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總動員】高中語文《荷塘月色》教學案例設(shè)計 蘇教版必修2》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暑假總動員】高中語文《荷塘月色》教學案例設(shè)計 蘇教版必修2(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荷塘月色》教學案例設(shè)計
一、設(shè)計思路
《荷塘月色》一文,是1927年朱自清在社會劇蕩、前路暗淡之時,悄然蟄居清華園里,為抒譴心中郁悶惆悵而寫成的。那浮起薄薄青霧的荷塘,正是他郁悶彷徨的精神寫照。但是,那如夢幻一般的清塘荷韻,又何嘗不是作者擺脫郁悶、超越彷徨的心靈寄托呢?是否可以這樣理解——那一夜絕美的月下荷塘及荷塘月色,只存在于朱自清的心里,那是他找尋回來的,在抑郁苦悶的人生中曾經(jīng)失落了的精神家園!那清靈飄渺的荷塘,是現(xiàn)實世界的詩意倒影,是個體心靈的靜謐歸宿。
我們應當借助《荷塘月色》的意境審美來感受并思考朱自清隨緣自適,淡泊寧靜的人生境界。這些感受和思考,將會有助于學生們省察并重
2、塑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充實他們的靈魂,為將來人生路上必然會有的失意和挫折作一些心理(性情志趣)上的準備。
在《荷塘月色》一文中,朱自清以癡絕的文筆創(chuàng)造了一個和諧自在的藝術(shù)境界,在這個惟屬自己的情感世界里,他的心靈沉浸在一種精神追求的愉悅和審美情趣的享受之中,他其實是在為自己的生命情感歸宿營造著一個心靈的荷塘啊。設(shè)想如果沒有這個寧靜的心靈空間,沒有這種隨緣自適,淡泊寧靜的人生境界,那個癡情于文學,敦厚樸實的一介書生朱自清,身處亂世之中又當何去何從呢?
由此思索,才能理解朱自清的躲進書齋,由此思索,才能從中汲取對我們有益的東西。
二、教材分析
三、學情分析
四、三維目標
3、1、知識與技能
1)把握寫景抒情散文情景交融的特點,提高對情景交融意境的鑒賞能力。
2)學習作者運用語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運用,動詞、疊詞的精心選用。
3)訓練整體感知、揣摩語言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本文語言精美,寫景狀物傳神,應加強朗讀訓練,讓學生自然地受到感染,體會文章的韻味。
2)理解關(guān)鍵語句,提高對作者在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的領(lǐng)悟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引導學生關(guān)注社會,追求理想。
2)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體味作品寫景語言精練、優(yōu)美的特點及其表達效果。
教學難點:品味、領(lǐng)悟課文情景交融,“景
4、語”“情語”渾然一體的寫作特點。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模式、策略和手段
借助多媒體課件的教學手段,采用:激趣——感知——品讀、賞析——討論——拓展延伸的教學模式,課前讓學生查找收集資料。倡導教師必要的牽引到放手,到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轉(zhuǎn)變,真正體現(xiàn)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教師適時的啟發(fā)點撥,使整個教學導之有序,從而構(gòu)建師生間和諧平等互動的語文課堂。
七、課前準備
1、學習準備
2、教學準備
3、學習環(huán)境的設(shè)計與布置
4、教學用具的設(shè)計和準備
八、教學過程
導學案
教學活動設(shè)計
學生活動
一、導入新課
(展示一組有關(guān)荷花的
5、圖片)
師:荷花是詩人們常贊美的對象,月也是人們抒發(fā)情感的載體,把這兩個意象糅合在一起,又會呈現(xiàn)出怎樣的意境呢?
二、理出心情(披情)
1.快速閱讀課文,找出表現(xiàn)作者心情發(fā)展變化的語句。
2.請三至五位同學說說自己找到的能表現(xiàn)作者心情發(fā)展變化的語句。
3.教師歸納總結(jié)
如果我們把作者的郁悶當作心情發(fā)展變化的一個低點,把作者的開朗當作心情發(fā)展變化的一個高點的話,那么,上面的過程可以圖示為
這樣來安排心情發(fā)展變化的線索有(使行文富有曲折變化)的作用。
三、知人論世
1、作者為什么會有這些心情的發(fā)展變化?
2、知人:朱自清祖籍浙江紹興,生于江蘇東海。大學畢業(yè)后,又在浙江臺州的
6、省立第六師范學校和浙江上虞的春暉中學任教過一段時間。而且在浙江的這一段時間是他人生中的輝煌時期。了解這一點,有助于我們理解他對江南的惦念之情。
后來,朱自清來到了北京,受聘于清華大學。雖然身為大學教授,但是由于子女眾多,家庭負擔較重,貧困和家庭瑣事時時困擾著他。了解這一點,有助于我們理解他夜不成眠的原因,也有助于我們理解他為何對獨處之妙有如此深刻的感受。
3、了解背景(論世)
在創(chuàng)作本文之前,作者曾積極投身于五四新文化運動,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一員干將。五四新文化運動熱鬧了一陣子之后,于1925年前后進入了低潮期。對此朱自清必然有所失落、有所彷徨。這一點也曲折地在《荷塘月色》中反映了出來。
7、
四、初步理解賞析
1、作者心情的郁悶到開朗是由于看見了美景,這些美景主要集中在文章的4-6段,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欣賞朱自清筆下的荷塘月色。
要求學生分成小組,談談自己在閱讀時的感受。
1.作者寫了月下的荷塘的哪些景物?是怎樣描寫的?
2.集體誦讀這一段文字。
3.作者是怎樣描寫荷塘上的月色的?
4.集體誦讀這一段文字。
5.作者寫了荷塘四周的哪些景物?是怎樣描寫的?
6.集體誦讀這一段文字。
7.小結(jié):作者用他那支神奇的筆,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如詩如畫的荷塘月色圖,從而顯示出了散文的場面描寫的美。
小結(jié):要寫出場面的美,運用比喻、擬人和通感的手法是十分必要的。
8、存疑留問
給學生一個探究的題目讓他們做進一步的研究。
在《荷塘月色》里,顯然有兩個世界:朱自清生活于其中的現(xiàn)實世界與自我心靈升華的超越世界——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這是朱自清的一個“夢”。說說你對這個“夢”的理解。
學生如果說出有關(guān)荷花和月亮的詩句,可讓他們說一兩句
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郁悶)──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開朗)──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重新陷入郁悶)──這令我到底惦著江南了(又引出新的郁悶)
學生根據(jù)課前所查閱的相關(guān)資料了解作者及背景
〖教學反思〗 教師視
9、學生為單個活潑的生命體,尊重學生,平等對話,探究氣氛濃郁,學生個性獲得發(fā)展,潛能得到開發(fā)。這一節(jié)課教學處處以學生為本,以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發(fā)展為本,學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滿足,對語言的揣摩,對文章思想感情的領(lǐng)悟,均能打開思想的閘門,知無不言,又言無不盡,再佐以教師的推敲,因而,精彩紛呈,常閃發(fā)智慧的火花。教師始終與學生處于平等的地位,不以“權(quán)威”自居,而是作為學習課文的一員,積極參與討論,談自己的閱讀感受。有時要言不煩,意在點睛,給學生以深深的啟迪;有時明說“不過我也不知道,因為這可能永遠是個迷”,意在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繼續(xù)學習的空間;有時提出“現(xiàn)在,我能不能也提幾個問題啊”,意在深入開掘,彌補
10、學生探究的不足。教師、教材、學生三維空間碰撞、交融,奏出了美妙、和諧的語文交響樂。
語文教學要加強綜合,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意之間的聯(lián)系,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yǎng)語感,致力于語文素養(yǎng)的整體提高。這節(jié)節(jié)課在這方面表現(xiàn)得十分突出,語文教學的多功能發(fā)揮得淋漓盡致。關(guān)鍵的語言文字放在特定的語境中理解、品味、鑒賞,感悟是靈動的,具個性色彩的;配樂朗誦,動畫欣賞隨文入境,營造美的氛圍。研究作者與創(chuàng)作背景,探究作品的寫作意圖與價值取向,把知識傳授、能力培養(yǎng)、智力發(fā)展與思想情操陶冶融為一爐,發(fā)揮了語文的實用功能、發(fā)展功能、審美功能,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多方面獲得培養(yǎng)。
教師不僅在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注意循循善誘、逐步深入,探求真知,更在于教師能把自身的文化積淀融合于教學之中,提高課的質(zhì)量與品味,提升學生的思想情操。對課文作者的總體認識與評價,對課文意義的闡發(fā),對通感收發(fā)的比擬,對重點詞句推敲的延伸,對媒體相關(guān)報道的評論等,看似信手拈來,實則平日勤于閱讀、積累文化的必然展現(xiàn)。而這些揮灑自如的講解,對學生最有吸引力,感染力,最有啟發(fā)性,也是課最能發(fā)光的亮點。學生以學為主,教師不學無以為師,教師學識豐厚,學生終生受益。
4
用心 愛心 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