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科外用藥使用原則課件》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皮膚科外用藥使用原則課件(3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標(biāo)題樣式,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文本樣式,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第五級,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標(biāo)題樣式,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文本樣式,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第五級,*,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標(biāo)題樣式,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文本樣式,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第五級,*,皮膚科外用藥使用原則,皮膚科外用藥使用原則,1,治療皮膚外用藥物很多,從劑型上分類大致有:溶液劑、軟膏劑、油劑、霜劑、洗劑、糊劑、酊劑和外用散劑等。從藥物作用分類有:清潔藥、保護藥、止癢藥、收斂藥、角質(zhì)溶解藥、角質(zhì)增生藥、消毒抗菌藥等。成人的皮膚總面積約平方米,可發(fā)生多種皮膚病。選用皮膚外用藥時,應(yīng)根據(jù)病因和病損的不同階段和不同情況加
2、以選擇。用藥適當(dāng),能使癥狀減輕,促其痊愈,否則應(yīng)用不當(dāng),反使病理過程加劇,增加病人痛苦,因此應(yīng)用皮膚外用藥時,也應(yīng)引起足夠的重視,治療皮膚外用藥物很多,從劑型上分類大致有:溶液劑、軟膏劑、油,2,一、外用藥物使用原則,二、局部制劑,三、外用藥的種類,四、外用藥的使用方法,五、注意事項,一、外用藥物使用原則,3,一、,外用藥物使用原則:,1,根據(jù)不同的皮疹使用不同的藥物劑型。,2,低濃度到高濃度使用。,3,先局部再全面使用。,4,年齡和部位不同使用藥物不同。,一、外用藥物使用原則:1根據(jù)不同的皮疹使用不同的藥物劑型。,4,一、,外用藥物使用原則:,(一)、根據(jù)發(fā)病的原因及病理改變的程度,正確選擇
3、藥物及劑型,1,、,急性期,:炎癥表現(xiàn)有紅、腫、丘疹、皮疹、水泡而無外溢者,用粉劑或洗劑為宜,因這類劑型有安撫、冷卻、止癢及蒸發(fā)作用,可改善皮膚的血液循環(huán),消除患處的腫脹與炎癥,使患者感覺較舒適。急性時不能用糊劑及軟膏劑,因能阻滯水分蒸發(fā),增加局部的溫度,可使皮疹加劇。急性開放性皮炎,則宜用濕敷,如大片糜爛滲液則選用適當(dāng)?shù)乃芤簼穹?,促其炎癥消退,如,3%,硼酸溶液具有散熱、消炎、清潔作用,可用于急性皮炎,但配成軟膏只能用于治療慢性皮炎,否則阻礙局部散熱,使?jié)B出液更多,炎癥更重。,一、外用藥物使用原則:(一)、根據(jù)發(fā)病的原因及病理改變的程,5,2,、,亞急性期,:,炎癥表現(xiàn)為小片的糜爛,伴有少
4、量滲出,也有為分散的丘疹或出現(xiàn)鱗片和痂皮,一般用糊劑,如無糜爛滲液,可用洗劑、霜劑等,有痂皮時先涂以軟膏,軟化后拭去,再用外用藥物,使藥物易吸收。,2、亞急性期:炎癥表現(xiàn)為小片的糜爛,伴有少量滲出,也有為分散,6,大皰可用注射器抽去皰液,盡量保留皰壁,若皰壁已破則應(yīng)剪除。,用毛刷或棉千蘸酊劑,涂于皮損處,根據(jù)主藥作用和病情決定用藥及次數(shù)。,4、長期全身使用刺激性強或毒性強的外用藥時,應(yīng)每日分部位涂擦,以防出現(xiàn)中毒反應(yīng)。,濕敷液的溫度以病人感到不冷不熱為宜,濕敷面積不應(yīng)超過體表面積的1/3,以免著涼和某些藥物吸收中毒。,如患部已有化膿感染時,宜用15 000高錳酸鉀溶液清潔;如系手足可用浸泡法,
5、頭部器官如口腔、眼睛、鼻孔周圍可用3%硼酸溶液清潔,外耳道分泌物多時可用雙氧水清潔。,大皰可用注射器抽去皰液,盡量保留皰壁,若皰壁已破則應(yīng)剪除。,濃碘酊含碘1020%,用治療甲真菌病。,也可把粉劑撒到紗布上,再包在皮損處。,常用的藥物有:爐甘石洗劑含有爐甘石、氧化鋅、甘油、氫氧化鈣溶液。,、軟(油)膏劑:具有一定的粘稠度和涂展性,即能吸水,又能釋放藥物,能軟化痂皮、潤澤皮膚、消炎、止癢,促進肉組織形成作用,穿透皮膚作用深。,濕敷面積不能超過身體總面積的1/3,面積太大,要注意保溫,以防感冒。,如要保護局部可用紗布繃帶包扎。,3,、,慢性期,:,表現(xiàn)為干燥、增厚、粗糙、苔蘚樣變或角化過度,此期應(yīng)
6、選用軟膏或霜劑、硬膏等。苔蘚樣變也可用酊劑,能保護滋潤皮膚,軟化附著物,使其滲透到病損深部而起作用。,大皰可用注射器抽去皰液,盡量保留皰壁,若皰壁已破則應(yīng)剪除。,7,感染化膿性皮膚病,應(yīng)選用適宜的抗感染藥物。皮膚瘙癢病,由于皮膚病大多有瘙癢的癥狀,應(yīng)注意選擇使用止癢藥物。止癢藥一般可分為兩類:一類為揮發(fā)性物質(zhì),如樟腦、薄荷腦、冰片等,另一類為有局部麻醉作用的藥物。如石炭酸、地卡因、苯佐卡因等??膳涑煞?、搽、洗、酊、溶液劑等,用于皮膚的瘙癢性治療。,感染化膿性皮膚病,應(yīng)選用適宜的抗感染藥物。皮膚瘙癢病,由于,8,一、,外用藥物使用原則:,(二)、根據(jù)皮膚發(fā)病的部位,選擇合適的用藥方法,外用藥的用
7、法,一般有涂擦和貼敷兩種方法,不同的個體和皮膚的部位,對各種外用藥的適應(yīng)性常有一定的差異,用藥的原則應(yīng)根據(jù)藥物的濃度由低高,面積由小大,應(yīng)視病情病損程度而定,如無副作用,再逐漸普及全身用藥,不同部位的皮膚滲透速度也有一定的差異。小兒、婦女、成人面部,口腔附近,股內(nèi)側(cè)等部位,皮膚較柔嫩,都不宜采用刺激性強的藥物,濃度也應(yīng)低些,如有過敏或刺激現(xiàn)象,應(yīng)立即停藥或改用藥物治療,一種外用藥久用后,作用往往會減弱,應(yīng)經(jīng)常輪換性質(zhì)相似的藥物,以提高療效。,一、外用藥物使用原則:(二)、根據(jù)皮膚發(fā)病的部位,選擇合適,9,二、局部制劑,1,、,溶液,:,是一種或多種藥物的水溶液。,1,),濕敷,:多用于各類皮炎
8、的急性期、紅斑、水皰、腫脹及有滲出的損。,常用的藥物有,3%,硼酸水、,1,:,20,鹼式醋酸鋁溶液、,0.1%,雷弗奴爾、,0.10.3%,醋酸溶液、,0.10.3%,硝酸銀溶液,等,可用做急性皮炎的冷濕敷。方法是把,48,層紗布墊用上述藥液浸濕,拿出稍擰去水,以不滴水為度,敷在病損上,,2030,分鐘或更長時間,中間可以更換,每日,12,次或多次。濕敷面積不能超過身體總面積的,1/3,,面積太大,要注意保溫,以防感冒。對于肢端、陰莖、肛門部位皮損等可采用泡浴方式。,2,),涂藥,:主要治療作用的藥物溶解于水內(nèi),治療時用毛刷或棉簽蘸藥液直接涂皮損上而進行治療,一般一日涂,23,次,根據(jù)病情需
9、要可增加或減少。,常用這類藥物有:,2530%,冰醋酸溶液,治療鱗屑、角化和水皰型手足癬、甲癬;,1%,龍膽紫溶液,外用于帶狀皰疹、單純皰疹、皮膚念珠菌病、化膿性皮膚病、燒傷及燙傷等;,40%,硫代硫酸鈉與,2%,稀鹽酸溶液,治療花斑癬和疥瘡;,40%,甲醛溶液,外用可治療手足多汗癥、足癬等。,二、局部制劑1、溶液:是一種或多種藥物的水溶液。,10,二、局部制劑,2,、,粉劑,:,是一種或多種植物性和動物性的干燥粉末狀藥物均勻混合制成,可吸收水分,保持皮膚干燥,減輕皮膚與皮膚、皮膚與外界的摩擦,多用于急性過敏性皮炎的早期及皮膚潮濕、多汗部位。禁用于有滲出、糜爛及多毛部位。通常在外用糊劑后撒上粉
10、劑,以增加糊劑的附著性和藥物吸收。,常用的藥物:,氧化鋅滑石粉,(各,50%,)有保持皮膚干燥,減少摩擦作用;,痱子粉,含有水揚酸、干燥明礬、薄荷的氧化鋅滑石粉合劑,用于吸汗、止汗、保持皮膚干燥;,足粉,含有抗真菌藥物粉劑,有抑菌和殺菌作用,吸濕、止汗作用;,用法是可用粉擦或用紗布將粉劑包起,在皮損處拍打,使藥物均勻擦到皮膚上,次數(shù)可多次。也可把粉劑撒到紗布上,再包在皮損處。,二、局部制劑2、粉劑:是一種或多種植物性和動物性的干燥粉末狀,11,二、局部制劑,3,、,洗劑(水粉劑),:,主要是水和適量的粉劑的混合而成,用前需搖勻,又稱震蕩劑。它具有收斂、消炎、殺菌、保護和清潔作用。適用于急性過敏
11、性皮炎的初期和末期的治療。但不適用于有毛發(fā)的部位和結(jié)痂、脫屑及濕潤的糜爛面上??捎妹⒑兔耷д合磩┩坑谄p上,一日涂多次。,常用的藥物有:,爐甘石洗劑,含有爐甘石、氧化鋅、甘油、氫氧化鈣溶液。涂在皮損上,水分蒸發(fā)時,皮膚溫度降低,血管收縮,從而減輕炎癥反應(yīng)。洗劑干燥后,留下的粉劑在皮膚表面有干燥收斂及保護作用。用于治療急性皮炎、痱子、帶狀皰疹等。,復(fù)方硫磺洗劑,含有沉降硫磺、硫酸鋅、樟腦酒精等,有殺菌、抑菌、抑制皮脂分泌作用。應(yīng)用于治療,痤瘡,、酒渣鼻、皮脂溢出、疥瘡等。,復(fù)方甘油洗劑,(手水)含有甘油、酒精、水。有保持皮膚濕度,滋潤皮膚,保護皮膚作用。適用于皮膚干燥、老年皮膚瘙癢癥。,新霉素
12、洗劑,(新萬溶液)含硫酸新霉素、二甲基亞砜、甘油、水。有殺菌作用,滲透力強,用于治療毛囊炎,小癤腫,特別是毛發(fā)部位的。,二、局部制劑3、洗劑(水粉劑):主要是水和適量的粉劑的混合而,12,二、局部制劑,4,、,酊劑(醑劑),:藥物溶于乙醇或是藥物的乙醇浸出液,成為酊劑(醑劑)。具有殺菌、消毒、止癢及對某疾病的治療作用。用毛刷或棉千蘸酊劑,涂于皮損處,根據(jù)主藥作用和病情決定用藥及次數(shù)。,常用的藥物有:,2%,碘酊,含有碘、碘化鉀、酒精溶液,有強殺菌、消毒作用,用于皮膚表面消毒、殺菌。,濃碘酊,含碘,1020%,,用治療甲真菌病。,百部酊,是百部的乙醇浸出液,用于滅虱、除疥、止癢。,補骨脂酊,是補
13、骨脂的酒精浸出液。用于治療,白癜風(fēng),。因主藥的治療作用會出現(xiàn)目的性藥物反應(yīng),如含補骨脂可引起光敏反應(yīng),色素沉著,水揚酸可引起,脫皮等等。,二、局部制劑4、酊劑(醑劑):藥物溶于乙醇或是藥物的乙醇浸出,13,二、局部制劑,5,、,乳霜劑,:易涂抹,不污染衣物,深受歡迎。缺點易干燥及霉變,不穩(wěn)定。用藥方法是將手洗凈,蘸乳霜涂擦到患處,并做輕輕按摩,使藥物更易吸收。外涂軟膏后最好用敷料包扎,這樣可使軟膏能較好地固定于病變部位上,防止軟膏污染衣服和寢具。,常用的藥物:,含皮質(zhì)類固醇激素的乳霜劑,:短效:可的松霜、氫化可的松霜;中效:膚輕松霜、去炎松霜、氯氟舒松霜;長效:地塞米松霜、倍他米松霜等。用于不
14、同程度病情的過敏性疾病,如濕疹、接觸性皮炎、日光性皮炎、神經(jīng)性皮炎等。,含有抗生素類的乳霜劑,:如硫磺霜、克霉唑霜、阿昔洛韋霜;,含有某些治療藥物作用的霜劑,:硅霜、維生素,E,乳、維膚康乳、復(fù)方二氧化鈦乳等。,二、局部制劑5、乳霜劑:易涂抹,不污染衣物,深受歡迎。缺點易,14,二、局部制劑,、,軟(油)膏劑,:具有一定的粘稠度和涂展性,即能吸水,又能釋放藥物,能軟化痂皮、潤澤皮膚、消炎、止癢,促進肉組織形成作用,穿透皮膚作用深。適用于慢性皮炎或無溢液者及潰瘍。用藥方法:用壓舌板或刮板,將藥涂到患處,或?qū)⑺帞偟郊啿忌?,再敷到患處。根?jù)具體情況決定是否包扎。有時為提高療效,做密封包扎。換藥日,1
15、2,次。,常用的幾種軟膏:,10%,硼酸軟膏,有軟化痂皮,去除鱗屑作用;,復(fù)方苯甲酸軟膏,有殺滅真菌,促進角質(zhì)形成作用,治療皸裂,腳癬角化型較好;,20%,硫磺軟膏,用于治療疥瘡、陰虱等;,10%,黑豆餾油軟膏,用于治療慢性皮炎、濕疹;,1%,紅霉素軟膏,用于預(yù)防和治療傷口感染;,10%,魚肝油軟膏,用于治療,魚鱗病及手足皸裂癥等。,二、局部制劑、軟(油)膏劑:具有一定的粘稠度和涂展性,即能,15,二、局部制劑,7,、,糊劑,:,其稠度較高,粘著力不如軟膏,性質(zhì)溫和,刺激性小,有吸收分泌物和保護創(chuàng)面作用。適用與膿痂性和磷屑性皮膚病,以及亞急性、慢性炎癥性皮炎、濕疹。有毛發(fā)的部位不宜用,寒冷季節(jié)
16、用糊劑需加溫變軟,涂于患處,敷紗布包扎。,常用的糊劑有:,復(fù)方氧化鋅糊,用于有滲出的濕疹、皮炎;,1020%,黑豆餾油糊,用于肥厚的慢性濕疹、皮炎。,二、局部制劑7、糊劑:其稠度較高,粘著力不如軟膏,性質(zhì)溫和,,16,三、,外用藥的種類,1.,清潔劑,主要為去垢劑和溶劑,.,肥皂是最大眾化的去垢劑,嬰兒香波在眼周通常能很好耐受,而且可以用于清潔創(chuàng)口和擦洗,常用于銀屑病,濕疹和其他類型的皮炎以去除結(jié)痂和鱗屑,.,但是在急性對刺激敏感,滲液多的損害,最適宜還是單用水或等滲鹽水來清潔,.,三、外用藥的種類1.清潔劑,17,三、,外用藥的種類,2.,保護劑,粉劑常被用于保護間擦區(qū),(,如趾間,臀溝,腋窩,腹股溝和炎癥部位,).,粉劑使浸漬的皮膚干燥,并吸收水分減輕摩擦,.,粉劑可被混合于護膚性的霜劑,軟膏或洗劑中,.,三、外用藥的種類2.保護劑,18,三、,外用藥的種類,3.,抗感染劑,根除引起皮膚感染的特異性因子,(,如細菌,真菌,原生物,),,局部抗生素治療痤瘡和某些藥物,(,如莫匹羅星,),可治療某些表淺皮膚感染,.,三、外用藥的種類3.抗感染劑,19,三、,外用藥的種類,4.,癥狀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