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雙手胸前傳接球》教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小學體育《雙手胸前傳接球》教案(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小學體育《雙手胸前傳接球》教案
本課是在整合三、四年級小籃球教學內(nèi)容的基礎上提取出來的
一堂以提高學生籃球能力, 培養(yǎng)籃球興趣為主的技術教學課。 小籃球的原地胸前傳接球是小學階段需要掌握的最重要的籃球技術之一, 此前學生只是初步學習了小籃球的運球技術。 這是學生第一次接觸傳接球技術。
在設計本課時,我以新《課程標準》為依據(jù),切實貫徹“康第一”指導思想,以培養(yǎng)學生初步掌握“地胸前傳接球”動作,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籃球興趣目的。遵循技術教學的規(guī)律,進行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練習,力求使每個學生都能在本堂課上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提高學生在
2、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活動中解決練習中遇到的困難的能力。
三年級學生身心的發(fā)展正處在由幼稚趨向自覺,由依賴趨向獨
立的過渡時期。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好奇心都有所增強,對新鮮事物
開始思考、追求、探索。學習的興趣更為廣泛。同學間開始進行個人
簡單交往,往往偏重于情感而分不清是非。自我意識有所發(fā)展,自主
性要求日趨強烈,但仍然缺乏自我約束的能力。 男女生出現(xiàn)生理差異,
女生上肢力量較差,也許會出現(xiàn)傳球不到位的情況。
籃球教學在低年級已經(jīng)在游戲中出現(xiàn),三年級學生已經(jīng)學習過原地運球、行進間運球,有個別學
3、生籃球運球技術較好,但大多數(shù)學生不會進行正確的雙手傳接球。
(一)認知目標:使學生初步了解雙手胸前傳接球動作概念,初步掌握“原地胸前傳接球”的動作。
(二)技能目標:通過視頻教學、教師引導、師生合作探究,
使 70%的學生在傳球時能做出“胸前翻腕”的動作 , 并蹬腿伸臂向前上方發(fā)力;接球時能做到緊盯來球主動伸臂迎球。 學生能做到連續(xù)胸前傳接球 4-6 次不掉球。
(三)情感目標:在練習和游戲活動中體驗群體活動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重點:
4、準確的手型及傳球的伸展和接球的緩沖動作;
(二)難點:解決傳球中的胸前翻腕、向前上方發(fā)力和接球時的伸臂迎球技術。
教學結構上,設計了以籃球游戲為主線,激發(fā)學練興趣,培養(yǎng)良好習慣,在教學環(huán)境中, 充分利用有限的運動場地和多媒體進行合
理的布局,給學生盡可能大的活動空間和視覺上的直觀感受; 在教學手段,通過嘗試教學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利用示范建立概念,利用講解加深印象,利用練習體會技術;在評價方式上,把學生的自評、互評與教師的點評相結合;在能力培養(yǎng)方面,通過巧妙的安排游戲,培養(yǎng)學生協(xié)作能力,激發(fā)學生練習興趣。
5、
(一)開始部分
1 .觀看籃球視頻片段,教師語言激勵學生學習籃球。
2 .游戲:“近距離傳接球”游戲。
學生二人一球,通過各種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球感和對球的興趣,改善手對球的控制和掌握能力,熱身的同時,活躍課堂氣氛,為基本部分做充分的準備。
(二)基本部分
1 .學習“持球”動作。
(1)觀看持球動作視頻。
通過觀看視頻,讓學生牢記雙手大拇指成“八字形”。對于
6、三年級學生來講,這是最形象最直觀的手段。
( 2)學生模仿持球手型和徒手手型,并相互糾錯,解決手型的
問題。
學生通過自學、模仿、互助掌握持球手型。
(3)“較遠距離傳接球”游戲。
讓學生在游戲中尋找和感悟最佳的傳球方法是:人不動,用力把球傳到同組同學那里。
2. 學習“雙手胸前傳接球”。
( 1)學生觀看“雙手胸前傳接球”教學視頻。
借助教學視頻在學生的頭腦中構建一個胸前傳接
7、球的最直觀而
又整體的初步輪廓。
教師通過傳球的口訣:“蹲、伸、撥”;接球的口訣:“迎、收、屈”歸納雙手胸前傳接球的動作要領,便于學生記憶,進而突出教學重點,傳球的伸展和接球的緩沖動作。
(2)學生嘗試性模仿練習。
讓學生根據(jù)前面構建起來的胸前傳接球的最直觀而又整體的初步輪廓,在嘗試性模仿練習中, 初步讓學生具體感知原地胸前傳接球的動作,并在嘗試練習中發(fā)現(xiàn)自己或同伴遇到的各種困難。
(3)師生解決練習中存在的困難(探究、合作學習的方式)。
8、如:接球不穩(wěn)容易掉,傳球距離近,傳球高度等。使學生初步了解傳球和接球的各項動作要領。 體現(xiàn)由整體感知到分解落實的技術教學規(guī)律。
(4)學生練習。
在學生初步了解傳球和接球的各項動作要領后,安排學生充分
的時間進行練習, 體會并初步掌握這些動作要領。 學生要充分利用這
一時間進行練習,教師充分利用這些時間,及時觀察,發(fā)現(xiàn)學生中出
現(xiàn)的問題,并用個別指導這一最有效的形式,幫助學生解決困難,掌握動作要領。
(5)“聽口令傳接球”。
這種
9、看似比較死板又浪費時間的方式,其實非常有助于讓傳球的學生注意自己的傳球技術動作,也更能讓學生體會“眼睛盯球,主動伸手迎球”的動作要領。 更主要的是,教師可以比較準確的了解前面這段時間學生的技術掌握情況, 教師可以根據(jù)觀察, 了解哪些同學完成的較好,哪些同學完成情況還不夠理想。 更有利于教師選取存在的共性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講評指導。
(6)傳接球比賽。
單調(diào)的傳接球練習會讓學生覺得枯燥。用比賽來代替練習,可以讓學生在比賽中練習和鞏固技術動作。
學生根據(jù)本組的水平可以調(diào)整間距, 相互協(xié)調(diào)合作、速度靈敏。
10、
“調(diào)整間距”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培養(yǎng)學生應變能力;使學
生們在練習中體驗合作的重要性, 能夠運用好傳接球動作, 學生的積
極參與使教學進入高潮。
(三)結束部分
“雙人背背夾”游戲。
將這一游戲作為本課的結束部分,既可以達到放松的目的,同時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協(xié)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場地器材
多媒體電腦一臺、投影儀一臺、投影幕一幅、籃球場一塊、籃
球 20 個。
11、
(五)教學預設
預計心率:平均 130 次/ 分鐘,最高為 170 次/ 分鐘,出現(xiàn)在 32 分鐘左右;
練習密度: 38%~40%;運動負荷:中等。
(六)課后反思
1. 本節(jié)課多媒體教學,把教師至于導演地位,改變以往教師示范、講解的傳統(tǒng), 給學生以新奇感,同時也給學生帶來了視覺上的整體構架,找到了學習伴侶。
2. 本節(jié)課教師講授的時間少了 , 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更為充足的時間。
3. 本節(jié)課從學生掌握的情況來看,男生比女生要好。多數(shù)女生在接球上動作變形 . 雖然老師通過講評指出了存在的問題,但學生的改進不理想。
3. 最后的游戲有些學生不好好的活動,故意使別人接不住球。老師雖然采取了一定措施,但控制的不夠。
4. 本節(jié)課在運動強度和密度設計上沒掌握重心,在課的主要部分學生的運動量少了
內(nèi)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