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軻刺秦王 導學案設(shè)計(XX版高一必修一)》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荊軻刺秦王 導學案設(shè)計(XX版高一必修一)(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精美文檔
荊軻刺秦王 導學案設(shè)計(XX版高一必修一)
【本節(jié)要點】
1、 掌握文中出現(xiàn)的重點的實詞、虛詞和常見的文言現(xiàn)象。
2、 疏通文意,概括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教學過程】
☆溫故知新☆
【自主學習】
1.找到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
(1)秦王必說見臣
(2)日以盡矣
(3)今日往而不反者
(4)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
(5)荊軻奉樊於期頭函
(6)圖窮而匕首見
(7)秦王還柱而走
(8)卒起不意;而卒惶急無以擊軻卒,
2.寫出下列句
2、子中加點字的古今不同意義。
(1)樊將軍以窮困來歸丹。
(2)仰天太息流涕
(3)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
(4)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
(5)持千金之幣物
(6)秦王方還柱走
(7)諸郎中執(zhí)兵
(8)左右既前,斬荊軻
3.寫出下列各句中詞類活用現(xiàn)象。
(1)進兵北略地
(2)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
(3)函封之
(4)發(fā)盡上指冠
(5)樊於期乃前曰又前而為歌曰荊軻顧笑武陽,前為謝曰左右既前,斬荊軻
(6)皆白衣冠以送之
(7)乃朝服
3、,設(shè)九賓
(8)使使以聞大王
(9)使畢使于前
(10)自引而起,絕袖
(11)太子遲之
(12)群臣怪之
4.說出下列各句中句式特征。
(1)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
(2)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
(3)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4)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5)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6)常痛于骨髓
(7)給貢職如郡縣
(8)燕王拜送于庭
(9)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
(10)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
☆課堂探討☆
要點一:探
4、究文中重點實詞和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探究活動】
1、發(fā)
軻既取圖奉之,發(fā)圖
頃之未發(fā),太子遲之
發(fā)盡上指冠
2、故
故遣將守關(guān)者
以故荊軻逐秦王,而卒惶急無以擊軻
鯫生說我……故聽之
君安與項伯有故
故人具雞黍
就
于是荊軻遂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軻自知事不就
3、誠
誠能得樊將軍首
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
4、度
度我至軍中,君乃入
卒起不意,盡失其度
5、顧
顧計不知所出耳
5、
荊軻顧笑武陽
大行不顧細謹
6.為
父母宗族,皆為戮沒
為之奈何對付,
乃為裝遣荊軻
乃令秦武陽為副
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
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
7.而
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者
其人居遠未來,而為留待
今日往而不反者,豎子也
于是荊軻遂就車而去
荊軻逐秦王,秦王還柱而走
【討論明確】
要點二:疏通文意,概括內(nèi)容,體會情感。
【探究活動】
熟讀課文,理出故事梗概,說說作者是怎樣表現(xiàn)荊軻的性格的。
6、
【討論明確】
【課堂提升】
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進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略:掠奪,奪取
B.今行而無信,則秦未可親也信:誠信,信用
C.秦王購之金千斤,邑萬家購:重金征求
D.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深:狠毒,刻毒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①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
②愿得將軍之首以獻秦
B.①樊於期乃前曰:“為之奈何?”
②臣乃得有以報太子
C.①吾每念,常痛于骨髓
②燕王拜送于庭
7、
D.①伏尸而哭,極哀
②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
3.下列語句全部能表現(xiàn)荊軻義勇精神的一項是( ?。?
①微太子言,臣愿得謁之
②臣乃得有以報太子
③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
④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
⑤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
⑥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
A.②③④ B.①③⑤
C.②④⑤D.①④⑥
4.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文章開篇寫秦軍破趙,勢如破竹,大軍壓境,燕國危在旦夕,連用“破”“虜”“收”“進”“略”“至”六
8、個動詞,以短促的語氣交代逼人的形勢,渲染了緊張、危急的氣氛。
B.太子丹在大軍壓境之際,心生恐懼,向荊軻說“雖欲長侍足下,豈可得哉”一語,婉轉(zhuǎn)含蓄,既有意向荊軻說明燕國的處境,也含有催促荊軻行動之意。
C.荊軻三問樊於期,先動之以情,激起樊對秦不共戴天之仇;然后曉之以理,說明此舉一可報仇二可解燕國之患;最后告之以謀,讓樊於期明白自己的行動計劃。
D.荊軻赴秦刺殺秦王就必須先接近秦王,因而信物就成了關(guān)鍵。這段描寫表現(xiàn)了荊軻的俠肝義膽,果敢勇決,擅長辭令;而樊於期就顯得頭腦簡單,過于輕信。
5.把文中畫橫線的語句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丹不忍以己之私,而傷長者之意,愿足下更慮之!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將軍豈有意乎?
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