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第一環(huán)節(jié)考試題附答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第一環(huán)節(jié)考試題附答案(11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 第一環(huán)節(jié)考試題附答案
(機關企事業(yè)單位適用)
1、“群眾”的含義是什么?
按現(xiàn)代漢語的字面理解,“群眾”有兩層含義。一是指“人民大眾”或“居民的大多數(shù)”,即與“人民”一詞同義。如毛澤東同志對群眾就曾經用過“民眾”、“工農大眾”、“人民大眾”和“人民群眾”等不同稱謂,1942年他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對群眾做了更具體的劃分:“什么是人民大眾呢?最廣大的人民,占全人口90%以上的人民,是工人、農民、兵士和城市小資產階級。這四種人,就是中華民族的最大部分,就是最廣大的人民大眾?!倍侵浮拔醇尤朦h團的人”或者“不擔任領導職務的人”,表示“黨員”與“群眾”的區(qū)別,“干部”與“群眾
2、”的區(qū)別。如《黨章》中提出“不允許任何黨員脫離群眾,凌駕于群眾之上”、“黨的支部委員會對申請入黨的人,要注意征求黨內外有關群眾的意見”等。(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1942年5月2日;《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部分修改,2012年11月14日通過)
2、毛澤東對黨的群眾路線是如何論述的?
毛澤東同志歷來重視做群眾工作,在第一次大革命時期,毛澤東就曾深入農村做調查研究,熱情支持農民運動。大革命失敗后,他率先建立了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對中國革命道路等一系列重大問題,進行了艱苦的思索和探討,這使他對黨和人民群眾的關系這一重大問題的認識日益深入。1929 年12
3、 月,毛澤東在《關于糾正黨內的錯誤思想》中指出,紅軍不是單純?yōu)榱舜蛘潭蛘痰?,而是為了宣傳群眾、組織群眾、武裝群眾,并幫助群眾建設革命政權才去打仗的。指出黨對于軍事工作要有積極的注意和討論,一切工作在黨的討論之后,再經過群眾路線去執(zhí)行。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時期,革命的敵人異常強大和殘暴,而革命力量十分弱小,以毛澤東為代表的堅持正確路線的共產黨人,愈加深刻地認識到,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黨只有扎根于群眾之中,緊緊地依靠群眾,和群眾同呼吸、共命運,才能求生存、求發(fā)展、求勝利。1934 年春,毛澤東發(fā)表《關心群眾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講話,指出要取得群眾的擁護,“就得和群眾在一起,就得去發(fā)動群眾
4、的積極性,就得關心群眾的痛癢,就得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謀利益,解決群眾的生產和生活的問題”。他指出,“我們不但要提出任務,而且要解決完成任務的方法問題”,“一切工作,如果僅僅提出任務而不注意實行時候的工作方法,不反對官僚主義的工作方法而采取實際的具體的工作方法,不拋棄命令主義的工作方法而采取耐心說服的工作方法,那末,什么任務也是不能實現(xiàn)的?!彼€指出,真正的銅墻鐵壁是千百萬真心實意地擁護革命的群眾,只有動員群眾,才能進行戰(zhàn)爭,只有依靠群眾,才能進行戰(zhàn)爭。這一時期,毛澤東事實上已經把群眾路線看作是我們黨的活動應當經常和普遍遵循的根本原則。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zhàn)爭后期到黨的七大,毛澤東思想全面成熟起來,
5、黨的群眾路線也有了科學的理論形態(tài)。黨中央和主力紅軍長征到達陜北以后,為從根本上解決中國革命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毛澤東集中精力深入研究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從哲學的高度分析中國革命的重大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1937 年完成的《實踐論》和《矛盾論》就是這方面的研究成果,他們?yōu)辄h的群眾路線奠定了堅實的哲學基礎。
1943 年,毛澤東為中共中央所寫的《關于領導方法的若干問題》中,闡明了黨的群眾路線的本質點,指出:“凡屬正確的領導,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這就是說,將群眾的意見(分散的無系統(tǒng)的意見) 集中起來(經過研究,化為集中的系統(tǒng)的意見) ,又到群眾中去做宣傳解釋,化為群眾的意見,使群眾堅持下去,
6、見之于行動,并在群眾行動中考驗這些意見是否正確。然后再從群眾中集中起來,再到群眾中堅持下去。如此無限循環(huán),一次比一次更正確、更生動、更豐富。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認識論?!边@里,毛澤東雖然未使用群眾路線這個詞,但對群眾路線的領導方法的全過程、各個環(huán)節(jié)及其領導方法的哲學基礎做了十分完整而深刻的論述。這樣,毛澤東一方面把馬克思主義認識論、辯證法和歷史觀轉化為群眾路線,另一方面又把黨的群眾路線提高到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高度作了理論概括,實質上這是黨的群眾路線具備成熟的理論形態(tài)的標志。(孟慶?。骸饵h的群眾路線的形成和發(fā)展》,2006年)
3、鄧小平對黨的群眾路線是如何論述的?
黨的正確的路線、政策是從群眾
7、中來的,是反映群眾的要求的,是合乎群眾的實際的,是實事求是的,是能夠為群眾所接受、能夠動員起群眾的,同時又是反過來領導群眾的,這就叫群眾路線。(鄧小平:《提倡深入細致的工作》,1961年10月23日)
什么是黨的工作中的群眾路線呢?簡單地說來,它包含兩方面的意義:在一方面,它認為人民群眾必須解放自己;黨的全部任務就是全心全意地為人民群眾服務;黨對于人民群眾的領導作用,就是正確地給人民群眾指出斗爭的方向,幫助人民群眾自己動手,爭取和創(chuàng)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因此,黨必須密切聯(lián)系群眾和依靠群眾,而不能脫離群眾,不能站在群眾之上;每一個黨員必須養(yǎng)成為人民服務、向群眾負責、遇事同群眾商量和同群眾同甘共苦的
8、工作作風。在另一方面,它認為黨的領導工作能否保持正確,決定于它能否采取“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方法。
如果不從認識方法上解決黨的主張必須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問題,那末,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仍然不能真正的解決。實踐證明,許多人并非在主觀上沒有為人民服務的愿望,但是他們仍然把工作做壞了,使群眾受到重大的損失。這是因為他們自以為是先進分子,是領導者,比群眾懂得多,因而遇事不向群眾學習,不同群眾商量,因而他們出的主意,經常在群眾中行不通;但是,他們又不從錯誤和失敗中取得教訓,以為錯誤和失敗,只是由于群眾落后和其他臨時因素的影響,因而濫用黨的威信,繼續(xù)一意孤行,這就使他們的錯誤和失敗愈
9、來愈嚴重。(鄧小平:《關于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1956年9月16日)
4、江澤民對黨的群眾路線是如何論述的?
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堅持并發(fā)展了我黨的群眾路線,并以獨到的視野看待黨群關系,即把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視為一個根本的政治問題,為新時期黨群關系建設賦予了時代的新內容。江澤民同志在1995 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什么叫政治?從根本上說,政治問題主要是對人民群眾的態(tài)度問題,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問題?!痹邳h的中央紀委第三次全體會議中他指出:“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如何,是關系到黨的事業(yè)興衰成敗和黨的生死存亡的一個根本政治問題?!苯瓭擅裢景腰h群關系作為一個根本政治問題來抓,掀開了黨群關系建
10、設的新篇章。
“民為國之本,國依民而存?!币A得民心,必須順民意。江澤民在黨的十五屆五中全會上說:“歷史和現(xiàn)實都表明,一個政權也好,一個政黨也好,其前途和命運最終取決于人心向背,不能贏得最廣大群眾的支持,就必然垮臺。”2000 年2 月,江澤民同志提出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強黨群關系建設的時代新綱領,“三個代表”是我黨的立黨之本,執(zhí)政之基,力量之源。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是“三個代表”的核心和歸宿,是我黨全部事業(yè)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和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都是為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服務的?!拔覀凕h要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的思想,堅
11、持了馬克思主義人民主體的觀點,是對毛澤東“為人民服務”思想和鄧小平“三個有利于”理論的重大發(fā)展,為新時期加強黨群關系建設指明了方向。(孟慶俊:《黨的群眾路線的形成和發(fā)展》,2006年)
5、胡錦濤對黨的群眾路線是如何論述的?
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領導集體,更是視黨的群眾路線為黨的生命線,時時事事為人民群眾著想,展示了新一屆領導集體的親民形象,贏得了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2003年7 月1 日,胡錦濤同志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理論研討會上的講話中,提出了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科學理念。指出“堅持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必須落實到黨和國家制定和實施方針政策的工作中去。須落實到各級領導干部的思
12、想和行動中去。須落實到關心群眾生產生活的工作中去?!辈⒁辉購娬{要“用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來衡量我們的一切決策,“制定和實施深化改革、促進發(fā)展、保持穩(wěn)定的各項方針政策,都要把實現(xiàn)好、維護好、發(fā)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依據(jù),都要統(tǒng)籌兼顧、妥善處理各方面的利益,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路線,傾聽群眾呼聲,反映群眾意愿,集中群眾智慧,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創(chuàng)新發(fā)展思路,努力使我們的方針政策更好地體觀人民群眾的利益,使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更快更好地發(fā)展起來,不斷讓人民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各級領導干部都要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和真
13、心實意對人民負責的精神,做到心里裝著群眾,凡事想著群眾,工作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要堅持權為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為群眾誠心誠意辦實事,盡心竭力解難事,堅持不懈做好事。要始終把群眾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各項工作各個環(huán)節(jié)都細研究群眾的利益,關心群眾疾苦,體察群眾情緒,努力運用說服教育、示范引導和提供服務等方法,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團結帶領群眾不斷前進。領導干部必須深入基層、深入群眾,特別是要到最困難的地方去,到群眾意見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開的地方去,同那里的干部和群眾一道,努力排憂解難,化解矛盾,打開工作局面?!彼€指出:“群眾利益無小事,凡是涉及群眾的切身利益和實際困難的事情,再小也要竭盡全力去辦。要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掛在心上,對群眾生產生活面臨的這樣那樣的困難,特別是對下崗職工、農村貧困人口和城市貧困居民等困難群眾遇到的實際問題,一定要帶著深厚的感情幫助解決,切實把中央為他們脫貧解困的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胡錦濤總書記充滿深情的講話,不僅為我們黨開展群眾工作,密切黨群關系提供了方法論,也為黨的群眾路線注入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