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歷史時期黃河的變遷探討今后治河的方略》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由歷史時期黃河的變遷探討今后治河的方略(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當代治黃論壇》第42—61頁
由歷史時期黃河的變遷
探討今后治河的方略
史 念 海
內(nèi)容摘要 黃河泥沙問題是河患的癥結,泥沙不治,河無寧日.證以千百年來黃河變遷的過程和歷史的淵源也復如是。數(shù)千年前,黃河中游黃土高原植被實為良好,侵蝕井不顯著,黃河下游華北平原,地勢卑下。湖泊遍布,大小相雜,隨著黃土高原草原、森林植被的破壞,河患日益頻繁。但歷史上仍大抵有兩個長期相對安流期。商周至秦代,東漢王景治河以后至唐代,概由黃土高原植被良好及恢復而阻遏侵蝕、減少泥沙的結果。安流期的存在,證明了黃河是可以治理的。今日言治河,應該根本肅清僅著眼于下游的錯誤,從全河著眼,在中游全面搞好水
2、土保持,阻遏泥沙入河,在下游改行疏濟,排除河床堆積的泥沙。泥沙排盡,懸河降低,長期安流的局面就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
黃河易決善潰,動輒泛濫,如何治理,歷來都成為問題。黃河的形成遠在有史以前,就是進入歷史時期,也已有數(shù)千年。它自青海發(fā)源,東注于海,蜿蜒達數(shù)千里。這樣一條上下數(shù)千年,東西數(shù)千里的大河,偶一潰決,其為禍患都不可以設想。欲求治理,似宜先追溯數(shù)千年來變遷的淵源,吸取前人治河成敗的經(jīng)驗,再縱核數(shù)千里地理的特征,征求其間的錯綜復雜的同異,從全局考慮,庶可有濟。
黃河泛濫為害已久。有關治河論著的豐富繁博,亦可以汗牛充棟。在繁雜的方略中,可以略事區(qū)分為四類,每類又可再分為兩派。從治理的河
3、段來說,可以分為全河派和下游派,從治理的工程來說,可以分為禹派和鯀派,從治理的脈絡來說,可以分為獨流派和分流派,從治理的對象來說,可以分為治水派和治沙派。這些類派雖然互相關連,其中也還是有主有從的。
治水事業(yè)起始甚早,而大禹的功績尤為舉世所推崇。禹的功績相當廣泛,涉及到不少的河流,不過其全力所關注的似在黃河。他曾經(jīng)疏過九河,渝過濟漯。九河和濟漯都應是黃河的支津,皆在黃河的下游。可是渭河支流的豐水能夠安流東注,也是禹的功績。其治理不僅限于黃河下游,實際上也兼顧到中游。這樣的治理可以稱之為全河派。
后世雖推崇大禹,可是歷代的治河者致力所在卻都偏在下游。從賈讓首陳三策,到潘季馴和靳輔諸家,甚
4、至直到解放以前,所謂治河方略大都貫注于下游一隅,稱之為下游派。下游派的具體措施,雖各有不同,然大要一點都是在防止河水的決溢泛濫。顯然,如果說河患的癥結在于泥沙這一論證不為謬誤,則全河派應偏于治本,但如果不從治理泥沙著眼,還不能算是治本派。至于下游派只能算是治標派。
今日而言治河,應該根本肅清僅著眼于下游的錯誤,從全河著眼。前面說過,當前要有一個先決的措施,這是為了解決燃眉之急,但不能因為要解決燃眉之急,就專心注意于眉睫之間,而忽略了全身。
既然河患的癥結在泥沙,泥沙的主要來源在中游,泥沙在下游的堆積促使河床的抬高,引起決溢泛濫,因此解決這個癥結,在中游要阻遏泥沙的流入河中,在下游要排除河床上堆積的泥沙。
本文作者 吏念海,1912年生。曾任蘭州大學、西北大學教授授,現(xiàn)任陜西師范大學教授、唐史研究所所長,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