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最后一課導學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7最后一課導學案(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第7課《最后一課》導學案
班級 姓名
【學習目標】
1、 積累字詞,結合小說背景理解“最后一課”的含義。
2、 根據情節(jié)的變化分析人物形象,從而感受法國人民在亡國之際的強烈愛國情感。
3、 懂得母語和國家之間的關系,激發(fā)自己對母語、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知識鏈接】
1、 作者簡介
都德(1840~1897,法國小說家。1868年出版長篇自傳體小說《小東西》,獲得巨大成 功,并以此在法國文壇上享有 著名小說家”的聲譽。1870年 普法戰(zhàn)爭”期間,他的《最 后一課》《柏林之圍》由于具有深刻的愛國主義內容和精湛的藝術技巧,成為世界短篇小 說中的杰作。他是一位多產作家,一生寫有 12部
2、長篇小說,4部短篇小說集。
2、 寫作背景
《最后一課》寫于1873年,以剛剛結束兩年的普法戰(zhàn)爭為背景。普法戰(zhàn)爭是法國為了阻 止普魯士用武力統(tǒng)一德意志,維護法國在歐洲的霸權而發(fā)動的一場戰(zhàn)爭。結果,法軍大 敗。普軍長驅直入,迫使法國政府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給普魯士。普魯士政府隨即不準 這兩個地方的人民繼續(xù)學法語。這篇小說寫的就是韓麥爾先生給學生教最后一堂法語課 的情景。
【預習檢測】
1、 本文是 國作家 寫的。
2、 小弗朗士生活的小鎮(zhèn)原屬— ,后被 — 占領。—來了命令, — 的學校 只許教—語。
3、今天是最后一堂—語課
4、給劃線的詞語注音
哽住 踱步
胳膊 膝頭
懲
3、罰 字帖
祈禱
鑰匙 郝叟
【學習過程】
一、自讀課文,
整體感知
1、本文以
的見聞和感受為線索,主要人物是:
2、“最后一課”的含義是什么?
、研讀課文,合作探究
人物性格的發(fā)展變化是隨著情節(jié)變化而變化的。這篇小說中哪些人物發(fā)生了變化?
1、小弗郎士有哪些變化?從文中找出句子進行分析。 (從對學習、對老師、對祖國幾個
方面來談)
平時
最后一課
對學習
對老師
對祖國
2、韓麥爾先生有哪些變化?從文中找出句子進行分析。 (從對學生、對工作、對祖國等
方面思考)
平時
最后一課
對學生
4、
對工作
對祖國
三、品讀課文,抒寫真情
“我每次抬起頭來,總看見韓麥爾先生坐在椅子里,一動也不動,瞪著眼睛看周圍的東 西……”韓麥爾先生在看什么?在他的心里,有什么東西是難以割舍的?下面請以韓麥 爾先生的口吻,補寫下面的內容。
坐在教室里,
望著窗外,
四十多年的時光,
在我的心頭泛起,
我忘不了
忘不了
更忘不了
四、感悟深化,小結提升
可憐的人僅僅是韓麥爾先生嗎?這些可憐的“法蘭西人”還有希望嗎?如果有,希望 又在哪里?
【拓展延伸】
1、 閱讀都德的《柏林之圍》
150字左右的短文
)
2、 以“下課以后”為題,以第一人稱為小弗郎士寫一則 (提示:利用環(huán)境描寫或心理描寫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