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快訊第20期音樂美術錄像課評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教研快訊第20期音樂美術錄像課評析(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
恩施教研快訊
第二十期(總第20期)
恩施市教研室主辦 5月20日
全市中小學美術音樂錄像課評比揭曉
全市美術、音樂錄像課等評比活動已結束。本次評比活動共收到60節(jié)錄像課(小學音樂27節(jié)、小學美術19節(jié)、中學音樂、美術各7節(jié)、有4個單位報送了學生的美術作品),其中58節(jié)課參評。共評出一等獎24名、二等獎28名、三等獎6名。
序號
參賽單位
參賽教師
學科、年級、課題
獎次
1
實驗小學
向莉
二年級音樂《乃喲乃》
一
2
實驗小學
牟紅云
五年級美術《快樂的土家人》
一
3
沙地麥淌小學
曾秀
2、英
五年級音樂《開心的感覺真好》
一
4
沐撫中心小學
謝運芝
六年級美術《擬人化的卡通》
一
5
龍馬中學
楊芳
八年級音樂《合唱訓練(學唱多聲部的歌兩只老虎)》
一
6
白果中學
尹葦
七年級音樂《春之聲》
一
7
白果中學
劉念
七年級美術《春天神秘的禮物》
一
8
第三實驗小學
胡夷平
二年級音樂《大鹿與小免》錄像課
一
9
舞陽鴨子塘小學
田萍
二年級音樂《螃蟹歌》
一
10
書院中學
胡家清
七年級音樂《大山里的土家娃》
一
11
逸夫小學
胡翔
二年級美術《我和昆蟲》
一
12
施州小學
劉
3、娜拉
二年級音樂《洗手娟》
一
13
第二實驗小學
鄭艷紅
四年級美術《走近土家服飾》
一
14
屯堡中心小學
商艷
四年級美術《巧用對稱形》
一
15
屯堡羅針小學
王玉
三年級音樂《少先隊植樹造林歌》
一
16
新溏河溪小學
陳小華
五年級音樂《梅花》
一
17
龍鳳小學
王榮
一年級音樂《春天舉辦音樂會》
一
18
板橋中心小學
張家菊
一年級音樂《花仙子之歌》
一
19
三岔中心小學
譚亞琳
五年級美術《儺面具的設計》
一
20
芭蕉高拱橋小學
譚芝榮
三年級音樂《冬瓜和南瓜》
一
21
白楊中學
4、
張玲
七年美術《藝術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一
22
舞陽金子中學
康鵬
七年美術《隨意組合圖畫》
一
23
三岔蓮花池小學
黃顯平
六年級音樂《開心的感覺真好》
一
24
沐撫梨樹小學
向振華
三年級美術《重反復復》
一
25
龍鳳中學
廖月琴
七年級音樂《2/4音符的擊拍與指揮》
二
26
逸夫小學
田興慧
二年級音樂《粗心的小畫家》
二
27
第二實驗小學
向陽秋
四年級音樂《綠色的祖國》
二
28
施州小學
黃瑛萍
一年級美術《看星星》
二
29
新溏民族中學
柯宗立
七年級美術的《我的職業(yè)裝(校服)》
5、
二
30
龍鳳小學
楊微
二年級美術課《茂密的花》
二
31
芭蕉小學
羅戀
一年級音樂《大鹿》
二
32
白果中心小學
朱紅蓮
二年級音樂欣賞《出發(fā)》,
二
33
白果中心小學
李娜
五年級美術《讓色彩動起來》
二
34
三岔中心小學
曾本枝
一年級音樂《小雨沙沙沙》
二
35
屯堡小學
胡娟
四年級音樂《蝸牛與黃鸝鳥》
二
36
七里中學
唐妮
七年級音樂《ABC合唱綜合課》
二
37
白楊初中
張磊
七年音樂《哆唻咪》
二
38
新溏中心小學
黃應欣
音樂《木鼓歌》
二
39
三岔蓮花池小學
6、
廖兆香
小學四年級美術《快樂的春游》
二
40
沙地花被小學
萬聲嬌
五年級音樂《祝愿媽媽》
二
41
六角譚家壩小學
閔金紅
六年級音樂《愛的奉獻》
二
42
屯堡羅針小學
李美斌
六年級美術課《扇面畫》
二
43
龍鳳中學
陳鳳
美術課七年級《紙浮雕》
二
44
七里中學
劉小永
七年級美術《紙浮雕》
二
45
盛家中學
陳軍
七年級音樂,土家《小溪彎彎》
二
46
新溏海信小學
廖澤勇
五年級音樂《愛的奉獻》
二
47
六角頭道水小學
胡珊紅
四年級美術《精美的郵票》
二
48
沙地花被小學
劉
7、克來
一年級美術《讓我的飛機上藍天》
二
49
中心小學
王金平
四年級美術《色彩的冷與曖》
二
50
沐撫初中
譚杭
八年級美術《四棱錐的畫法》
二
51
沐撫小學
向梅桂
三年級音樂《小烏鴉找媽媽》
二
52
第三實驗小學
陳鴻
三年級美術《小貓釣魚》
二
53
沐撫小學
余志黙
三年級美術《有趣的造型》
三
54
板橋中心小學
馬承瓊
一年級美術《春天的色彩》
三
55
白楊回龍觀小學
于世福
一年級音樂《國旗,國旗真美麗》
三
56
沐撫梨樹小學
向靜
一年級音樂《乃喲乃》
三
57
新溏黃家小學
8、
王兵
三年級音樂《童年的小竹笛》
三
58
白楊蓼葉村小學
崔登渙
二年級美術《乘著大象》
三
視聽盛宴 美味佳肴
——恩施市中小學美術、音樂錄像課評析
恩施市教研室 曹登平
初夏時節(jié),山花爛漫,姹紫嫣紅,恩施市中小學美術、音樂錄像課評比活動中的60節(jié)課(小學音樂27節(jié)、小學美術19節(jié)、中學音樂和中學美術各7節(jié))就象60朵鮮花,各有各的艷麗、各有各的芬芳;60節(jié)課就象60個音符,正奏響著 “恩施藝術教育春天”的美妙樂章。
一、觀課有感
感知著老(年齡最大女教師54歲)、中、青三代教師的藝術教育風采和智慧的光輝,感知著農村兼職教師非科班出身卻
9、能上好音樂、美術課的神奇和向往,感知著農村久違的藝術課堂使學生享有到了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和教育的公平,同步,也感知著“路漫漫其修遠兮 ,吾將上下而求索”的責任和使命。
1.中小學教師教學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小學音樂27節(jié)(一等獎11節(jié)),小學美術19節(jié)(一等獎7節(jié)),大部分的教師能精確解讀教材和擬定學習目的,能環(huán)繞目的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能充足體現(xiàn)新課標的精神理念,教學措施和教學形式靈活多樣。這些課給學生提供了“玩”的機會,讓學生在玩耍中體驗;給學生提供了“做”的機會,讓學生在操作中實踐;給學生提供“感”的機會,讓學生在領悟中生成;給學生提供了“評”的機會,讓學生在交流中鞏固
10、提高。
例如:實驗小學向莉《乃喲乃》的音樂課,設計獨具匠心,導入新課后是教師引導學生戴著用do、mi、so三音做成的卡通頭飾排隊隨意組合進行旋律創(chuàng)作,通過變魔術的形式敲擊能發(fā)出do、mi、so三音的玻璃水杯(現(xiàn)場注水)師生進行趣味敲旋律表演,引導學生用視唱的措施學唱土家族民歌,提高識譜視唱能力,通過銅鈴舞的動作體現(xiàn)土家族小朋友多姿多彩的生活及活潑開朗的性格。這一節(jié)課,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體現(xiàn)能力、發(fā)明能力、審美能力等在教師設計的一系列布滿著趣味的音樂體驗活動中、在輕松快樂的唱游氛圍里得到培養(yǎng)和提高。
實驗小學牟紅云《快樂的土家人》(校本教材)的美術課,通過“賞—跳—議—引—教—探—
11、做—評”的順序在有限的時空里通過有效的教學手段,不僅使學生完畢了千姿百態(tài)的“快樂的土家人”造型,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學會用藝術思維的方式結識事物,學習藝術體現(xiàn)和交流的措施,提高美術素養(yǎng);沐撫中心小學執(zhí)教《擬人化的卡通》的謝運芝教師,別看她年齡雖小,美術課卻上得老道,她通過“賞—思—比—找—畫—評”,一方面給學生豐富的、大容量的擬人卡通形象刺激學生感觀,引起學生思考(看到了什么?為什么可愛?),然后是在對比中找異同點和特點,在對比中找“原物”到“擬人”的變化。由于教師引導得當,給學生的創(chuàng)作時間富余,因此學生完畢作業(yè)的質量也高,沒發(fā)既有雷同的作業(yè);逸夫小學胡翔《我和昆蟲》的美術課中讓學生不說謎底,而是
12、畫出謎底很有創(chuàng)意……總之,像這樣的高效美術課堂我們看到的學生作品,是一件一種故事,一件一種思想,一件一種個性,一件一種創(chuàng)新,這不正是教育所期待的嗎?
中學音樂、美術錄像課都是7節(jié),看得出這14位教師都是科班出身,個個專業(yè)知識深厚、基本功夯實、綜合素質高、駕駛教材能力強。白果中學尹葦教師的音樂課《春之聲》、龍馬中學楊芳教師的音樂課《合唱訓練(學唱多聲部的歌兩只老虎)》、書院中學胡家清教師的音樂課《大山里的土家娃》、盛家中學陳軍教師的音樂課《小溪彎彎》、沐撫初中譚杭教師的美術課《四棱錐的畫法》、新塘中學柯宗立教師的美術課《我的職業(yè)裝(校服)》,她們的教學內容,有的是自己創(chuàng)編的校本教材,有的是發(fā)明
13、性地改編教材,都體現(xiàn)了教師對于教材的獨到理解與解讀。尚有白果中學劉念教師的美術《春天神秘的禮物》、金子中學康鵬教師的《隨意組合圖畫》、白楊中學張玲教師的美術《藝術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與前面的六節(jié)課同樣,教師引導有方、指引具體、心中有學生、給學生的思維空間大,九節(jié)課都較好地體現(xiàn)了音樂、美術的學科特點,都不同限度地提高了學生的藝術鑒賞力、藝術體現(xiàn)力和藝術發(fā)明力。
2.農村教師運用資源日益嫻熟
小學錄像課中有15節(jié)是運用遠教資源的空中課堂來實行的音樂、美術教學。通過去年十一月初全市開展的音樂、美術聯(lián)片教研活動(研究主題是“普及農村小學音樂、美術遠程教育資源的應用”),有條件的農村學校普及了農
14、村小學音樂、美術遠程教育資源的應用。例如:沙地麥淌小學、新塘河溪小學、沐撫梨樹小學、屯堡羅針小學、三岔蓮花池小學、芭蕉高拱橋小學等,從教師操作資源的純熟限度和學生的課堂體現(xiàn)闡明這些學校的錄像課反映出她們平時的音樂、美術課程是開齊、開足、開好了的,她們班上學生的音樂、美術體現(xiàn)力和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已接近城區(qū)的學生了,這是非一日之功能達到的。從孩子們綻放天真浪漫、純真無邪的臉龐上,從孩子們洋溢幸福、享有快樂的笑容中,我們看到了小朋友本真的回歸,看到了優(yōu)質資源的力量,看到了教育教研部門、各級學校、各位教師為農村學生享有公平教育的不懈努力……
例如:沙地麥淌小學曾秀英的《開心的感覺真好》一課,不僅用好了
15、音樂空中課堂的資源,還恰本地用到了本?;顒訄D片來聯(lián)系“我開心”,教師雖然不具有音樂專業(yè)水平,但教育教學能力強,個體綜合素質高,該暫停時就暫停,該強調的就強調,該活動的就活動,該貫徹時就貫徹,學生能邊打三拍子邊唱會了歌、還能分組配舞蹈動作和表演。尚有新塘河溪小學陳小華五年級音樂課《梅花》、沐撫梨樹小學向振華三年級美術課《重反復復》、屯堡羅針小學王玉(54歲)三年級音樂課《少先隊植樹造林歌》、三岔蓮花池小學黃顯平六年級音樂課《開心的感覺真好》、芭蕉高拱橋小學譚芝榮三年級音樂課《冬瓜和南瓜》等課除個別教師有音樂愛好之外,其她教師可以說是不懂音樂、美術專業(yè)知識,但都能較好地解決好 “兩個空間、四個角色
16、”(現(xiàn)場教師和學生、空中課堂的教師和學生)的關系,都能將空中課堂的20多分鐘巧妙運用到現(xiàn)場的40分鐘里,這不就是農村的音樂、美術高效課堂嗎?!。
二、存在的問題
1.個別學校音樂、美術課程沒貫徹
從有的錄像課中學生的體現(xiàn)和狀況反映出個別學校音樂、美術課程沒貫徹,由于平時沒有或很少上音樂、美術課,以至于這些學生沒故意識配合教師上音樂、美術空中課堂,例如:不能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或回答問題時用的是方言(教師也沒及時糾正),有的學生唱歌總是黃腔和無節(jié)奏感,班上學生不能大大方方地做舞蹈動作等。一句話,個別學校為了拍一節(jié)錄像課才勉強上一節(jié)音樂、美術課,學生也是“趕鴨子上架頭一回”,因此學生不知所措
17、,表情木訥,唱、跳、畫不能自如。
2.部分教師教育教學觀念沒轉變
部分教師教育教學觀念沒轉變。有的教師是剛上崗的新人,有的教師是受培訓名額的限制沒能參與我市的音樂、美術課改培訓。這就導致了這些教師還是用老式的教學措施,沒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有的教師從頭講到尾地灌輸,有的課只有一位學生發(fā)言;有的課學生按范作照葫蘆畫瓢,千人一面,教師隨便走一走,看一看,如果每一節(jié)美術課都是學生照著畫,請問,如何培養(yǎng)學生發(fā)明力?!如何打造美術高效課堂?!
3.“巧媳難為無米之炊”
經調查理解農村的兼職音樂、美術教師都樂意運用遠教資源上好音樂、美術課程,但是,有的學校無設備,有的點小連光盤都無法播放,前面“存
18、在的問題”中指出“個別學校音樂、美術課程沒貫徹”諸多就是由于設備因素導致的。目前大部分農村都存在“想上沒能力,想上沒設備”的問題。因此農村“班班通” 勢在必行、迫在眉睫。
三、幾點建議
1.注重學習研究
要多學習教育理論、學習新課標、深鉆教材、研究學生。不學習、不鉆研,就會浮現(xiàn)偏差。例如美術錄像課《乘著大象》一課,就是沒有對的理解教材,此課的前面還較好,先用猜迷語的措施抓住大象的身體特性,然后用豐富的圖片和視屏展示大象的生活場景和大量動態(tài)畫面,啟發(fā)學生說大象。但背面的導學出了問題。所謂“乘著大象”是要反映人與大象的和諧相處,畫面上既要體現(xiàn)大象,還要體現(xiàn)“乘著大象的人”,從而升華“人與動物
19、都是地球的主人”,教師要從小使學生樹立“人類要尊重和保護動物”這一理念,一種“乘”字是要激活學生思維來想象創(chuàng)作完畢的“造型·體現(xiàn)”領域的課。該課的教師把此課理解成了《大象》,教材理解錯了,目的也就錯了,教學過程也有問題:對于空中課堂,該教師只截取了其中示范大象的一段,而其她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一點沒采納,然后該教師又照著空中課堂教師示范的大象樣子原樣板畫了一遍,接著教師給每一種學生又發(fā)了一張跟示范大象同樣的大象復印件(太揮霍了沒必要),讓學生照著畫。請問,這“三畫”同一種角度、同一種姿式、同一種動態(tài)的大象有什么意義?!美術教育倡導的是“千人千面”、“一人千面”、“先求異再求好”的發(fā)明能力,而不是限制學生
20、思維。如果,該教師能依托空中課堂中有關大象大量圖片和視屏資料進行教學,讓學生結識和感知大象的身體構造和特性,理解不同角度、不同的動態(tài)的大象、以及大象與人發(fā)生的種種故事等來引導學生想像“人與大象”會怎么樣?會發(fā)生什么故事?等等,我相信,豐富多彩的、乘著大象的傳奇故事會躍然學生的畫紙上的。
我市的兼職音樂、美術教師,不管是農村的還是城區(qū)的,都應當依托空中課堂完畢相應的音樂、美術教學。
我市的中學音樂、美術專職教師可多看看小學的音樂、美術錄像課(網上資源多)和其她學科的研究課、公開課、優(yōu)質課等,看看高手是如何打造高效課堂的,我們不妨“跳出”本學段、本專業(yè)來博眾家之長,平常的常規(guī)教學也爭取解決好如
21、下某些關系:解決好理論與實踐的關系,解決好教材與目的的關系,解決好教師與學生的關系,解決好教法與學法的關系,解決好目的與過程的關系,解決好重難點與教學方略的關系。
2、注重養(yǎng)成教育
如果學生從進校的第一天起,教師就注重學生的養(yǎng)成教育,培養(yǎng)其良好的行為習慣;如果學生從進校的第一天起就懂得如何擺放學具、如何做到“三個一”,學會頃聽、學會合伙、善于說話、善于思考,敢于問、敢于想、敢于畫、會發(fā)聲、樂于唱、大膽演、勤于做等等,六年下來,學生的好的學習習慣、繪畫習慣、演唱習慣等等,將會影響學生的畢生。
3、注重工作細節(jié)
部分學校的錄像課或沒有片頭,或信息反映不全面。一般錄像課片頭的信息由單位名稱,執(zhí)教者,專家學科、年級、內容、教材版本等幾部分構成,光盤簽的內容也與之大體相似。
準備錄像之前,應對錄像環(huán)境進行檢查,例如,與錄像課無關的別的其她學科開展活動的會標應當取掉,攝進錄像課中不合適。此外,正面墻上的污垢應解決后再錄像,否則影響畫面質量和視覺效果。
最后,還要把握好錄制時間(要保證錄像課一節(jié)40分鐘)、錄制質量,否則,會浮現(xiàn)“有音無像” 或“有像無音”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