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研存在的問題原因及解決措施》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教科研存在的問題原因及解決措施(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傳播優(yōu)秀Word版文檔 ,希望對您有幫助,可雙擊去除!
濰坊瀚聲國際學校教師發(fā)展中心教科研辦公室
新課程教學的發(fā)展,需要對中小學教育作進一步深入的研究與探討。中小學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是建立在教育科學研究的基礎之上的,教育研究的過程就是教師解決實際問題、增強工作能力、提高理論水平、升華教育智慧的過程。學校教育科研一體化,做到課題研究和教育教學活動相結合,堅持以教科研服務教育教學,以教科研促進教育教學,促進教師發(fā)展,更大程度地促進學校的發(fā)展。
但是審視當前學校教科研工作的現狀,我深深感覺到學校教科研工作確實還存在著不少的困難和問題,迫切需要我們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解決。
問題清單
2、一、教師對教科研認識偏頗。
二、教師進行教科研的能力有待加強。
三、教育科研的管理還不夠規(guī)范和嚴格。
四、教育科研缺還缺乏細致的行動研究。
原因分析
一、教師對教科研認識偏頗。
6 / 8
一部分教師認為,教育科研有點高不可攀,自身的理論功底薄弱,接觸面窄,缺乏研究能力,研究工作無從下手;平時的教學任務比較重,壓力大,工作忙,教育科研與自己關系不大;甚至一些教師擔心搞科研會耽誤時間,分散精力,影響教學質量,認為兩者不可兼得;認為教育科研只是急功近利,搞科研只是為了應付評職稱,晉級加薪或者獲取名利。
二、教師進行教科研的能力有待加強。
教師在學科教學、班級管理、師生交往中都
3、有很多的“困惑”,但是面對這些“困惑”只是說說議議,很少去深入地探究這些困惑背后的真實原因,許多人缺少問題意識和研究品質。把“問題”變成“課題”的意識有待提高。
從中折射出來的問題是教師的知識儲備不夠,學習的不夠,讀書太少,所以對身邊的教育資源不能進行很好的挖掘和利用。
教師的科研問題選擇和論證能力,科研計劃的設計能力,科研信息、資料的收集、整理能力,科研成果的分析、總結能力等都需要進一步提高。課題的選擇過大,論證概念不清,說服力不強,研究思路混亂,找不準突破點,研究方法的選擇不切實際等等。
三、教育科研的管理還不夠規(guī)范和嚴格。
教科研工作的運行機制還不夠健全,如缺少必要的剛性激勵評價
4、機制,難以調動教師從事教育科研的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
四、教育科研缺還缺乏細致的行動研究。
教育科研必須與教和學的教育實踐緊密結合,教育科研的成果必須是教育實踐的物化成果,具有極強的可操作性,但在實際的教育科研中教與研往往脫節(jié),教育研究浮于表面,教科成果也少有推廣性和缺乏實踐意義。
對教育科研的專業(yè)知識儲備不足,在對許多課題研究教師的研究項目進行指導時,往往捉襟見肘、力不從心,難以對教科研活動進行有效指導。
解決辦法
一、教師對教科研認識偏頗。
進一步轉變觀念,明確中小學教育科研的功能定位與價值取向。
1.基于學校的認識——學校開展教育科研的目的是以教育科研的先進理念、理論和方法
5、來指導我們的教育教學實踐,決不是為了裝門面、當擺設、搞形式。要以“學校為本”,根據學校發(fā)展和教師的需要確定研究課題,開展科研活動,強調解決教師自己的問題、真實的問題和實際的問題。
2.基于教師的認識——教師應樹立兩個觀念:一是“教師即研究者”的觀念,強調教師的科研主體地位,教師應自覺、主動地致力于探索和解決自身教學實踐中的“困惑”和“問題”,以此為課題,進行教育反思、教育實踐,解決實際問題;二是“研究者自我發(fā)展”的觀念,“為自己而研究”,教師把適合學校和個人發(fā)展的課題作為學校形成辦學特色、個人形成教學風格的切人點,在研究中不斷成長,促進自身專業(yè)化發(fā)展。
3.基于科研與教研的認識——中小學教
6、育科研提倡“校本科研”。使科研工作與學校教育教學緊密結合,增強教科研對教育教學的指導作用,做到科研和教研緊密結合。
二、教師進行教科研的能力有待加強。
進一步加強學校教育科研機構的建設,吸納學科主任、備課組長等教學和科研能力強的教師組建教科研團隊,使學??蒲泄ぷ髂茏呱险\壍?。
三、教育科研的管理還不夠規(guī)范和嚴格。
進一步完善和改進教育科研管理機制。
1、科研運行機制
教育科研機構,要做到人員固定、職能明確,努力構建“教師發(fā)展中心——教科研——學科——備課組——教師”自上而下的一體化運行模式,形成全員參與的教育科研局面。根據學校實際,制定課題“立項”、“評審”及“獎勵”等條例,為科
7、研營造良好的制度環(huán)境,使教育科研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可依。
2、科研激勵機制
將教育科研與職稱評定、教師獎勵掛鉤,并且加大評定、獎懲力度;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教科活動,多方面展示教師的科研能力;給予成果突出的科研帶頭人相應的待遇,使其“名利雙收”,從而產生一定的導向作用。
3、科研保障機制
一是制度保障,把教育科研列入學校發(fā)展規(guī)劃,并具體落實到學校工作計劃中去;二是時間保障,要有專門時間投入,鼓勵教師參加業(yè)務培訓,固定每周或每月科研活動時間,不能借口“教學任務重”而被擠占。
4、重視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廣運用。
利用學校微信公眾號,展示教師科研成果;與上級教育科研機構增強聯系,積極把本校教
8、育科研成果宣傳推廣等等。
四、進一步加強培訓,建設有力的教育科研隊伍。
教師是開展科研的主力軍,首先要加強教師隊伍建沒。提高教師的科研水平和科研意識,特別是加大對科研骨干的培養(yǎng),尤其要提高中青年教師的教科研水平。在培訓骨干的基礎上調動每個教師參與的積極性,使每位教師都參與到教育科研中來,堅持群眾性教科研的道路,不斷充實科研隊伍。
通過多種形式的教科研培訓活動,讓廣大教師學習先進的科研理念、科研方法。將研究和培訓整合在一起,組織相關參訓人員實際體驗或參與某項課題研究活動,邊操作邊學習,研究與培訓同步,通過研究活動與反思探討、總結評價達到培訓提高的目的。
?在實施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教育
9、科研越發(fā)顯示出其獨特的風姿。在教育科研的道路上,還有很大的空間等待我們?yōu)H坊瀚聲國際學校去探索與發(fā)掘。我校教育科研必將從實際出發(fā),秉承優(yōu)點,揚棄不足,提升教育科研的內涵發(fā)展,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促使教育教學質量的不斷攀升,為我校課程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溫馨提示:最好仔細閱讀后才下載使用,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