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這套資料就充值下載吧。。。資源目錄里展示的都可在線預覽哦。。。下載后都有,,請放心下載,,文件全都包含在內,,【有疑問咨詢QQ:414951605 或 1304139763】
==========================================喜歡這套資料就充值下載吧。。。資源目錄里展示的都可在線預覽哦。。。下載后都有,,請放心下載,,文件全都包含在內,,【有疑問咨詢QQ:414951605 或 1304139763】
==========================================
SY-025-BY-3
畢業(yè)設計(論文)開題報告
學生姓名
劉旭蕊
系部
汽車工程系
專業(yè)、班級
車輛工程B05-17班
指導教師姓名
石美玉
職稱
副教授
從事
專業(yè)
車輛工程
是否外聘
□是■否
題目名稱
三軸式剛性支承結構變速器設計
一、課題研究現(xiàn)狀、選題目的和意義
1、研究現(xiàn)狀
汽車變速器發(fā)展經(jīng)歷了100多年,從最初采用側鏈傳動到手動變速器,到現(xiàn)在的液力自動變速器和電控機械式自動變速器,再向無級自動變速器方向發(fā)展。變速器是汽車傳動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fā)展無疑代表著汽車工業(yè)的發(fā)展,它的設計也是汽車設計的一個重要部分。手動變速器(MT)主要采用齒輪傳動的降速原理,變速器內有多組傳動比不同的齒輪副,汽車行駛時的換擋就是通過操縱機構使變速器內不同的齒輪副工作。我國汽車工業(yè)采用CAD技術,從無到有,至今已有十年的歷史。與其他機械產品相比,汽車行業(yè)在計算機應用的投入比較多。各汽車廠紛紛引進軟硬件并逐步建立了計算機輔助系統(tǒng)。AutoCAD在用戶的心目中也變成了二維設計軟件的縮影。微型汽車從20世紀80年代引入我國,以其價格便宜,經(jīng)濟實用,機動靈活等優(yōu)點,在我國吸引了大量消費者,在我國汽車市場中占有較大的份額。隨著消費者對汽車安全性、舒適性、經(jīng)濟性和動力性要求的提高及國家排放法規(guī)的限制,微型汽車的技術含量不斷提高,新型后驅動變速器的設計將會滿足車廠和用戶更高層次的要求。
2、目的和意義
變速器浮動式結構的齒輪軸,工作時會產生撓度。因此,一方面降低了輸出軸的剛性,另一方面造成了嚙合齒輪嚙合不良,致使齒輪強度降低,增加了運轉噪音,影響了整機的性能。為了使變速器結構更加緊湊、合理,承載能力較大,滿足匹配發(fā)動機之所需,并使齒輪承載能力高,運轉噪音低,傳遞運動平穩(wěn),而設計三軸式剛性支承結構變速器,以進一步提升后驅動變速器的性能,增加后驅動微型車市場滿足不同層次的需求。
二、設計(論文)的基本內容、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1、研究的基本內容
(1)三軸式剛性支承結構變速器傳動機構布置方案
(2)變速器基本參數(shù)的確定
(3)各擋齒輪的設計及校核
(4)傳動軸的設計及校核
(5)軸承的選擇及校核
(6)同步器和操縱機構的設計選用
(7)變速器箱體的設計
(8)CAD繪制裝配圖及零件圖
2、擬解決的主要問題
(1)剛性支承方案
(2)參數(shù)的確定
(3)主要零部件設計及校核
(4)AutoCAD繪制裝配圖及零件圖
三、技術路線(研究方法)
收集資料,知識準備
選擇車型,確定基本性能參數(shù)
變速器傳動機構布置方案
擋數(shù)及各擋傳動比的確定
CAD繪制裝配圖、零件圖
完成設計說明書
變速器箱體的設計
同步器和操縱機構的設計選用
主要零部件的設計及計算
齒輪參數(shù)確定及各擋齒輪齒數(shù)分配
輪齒強度計算
軸的設計及校核
軸承的選擇及校核
軸向尺寸的確定
變速器中心距的確定
變速器基本參數(shù)的確定
四、進度安排
(1)知識準備、調研、收集資料、完成開題報告 第1、2周(3.2-3.13)
(2)整理資料、提出問題、撰寫設計說明書草稿、繪制裝配草圖 第3~5周(3.16-4.3)
(3)理論聯(lián)系實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完成各擋傳動比等參數(shù)確定;各擋齒輪的設計及校核;傳動軸的設計及校核;軸承的選擇及校核;同步器和操縱機構的設計選用;變速器箱體設計;CAD繪圖等大部分設計內容,中期檢查 第6~9周(4.6-5.1)
(4)改進完成設計,改進完成設計說明書,指導教師審核,學生修改 第10~14周(5.4-6.5)
(5)畢業(yè)設計審核 第15周(6.8-6.12)
(6)畢業(yè)設計修改 第16周(6.15-6.19)
(7)畢業(yè)設計答辯準備及答辯 第17周(6.22-6.26)
五、參考文獻
[1]劉惟信.汽車設計[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7
[2]臧杰,閻巖.汽車構造[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6.7
[3]王望予.汽車設計(第4版)[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7.9
[4]余志生.汽車理論(第4版)[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8.1
[5]王寶璽,賈慶祥.汽車制造工藝學(第3版)[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8.1
[6]楊可楨,程光蘊,李仲生.機械設計基礎(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7]殷玉楓.機械設計課程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6.6
[8]蔡春源.簡明機械零件手冊[M].北京:冶金工業(yè)出版社,1996.3
[9]徐灝.機械設計手冊(3)[M].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1
[10]劉品.機械精度設計與檢測基礎(第5版)[M].哈爾濱: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出版社,2007.9
[11]欒煥明.新型后驅動變速器傳動系統(tǒng)設計與優(yōu)化[D].哈爾濱工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7.3:20~45
[12]向立明.汽車變速器的發(fā)展歷史及未來趨勢[J].公路與汽運,2007.1(1):21~41
[13]寧斌.474汽車變速器倒檔錐度環(huán)的結構改進[J].裝備制造技術,2007(1):77~82
[14]李卉.微型汽車變速器齒輪降噪研究[J].中南林學院學報,2000,20(1):68~78
[15]Liu Weixin,Ge Ping,Li Wei.Study of Optimal Matching Between Automobile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and Engine,Transportation Systems-1990-,AMD-Vol.108.The Winter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ME,Dallas,Texas,Nov.25~30,1990
[16]John Fenton.Hand Book of Vehicle Design Analysis.Warrendale,PA.,USA:Society of Automotive Engineer,Inc.65~71,1996
六、備注
指導教師意見:
簽字: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