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科液氮冷凍治療課件》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皮膚科液氮冷凍治療課件(2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標題樣式,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文本樣式,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第五級,*,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標題樣式,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文本樣式,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第五級,*,課件制作:韶關市田家炳中學高二化學備課組 制作時間:,2010-2-22,*,返回首頁,第一 章,第二章,返回目錄,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文本樣式,第二級,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標題樣式,40,40,液 氮 冷 凍 治 療,定義,液氮冷凍療法是指應用液氮產生深度低溫,作用于局部組織,引起一系列物理、化學變化導致組織細胞變性壞死,達到治療目的的方法。,液氮的物理性質,液氮是一種清晰無色無味無臭,似水狀液體,
2、不易燃燒,不自爆,不導熱不導電,化學性質穩(wěn)定,對生物體五毒無害,其沸點為,-196,。,液氮冷凍療法的作用,使血管凍結,達到止血的作用,破壞神經末梢感受器,因而有麻醉止痛的作用,冷凍能殺死微生物,有防止手術后感染的作用,冷凍對組織有一定的再生作用即可逆反應,除 毀滅性破壞外,一般冷凍后均可恢復,故適宜于神經外科,冷凍能使組織產生抗原,受凍組織本身形成自家抗體即冷凍免疫反應,因而可用于腫瘤治療,液氮冷凍的優(yōu)點,操作簡便,痛苦小,不出血,不易產生疤痕,副作用小,能刺激機體產生免疫反應,液氮冷凍損傷的機制,機械性損傷學說:認為快速冷凍時冷凍區(qū)內外形成冰晶,冰晶對細胞產生機械性壓傷。緩慢冷凍時僅在細胞
3、外形成冰晶,實驗證明多種細胞能夠在細胞外冰晶形成時繼續(xù)生存,再者細胞膜柔軟,所以機械性壓傷不成為慢性冷凍的主要損傷因素,液氮冷凍損傷的機制,電解質失衡學說:主要見于緩慢冷凍,此時,由于細胞外液的水分不斷形成冰晶,致細胞外液溶質濃度增高,細胞內水分也隨之不斷析出,從而引起細胞內脫水,細胞內溶質也不斷增高,在此時相中高滲溶液從內外作用于細胞和細胞內小器官的膜結構。高濃度電解質引起組成細胞膜的類脂脂蛋白復合物變性,從而造成細胞膜的破壞。,液氮冷凍損傷的機制,局部微循環(huán)障礙學說:冷凍區(qū)由于血管收縮血管壁破壞,血液成分損傷,紅細胞凝集,血小板凝集,微血栓形成,血流瘀滯使局部微循環(huán)障礙,結果導致細胞的缺血
4、性壞死。,液氮冷凍損傷的機制,臨界細胞容積學說:認為在冷凍區(qū)進展中,細胞水分喪失,細胞皺縮,這種皺縮,只能耐受到最小的容積。想過此極限,細胞就破壞,從而造成組織損傷。,液氮冷凍損傷的機制,其他:有的學者主張冷凍可直接損傷組織細胞造成組織破壞。還有人提出,細胞,-,微循環(huán)障礙綜合機理的假說。,總之,從上述情況來看,冷凍引起組織損傷并非是一個單一因素所致,而是依靠綜合的多種因素所造成的,其中機械性損傷、電解質失衡、局部循環(huán)障礙等可能為造成損傷的主要素。,液氮冷凍的操作方法,接觸法,噴射法,傾注法,插入法,可根據病變種類、部位、形狀和大小等條件而選用,液氮冷凍的操作方法,接觸法:有棉簽法和銅頭法兩種
5、:,棉簽法:將棉簽浸入液氮,取出后即把浸有液氮的尖部傾斜稍用壓力貼敷于病變部位。對表淺皮膚病變可達到治療作用,銅頭法:根據病變和大小形狀,在冷凍治療器上接上不同形態(tài)和大小的銅冷凍頭,治療時以冷凍頭直接置于病變部位,并稍加壓力,液氮冷凍的操作方法,噴射法:液氮以貯液器內經輸液管呈霧狀直接噴射到病變部位。適用于損害形特殊、表面高低不平和范圍較大的病變。此法制冷速度比接觸法快,治療效果好,但局部組織反應較重,因此使用時要嚴格控制噴射范圍,對周圍正常組織應加以保護和覆蓋,液氮冷凍的操作方法,傾注法:將液氮直接傾注在病變部位,應用時先將凡士林紗布或泡沫塑料保護周圍正常組織,用薄層消毒棉花覆蓋病變部位或用
6、特制容器套壓病變部位,將液氮徐徐地傾注在病變部位的棉花上,冷凍區(qū)便迅速形成一厚層冰塊,此法制冷速度更快,破壞力更強,對皮膚惡性腫瘤(頭頸部除外)較為宜,液氮冷凍的操作方法,插入法:將冷凍探針插入病變組織內,利用探針的長度形成廣泛的壞死。對體積較大的瘤組織可采用本法,冷凍的局部組織反應過程,冷凍組織經過反應期、壞死期、修復期三個階段,反應期:冷凍不久局部組織發(fā)生水腫,繼起大皰或血皰,皰破后漿液性或血性滲出,3-5,天內達高峰,約,7-10,天逐漸消退,壞死期:病損組織呈黃白色或棕黑色壞死,境界明顯,以后干燥結痂,恢復期:周圍新生上皮向中央伸展,深的創(chuàng)面有肉芽增生,最后以皮膚留色素減退或輕微疤痕而
7、治愈,冷凍的局部組織反應過程,愈合時間:,良性損害:,3-4,周,惡性損害:,6-16,周不等,液氮冷凍法的適應癥,良性皮膚病:,疣類:尋常疣,跖疣,尖銳濕疣,血管瘤:毛細血管瘤,單純血管瘤,蜘蛛痣,疤痕疙瘩,汗管瘤,皮脂腺瘤,肉芽腫:環(huán)狀肉芽腫,化膿性肉芽腫,其他:局限性神經性皮炎,結節(jié)性癢疹,瞼黃疣,慢性濕疹,汗管角化癥,枕部乳頭狀皮炎等,液氮冷凍法的禁忌癥,對患有其他炎癥有發(fā)熱反應,肢體麻木,皮膚感覺或局部循環(huán)功能障礙,月經期,未明確診斷者應慎用,對患有急性傳染?。ㄈ绺窝?、結核)神經質、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疾病者、高齡病人、妊娠期及,3,月內嬰兒不宜做,對長期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皮膚感
8、覺喪失和老年人供血較差的下肢應慎用,冷凍劑量、凍融次數,冷凍劑量即每次冷凍的時間:,冷凍時間多長最為恰當,文獻報道不盡相同。一般來說,可根據病變性質、部位、年齡、皮損深淺、厚薄、大小、個體差異、冷凍機的效能及不同的冷凍方法等因素決定冷凍時間的長短。,冷凍劑量、凍融次數,通常損害呈角化著明、粗糙肥厚、堅硬者冷凍時間較長,并需加壓;對小孩皮膚較薄、柔嫩或者皮損性質柔軟、局部皮膚含水量多者、血液循環(huán)差者則需時間短。,采用不同冷凍方法所需的時間也不同,接觸法要比噴射法、灌注法需時要長。,現將適宜冷凍治療、療效滿意或較為滿意的幾種皮膚病的冷凍劑量列表如下:,病名,冷凍時間,凍融次數,壓力,疣,30,秒,
9、-2,分鐘,2,次,加壓,血管瘤,成人:,30-60-120,秒,兒童:,15-30,秒,1-2,次,加壓,瘢痕疙瘩,30-60,秒,2,次,加壓,結節(jié)性癢疹,2,分鐘,2,次,加壓,局限性神經性皮炎,接觸法:,15-20,秒,噴設法:,3-5,秒,接觸法:,2,次,噴射法:,1,次,微壓,化膿性肉芽腫,1-1.5,分鐘,1-2,次,輕加壓,環(huán)狀肉芽腫,1-1.5,分鐘,1-2,次,輕加壓,疣狀痣、皮脂痣,1.5-3,分鐘,2,次,加壓,冷凍治療副作用、并發(fā)癥及其處理,本療法一般無明顯的全身反應,僅個別病例因精神過于緊張出現一過性暈厥,休息片刻即可消失。,局部反應均較明顯,其中最多見的為疼痛、
10、水腫、血疤、滲液、結痂、色素脫失或沉著。個別出現局部繼發(fā)感染、出血、神經受累、疤痕及皮膚萎縮等。一般這些副作用都比較輕微,不需特殊處理即可消失。通常局部反應消失的時間為半個月左右,最短者,3,天,最長者,1,月。,冷凍治療副作用、并發(fā)癥及其處理,疼痛:于治療時及治療后,1-3,天出現,多數可忍受。個別疼痛顯著者可內服止痛藥,水腫:治療后即開始出現,,24,小時內達高峰,以后逐漸消失,不需特殊處理,水皰、血皰:于冷凍后,2-4,小時即出現,,4-5,天后逐漸吸收結痂。此時需加強保護,防止感染,冷凍治療副作用、并發(fā)癥及其處理,色素脫失:大多數留色素脫失斑。通常,6-12,月內消失,但也有少數人不能恢復,出血:一般少見。偶在凍融時或壞死的痂皮、假膜脫落時(凍融后,10-20,天)引起。血管瘤類患者冷凍后嚴密觀察,若有出血情況立即壓迫止血,冷凍治療副作用、并發(fā)癥及其處理,神經受累:手足、面部損害冷凍后偶見局部發(fā)生麻木、疼痛、面癱等神經功能障礙,一般于,2-3,月內恢復。此時可應用神經營養(yǎng)藥物以促進恢復,骨壞死:指、趾端冷凍,特別是直接噴射,易使底下指、趾骨受損甚至壞死造成畸形,應予以重視,冷凍治療副作用、并發(fā)癥及其處理,總之,面、頸、指、趾端的冷凍劑量應嚴格掌握,切勿過深,以免影響底下組織。,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