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Layout-規(guī)則(內部資料)課件》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PCB--Layout-規(guī)則(內部資料)課件(2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標題樣式,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文本樣式,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第五級,*,技術部,胡杏鴛,PCB Layout 規(guī)則,目錄,一、元件的布局,二、,元器件排列方式,三、,元器件的間距與安裝尺寸,四、,印制導線布線,五、,印制導線的寬度及間距,六、,焊盤的孔徑及形狀,一、,元件的布局,1,、元器件布局要求,:,心得分享,法馬集團,Fama Group,一、元件布局方式,a,、保證電路功能和性能指標;,b,、滿足工藝性、檢測、維修等方面的要求;,c,、元器件排列整齊、疏密得當,兼顧美觀性。,一、,元件的布局,a,、布局中應參考原理圖,根據板的主信號流向規(guī)律安排主要元器件;,b,、布局的
2、元器件應有利于發(fā)熱器件散熱,板四周盡量留有,5-10mm,空隙不要放元件;,心得分享,法馬集團,Fama Group,一、元件布局方式,2,、,元器件布局原則,一、,元件的布局,c,、布局應盡量滿足以下要求,:,總的連線盡可能短,關鍵信號線最短,;,高電壓大電流信號與低電壓小電流的弱信號完全分開,;,模擬信號與數字信號分開;,高頻信號與低頻信號分開,高頻元器件的間隔要充分,;,相同結構電路部分,盡可能采用“對稱式”標準布局,;,按照均勻分布、重心平衡、版面美觀的標準優(yōu)化布局,心得分享,法馬集團,Fama Group,一、元件布局方式,2,、,元器件布局原則,一、,元件的布局,遵照“先大后小,先
3、難后易”的布置原,則,即先放置占用面積較大的元器件;先,集成后分立;先主后次,多塊集成電路 時,先放置主電路。,心得分享,一、元件布局方式,3,、元器件布局順序:,一、,元件的布局,心得分享,一、元件布局方式,3,、常用元器件的布局方法:,a,、可調元件應放在印制板上便于調節(jié)的地方;,b,、質量超過,15g,的元器件應當用支架;,c,、大功率器件最好裝在整機的機箱底板上;,d,、熱敏元件應遠離發(fā)熱元件;,e,、對于管狀元器件一般采用平放,但,PCB,尺寸不大時,可采用豎放;,f,、對于集成電路要確定定位槽放置的方位是否正確。,二、元器件排列方式,1,、不規(guī)則排列:,元件軸線方向彼此不一致,這對
4、印制導線布設是方便的,且平面利 用率高分布參數小,特別對高頻電路有利。,2,、規(guī)則排列:,同類型插裝元器件在,X,或,Y,方向排列一致,同類型有極性分立元件也要力爭在,X,或,Y,方向上保持一致,便于生產和檢驗,布局美觀整齊,但走線較長而且復雜,適于低頻電路。,二、元器件排列方式,3,、網格排列:,網格排列中的每一個安裝孔均設計在正方形網格的交點上。,在軟件中交點間距可以以米制,(Metric),或英制(,Imperial,)進行設定。,4,、同時采用多種相結合。,二、元器件排列方式,3,、網格排列:,網格排列中的每一個安裝孔均設計在正方形網格的交點上。,在軟件中交點間距可以以米制,(Metr
5、ic),或英制(,Imperial,)進行設定。,4,、同時采用多種相結合。,三、元器件的間距與安裝尺寸,1,、,元器件的引腳間距:,元器件不同,其引腳間距也不相同。但對于各種各樣的元器件的引腳間距大多都是:,100mil,的整數倍,常將,100mil,作為,1,間距。,單位轉換:,1mil=l0.001in,,,1in=0.0254m,,,1m=1000mm,100mil=2.54mm,1m=39.370078740157in,在,PCB,設計中必須準確弄清元器件的封裝,尤其是元件引腳間距,因為它決定著焊盤放置間距。對于非標準器件的引腳間距的確定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使用游標卡尺進行測量,要知道
6、最準確的數據就要看規(guī)格書。常用元器件的引腳間距如圖所示。,a)DIP IC b)TO-92,型三極管,c)1/4w,型電阻器,d),某微調電阻,三、元器件的間距與安裝尺寸,是根據引腳間距來確定焊孔間距。它有軟尺寸和硬尺寸之分。軟尺寸是基于引腳能夠彎折的元器件,故設計該類器件的焊接孔距比較靈活;而硬尺寸是基于引腳不能彎折的元器件,其焊接孔距要求相當準確。設計,PCB,時,元器件的焊孔間距的確定可用,CAD,軟件中的標尺度量工具來測量。,2,、,元器件的安裝尺寸,三、元器件的間距與安裝尺寸,四、,印制導線布線,1,、,PCB,布線有單面布線、雙面布線及多層布線;,單面板:常規(guī),SMT,板取頂層走線
7、,插件板取底層走線;,雙層板:簡單的和貼片元件小的,采用插件和貼片元件放置在頂層;,復雜的和貼片元件大的,采用插件放在頂層,貼片元件放置在底層,多層板:特殊情況下選用,4,層或,4,層以上板,目前還沒有多層板,2,、布線的方式也有自動布線,手動布線及混合布線兩種。,自動布線:針對電路簡單而元件數量多的,PCB,,這種方式很少采納;,手動布線:電源板和控制板一般采用手動布線;,混合布線:針對電路簡單而元件數量多的,PCB,,這種方式很少采納;,四、,印制導線布線,3,、,布線優(yōu)先次序,;,A,、關鍵信號線優(yōu)先:電源、摸擬小信號、高速信號、,時鐘信號和同步信號 等關鍵信號優(yōu)先布線。,B,、密度優(yōu)先
8、原則:從板上連接關系最復雜的器件著手布線,或,從板上連線最密集的區(qū)域開始布線;常規(guī)我們從主控,IC,開始布線。,4,、走線方向控制,相鄰層走線呈正交結構,避免將不同信號,走線布成同一方向,以減少層間竄擾,,增強抗干擾能力。,四、,印制導線布線,3,、,走線開環(huán)檢查,;,一般不允許出現一端浮空的布線。主要是為,了避免產生,天線效應,,減少接受不必要的,輻射干擾。,4,、阻抗匹配檢查,同一網絡的布線寬度應保持一致,線寬的變,化會造成線路特性阻抗的不均勻,當傳輸的,速度較高時會產生反射,在設計中應該盡量,避免這種情況。在某些條件下,如接插件引,出線等類似的結構時,可能無法避免線寬的,變化,應該盡量減
9、少中間不一致部分的有效,長度。,四、,印制導線布線,5,、,走線閉環(huán)檢查,防止信號線在不同層間形成自環(huán)。在多層,板設計中容易發(fā)生此類問題,自環(huán)將引起,輻射干擾,6,、倒角原則,盡量避免使用銳角與直角走線,銳角和直角走,線易產生輻射,同時易給,PCB,生產工藝帶來蝕,刻不良。在某些條件下,確實無法避免直角走線,,則推薦使用圖片,(,紅色,),中走線方式。常規(guī)我們采,用,45,度或圓弧走線,可提高銅箔強度,減少輻射;,在高頻電路中,還可以減少信號對外的發(fā)射和,相互間的耦合,四、,印制導線布線,7,、,元件去耦原則,增加必要的去藕電容,濾除電源上的干擾信號,使電源信號穩(wěn)定。在多層板中,對去藕電容的,
10、位置一般要求不太高,但對雙層板,去藕電容,的布局及電源的布線方式將直接影響到整個系,統的穩(wěn)定性。,8,、,3W,原則,為了減少線間串擾,應保證線間距足夠大,當,線中心間距不少于,3,倍線寬時,則可保持,70%,的電場不互相干擾,稱為,3W,規(guī)則。如要達到,98%,的電場不互相干擾,可使用,10W,的間距。,四、,印制導線布線,9,、五五原則,PCB,層數選擇規(guī)則,即時鐘頻率到,5MHz,或脈沖上升時間小于,5ns,,則,PCB,須采用多層板,,這是一般的規(guī)則,有的時候出于成本等因素的考慮,采用雙層板結構時,這種情況下,好,將,PCB,的一面做為一個完整的地平面層,四、,印制導線布線,10,、,
11、電源線、地線要求,盡量加寬電源、地線寬度,最好是地線比電源線寬,它們的關系是:地線電源線信號線,通常信號線寬為:,0.2,0.3mm,電源線為,0.5,2.5mm,對數字電路的,PCB,可用寬的地導線組成一個回路,即構成一個地網來使用,但模擬電路的地不能這樣使用,.,如下圖單面板中,電路板上器件的電源線和地線彼此靠近,這種配合比較適當,此,PCB,中電子元器件和線路受電磁干擾,(EMI),的可能性降低了約,54,倍,四、,印制導線布線,1,、印制線的走向,盡可能取直,以短為佳,不要繞遠;,2,、印制線的彎折,走線平滑自然,連接處用圓角,避免用直角;,3,、雙面板上的印制線,兩面的導線應避免相互
12、平行;作為電路輸,人與輸出用的印制,導線應盡量避免相互平行,且在這些導線之,間最好加接地線;,4,、印制線作地線,盡可能多地保留銅箔作公共地線,且布置在,PCB,的邊緣;,5,、大面積銅箔的使用,使用時最好鏤空成柵格,有利于排除銅箔,與基板間粘合劑受熱產生的揮發(fā)性氣體;導線寬度超過,3mm,時中,間留槽,以利于焊接,在,PCB,的設計中,為了獲得比較滿意的布線效果,則應遵循如下基本原則:,印制導線的走向及形狀,四、,印制導線布線,五、,印制導線的寬度及間距,1,、印制導線的最小寬度:,主要由導線與絕緣基板間的粘附強度和流過它們的電流值決定。,PCB,的電源線和接地線因電流量較大,設計時要適當加
13、寬,一般不要小于,1mm,,對于安裝密度不大的,PCB,,印制導線寬度最好不小于,0,5mm,,手工制板應不小于,0.8mm,。,2,、印制導線間距:,由它們之間的安全工作電壓決定。相鄰導線之間的峰值電壓、基板的質量、表面涂覆層、電容耦合參數等都影響印制導線的安全工作電壓。為滿足電氣安全要求,印制導線寬度與間隙一般不小于,1mm,。,六、,焊盤的孔徑及形狀,1,、焊盤的孔徑:,焊盤的外徑決定焊盤的大小,用,D,表示;焊盤的內徑由元件引線直徑、孔金屬化電鍍層厚度等方面決定,用,d,表示,一般不小于,0,6mm,,否則開模沖孔時不易加工。對于單面板,D(d+1,5)mm,;對于雙面板,D(d+1,0)mm,技術部,.,胡杏鴛,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