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營養(yǎng)-營養(yǎng)不良癥課件》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兒科營養(yǎng)-營養(yǎng)不良癥課件(2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標題樣式,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文本樣式,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第五級,*,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標題樣式,單擊此處編輯母版文本樣式,第二級,第三級,第四級,第五級,*,營養(yǎng)不良,營 養(yǎng) 不 良,營養(yǎng)不良一般特指“蛋白質,-,能量營養(yǎng)不良”,是由于缺乏能量和(或)蛋白質所致的一種營養(yǎng)缺乏癥。多發(fā)生于,3,歲以下小兒。主要表現為漸進性皮下脂肪減少、體重下降、水腫、肌肉萎縮以及生長發(fā)育停滯,常伴有全身各系統(tǒng)不同程度的功能紊亂。,臨床三種類型:消瘦型、浮腫型、混合型,病因,1,、,長期攝入不足(最基本原因),出生后未正確實施母乳喂養(yǎng);,母乳不足或無母乳而采用混合喂養(yǎng)或人工喂養(yǎng)時,選擇代乳品不當
2、或代乳品的調制不正確,造成總熱量和(或)蛋白質供給不足;,輔食添加不及時或品種單調、質量不高。,驟然斷奶不能為小兒適應。,不良的飲食習慣:挑食、偏食、零食過多、飲食不規(guī)律等。,2.,消化吸收不良,消化道疾?。哼w延性腹瀉、慢性痢疾、肝炎、腸吸收不良綜合征等,均可影響食物的攝入、消化、吸收或利用。,先天性疾?。捍搅?、腭裂、幽門肥大性狹窄、先天性心臟病等,均影響食物的攝入不足和(或)能量供應不良。,3.,需要量增加:早產、雙胎、多胎、低出生體重兒等生后營養(yǎng)相對需要增多,而其吸吮、吞咽、消化功能差,易發(fā)生消化不良和營養(yǎng)不良。急、慢性傳染病恢復期,4.,消耗量過大,:,糖尿病、大量旦白尿、甲亢、腫瘤,病
3、理和病理生理,1.,病理:,1),輕度:皮下脂肪減少,肌肉輕度萎,縮,2),重度:腸壁變薄,粘膜皺襞消失,,心肌纖維混濁腫脹,肝脂肪浸潤,淋巴,結和胸腺萎縮,臟器縮小。,2.,病理生理,新陳代謝失常,:,糖代謝:攝入不足致糖原積累減少,消耗增,加,血糖偏低,易發(fā)生低血糖。,脂肪代謝:消耗增多,血清膽固醇下降,肝,脂肪浸潤及變性。,蛋白質代謝:消耗增多,血清總蛋白、白蛋,白降低,負氮平衡??偟鞍椎陀?40g/L,、白蛋白低于,20g/L,時,可,發(fā)生低蛋白血癥性水腫。,水、電解質代謝:總液量相對增加;發(fā)生腹瀉時易引起低滲性脫水、酸中毒、低鉀、低鈣、低鎂血癥。,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缺乏:維生素,A,、
4、,B,、,C,、,D,、,K,及微量元素鐵、銅、鋅。,體溫調節(jié)能力下降:體溫偏低,2,),.,各系統(tǒng)器官功能低下:,消化功能低下:胃腸蠕動減慢、消化液分泌,減少,吸收、消化功能差,食,欲不振、腹瀉。,心血管功能低下:心肌收縮力減弱,血壓偏,低,腎功能低下:腎臟濾過、濃縮功能減弱,多,尿、尿比重,。,.,中樞神經系統(tǒng)功能低下:煩燥、抑制交替。,免疫功能低下:易患各種感染。,臨床表現,1.,體重及皮下脂肪改變:,營養(yǎng)不良最早表現為體重不增,,隨后體重減輕,最后逐漸出現消瘦、皮下脂肪減少或消失。,皮下脂肪消減順序,:腹部,軀干,臀部,四肢,面部。,2.,身長的改變:營養(yǎng)不良持續(xù)時間長、程度嚴重者影響
5、骨骼發(fā)育,身長增長遲緩。,3.,肌肉、皮膚、毛發(fā)改變:肌肉松弛、皮膚失去強性、毛發(fā)干枯、肌張力差、活動少、運動落后,。,4.,心理行為改變:早期煩燥不安、脾氣大,隨后反應遲鈍、少動,智力落后。,5.,其他:抵抗力低下,易患各種感染性疾病。營養(yǎng)不良性水腫、貧血和多種維生素、微量元素缺乏癥。,并發(fā)癥,1.,營養(yǎng)性貧血:,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最常見,,缺鐵、蛋白質、葉酸、,VitB,12,2.,自發(fā)性低血糖:突然發(fā)生,體溫不升,面色發(fā)灰,神志不清,脈搏減慢、呼吸暫停,若不及時搶救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3.,繼發(fā)感染:免疫功能低下。,4.,微量營養(yǎng)素缺乏:維生素,A,(多見)、,B,、,C,、,D,缺乏
6、;鋅缺乏:,3/4,病兒出現,實驗室檢查,血清總蛋白 白蛋白,血清酶活力 (如淀粉酶、脂肪酶、轉氨酶、堿性磷酸酶),膽固醇,各種電解質、微量元素、維生素,血糖下降,血清鐵蛋白、總鐵結合力均下降。,診斷,根據小兒的年齡,喂養(yǎng)情況,體重下降,皮下脂肪減少,全身各系統(tǒng)功能紊亂 及其他營養(yǎng)缺乏的癥狀和體證,典型病例的診斷并不困難,分型和分度如下:,第一課件網站,5,歲以下營養(yǎng)不良的體格測量指標的分型和分度,嬰幼兒營養(yǎng)不良的分度,3,歲以上小兒營養(yǎng)不良分度,治療,1.,消除病因,2.,護理。因抵抗力差,良好的護理很重要,保持清潔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充足睡眠及戶外活動。每周測體重,12,次,每月測身長,1,次
7、。,3.,調整飲食:,熱量和各種營養(yǎng)素需要量,以每日每公斤體重計算。,熱量供給:根據病情、胃腸道對食物的耐受能力來決定熱量供給量。逐步增加、合理飲食。,輕者:每天,250330kJ/kg.d,開始,,重者:從,167293kJ/kg.d(4060Kcal/Kg.d),開始,由少,多,逐漸增加至,628,711kJ/kg.d(150170Kcal/Kg.d),。,旦白質供給,:1.52g/Kg.d,開始,加至,34.5g/Kg.d,食物選擇:,原則:,適合患兒消化能力和符合營養(yǎng)需要的食物,盡可能選用高蛋白、高熱量、足量維生素、合理的電解質及微量元素的食物。,輔食的添加由少,多,單一,多種,稀,干
8、,使胃腸道逐步適應,以免腹瀉。,4.,促進消化及代謝功能,藥物療法:,各種消化酶(胃蛋白酶、胰酶等)口服。,蛋白質同化藥物:苯丙酸諾龍,可促進蛋白質合成并增加食欲,肌注,1-3,次,/,周,連續(xù),2-3,周。同時供給充足能量及優(yōu)質蛋白飲食。,普通胰島素,2-3U,皮下注射,,1,次,/,日,,1,2,周一療程。注射前先服葡萄糖,20,30g,。胰島素能降低血糖,增加饑餓感,用于胃納極差,進食極少或拒食者。,補充各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鋅劑:提高味覺敏感度,增加食欲,可口,服元素鋅,0.5-1mg/Kg.d,成份輸血或血漿:重者少量、多次,,10ml/kg.,次。,中醫(yī)治療:針炙、捏脊、推拿、理
9、療或體療、參苓白術散、人參養(yǎng)榮湯等,5.,要素飲食及腸道外全營養(yǎng)。對無食欲重癥兒可運用。,要素飲食是一種多營養(yǎng)成分的混合型小兒保健食品,內含葡萄糖、氨基酸、甘油三脂、無機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鼻飼。,腸道外全營養(yǎng):靜脈內高能營養(yǎng),用于不能應用要素飲食兒。,6.,并發(fā)癥的治療。,預防,1.,合理喂養(yǎng):母乳喂養(yǎng),合理添加輔食。,2.,合理安排生活制度:保證充足睡眠,糾正挑食、偏食,鍛煉。,3.,及早糾正先天性畸形,如唇裂、腭裂、幽門肥大性狹窄等。,4.,預防各種傳染病和感染性疾病。,5.,應用生長發(fā)育檢測圖,問題,1,、營養(yǎng)不良最早表現為:,體重不增,2,、皮下脂肪消減順序:,腹部,軀干,臀部,四肢,面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