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教學《厘米、米的認識》的妙招》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我教學《厘米、米的認識》的妙招(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我教學《厘米、米的認識》的妙招
中江縣城關教育辦公室 涂年武
教學妙招,我認為就是教師根據(jù)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針對學生學習情況,采取的一種行之有效教學方法。下面,我介紹一下,我教學《厘米、米的認識》的妙招。
課前學生已經(jīng)對長、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認識,并會直觀比較一些物體的長短。這節(jié)課是在此基礎上,教學厘米和米計量長度的知識,幫助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長度觀念。米和厘米是兩個最基本的長度單位,如果學生對這兩個長度單位的實際“大小”形成了較鮮明的表象,就可以正確運用它們進行估測或實測,也容易掌握單位間的進率?! ?
在實際教學中,總是會有學生出
2、現(xiàn)如床長2(厘米)、螞蟻長0.5(米)、同學張明身高1.2(厘米)等這樣單位錯填現(xiàn)象,學生之所以出現(xiàn)這樣的錯誤,主要原因由于對厘米和米這兩個長度單位的實際大小沒有形成鮮明的表象?! ?
如何讓學生建立真正自己的表象,豐富自己的認知,我想應該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活動來建構。在正確建立1厘米的表象后,更多的是讓學生學會估測幾厘米。因為生活中長1厘米的物體畢竟很少很少,更多的是幾厘米長的物體,又因為米和厘米之間的進率是100,比較大,光感知1厘米,生活中10幾厘米、40幾厘米等這些1米到1厘米之間長的物體,低年級學生比較難以估計,找不準填哪個單位。所以本課在教學厘米的認識后,我認為可以加強約10厘米長的物體的建構,最普遍的是可以是手的“一卡”,因為小朋友的“一卡”大約就是10厘米,而這把“尺”每人都有,在測量時,讓學生用“一卡”來幫助估測,讓學生有目的的進行估測,而不是胡說。這個活動能充分展示每個學生的獨特體驗,進一步建構米和厘米這兩個長度單位的建構,形成自己的體驗。在教學中,應該多用學習、生活中的實物的尺度來幫助學生建立厘米和米的具體概念,如課桌凳的長、寬、高,門框的高、寬,同學的身高、臂長,衣服的尺寸等等,讓學生在具體實際活動中學習和掌握厘米、米的概念及進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