦對意志與行動問題的思考。在那里他提出了意志問題上的一個兩難困境:我們既不能說也不能不說"是我們導致了意志";。一方面,維特根斯坦承認意志論直覺的合理性,即意志不能僅僅是我們所被動遭受的經驗(§611),
24、行動所造成的身體運動不僅僅是發(fā)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而不能不說是由我們導致的(§612)。另一方面,他強調這種叔本華式的意志論直覺容易使我們陷入"錯誤的類比";: "在我究竟能夠導致什么東西(比如通過暴飲暴食來導致胃疼)的意義上我也可以導致意志。在這種意義上我跳進水里也就導致了游泳的意志。無疑,我過去想說的是:我不能意欲意志;也即,談論意欲一意欲沒有任何意義。‘意志’不是一個行動的名稱,因此也不是任何意愿行動的名稱。我的錯誤表達來自于人們設想意志是一種直接無中介的、非因果的導致。這種想法的基礎是一種錯誤的類比;因果聯(lián)結似乎是經由這樣一種機制建立起來的,它將機器
25、上的兩個部件聯(lián)結到一起。";(§613) 維特根斯坦首先同情地理解反意志論觀點,即主張我們不能導致意志,意志僅僅是一種發(fā)生性的經驗。這絕不是說"我們不能通過做某些其它事情而產生意志";,例如我們通過"跳進水里";而使自己產生了要游泳的意志。因為似乎意志作用的特點在于,它并不通過導致其它事情來產生所意欲的后果。例如我有舉起右手的意志,在正常情況下我不需要做其它事情而就直接舉起了右手。所以反意志論觀點所使用的是一種直接無中介的、非因果的"導致";。這里用"非因果的";加以限定,并不是否認意志作用也是因果作用,而是強調"直接無中介";的涵義,即意志的作用直接通達其結果,而非首先導致最終結
26、果的原因,再由它來間接地產生后果(Hacker, 1996: 593)。因此,反意志論者主張我們不能"導致";意志,意思是不能無中介地直接產生意志。所以說"意欲某個意志";是無意義的。而既然意志本身不是意愿性的行動,那么它就與我們的經驗一樣是被動遭受的、發(fā)生性的。 維特根斯坦認為,所謂"直接無中介的、非因果的導致";是一種錯誤的用法。意志論同樣分享了這種錯誤,它與反意志論的差異僅在于肯定我們能無中介地直接導致意志。即便如此,這種用法依然會產生概念上的謬誤。PI§617舉了一個例子:"我們以一種特別的方式把手指交叉在一起,這是如果有人只是指著一只手指--只讓我們用眼睛看他指著的手指,
27、而命令 我們活動它,那我們有時會做不到。如果他碰碰這只手指,我們就能夠讓它活動。人們愿意這樣描述這種經驗:我們不能夠意欲這只手指動起來。";如果意志作用是無中介的直接導致,那么這種"不能意欲";的情況只能解釋為,"在有人觸碰這只手指之前,我們不能為意志找到一個著手點。唯當感覺到了這只手指,意志才能知道它應從哪里著手。";維特根斯坦指出,這將把問題引向歧路:"即使感覺就在那兒,我又怎么知道該把意志導向什么方向?";被碰觸的感覺似乎為意志作用提供了方向,但我們如何知道怎樣讓意志在那個給定的"著手點";上直接地導致身體某部分的運動呢?或許我們知道,收縮某塊特定位置的肌肉能夠產生動手指的效果,但
28、這與那塊肌肉偶然地收縮有什么分別呢?(Hacker, 1996: 599) 把意志作用刻畫為無中介的直接"導致";,一種由行動者激發(fā)直接產生結果的因果力,實際上背離了闡釋意愿性行動的初衷。之所以說這種用法是錯誤的,并不是說意志作用不滿足無中介的直接性要求,而是因為意志作用根本不是一種"導致";。"人們在其自身中產生噴嚏和咳嗽,但不能產生意愿性的運動。意志既不產生噴嚏,也不產生行走。";(Z§579)意志論者主張我們"導致";意志,意志"導致";意愿性的身體運動,實際上是拿因果機制作了個類比,意志與身體運動就好象一架機器上的兩個部分(PI§613, Z§580):
29、有所區(qū)別的只是,因果機制中的兩個部分往往由多環(huán)節(jié)的鏈條相連,而意志則直接作用于它的對象,故而意志作用就被刻畫為"直接無中介的導致";。但維特根斯坦的意思是,這種類比從一開始就錯了:凡是被因果力所導致的東西都不是意愿性的身體運動。意志并不"導致";任何身體運動,兩者之間并不是機制性的因果聯(lián)系,即便把這種聯(lián)系解釋為直接的、無中介的作用。 正是由于這種錯誤類比和對"導致";的錯誤使用,意志論觀點造成了一系列哲學幻覺,例如意志主體被設想成一種自身沒有慣性的發(fā)動機,一個不能被推動的推動者(PI§618),真正的能動者好像"一個無廣延的點,一個針尖";,所有能被感知的現(xiàn)象都只是行動的后果,真正
30、原初的純粹能動性則不屬于經驗領域(PI§620)。然后接下來才有了維特根斯坦對剩余項的追問以及對反Trying理論立場的陳述。如前所述,把行動者的Trying當作意志作用,其實是一種回答剩余項問題的建議。而維特根斯坦之所以追問"我舉起我的胳膊";減去"我的胳膊自己舉起";之后的剩余,正是著眼于破除上述意志論的哲學幻象。因此,否定。Trying理論也并不僅是否定‘Trying作為行動的要件,更重要的是否定’Trying理論所致力于維護的意志論傳統(tǒng),特別是以因果機制類比意志作用的假設,以及無中介的直接"導致";的用法。 "當我舉起我的胳膊時,通常我并不試圖舉起它
31、。";(PI§622)在梳理了上述背景之后,不難看到,這里所呈現(xiàn)的意涵并不僅止于§623直接給出的語法條件解釋。更為重要的是,以行動者的努力嘗試界定意志作用并沒有解決意志論觀點面臨的問題。因為Trying理論同樣主張,"我舉起我的胳膊";之所以是意愿性的身體運動,乃在于它是由行動者的嘗試因果地導致的。但在維特根斯坦看來,嘗試并不是任何意愿性運動的原因。這不僅是因為行動者并不總是在身體運動之前作出嘗試,而且是因為,即便在那些行動者事先作出嘗試的情況下,Trying也并非意愿性身體運動的原因,這里根本不是因果作用。以此觀之,洪恩斯比對Trying理論的辯護大都集中于批駁第一個理
32、由,而維特根斯坦對Trying理論的真正挑戰(zhàn)卻主要是在第二個理由的層面上展開的:究竟有沒有Trying的因果作用? 四、"另類";因果,抑或非因果? 如前所述,洪恩斯比明確了Trying理論所需要的是能動者因果性概念。能動者就是因果作用的承擔者,在本體論上區(qū)別于事件,導致了一系列后果,而自身卻不被先前事件所導致。它就是維特根斯坦所批評的意志主體幻象:"一個不能被推動的推動者";⑤。 促使洪恩斯比擯棄戴維森主義的事件因果性的是基于行動說明的考慮。如前所述,基于析取論的理論動機,行動說明不能等同于一般事件的因果說明。我們要說明一項行動,并不是去說明行動所歸屬的那個事件為什么會發(fā)生,而是要說明
33、行動者為什么做了這些事情--即不是作為自然的存在來說明,而是作為行動來說明;行動說明的相關項不是事件,而是能動者。洪恩斯比(Hornsby, 1997: 129)把這里的區(qū)分更具體地刻畫為"切身(personal)";與"非切身(impersonal)";的觀點差異。前者主張"行動是個人為了某個理由而做事情,僅當我們知道她做事情的理由時,行動才是可理解的";;而從后者來看,"行動是因果鏈條中的一個聯(lián)結,可以只關注它而不關心行動者,可以通過參考世界的因果作用來理解它";。非切身觀點就是把行動作為自然存在的事件來說明。洪恩斯比當然也認為它不可能真正說明行動。 顯然,洪恩斯比的能動者因果性概念包含
34、兩個面向。其一為"因果主義";,主張Trying與意愿性身體運動之間存在著以能動者為相關項的因果作用,因此這些身體運動也是被因果地導致的,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它們才是意愿性的。另一個則是"意義整體論";,主張行動只有基于"切身觀點";下的合理性理念才是可理解的,而這就意味著要把行動置于行動者的信念、意向整體中才有意義:把行動者看作"(至少近似地)是理性的,在其思想與實踐中(或多或少地)遵從一致性與連貫性的規(guī)范";(Hornsby, 1997: 139)。 在洪恩斯比看來,這兩個面向不僅不矛盾,反倒是相互滲透的:行動說明所需要的能動者因果性之所以區(qū)別于自然事件的因果性,不僅是由于因果作用的相關項由
35、事件變?yōu)槟軇诱?,更重要的是,這是一種依賴于實踐合理性的"另類";因果作用。行動者的需求、信念等意向狀態(tài)并不"天然地";具有因果效力,基于非切身觀點的事件因果性并不是意志的作用。Trying的因果效力最終取決于"意義整體論";能否為行 動者的理由與行動提供合理性的關聯(lián)。假設我口渴且相信喝水能解渴,于是作出了與喝水相關的身體運動。在戴維森那里,口渴和"水能解渴";的信念就是我的身體運動的原因,這等同于物理事件的因果性。與此不同,洪恩斯比認為,承認這樣的行動說明包含因果作用,并不意味著需求和信念就是"原因";:首先,真正的原因只能是能動者,而非她擁有需求和信念的事件;其次,僅當"口渴-水能解渴
36、-喝水";在行動者的需求、信念整體中是合理的實踐推理,她的努力嘗試才具備促使相應身體運動發(fā)生的因果效力。因此,對洪恩斯比(Hornsby, 1997: 140)來說,合理性與因果性并非對立的兩極:合理性參與建構了某種另類的、不同于事件因果性的能動者因果性。這就是說,在討論Trying的因果作用時,我們需要一種"特殊的因果意義標準";。 兩類因果作用的分野似乎能化解維特根斯坦的反Trying理論論證,即凡是意愿性身體運動都不是被因果導致的。洪恩斯比可以回應說,維特根斯坦的反駁僅對于那些以事件因果性為基礎的Trying理論才有效;而在能動者因果性的概念中,切身觀點的實踐合理性已經被納入因果意義的
37、考量,在這個意義上身體運動也可以被Trying直接無中介地"導致";。但這并不能化解維特根斯坦的反駁,因為這種能動者因果性概念的兩個面向--因果主義與意義整體論之間存在著難以化解的張力,洪恩斯比的方案實際上是不連貫的。 首先,意義整體論的面向對于洪恩斯比的能動者因果性概念來說是必需的。假如Trying的因果作用只有"因果主義";的面向,只是把因果作用的相關項由事件替換為能動者,則仍舊回避不了維特根斯坦的指責。上一節(jié)曾經討論了PI§617的例子。如果以因果機制類比意志作用,即一種無中介的直接"導致";,那么就會說,手指被碰觸的感覺提供了意志作用的方向,就好象一種蓄勢待發(fā)的力量突然間得
38、到了指引。對于這一點,因果力的相關項究竟是事件還是能動者,并沒有任何實質的差異。假如不引入意義整體論的面向,能動者也就如同自然事件一樣自發(fā)地具有因果效力。雖然我們在行動說明中關注的是能動者,而非行動所歸屬的那個事件,但我們的關注方式卻僅僅限制在能動者作為某個因果鏈條的"原初發(fā)動機";的意義上,沒有把能動者作為一個遵從一致性與連貫性規(guī)范的理性主體、即沒有作為一個從事實踐推理的"人";來關注。如果我們是以這種非切身觀點關照能動者,那么就仍然面臨維特根斯坦的追問:這種蓄勢待發(fā)的因果力究竟如何能被指引?被指引了的意志作用又如何區(qū)別于偶然隨機的因果機制?如前所述,這些問題將把意志論直覺引向歧路。如果能動
39、者因果性概念不包含意義整體論的面向,那么它就不能真正與事件因果性區(qū)別開,因為它僅僅替換了因果作用的相關項,而沒有改變看待這種因果作用的非切身方式。 其次,如果能動者因果性概念包含意義整體論的面向,卻又會使Trying的因果作用成為冗余的、無實質內容的點綴。如前所述,洪恩斯比試圖用這兩個面向捏成一個融貫的因果性意義,關鍵在于Trying的因果效力取決于切身觀點下的合理性,即"我要喝水的嘗試";只有根據(jù)"口渴-水能解渴-喝水";的實踐推理的合理性才具有導致喝水動作的因果效力。試想一下,如果這個實踐推理基于行動者的意向信念整體而被認為是合理的,喝水的動作就是這個推理的最終結果,那么我們還有什么必要
40、說,喝水動作同時是由Trying因果地導致的呢? 承認意義整體論對行動說明的必要性,也就是引入了不同于意志論的刻畫行動的標準。在被認可的實踐推理中,意愿性身體運動是合乎情理的邏輯后果,而不是基于某個因果機制作出的現(xiàn)象預測。"這從來都不是關于經驗事實的問題,而是一個邏輯的、語法的問題。";(Z§590)這才是維特根斯坦努力澄清的方向。假如我作出了"在五點鐘整舉起胳膊";的決定,那么當我在五點鐘做動作的時候,我不會說:"看啊,我的胳膊自己舉起來了!";(PI§627)因為意愿性身體運動乃是一種邏輯結論,而那種對胳膊自己舉起的"驚異";卻表示看到了某種預測的新現(xiàn)象。因此,"意愿
41、性的運動就被標識為驚異的缺失";(PI§628)。所以,意義整體論實際上根本無法僅僅作為能動性因果概念的一個側面,一旦將其引入,它就能夠為意愿性身體運動提供完整的說明。既然行動說明已經是完整的,則Trying理論所主張的那種因果作用,就不僅是冗余的,甚至是應該被否定的:身體運動之所以是意愿性的,恰是因為我們對它不產生"驚異";,也即不把它當作合適的預測對象,從而也就不是由任何因果機制所"導致";的。這就是為什么維特根斯坦一定要反對以因果機制類比意志作用。 因此,洪恩斯比的理論努力可以被如下定位:她試圖既吸收維特根斯坦的洞見--意義整體論,又兼容因果機制的類比,通過構建能動者因果性這
42、種"另類";因果概念來化解維特根斯坦的批評,保護Trying理論的內核。但這種努力是不可能成功的。因為意義整體論之作為行動說明標準的根本理由,就在于對因果機制類比的否定。Trying理論主張行動者的嘗試因果地導致意愿性的運動。為了保護這個內核,要么就排斥意義整體論的面向,僅僅從非切身觀點來構建能動者因果性,但這樣就不能化解維特根斯坦的批評;要么就吸收意義整體論,使之成為Trying因果效力的必要條件--這實際上又掏空了意志論直覺原來賦予因果作用的實質意義--真正提供行動說明的是意義整體論,而Trying的因果作用變成了冗余或點綴,甚至是被否定的對象。洪恩斯比為Trying理論的辯護深陷于這個兩
43、難困境。 兼容因果主義與意義整體論的"另類";因果概念,也即洪恩斯比認為行動說明所需要的"特殊的因果意義標準";,實際上只是一種哲學幻覺。我們已經看到,意志作用作為一種無中介的直接"導致";的觀念,就來自于因果機制的類比再加上意志作用的"特點";,即并不通過導致其它事情來產生所意欲的后果,而總是直接發(fā)揮作用。維特根斯坦正是著眼于對這種幻覺的破除,才引向了對剩 余項的追問及反Trying理論的立場。現(xiàn)在,由于洪恩斯比在保留因果機制的類比的基礎上再添加意志作用的"特點";--總是根據(jù)合理的實踐推理而發(fā)揮作用--另一種幻覺就此產生:意志作用是一種由意義整體論決定的能動者因果作用。但這并沒有給
44、原來的幻覺增添太多新的東西。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是,只要我們看到,意志作用并非任何因果機制,那么我們就既能辨別所謂"無中介的直接導致";的錯誤用法,也能洞見洪恩斯比的能動者因果性概念的不連貫性:存在著的并非"另類";因果,而只是因果與非因果。 五、身體運動的析取論概念 這里我們就回到了本文的出發(fā)點。維特根斯坦追問道:"如果我從‘我舉起我的胳膊’這個事實中扣除‘我的胳膊自己舉起來了’這回事,剩下來的是什么呢?";(PI§621)我們已經看到,戴維森與洪恩斯比對剩余項問題的解讀的分歧在于,維特根斯坦在這里究竟是否意在導向一種身體運動的析取論概念?
45、在戴維森看來,剩余項問題恰好表明,行動-意愿性身體運動與那些被動遭受的身體運動之間有某種中立的、共有的存在,它們保證了兩者的本體論同一性,而其差異僅僅在于意向性描述的可能性上。但洪恩斯比認為,維特根斯坦意在表明剩余項問題是無意義的,因為意愿性的運動與被動遭受的事件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析取支,其根本的本體論差異使之缺乏作共同比較的基礎。 洪恩斯比的析取論概念乃是基于事件因果性與能動者因果性的分野。按照維特根斯坦的思路,能動者因果性的方案已被證明是不連貫的,但這卻并不至于否定析取論解讀的合理性。在筆者看來,洪恩斯比比戴維森更正確一些的理由是,剩余項追問的確意在揭示此類問題的無意義性,是治療性哲學方案
46、的題中之義,而不是期待著否定的回答來確認"我舉起我的胳膊";與"我的胳膊自己舉起";的同一性。只不過維特根斯坦的析取論概念不是兩類因果作用的分野,而是因果與非因果的分野:存在著的不是本體論差異,而是語法差異。 "考察一下下面兩個語言游戲:a.一人命令另一人做某些特定的胳膊動作或取某些身體姿勢(體操教練和學生)。這個語言游戲的一個變種是這樣的:學生對自己下命令,然后執(zhí)行。b.某人觀察一些合乎規(guī)律的過程--例如各種金屬對酸的反應--然后對某些特定情況下將出現(xiàn)的反應作出預言。";(PI§630) 如果像踢足球這樣的意愿性身體運動是行動者實踐推理的邏輯后承,而被動遭受的身體運動,例如膝跳
47、反應中的小腿前踢,才是因果作用的產物,那么兩者的差異在于,它們分別處于兩種完全不同的語言游戲之中,遵循著不同的語法規(guī)則。在第一個語言游戲中,學生需要根據(jù)命令作出相應的動作,當然前提是他首先要理解,"遵循一個命令";意味著什么,以及這與他所擁有的其它意向、信念之間是否具有融貫的、合理的關聯(lián)--基于意義整體論的考量,對命令的認可需要遵循一致性、連貫性的規(guī)范。游戲的變種就是學生學會了根據(jù)自己的命令做動作,而這在通常的意義上正是根據(jù)自己意志的決定作出意愿性身體運動。但命令本身并不是做出相應動作的原因,因為通常我們并不根據(jù)命令來預測相應的動作--如同我們在第二個語言游戲中所做的那樣,根據(jù)事先對因果知識的
48、把握,能夠對某些尚未發(fā)生的新現(xiàn)象作出預言--而是把意愿性的運動看作命令的合乎情理的結論。在維特根斯坦看來,因果主義與意義整體論就是這樣兩種不同的語言游戲。行動的Trying理論,包括洪恩斯比的能動者因果性版本在內,其錯誤就在于無視這里的語法差異,不恰當?shù)匕岩庵咀饔弥糜诒緫務撘蚬麢C制的語言游戲中。 強調是語法差異而非本體論差異的另一個理由是,任何身體運動并不就其自身而言就是意愿性的或被動遭受的,而是取決于它所處的情境與意義整體。按照洪恩斯比的析取論概念,如果一項身體運動是能動者因果作用的產物,那么它"天然地";就是意愿性的,這其實把這里的差異不恰當?shù)?固化";了。在維特根斯坦看來,意愿性的還
49、是被動遭受的,倒不如說是身體運動的情境特征:"所謂意愿性的東西,就是那些存在于意向、習得、嘗試與行為的正常關聯(lián)之中的身體運動。身體運動之所以能有意義地是意愿性的或非意愿性的,乃是因為它們處于特殊的關聯(lián)之中。";(Z§577)實際上,意義整體論已經包含了這層意思,只要不是把它僅僅作為能動者因果性的一個面向,而是如實地當作能夠提供完整的行動說明的標準,就不難得出上述結論。 維特根斯坦對行動的Trying理論乃至整個意志論傳統(tǒng)的批評,并不意味著整個兒拋棄意志論直覺,而毋寧說是要從錯誤的因果機制類比中拯救它。行動是由我們"造成";的,應該區(qū)別于我們被動遭受的事件,這種直覺本身是合理的,但這
50、并不意味著意志的作用一定是某種因果機制。在這個意義上,反意志論者的觀點也未必更正確,因為說意志并不是被因果地"導致";的,也不意味著意志就超出了能動者的"控制";,就好象一種發(fā)生性的、遭受的經驗。需要澄清的關鍵是,那種保證意志與意愿性身體運動處于能動者的"控制";之下的環(huán)節(jié),并不是任何因果性概念,而是基于意義整體論或所謂"切身觀點";的合理性邏輯。這意味著,當通常說行動是由我們"造成";的時,我們實際上訴諸語法條件意義上的必要性,而不是因果必然性;意愿性身體運動正是由于其不是任何因果作用的結果,所以才與那些被動遭受的事件區(qū)分開。這初看起來并不那么容易接受,似乎以因果機制類比意志作用更具有直觀上
51、的合理性。然而深究下去就會發(fā)現(xiàn),這種類比將會造成眾多困難,而為了解決這些困難,哲學家們又將不得不生造出更多的幻覺--諸如無中介的直接"導致";,以及同時包含因果主義與意義整體論的能動者因果性概念,因而又不可避免地把意志論直覺引向歧路。顯然,在圍繞Trying理論展開的行動哲學討論中,維特根斯坦的批評仍是卓有洞見的。 注釋: ①哈克(Hacker, 1996: 570)認為,維特根斯坦的確會否定這里的區(qū)分,他對Trying理論的反駁也不是在"我們是否有理由說行動者在Try ing";的意義上,而就是在"Trying是否存在";的意義上。"我們不僅僅是不能說,每當我們舉起胳膊的時候我們總
52、是嘗試舉起它,而且我們通常應該否認曾經嘗試過。";洪恩斯比暗示說,當行動者沒有什么困難時,她實際上也是在嘗試,即便她本人并不認為自己在嘗試。這在維特根斯坦看來很可能就是一種幻象:"我們的這一主張是正確的:我們最應該知道自己是不是在嘗試。";(ibid, p. 574)從這個意義上說,否定這一區(qū)分的觀點可能更加自然。 ②析取論是某種帶有一般性的立場,它在行動哲學中的應用來自于對析取主義認識論的借鑒,即那種主張真實與幻覺的知覺經驗之間沒有任何共有部分的觀點。這里所談的僅僅是身體運動的析取論概念,它并不是析取論立場在行動哲學中的唯一應用。(Haddock and MacPherson, 2008)
53、 ③洪恩斯比并不一般地反對自然主義的直覺,她反思的是:當我們主張把行動納入自然的存在時,究竟在何種意義上持有"自然";概念?物理主義者所說的是獨立于人類能動性的自然,那么行動作為屬人的存在當然不可能與這種"自然事件";有什么同一性;但假如這里說的是包容能動性的自然,那么這種"自然主義";的直覺是與意志論直覺相容的,這也就是基于所謂"第二自然";(McDowell, 1996)的自然主義,也是洪恩斯比所贊同的。(Hornsby, 1997, 148-149) ④事件因果性主張行動者參與的某個事件(As -ing)導致了身體運動。例如,"行動者持有某種需求與信念";這一事件導致了行動。洪恩斯比
54、(Hornsby, 2004: 9)認為,這是把行動當作事件來說明其原因,而不是行動作為行動本身的說明。能動者因果性似乎滿足了這一要求,它主張是行動者本身而非與之相關的任何事件導致了身體運動。但洪恩斯比(Hornsby, 2004: 18)強調,行動不是能動者因果作用的結果,而是聯(lián)結行動者與身體運動的這種因果作用本身。 ⑤"我們的能動者概念是指某種具備因果力的東西;不論由某個人所造成的是其身體上某部分的運動,還是遠處某個炸彈的爆炸,我們都應該把她的行動看作是由她因果地導致了那些事情--例如,導致了身體的運動、炸彈的爆炸,或其它什么事情。";(Hornsby, 1997: 131-132)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川渝旅游日記成都重慶城市介紹推薦景點美食推薦
- XX國有企業(yè)黨委書記個人述責述廉報告及2025年重點工作計劃
- 世界濕地日濕地的含義及價值
- 20XX年春節(jié)節(jié)后復工安全生產培訓人到場心到崗
- 大唐女子圖鑒唐朝服飾之美器物之美繪畫之美生活之美
- 節(jié)后開工第一課輕松掌握各要點節(jié)后常見的八大危險
- 廈門城市旅游介紹廈門景點介紹廈門美食展示
- 節(jié)后開工第一課復工復產十注意節(jié)后復工十檢查
- 傳統(tǒng)文化百善孝為先孝道培訓
- 深圳城市旅游介紹景點推薦美食探索
- 節(jié)后復工安全生產培訓勿忘安全本心人人講安全個個會應急
- 預防性維修管理
- 常見閥門類型及特點
- 設備預防性維修
- 2.乳化液泵工理論考試試題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