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通化市外國語中學七年級歷史下冊 第16課 中外的交往與沖突課件 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吉林省通化市外國語中學七年級歷史下冊 第16課 中外的交往與沖突課件 新人教版(1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標題樣式,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文本樣式,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第五級,*,*,*,第18課,中外交往與沖突,1明朝前期為了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系,,派遣,下西洋。從,年到,年間,他前后航海,次,最遠到達,東海岸和紅海沿岸,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2元末明初時,日本的,、,和,,經常騷擾我國沿海地區(qū),沿海居民稱他們?yōu)?。,3明政府派年輕的將領,到浙江抗倭,他組織一支抗倭隊伍,人們稱為,41553年,,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國廣東,的居住權。,云南人,回族,本姓馬。他家世代信奉伊斯蘭教,祖父和父親都曾朝拜過伊斯蘭教圣地麥加,這使鄭和從小就知道一些外洋的情況。明軍平定云南時他被擄,成為燕王朱棣
2、的太監(jiān)。靖難之役中,他屢次立功。明成祖朱棣即位后,他被賜名鄭和。1405年,受命第一次出使西洋。,鄭和13711435,明朝中外的交往和沖突,一、鄭和下西洋,非洲東海岸,紅海沿岸,劉家港,1405年1433年,思考:鄭和下西洋的,條件,、,時間,、,次數,、,意義,。,鄭和是我國也是世界上偉大的航海家。,他的遠航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的經濟,交流和友好關系。,鄭和下西洋的偉大歷史意義,一、鄭和下西洋,條件,:明朝初年,國家富強,目的,:加強與海外各國的聯系,時間,:,14051433年,次數,:,七次,到達地區(qū),:,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偉大的歷史意義,鄭和
3、是我國也是世界上偉大的航海家。,他的遠航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的經濟交流和友好關系。,二、戚繼光抗倭,明朝中外的交往和沖突,二、戚繼光抗倭,明朝中外的交往和沖突,戚繼光抗倭為什么能夠取得成功?,1、他進行的抗倭斗爭是對抗外來侵略的正義事業(yè)。,2、他率領的戚家軍作戰(zhàn)勇敢,紀律嚴明。,3、戚家軍還與其他愛國軍民團結合作。,但 封,愿 侯,海 非,波 我,平 意,。,,怎樣評價戚繼光?,思考題:,為什么說戚繼光是我國古代的民族英雄?,1明朝中期,東南沿海倭寇猖獗,明政府派戚繼光抗倭。戚繼光和他領導的戚家軍同倭寇進行了英勇的戰(zhàn)斗并取得勝利,使我國沿海地區(qū)的倭寇得以全部肅清。,2戚繼光的抗倭斗爭抗擊了外來
4、侵略,保衛(wèi)了祖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所以說戚繼光是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三、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澳門的居住權,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澳門的,居住權。,明朝中外的交往和沖突,1999年12月20日,中國政府恢復了對澳門行使主權。,小 結,鄭和下西洋:,戚繼光抗倭:,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動:,明朝對外關系,交往和沖突,14051433年,前后共7次,到達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我國澳門的居住權,1.明成祖派鄭和出使西洋的主要目的是(),A.宣揚明朝的國威 B.表現造船技術的先進,C.學習外國的長處 D.加強同海外各國的聯系,2.1405年,鄭和奉命出使西洋,出發(fā)的地點是(),A.劉家港 B.福州 C.泉州 D.廣州,3鄭和第一次出使西洋的時間是,A1405年B1433年C1616年 D1565年,4、1553年,取得在澳門居住權的殖民國家是,A西班牙 B荷蘭 C英國 D葡萄牙,5、_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國廣東_的居住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