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復習 第二部分 古詩文閱讀 第19篇 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課件1》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中考語文復習 第二部分 古詩文閱讀 第19篇 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課件1(3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第19篇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山西專用 第19篇送東陽馬生序(節(jié)選)明宋濂版本及考情(人教八下24課,蘇教八下23課,北師七下六單元;2010年山西已考)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2、窮冬烈風,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一、文學常識宋濂,字景濂,號潛溪,浦江(現(xiàn)在浙江義烏)人,明初文學家。與劉基、高啟并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三、重點句子翻譯1余幼時即嗜學。我小時候就愛好讀書。2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抄完后,小跑著送還書,不敢稍微超過約定的期限。3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叩問。(我)曾經跑到百里以外的地方,拿著經書向
3、當?shù)赜械赖掠袑W問的前輩請教。4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所以我雖然愚笨,但終于能夠有所收獲。5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當我從師求學的時候,背著書箱,拖著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中。 6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住在旅店里,每天只吃兩頓飯,沒有新鮮肥美的東西可以享用。7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我卻穿著破舊的衣服,生活在他們中間,一點也不羨慕他們。8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因為內心有足以快樂的事,不覺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叩問之難、旅途之艱、生活之苦 目的:鼓勵馬生刻苦、勤奮地學習,成為德才兼?zhèn)涞娜恕?作者在文中為什么要描寫同舍生的衣著?與自己“缊袍敝衣”作對比,
4、突出求學時的艱苦,表現(xiàn)自己求學信念的堅定。3為什么作者在眾多富有的同學中能“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4你認為作者“雖愚,卒獲有所聞”的原因是什么?不畏家貧借書學習,千方百計向老師請教。5你從作者的讀書經歷中悟出哪些學習的秘訣? 學習要勤奮;求師要誠心;求學須不斷克服并戰(zhàn)勝困難。6作者寫這篇贈序的目的是鼓勵馬生勤奮學習。為什么要用這么大的篇幅寫自己年輕時求學的艱難?以自己年輕時求學的艱難現(xiàn)身說法,勉勵馬生刻苦讀書,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態(tài)度懇切,易于接受。 五、文章中心作者介紹自己的學習經歷和學習態(tài)度,勉勵馬生勤奮學習,成為德才兼?zhèn)涞娜恕?一、(2016泰安)閱讀送東陽
5、馬生序一文,完成14題。(導學號:96732173)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xiāng)之先達執(zhí)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 而乃和。寓逆旅
6、,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1對文章第一段的層次劃分正確的一項是()A|B|C|D|B 2對文中畫線句子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寫出了“我”的求知若渴。B表現(xiàn)了老師的脾氣暴躁。C寫出了“我”的膽小怯懦。D表現(xiàn)了老師的德隆望尊。3下列選項中,全都表現(xiàn)作者求學艱難的一項是( )無從致書以觀無碩師名人與游益慕圣賢之道門人弟子填其室無鮮肥滋味之享 袍敝衣處其間同舍生皆被綺繡余因得遍觀群書A BC DA D 4對文章的分析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7、A善用對比是本文的特色,通過“我”和“同舍生”的對比,突出了“我”求學的快樂。B“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寫出了學館條件之差,反襯了“我”學習的刻苦。C學習生活的艱苦沒有動搖作者的求學意志,他勤奮刻苦、孜孜以求,終于學有所成。D本文是一篇贈序,作者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要求馬生勤奮學習,成為德才兼?zhèn)涞娜恕 二、(2016陜西)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題。(導學號:96732174)【甲】家中來營者,多稱爾舉止大方,余為少慰。凡人多望子孫為大官,余不愿為大官,但愿為讀書明理之君子。勤儉自持,習勞習苦,可以處樂,可以處約。此君子也。余服官二十年,不敢稍染官宦習氣,飲食起居,尚守寒素家風,極
8、儉也可,略豐也可。太豐則吾不敢也。凡仕宦之家,由儉入奢易,由奢返儉難。爾年尚幼,切不可愛貪奢華,不可慣習懶惰。爾讀書寫字不可間斷,早晨要早起,莫墜曾高祖考以來相傳之家風。(節(jié)選自曾國藩家書) 【乙】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shù)尺,足膚皸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huán),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余則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節(jié)選自送東陽馬生序)【注】甲文是曾國藩給兒子寫的家信。 B 3請將文中畫
9、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爾年尚幼,切不可愛貪奢華,不可慣習懶惰。你年紀還小,千萬不可以貪戀奢華,不可以習慣懶惰。4【甲】【乙】兩段文字都是作者用自身經歷勸誡后輩的。他們共同認為年輕人要想有所作為就應該做到_勤奮,自持,能吃苦(或:刻苦)。 【參考譯文】【甲】家中的人來軍營的,都說你舉止大方,我心里略感安慰。普通人大多希望子孫們能當大官,但我不愿(自己的子孫)當大官,只求能成為讀書而明白事理的君子。勤儉自持,習慣勞苦,可以享受安樂。這就是君子。我為官二十年,從類不敢沾染半點官僚習氣,飲食起居,還遵循簡樸的家風,特別簡樸也可以,稍微豐盛也可以。太過豐盛我就不敢了。凡是官宦人家,又簡樸到奢侈容易,
10、有奢侈到簡樸難。你的年紀還小,千萬不可以貪戀奢華,不可以習慣懶惰。你讀書不可以間斷,早晨要早起,不要敗壞我們從曾祖就傳下來的家風。 三、(2016蘭州)閱讀下面選文,完成 13題。郢人遺 燕相國書者,夜書,火不明,因謂持燭者曰:“舉燭?!痹贫^書“舉燭。”舉燭,非書意也。燕相受書而說之,曰:“舉燭者,尚明也;尚明也者,舉賢而任之?!毖嘞喟淄?,王大說,國以治。治則治矣,非書意也。今世學者多似此類。(選自韓非子)【注】遺(wi):給,送。書:信。過:錯誤,過失。 1結合鏈接材料,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炬溄硬牧稀抗艥h語常用字字典中“說”的義項有:陳述,解說。言論,主張, 學說。勸說,說服。
11、通“悅”,喜歡,高興。燕相受書而說之譯文:_燕相看到信中“舉燭”二字,很高興。 2對郢人“過書舉燭”原因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夜晚燈光昏暗B一邊說一邊寫C曲解了原意 D有意討好燕王【解析】文中郢人因對持燭者說“舉燭”,在書寫時不小心寫了“舉燭”二字。3“今世學者多似此類”中“此類”指代什么?從中可以看出作者對“今世學者”持怎樣的態(tài)度?此類指燕相曲解郢人信中“舉燭”含義。從中可以看出作者對當時治學的人在征引、解釋前賢遺言時往往憑主觀臆斷,把原本沒有的意思勉強加上去,牽強附會,曲解原義,以誤傳誤,穿鑿附會學風的批判。B 【參考譯文】從前有人從楚國的都城郢寫信給燕國的相國。可是夜晚在寫信,光線不夠明亮,就對舉著蠟燭的仆人說:“舉燭。”結果無意識地在信里寫上了“舉燭”兩個字。其實,“舉燭”這兩個字并不是信里要說的意思。燕相看到信中“舉燭”二字,很高興,說:“舉燭,就是崇尚清明廉潔;要施行清明政策,則應舉薦賢才擔任重任”。燕相把這個意思告訴燕王,燕王很高興,并予以施行。結果燕國治理得很好。國家雖然治理好,卻不是信的本意?,F(xiàn)在學習的人,都和這個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