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詩三首學案教師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杜甫詩三首學案教師版(5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杜甫詩三首學案(教師版)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復習杜甫的相關文學常識,了解律詩的有關知識。
2、掌握詩歌鑒賞里面借景抒情和詠史懷古兩種表現(xiàn)手法,體會杜甫詩歌沉郁頓挫的風格。
[過程與方法]
1、在反復誦讀并背誦的基礎上了解詩歌大意,運用“知人論詩”的方法準確理解作品主題。
2、運用老師精講示范,學生合作學習,課后獨立思考練習相結(jié)合的方式。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理解杜甫將自身命運與國家、民族、人民的命運聯(lián)系在一起的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懷。
學習課時:三課時
第一課時
目標:復習杜甫的相關文學常識,了解律詩的有關知識,通過《
2、秋興》的講解學習借景抒情的表現(xiàn)手法。
一、復習杜甫及律詩的相關知識。
(1)杜甫是( 唐 )代大詩人,字( 子美 ),自號( 少陵野老 ),世稱( 杜少陵 ),因為他曾做過工部員外郎,所以又被稱為( 杜工部 )。他的詩歌反映了唐由盛轉(zhuǎn)衰的過程被稱作( 詩史 ),他本人被稱作( 詩圣 )。
(2)“三吏”是指杜甫寫的( 石壕吏 )、( 潼關吏 )、( 新安吏 );“三別”是指他寫的( 新婚別 )、( 無家別 )、( 垂老別 )?!叭簟薄叭齽e”是他( 現(xiàn)實主義 )詩篇(風格)的光輝頂點,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他的作品收在《杜工部全集》里。
(3).律詩分五言和七言,每首( 八 )句( 四 )
3、聯(lián),依次稱( 首聯(lián) )、( 頷聯(lián) )、( 頸聯(lián) )、( 尾聯(lián) ); 凡偶數(shù)句都要押韻;中間兩聯(lián)須對仗。
二、解題
參看注釋,“秋興”就是:借秋天的景色感物抒懷之意。
明確這首詩的鑒賞重點:借景(物)抒情。
三、方法指導
借景抒情這種表現(xiàn)手法的答題要點是:寫了哪些景(物),這些景(物)呈現(xiàn)出什么特點;作者借助這些景(物)抒發(fā)了什么情懷。
四、具體解析
1、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找出這首詩寫到的跟秋天有關的景物,并用詩里面的字眼描述這些景物的特點,完成下面的表格。
景物
特點
玉露
楓樹林
凋傷
巫山巫峽
蕭森
波浪
兼天涌
風云
接地
叢菊
開
4、
孤舟
系
寒衣
砧
急
2、結(jié)合上面的表格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詩歌前四句所寫的秋天的景象。
前四句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楓葉凋零,秋氣蕭森,巨浪滔天,風起云涌的蒼涼、壯闊的秋景圖。
3、聯(lián)系時代背景理解這四句的深沉意韻。
背景:《秋興》寫于公元766年的秋天,當時 “安史之亂”雖已平息,但在平定“安史之亂”戰(zhàn)爭中強大的軍閥也擁兵割據(jù),對朝廷構成了威脅;在外與吐蕃的戰(zhàn)爭也接連不斷。國運威迫,猶如四季之在暮秋,杜甫為此而深感憂慮。寫此《秋興》時,作者已五十五歲,已處在人生之秋,眼看來日無多,葉落歸根之想更為迫切。正是在此種悲人生之秋和國運之秋的心境下,他寫下了《秋興》這首詩。
這樣
5、一來,作者寫凋零的楓樹,不僅是在再現(xiàn)客觀的自然景象,還以此喻指國運的衰退,人生暮年。寫滔天的巨浪,漫天的風云也喻指國家動蕩不安,自己為此心潮起伏。
4、扣住后四句的景物特點,找出含有作者感情的字眼,概括出詩人寄寓在這些景物中的思想感情。
字眼:淚、孤、故園心、寒
感情:故園之思、羈旅之苦、孤寂之感。
5、通過以上分析,完成對借景抒情這種表現(xiàn)手法的鑒賞。
作者通過對( 巫山巫峽一帶玉露、凋謝的楓樹林、兼天的波浪、接地的風云 )等景物的描寫,為我們描繪了一幅( 蕭條、凄清、蒼涼、壯闊 )的深秋圖景,表現(xiàn)了作者( 憂國憂民 )和( 漂泊在外思念故鄉(xiāng)的孤獨抑郁 )的感情。
6、誦讀并背誦這
6、首詩。
第二課時
目標:運用合作學習的方式學習《登高》,以此復習借景抒情這種表現(xiàn)手法。
一、 回顧上節(jié)課所學的借景抒情的表現(xiàn)手法。
二、 運用上節(jié)課所學的借景抒情的表現(xiàn)手法鑒賞《登高》
1、 這首詩寫到了哪些景物?詩里面分別用哪些字詞描寫這些景物?
景物有:風、天、猿、渚、沙、鳥、落木、長江
描寫景物的字詞有:“急”“高”“嘯哀”“清”“白”“飛回”“無邊”“蕭蕭”“不盡”“滾滾”
2、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出這些景象的特點。
特點:悲涼、清冷、壯闊
3、聯(lián)系上首詩理解“落木”“長江”這兩個意象的深沉含義。
落木:由落葉飄零想到自己已經(jīng)到了生命晚秋,有一種遲暮之感。
長江:
7、長江不盡,但人的生命有盡,歷史和時間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顯得短暫;江水的流逝還比喻時光的流逝,韶光已不在,但是壯志卻未酬。
4、找出后兩聯(lián)中含有作者感情的字眼,體會作者由登高所見之景引發(fā)的情。
字眼:悲、獨、恨、潦倒
感情:漂泊之苦、人生遲暮之感、疾病加身之痛、壯志未酬之憾。
5、通過以上分析,完成對借景抒情這種表現(xiàn)手法的鑒賞。
這首詩通過寫( 登高所見之景 ),描繪了一幅( 悲涼、清冷、壯闊 )的深秋圖景,表達了作者(長年漂泊在外孤獨、寂寞的羈旅之愁和遲暮之年壯志未酬的感傷。)
三、 誦讀并背誦這首詩歌。
四、 隨堂檢測。
閱讀下面的詩歌,回答問題。
楓橋夜泊 張繼
月
8、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①在詩中作者寫哪幾種景物?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
明確:月落、烏啼、滿天白霜、江邊的楓樹、漁火、寒山寺。特征:秋夜幽寂清冷。
②通過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寫出落榜后孤孑清寥、愁緒滿懷的情感。
第三課時
目標:用講練結(jié)合的方式學習詠史懷古這種表現(xiàn)手法。
一、 解題
“詠懷古跡”就是借詠古跡來抒懷。
二、 鑒賞《詠懷古跡》中詠史懷古的表現(xiàn)手法。
1、 方法指導:
這種手法是借古人古事來抒發(fā)自己的情懷,或歌頌、或貶抑、或借古諷今,或寄寓個人懷才不遇的感傷,或表達昔盛今衰的興替之感。先要明
9、確詩歌里面寫了哪位古人,寫了他的哪件或哪些事;然后要弄清楚這位古人,這些事跟作者有什么關系。
2、 這首詩具體寫到的古人是王昭君,如果每一聯(lián)是從一個角度寫王昭君的話,那么詩歌從哪四個角度寫了王昭君?
四個角度:首聯(lián)寫昭君的出生地,引出對象
頷聯(lián)寫昭君悲劇的一生
頸聯(lián)揭示昭君悲劇的根源
尾聯(lián)點明昭君之怨
3、 結(jié)合杜甫的生平經(jīng)歷, 找出王昭君跟作者的相似點
昭君 杜甫
遠嫁異域 漂泊異鄉(xiāng)
才貌雙全不被賞識 赤膽
10、忠心不被重用
心系故國 憂國憂民
遺恨之深 悲愁之濃
4、 通過以上分析,完成對詠史懷古這種表現(xiàn)手法的鑒賞。
這首詩通過寫(王昭君的不幸遭遇)表達了作者(一生顛沛流離,懷才不遇)的情感。
三、 課后練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砧 (zhēn) 朔漠 (shu) 青冢(zhǒng) 渚(zhǔ)
2、閱讀下面一首唐詩,完成1-2題
詠懷古跡五首(其五)
杜甫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
11、分割據(jù)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
[注]祚(zu):君主之位。紆(xū):系。
1、對這首詩中語句的解說,有錯誤的一項是__________
A、"宗臣遺像肅清高":瞻仰一代重臣諸葛亮的遺像,不由想起他的高風亮節(jié),令人肅然起敬。
B、"三分割據(jù)紆籌策":諸葛亮苦心謀劃運籌決策而成的三國鼎立的天下大勢,實際上還未充分施展他的才智。
C、"萬古云霄一羽毛":千百年來,諸葛亮像振翅碧空的鸞鳳一樣受人尊敬。
D、"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是說伊尹、呂尚、蕭何、曹參與諸葛亮相比,都在諸葛亮之下。這是對諸葛亮的高
12、度評價。
答案:D 伯仲:兄與弟。伯仲之間:猶言不相上下。主要是把"伯仲之間見伊呂"理解錯了。正確的意思是:論功勞和伊尹、呂尚不相上下。
2、關于這首唐詩,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莀_________
A、這首七律是詩人瞻仰成都武侯祠有所感而寫成的,全詩除"遺像"是詠古跡外,其余都是議論。
B、詩人用"終難復"三字突出抒發(fā)對英雄壯志未酬的深切嘆惋,感人至深。
C、這首詩,通過對諸葛亮與古代名臣的描繪與比較,高度贊揚了諸葛亮的膽略和才能。
D、詩中將"漢祚"完盡歸于氣運,是用宿命論觀點為諸葛亮的失敗作開脫,表現(xiàn)出詩人對諸葛亮的崇敬,但這是不足為訓的。
答案:C 這首詩沒有描寫,全詩幾乎都是議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