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凈沙秋思教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天凈沙秋思教案..(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天凈沙秋思 》 教學設計
南江縣正直中學 羅德輝
【教學目標】:
1、能朗讀、背誦《天凈沙秋思》。
2、能了解元散曲中小令的特點。
3、能理解《天凈沙秋思》所描寫的意象和表達的思想感情。
4、初步具有創(chuàng)造能力。
5、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熱愛祖國的感情。
【教學難點】:
理解《天凈沙秋思》所描寫的意象和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誦讀與探究相結合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內容與教學步驟】:
一、 導入新課: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的文化之邦,在他源遠流長的文化長河中,曾涌現(xiàn)了許多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文學家、詩詞曲作家更是占據(jù)著舉
2、足重輕的地位,他們留下的浩如煙海的文學作品是極其寶貴的文化遺產。像李白、杜甫、蘇軾、韓愈、范仲淹、歐陽修……都是中國古代的文壇泰斗,他們的作品,影響深遠,直至今天,仍光芒四射。而在距今七百多年前的元代,有一位散曲作家,他簡短的二十八字小令,卻同樣贏得了非常高的贊譽。今天,就讓我們大家一起走進元散曲作家馬致遠的《天凈沙 秋思》,去感受漂泊羈旅的游子之心。
【板題】:天凈沙秋思
二、學生自讀課文一遍,初步感知課文。
三、文學常識
1.簡介作者:(課件)
馬致遠(1250一1321),字千里,號東籬,大都(今北京市)人,元代戲曲作家、散曲家。有“曲狀元”之稱。他的散曲描寫景物意境優(yōu)美,語
3、言凝煉,流暢自然。馬致遠年輕時熱衷功名,但由于元朝統(tǒng)治者實行民族高壓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幾乎一生都過著漂泊無定的生活。他也因之而郁郁不志,困窘潦倒一生。于是在羈旅途中,寫下了《天凈沙秋思》,它的體裁是“曲”。
2.介紹“曲”這種文體:(課件)
在中國古代文學長廊中,宋朝以前一直以詩最盛行,宋朝不僅繼承了唐朝的詩而形成了宋詩獨具的特點,而后又有詞的興起。到了元代,宋詞蛻變,形成一種新興的體裁,就是曲。很快,曲成為元代文學的主流。
散曲是曲的一種,音樂性很強。曲分為兩種,一是劇曲,是供上演的一種歌劇劇本;一是散曲,是專供吟詠的詩歌。散曲沒有動作、說白。也分為兩類:一類是小令,即小調,一
4、般結構單純,一首曲只用一個曲調(曲牌),而且一韻到底?!短靸羯城锼肌肪褪沁@樣的小令。另一類是“套數(shù)”,亦稱“散套”,由至少兩首曲調聯(lián)合而成。由于散曲中每句的字數(shù)可以增多,所以比詞更生動,更活潑,表現(xiàn)力更強。這是詩歌發(fā)展的一大進步。
四、整體感知,把握大意:
古人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現(xiàn)在有專家說,讀書是與作家對話。總之,讀書是走進作家的內心世界。那么。就讓我們依靠朗讀,走近馬致遠,親近這位名散曲作家,讀懂這顆漂泊羈旅的游子之心。
1.試讀一遍,找出問題。(課件)
教師小結:正音:枯藤(tng) 瘦馬(shu) 夕陽(xī)
2.下面請大家聽一遍朗讀,劃出節(jié)奏。
枯藤/老樹/
5、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教師小結: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韻“a”,二、四句押尾韻“ia”,讀來朗朗上口,大家喜歡嗎?我們感受一下。(朗讀)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結構相同、字數(shù)相等、句式工整,要讀出一氣呵成、淋漓痛快的酣暢美和明快的節(jié)奏感。試一試。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讀得曲折跌宕,讀出落拓無助的生存境遇。試一試。再一起把整首小令朗讀一遍。這樣朗讀我們感受到了它整散相間,長短結合的形式美。
3.學生自由練習朗讀。
4.小組朗讀,并推舉代表在班級朗讀。
5.試著背誦。
6.關于這首小令的整體感知。(課件)(指名回答)
(1)景物描寫,通
6、過朗讀,我知道作者寫到了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等景物。這些景物,組成了一幅絕妙的深秋晚景圖。
(2)感情的抒發(fā),通過朗讀,我感受到這首小令真切的表現(xiàn)出天涯淪落人思念家鄉(xiāng)、孤寂愁苦的感情。
(3)主題理解,通過朗讀,我覺得,這首小令的主題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合作探究,感受意境美及思想感情。
1. 根據(jù)課文內容運用想象和聯(lián)想,小組討論和交流,體會本文所勾畫的深秋晚景圖與天涯游子的心緒之間的聯(lián)系。
討論結果:(1)正面襯托(以哀景寫哀,襯托凄涼無比):
枯藤:給人一種荒涼感。 老樹:讓主
7、人公聯(lián)想自己的人世滄桑,給人一種人生暮年的凄涼感。 昏鴉:黃昏歸巢,增添凄慘之感。古道:道路蒼涼。 西風:冷風,吹在游子的身上,吹冷身體,更吹涼孤寂的內心。 瘦馬:乃游子所騎, 由馬瘦自然可以聯(lián)想到主人的清貧。 夕陽西下: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天色漸晚,我將投宿何方?安身何處?看來,今天晚上,又是一個無比孤獨、凄涼的夜晚!
教師小結:你看,景物描寫,不著一字,字字含情 。這是襯托,正面襯托的效果。
(2)反面襯托(以樂景寫哀,反襯悲意更濃):
小橋 流水 人家:孤獨的游子走上彎彎小橋,看到流水潺潺,人家屋頂炊煙裊裊,一派幽雅、安寧、溫暖的景象,這樣安詳溫馨的畫面,突然撩起主人公無盡
8、的歸思之情,使流落異鄉(xiāng)的“斷腸人”更添悲愁。
教師小結:這一句,同樣景中融情,不過,與剛才那幾句所不同的是,這里用的是反襯,從反面襯托。
(3)教師小結:請大家一邊聽一邊想:又是一個深秋的黃昏,一天快要結束了。夕陽斜掛在山頭欲落還留的樣子,它依依不舍地完成了一天的使命。眼前的景色真是滿目凄涼:藤是枯萎的藤,已經沒有了生命。樹是千年老樹,颯颯的西風在吹著它走向風燭殘年。道是荒涼的古道,馬是體弱無力的瘦馬。飄零在天涯海角的人,面對如此蕭瑟的景色怎么能不斷腸呢。你看這小橋、流水、人家都是那么安詳,那么靜謚。又是那么溫馨。而我的家鄉(xiāng)、親人卻又離我那么遠。哦,他們還好嗎?天氣漸漸變冷,他們加了衣服嗎
9、?買了被子嗎?這一切的一切是都么讓人牽掛。既然那么讓人牽腸掛肚,我為什么不早點回去呢?為了所謂的前程嗎?為了那所謂的功名嗎?那功名離我近嗎?遠嗎?京城的路還有多長呢?我又是那么的迷茫。在這樣的黃昏中,在這樣的古道上。又是這樣蕭瑟的季節(jié)。我是繼續(xù)去追求功名呢?還是回去服侍那年老的雙親呢?我自己也不能回答自己。只好滿懷愁緒徘徊在漫漫得古道上了……。”如此蕭瑟的景色讓人滿目凄涼,又加上安詳,溫馨的小橋、流水、人家做反襯,使愁情更為深切,悲傷更為凄瀝。寫景之妙盡妙于此也!
通過上面的探究,我們明白了這篇小令高妙的景物描寫,下面,請同學們認真聽老師總結作品的景物描寫的特點。
2.教師總結:作品
10、的景物描寫的特點:
(1)簡約凝練:(見教參P138)
(2)動靜結合:(見教參P138)
(3)情景交融:(見教參P138)
教師小結:同學們,古人說過:“一切景語皆情語”“情因景而顯,景因情而生”,這個道理。這篇作品,真的是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典范佳作。大家學了這篇作品以后,要學以致用,試著在今后的作文中自覺運用這一描寫技巧。
現(xiàn)在,我們輕松一下,提一個簡單的問題:
3. 這首小令,最能體現(xiàn)主題的詩句是那一句?你認為,這篇作品的主題是什么?
明確:主題句:斷腸人在天涯。
主題:一幅絕妙的深秋晚景圖,真切的表現(xiàn)出天涯淪落人思念家鄉(xiāng)、孤寂愁苦的感情。
六、請用自己的話描繪這幅
11、深秋晚景圖。(課件:一幅全圖)
七、學以致用。
1.請列舉你所學過的飽含感情的景物描寫。找出來讀一讀。
2.試著描寫一段景物,使之飽含自己感情。
(提示:可以表現(xiàn)的感情:高興喜悅、悲傷哀痛)
八、課外延伸。(關于思鄉(xiāng)主題的詩句舉例) (課件)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李白 《靜夜思》
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畎?《渡荊門送別》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鯙?《次北固山下》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xiāng)。——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崔灝《黃鶴樓》
臺灣
12、作家余光中的新詩《鄉(xiāng)愁》,表達臺灣同胞盼望回歸之情:
小時候/鄉(xiāng)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后/鄉(xiāng)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新娘在那頭//后來啊/鄉(xiāng)愁是一張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里頭//而現(xiàn)在/鄉(xiāng)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九、課堂總結:
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元代散曲家馬致遠的《天凈沙 秋思》,讀懂了一位漂泊天涯游子的孤寂愁苦之情,一起領略了景中融情,情景交融的高妙寫作技巧,還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真正是收獲巨大!希望同學們在以后的生活中,讀今古群書,寫絢爛華章。做少年雅士,競時代風流!
十【作業(yè)布置】:
根據(jù)本課所學,展開想象和聯(lián)想,拿起手中筆,把這首小令改寫為一篇融記敘、描寫 、議論、抒情為一體的散文。
十一、板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