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尾巴案例分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比尾巴案例分析(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比尾巴》案例分析
一年級王鈞汶
一、導入新課。
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做游戲嗎?那我們就先來玩一個“摸身體”的游戲吧!
2.游戲開始。
師:摸摸你的臉,摸摸你的鼻子,摸摸你的耳朵,摸摸你的嘴巴,摸摸你的頭
發(fā),摸摸你的腿,摸摸你的肚子,摸摸你的尾巴。你們笑什么?你找到尾巴了嗎?
把你的尾巴亮出給大家瞧瞧!
師:對啊,我們是沒有尾巴??墒窃S多小動物們有尾巴。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哪些動物有尾巴呢?
生:猴子有尾巴。老虎有尾巴。兔子有尾巴。
師:同學們的知識面可真廣?。∧銈冋J識“尾巴”這個詞語寶寶嗎?【出示詞語卡片“尾巴
2、”】強調(diào)“巴”是輕聲。
3.動物王國里有尾巴的動物可多了,前兩天,他們進行了一場大比賽呢! 他們要比什么呢?【出示詞語卡片“比” 】(在黑板上板書題目:比尾巴)二、讀文識字。
1.有哪些小動物參加了比尾巴大賽呢?請小朋友們帶著這個問題自由讀課文。
2.學生自由讀課文。
3.指名回答,學生邊回答教師邊相對出示圖片和動物名稱。 并和小動物打招呼:
你好,
小兔。
4.這些小動物的名字里就包含了我們要學習的生字,出示生字卡片。重點識記
生字“松”
和“公”,用加一加、減一減的辦法記住它們。并學習新的偏旁八字頭。
5.指名學生回答,老師相
3、對指導。
6.這些生字寶寶還叫來了這一課其他的生字寶寶來和小朋友們做朋友。重點識
記生字“把”和“巴” ,方法同上。
三、讀兒歌
1、小朋友認識了 6 只動物朋友,他們是怎么比尾巴的呢?參加了哪些比賽項
目呢?請小朋友把書本翻 83 頁,大聲讀課文,難讀的生字、句子可以多讀幾遍。
2、比賽項目有哪些呢,(教師在黑板上出示) 誰的尾巴長? 誰的尾巴短? 誰的
尾巴好象一把傘?
( 1)每句話后面都有個像耳朵一樣的符號“?”叫問號。像只耳朵是問號(跟讀)。
( 2)帶著疑問的語氣來讀一讀,教師范讀,學生跟讀。 誰的尾巴彎?
4、誰的尾巴扁? 誰的尾巴最好看?
( 3)老師不再范讀,請讀的好的學生領讀。
( 4) “找朋友”小游戲:把問題的答案的圖片事先發(fā)給 6 名學生,請他們到講
臺前,其他學生問,他們答,并出示相對應的圖片。
3.小朋友們真厲害,都找到了正確的答案,現(xiàn)在請大家翻開書本 83 頁,我們一
起來讀課文。
(1)以問答的形式師生互讀。
( 2)以問答的形式大組分讀。
( 3)以問答的形式男女生分讀。
( 4)齊讀。
4.讀后談話:你還知道哪些動物的尾巴?他們有什么特點?學生自由說,教師
相機指導,并引導孩子按課文形式自編兒歌。
【案例
5、分析】
《比尾巴》是一首瑯瑯上口的兒歌,教案設計安排四個板塊:自由讀文、了
解大意;隨文識字、 介紹方法;看圖學文、感情朗讀; 寫字指導、拓展提高。“摸
摸你的尾巴” 使學生和老師拉近了距離。 抓住時機運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積累, 與
他們進行朋友似的交流, 誘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把動物王國搬進教室, 讓孩子
再現(xiàn)各種動物形象, 這樣的教學情境, 極大地誘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問答形式
的朗讀激起學生朗讀的興趣,并且便于學生記憶各種動物尾巴的特點。
雖然這篇課文有趣, 但課文很簡單, 學生會背之后也就沒有新鮮感可言。 因此,我把課文延伸到課外,提出: “
6、你們還知道哪些動物尾巴的特點嗎?話音剛落,孩子們就滔滔不絕地講開了, 不但講了尾巴的樣子, 有的還一個勁地講述尾巴的作用。比如小壁虎的尾巴,能長出新的尾巴。還有的補充松鼠尾巴的用途:
松鼠的尾巴在下雨的時候能當傘用, 冬天當被子蓋, 從高處往下跳時還可當降落
傘用??春⒆觽兣d致勃勃, 就因勢利導要求孩子們借助課件自編兒歌。 學生表現(xiàn)
非常精彩。有的編:誰的耳朵尖,誰的耳朵圓?誰的耳朵像把扇?兔子的耳朵尖,
熊貓的耳朵圓, 大象的耳朵像把扇。 誰的尾巴細?有的編: 誰的尾巴卷?誰的尾
巴像把小剪刀?水牛的尾巴細。小狗的尾巴卷。燕子的尾巴像把小剪刀。
閱讀教學不應該只想到閱讀課文, 應該更多地為學生提供一個廣闊的想象空
間。當孩子們帶著對比尾巴喜悅的感受, 學完這首詩歌時, 老師也為此獲得了更
多地信息和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