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單元 課題2 分子和原子(第一課時 教學設計與反思》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第三單元 課題2 分子和原子(第一課時 教學設計與反思(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課題
人教版《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 自然界的水
課題2 分子和原子(第一課時)
教材分析
本課題主要通過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的思考和有關實驗的探究總結概括出分子的基本性質,認識分子、原子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
學情分析
學生在第三單元課題1水的電解實驗中已提到構成物質的微粒分子和原子,對其有粗淺的了解。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構成的;
(2)運用分子的觀點解釋一些生活中簡單的化學想象;
(3)學會運用實驗、觀察、識圖等方法獲取信息,
2、學會運用想象、類比、分析、歸納等方法處理加工信息。。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分子運動的實驗探究活動認識其基本過程和方法,;
(2)通過實驗、討論初步建立“世界是物質的,物質是可分的”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觀。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通過實驗、問題的討論,培養(yǎng)學生求實、創(chuàng)新、合作的科學品質;
(2)通過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體驗探究成功樂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形成持續(xù)不斷的學習化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分子是客觀存在的,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微粒
難點:通過實驗探究概括出分子的基本性質,會用分子等微觀的觀點解釋說明有關化學現(xiàn)象。
教學過
3、程
教學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創(chuàng)設情境
引入課題
[動畫投影]
1、小明站在陽臺上看到:濕衣服曬干,水跑到哪里去了?
2、路過花店時小丸子對小英子說:我聞到了花香,你聞到了嗎?
3、沖糖水時,小剛感到
困惑把白糖放入水中,塘不見了,而杯中的水卻有了甜味
4、小強指著馬路問爸爸:馬路為何隔成許多水泥塊,塊與塊之間的間隔冬天與夏天為何不一樣?
【設問】以上四組生活中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我相信學完本節(jié)知識后你一定會解釋以上現(xiàn)象。
【板書】課題
觀看投影并思考,翻閱課本
。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暗示化學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
4、,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
溫故知新
[設問]
前面我們在學習水的組成的測定實驗時講到水、氫氣、氧氣等物質它們是由一些微粒即它們的分子構成的。
回憶相關知識和內容
讓學生聯(lián)系舊知構建新知。
實驗導學
實驗探究
[引導]
現(xiàn)有水、品紅兩種物質,猜想它們是由什么構成的?請大家完成將品紅放入水中的實驗,
想一想:你觀察到了什么現(xiàn)象?你怎樣解釋這種現(xiàn)象?
【播放動畫】分子在水中擴散的微觀過程。
【投影】1、苯分子的照片2、移走硅原子構成的文字
[活動探究]
實驗現(xiàn)象:
品紅在水中逐漸化開溶解,整杯水最終都變成均勻的紅色。
結論:一、宏觀物質都是由微小
5、的粒子-分子、原子構成的,分子、原子是客觀存在的。
培養(yǎng)動手實驗學生、大膽嘗試、科學總結的習慣,體驗探究成功的快樂,從而加深學生對物質微觀構成的印象。
活動探究
解決懸念
【演示實驗】:在燒杯A中裝入20毫升的蒸餾水,滴入2~3滴的酚酞試液,得到無色溶液。在燒杯B中裝入10毫升濃氨水。用一只大燒杯把A、B兩燒杯罩在一起幾分鐘后,觀察到小燒杯A中的溶液變成了紅色。上述現(xiàn)象說明了什么?請你用簡單的實驗證明自己的解釋。
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方案的設計
【設計方案,進行探究】
1、 用潔凈的燒杯C裝入20毫升蒸餾水,滴入2~3滴酚酞試劑。靜置,觀察想象,將其單
6、獨罩在大燒杯里,觀察現(xiàn)象。
2、 ;另取兩只燒杯,重新配好A燒杯中的溶液,B溶液用蒸餾水代替濃氨水,用大燒杯罩住A、B燒杯,觀察現(xiàn)象。
3、小心聞B燒杯的濃氨水,嗅到刺激性氣味。取出濃氨水少量于試管中,滴入酚酞試劑,觀察現(xiàn)象。
【學生猜想】
1、 A燒杯內滴入的酚酞要過一段時間才能變紅,與B燒杯無關。
2、 大燒杯上可能沾有某種物質,散發(fā)出肉眼看不見的粒子,與燒杯A中溶液接觸,使其變紅。
3、 燒杯B中的濃氨水散發(fā)出一種肉眼看不見的粒子,慢慢溶解到燒杯A的溶液中,使A溶液變成紅色
【獲得結論】
1、 氨水能使酚酞試劑變紅
2、 B燒杯濃氨水中有肉眼看不見的粒子逸出,有些粒子進
7、入A燒杯的溶液中,使溶液成分改變,顏色變紅。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實驗能力,科學探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自主學習
分組探究
動手實驗
總結歸納
A組:一杯開水,一杯冷水,同時放入質量相同的品紅,觀察現(xiàn)象。
B組:下面一個集氣瓶盛紅棕色的二氧化氮氣體,上面一個集氣瓶盛空氣,抽走中間的玻璃片,觀察現(xiàn)象。
C組:(1)50毫升的水與50毫升的水混合(2)50毫升的酒精與50毫升的酒精混合(3)50毫升的水與50毫升的酒精混合
D組:各取兩支大小相同的醫(yī)用注射器,將栓塞向外拉,分別吸入等體積的空氣和水,用手指頂住針筒的末端的小孔,將栓塞慢慢推入
8、。
填寫實驗報告單
你有何發(fā)現(xiàn)?
[動手實驗]:觀察記錄實驗現(xiàn)象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第四組
各組派代表匯報實驗結果。
總結歸納分子的基本性質
創(chuàng)設實驗情境,鼓勵小組合作探究,激勵創(chuàng)新,提高分析并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促進學生進行發(fā)散思維。
。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能力,自我歸納能力,體驗科學發(fā)現(xiàn)的完整過程,再次體驗探究成功的喜悅
總結歸納
問題討論
得出結論
【拓展結論并投影】
結論1、分子總是不斷運動的,溫度越高,運動速率越快。
結論2、分子之間有間隔,氣態(tài)物質的粒子間隔比較大,固態(tài)、液態(tài)物質的
9、粒子間隔比較小
(1)苯分子照片中兩個相鄰苯分子間黑色的部分是什么?
(2)“酒香不怕巷子深”、水燒開在壺口處能看見白霧,說明了分子具有什么性質?
通過知識的類比,讓學生既鞏固了舊知識,又獲取了新的知識和技能,讓自己的思維再次得到升華。
提出質疑
總結概括
我們說了這么長時間的分子,那么,你看見分子了嗎?這說明什么?
再次展示苯分子、硅原子的照片(強調是利用掃描隧道顯微鏡等尖端儀器放大幾十萬倍后得到的)
[投影]
1幾種常見的分子模型。
2、空氣的自白
積極思考、響應。
總結出分子的第三個基本性質:分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
利用多媒體和圖片,讓學生
10、通過多種感官同時并用,在頭腦中形成微觀粒子的想象表象,感知微粒的存在。。
討論交流
知識回顧
布置作業(yè)
1、 解釋四幅Flash動畫中的問題
2、 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感受?
3、 課本54頁第3題(2)(3)(4)(6)
4、 親自動手制作幾種分子模型。
5、 以“水分子的自述”寫一篇作文
思考、回答。
知識梳理
課后作業(yè)鞏固
理論聯(lián)系實際,學以致用。培養(yǎng)自我歸納、總結的習慣,體驗成功的樂趣,激發(fā)更大的學習熱情和動力。
鞏固、拓展、深化學習內容,活化知識,促進想象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板書設計
課題 2 分子和原子
一 宏
11、觀物質都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和原子構成的。分子和原子是客觀存在的。
二 分子的基本性質
1、分子總是在不斷運動的,溫度越高,運動速率越快。
2、分子之間有間隔,氣態(tài)物質的粒子間隔較大,固態(tài)、液態(tài)物質的粒子間隔比較小。
3、分子的體積和質量都很小。
學生學習活動評價設計
根據(jù)新課程的教學理念,“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是整個課堂的主人,教師只是一個引導者、幫助者、合作者。學生在課堂上通過自己親身探究、設計、動手操作實驗、討論交流能夠較快得出分子的基本性質,在掌握知識的同時,激發(fā)了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嚴肅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促進了同學間合作精神,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反思
我
12、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體現(xiàn)了新課程理念,把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在探究氨分子運動時,留給學生廣闊的思維空間,讓學生大膽猜想,。設計實驗方案并進行實驗,讓學生體驗到實驗的樂趣,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科學品質得到了落實。問題情境真實,設計巧妙,達到了質疑激趣的目的,以學生為主體,把課堂還給學生,設置一環(huán)一環(huán)的問題讓學生討論、實驗,適當點撥指導,使學生的思維不斷的處于亢奮狀態(tài),培養(yǎng)了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和嚴密性。但是本節(jié)課時間安排略長,有些地方過長,素材獲取應不拘泥于教科書,還應更生活化些,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化學就在我們身邊。學生的動手能力還有待加強,學生動手時有點怕,今后教學中要從第一章開始讓學生多動手參與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