夾片自動上下料機構的設計
夾片自動上下料機構的設計,自動,上下,機構,設計
畢業(yè)設計(論文)開題報告
題目:夾片自動上下料機構的設計
1. 畢業(yè)設計(論文)綜述(題目背景、研究意義及國內外相關研究情況)
題目背景、研究意義:
夾片是預應力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零件。在各類橋梁、超重超大構件提升、橋梁轉體等領域的工程施工中,都會用到大量的錨具和夾片。在夾片加工過程中,如車削小端面、外錐、內錐、倒角等加工工序時,要把夾片送上數(shù)控車床高速旋轉的主軸上的脹緊套上。由于車床主軸高速旋轉,對手工上料的操作工人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尤其是隨著生產規(guī)模的擴大,工人每天勞動8個小時,在這8個小時內,都是在不停的做上料、下料、檢測工作,這些工作簡單而且不用多大的力氣,但都是無休止的重復勞動,要耗費大量的精力,一旦工人疲勞了就可能走神而發(fā)生意外事故,安全隱患時刻威脅著操作工人。為此我們設計了夾片車削時的自動上下料機構,以降低工人的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產率,同時保障工人的人身安全。
國內外相關研究情況:
國外機器人領域發(fā)展近幾年有如下幾個趨勢:
(1)工業(yè)機器人性能不斷提高(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便于操作和維修),而單機價格不斷下降,平均單機價格從91年的10.3萬美元降至97年的6.5萬美元。
(2)機械結構向模塊化、可重構化發(fā)展。例如關節(jié)模塊中的伺服電機、減速機、檢測系統(tǒng)三位一體化:由關節(jié)模塊、連桿模塊用重組方式構造機器人整機;國外已有模塊化裝配機器人產品問市。
(3)工業(yè)機器人控制系統(tǒng)向基于PC機的開放型控制器方向發(fā)展,便于標準化、網(wǎng)絡化;器件集成度提高,控制柜日見小巧,且采用模塊化結構:大大提高了系統(tǒng)的可靠性、易操作性和可維修性。
(4)機器人中的傳感器作用日益重要,除采用傳統(tǒng)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傳感器外,裝配、焊接機器人還應用了視覺、力覺等傳感器,而遙控機器人則采用視覺、聲覺、力覺、觸覺等多傳感器的融合技術來進行環(huán)境建模及決策控制;多傳感器融合配置技術在產品化系統(tǒng)中已有成熟應用。
(5)虛擬現(xiàn)實技術在機器人中的作用已從仿真、預演發(fā)展到用于過程控制,如使遙控機器人操作者產生置身于遠端作業(yè)環(huán)境中的感覺來操縱機器人。
(6)當代遙控機器人系統(tǒng)的發(fā)展特點不是追求全自治系統(tǒng),而是致力于操作者與機器人的人機交互控制,即遙控加局部自主系統(tǒng)構成完整的監(jiān)控遙控操作系統(tǒng),使智能機器人走出實驗室進入實用化階段。美國發(fā)射到火星上的“索杰納”機器人就是這種系統(tǒng)成功應用的最著名實例。
(7)機器人化機械開始興起。從94年美國開發(fā)出“虛擬軸機床”以來,這種新型裝置已成為國際研究的熱點之一,紛紛探索開拓其實際應用的領域。我國的工業(yè)機器人從80年代“七五”科技攻關開始起步,在國家的支持下,通過“七五”、“八五”科技攻關,目前己基本掌握了機器人操作機的設計制造技術、控制系統(tǒng)硬件和軟件設計技術、運動學和軌跡規(guī)劃技術,生產了部分機器人關鍵元器件,開發(fā)出噴漆、弧焊、點焊、裝配、搬運等機器人;其中有130多臺套噴漆機器人在二十余家企業(yè)的近30條自動噴漆生產線(站)上獲得規(guī)模應用,弧焊機器人己應用在汽車制造廠的焊裝線上。但總的來看,我國的工業(yè)機器人技術及其工程應用的水平和國外比還有一定的距離,如:可靠性低于國外產品:機器人應用工程起步較晚,應用領域窄,生產線系統(tǒng)技術與國外比有差距;在應用規(guī)模上,我國己安裝的國產工業(yè)機器人約200臺,約占全球已安裝臺數(shù)的萬分之四。以上原因主要是沒有形成機器人產業(yè),當前我國的機器人生產都是應用戶的要求,“一客戶,一次重新設計”,品種規(guī)格多、批量小、零部件通用化程度低、供貨周期長、成本也不低,而且質量、可靠性不穩(wěn)定。因此迫切需要解決產業(yè)化前期的關鍵技術,對產品進行全面規(guī)劃,搞好系列化、通用化、模塊化設計,積極推進產業(yè)化進程.我國的智能機器人和特種機器人在“863”計劃的支持下,也取得了不少成果。其中最為突出的是水下機器人,6000m水下無纜機器人的成果居世界領先水平,還開發(fā)出直接遙控機器人、雙臂協(xié)調控制機器人、爬壁機器人、管道機器人等機種:在機器人視覺、力覺、觸覺、聲覺等基礎技術的開發(fā)應用上開展了不少工作,有了一定的發(fā)展基礎。但是在多傳感器信息融合控制技術、遙控加局部自主系統(tǒng)遙控機器人、智能裝配機器人、機器人化機械等的開發(fā)應用方面則剛剛起步,與國外先進水平差距較大,需要在原有成績的基礎上,有重點地系統(tǒng)攻關,才能形成系統(tǒng)配套可供實用的技術和產品,以期在“十五”后期立于世界先進行列之中。
2. 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和擬采用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或措施
主要研究內容:
(1)根據(jù)組合機構的運動學原理,設計一個組合機構,應用于夾片自動上下料機構中。預設該自動上下料機構的運動行程為:水平搬運行程為480mm,豎直行程為100mm。?
(2)應用機械制圖的專業(yè)知識,繪制該夾片上下料機構的裝配圖和零件圖。
擬采用的研究方案:
夾片的零件圖如圖1所示。
圖1夾片零件圖
其加工流程主要經(jīng)過以下11道工序:
下料→擠壓外錐面→鉆內孔、鉸孔→打鋼字→車小端面、外錐(含槽)、內錐、倒角→車內錐→攻牙→鋸開→熱處理→滾砂→包裝。
在完成車削小端面、外錐(含槽)、內錐、倒角等加工工序時,只要把夾片送到數(shù)控車床高速旋轉的主軸上的脹緊套上即可,操作十分簡單。但車床主軸高速旋轉,對手工上料的操作工人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
為此我設計了夾片車削時的自動上下料機構,來改善工人的制造環(huán)境。整個自動上料機構主要分兩部分,手部抓取部分與主體移動部分:
手部結構采用最常用的外卡式兩指鉗爪,夾緊方式用常閉式彈簧夾緊,松開時,用單作用式氣缸,此種結構較為簡單,制造方便。結構示意圖如下圖2所示:
圖2手部結構圖
主體移動部分擬采用兩種方案:
1. 方案一采用氣缸的形式來實現(xiàn)平移和上升兩個自由度。氣缸的原理及結構簡
單,易于安裝維護,對于使用者的要求不高。氣缸的動作迅速、反應快,控制系統(tǒng)及執(zhí)行機構都非常簡單,每個氣缸只需配置一個電磁閥就可完成氣路的切換,進行運動控制,氣缸發(fā)生故障的概率也比較小,維護簡單方便,成本也低。此方案的結構簡圖如下圖3所示:
圖3方案一主體移動部分機構圖
2. 方案二采用兩組步進電機帶動絲杠實現(xiàn)兩個方向的自由度。此方案的優(yōu)點是
定位精度高,但是動作緩慢,影響效率,結構復雜,成本也高。此方案結構簡圖如下圖4所示:
圖4方案二主要體移動部分機構圖
由于本設計要實現(xiàn)的兩個自由度為水平行程480mm,豎直行程100mm。分析發(fā)現(xiàn),水平的行程較大,如若采用電機驅動則耗費時間很長,嚴重影響工件加工的效率。而豎直行程較短,為了使工件定位精度更高,可采用電機驅動。綜合以上兩個方案的優(yōu)缺點,最終選擇的方案為水平方向采用氣缸驅動,而豎直方向則采用步進電機驅動絲杠實現(xiàn)上升動作。最終方案簡圖如下圖5所示:
圖5最終方案主體移動部分結構圖
3. 本課題研究的重點及難點,前期已開展工作
本課題研究的重點:
此設計的重點主要是定位精度,定位精度直接影響到工件的加工精度。另一方面,
整個上料機構的一個周期時間也是很重要的方面,直接影響到工件加工的效率。
前期已開展工作:
查找了大量資料,首先了解了夾片的用途及零件尺寸圖,其次對于整個上料機構的方案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及對比,最終確定了該機構方案。
4. 完成本課題的工作方案及進度計劃(按周次填寫)
第1~3周:調研并收集資料,撰寫開題報告,進行開題答辯。
第4~6周:確定該機構的設計方案和整體結構。
第7~11周:完成該機構的機構設計計算。
第12~15周:完成夾片上下料機構的裝配圖。
第16~18周:完成論文撰寫,準備答辯。
5 指導教師意見(對課題的深度、廣度及工作量的意見)
指導教師: 年 月 日
6 所在系審查意見:
系主管領導: 年 月 日
參考文獻
[1] 成大先.機械設計手冊[M].北京: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4.
[2] 李書平,韋建軍,方強等.夾片沖字自動裝置創(chuàng)新設計[J].煤礦機械.2009.3(10):113-114.
[3] 肖南峰等編著.工業(yè)機器人[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2011.10-20. [4] 徐鴻本.機床夾具設計手冊[M].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03.
[5] 王少懷.機械設計師手冊(上冊)[M].電子工業(yè)出版社,2006.
[6] 李書平,陳岳坪,范聚吉等.夾片自動上下料機構設計[J].機械設計與制造,2011.08-08.
[7] 宋旦鋒.模塊化氣動裝卸機械手的研究與開發(fā)[D].南京理工大學,2004.
[8] 詹啟賢.自動機械設計[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1994.
[9] 常淑鳳.自動上下料裝置的設計與研究[M].電腦知識與技術[J],2009.10-05.
[10] 孟憲源.現(xiàn)代機構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1994.
[11] 劉少麗.淺談工業(yè)機器人手設計[J].機電工程技術,2011,(06):45-48.
[12] 趙長明,劉萬菊.數(shù)控加工工藝及設備[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3] 范炳炎.數(shù)控加工程序編制[M].北京:航空工業(yè)出版社,1990.
[14] 程立艷.五自由度裝卸機械手設計與分析[D].西華大學,2012.
[15] 于春.數(shù)控機床編程及應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6] 許祥泰,劉艷芳.數(shù)控加工編程實用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1.
[17] French, W. Between Silences: A Voice from China. Atlantic Weekly, 1987-8-15(33).
[18] Almarza, G.G. Student foreign language teacher’s knowledge growth . In D.Freeman and J.C.Richards (eds.). Teacher Learning in Language Teaching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pp.50-78.
[19] Spivak,G. “Can the Subaltern Speak?”. In C.Nelson & L. Grossberg(eds.). Victory in Limbo: Imigism .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8, pp.271-313
收藏
編號:43245734
類型:共享資源
大?。?span id="mzebxcnn0" class="font-tahoma">2.24MB
格式:ZIP
上傳時間:2021-11-30
55
積分
- 關 鍵 詞:
-
自動
上下
機構
設計
- 資源描述:
-
夾片自動上下料機構的設計,自動,上下,機構,設計
展開閱讀全文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