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路出故障了》說課稿(共3頁)》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電路出故障了》說課稿(共3頁)(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精選優(yōu)質(zhì)文檔-----傾情為你奉上
《電路出故障了》說課稿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
《電路出故障了》是教科版科學四下課程第一單元的第四節(jié)課。電單元的教學就是從“電和我們的生活”課題開始的。在一次次看到小燈泡亮起來的活動中,學生們開始認識了電、電流、電路。漸漸地他們就不滿足于只點亮一個小燈泡,于是在“讓更多的燈泡亮起來”的活動過程中,由于用幾根電線連接好幾個燈泡和燈座,一個地方的連接或一個器材出了問
2、題,燈泡就不會亮了。經(jīng)歷了以上三節(jié)課的活動,學生對“電”已有了初步的認識,對于本節(jié)課中活動完成已不是問題。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分2個部分:
(1)、什么地方出故障: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些電路出故障的情境,讓學生學會查明電路出故障的原因,培養(yǎng)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2)、做個電路檢測器:指導學生對電路進行檢測,學生將學習一種新的檢測方法——做一個電路檢測器。
2、教學目標:
根據(jù)科學新課程標準,利用“學習主題的構(gòu)建”理論,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如下教學目
3、標:
(1)、經(jīng)歷思考電路出故障的各種原因的分析活動過程。
(2)、學習做一個電路檢測器。
(3)、經(jīng)歷用電器檢測器檢測故障電路的活動過程。
3、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習做一個電路檢測器。
教學難點:經(jīng)歷思考電路出故障的各種原因的分析活動過程。
4、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
4、 1、信封1:小燈泡2—3個、電線若干、燈座一個、電池一節(jié)、電池盒一個;壞的燈泡3組、沒有剝皮的電線2組、廢電池3組、形成斷路的電池盒2組,共12組。
2、信封2:每個小組一套做電路檢測器的材料。(教師必須事先測試會亮。小燈泡、電池、電池盒、燈座各一,電線三根)
教師準備:課件;科學文件夾;電路故障分析表和檢測電路故障方案設計表;一組會亮的電路。
二、說教法、學法:
整堂課的教學充分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
5、課改理念。本課的教學是以教師創(chuàng)設的有故障的電路這一情境開始的。而這個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依據(jù)上節(jié)課的教學中,學生在探究使更多的燈泡亮起來的活動中產(chǎn)生的問題而設計的。這種設計既充分體現(xiàn)了以學生為主體、探究的問題從學生中而來的思路,又過渡的非常自然。在活動的開展過程中,讓學生經(jīng)歷了從猜測——驗證——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真正體會了科學家的研究過程。故障的原因、實驗的設計都是學生自主完成的,教師只是充當他們的助手、支配者、引導者。如提示他們對故障原因進行歸類分析、對設計的實驗的可操作性提供建議。
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主要完成三個活動:1、分析電路,猜測電路產(chǎn)生故障的原因
6、;2、制作一個電路檢測器;3、用自制的電路檢測器對有故障的電路進行檢測。這三個活動的開展都是學生自主、合作研究的形式。首先,猜測電路故障原因,學生需要仔細觀察電路、利用已有的電路知識分析電路進行有根據(jù)的猜測,并將結(jié)果記錄下來,以便及時驗證,不斷提高自己的猜測能力。再則,制作一個電路檢測器是一種新的檢測方法,也是學生自主完成的,要求學生對電路檢測器的工作原理必須了解,能熟練地使用。第三個活動更是學生的探究時間了,對所有材料的檢測必須一一完成并做好記錄,教師只是提示學生分析檢測結(jié)果,從而找到一定的規(guī)律。
縱觀整個教學過程,可以概括為以下流程:
7、 發(fā)現(xiàn)問題————猜測原因————實驗證明————解決問題
三、說教學程序:
(一)、引入,了解電路:
在展示臺出示一個能使小燈泡發(fā)光的串聯(lián)電路,目的是讓學生說一說電流在這個電路是怎樣流動的。只要求學生能簡單地口述電流從電池的正極流出,通過電線、電燈,又回到電池的負極。然后課件展示電流在電路的流動情況,加深學生的印象。
(二)、探究活動:
1、什
8、么地方會出故障。
教師為每組的提供了一個有故障的電路,但故障原因各不相同,需要學生自己找出來。所以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探究時間,以保證活動的深入。問題的出現(xiàn)引發(fā)了學生的思考、討論,教師乘勢進行適當?shù)囊龑?,幫助學生分析原因。
(1)分組試一試本組的燈泡能不能亮?
電路中,連接一個燈泡也不會亮。
電路中,連接兩個燈泡就不會亮;
電路中,連接兩個燈泡會亮,但是連接三個燈泡就不亮了;
9、 (2)展示臺出示燈泡不會亮的電路,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及時板書:(燈泡為什么不亮了?)
(3)教師啟發(fā),以引起學生的思考:是不是電路出故障了?(板書:發(fā)現(xiàn)問題)
①、分析猜想:電路中那些地方出故障了?
②、整理記錄:在科學文件夾里記錄分析和猜想。
(4)學生的猜測結(jié)果很多,但又雜亂無章,需要進行整理。這時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進行交流:全班有多少種分析或猜想,然后將學生的分析表在實物展示臺上展示,全班同學明確出故障的六種可能。(投影出示:1、電池
10、
2、電線 3、電燈 4、燈座 5、電池盒 6、電路連接)
2、做個電路檢測器。
問題出現(xiàn)了,就要想辦法解決。學生中已逐漸養(yǎng)成了這一習慣。但如何找到故障出在哪里呢?教師這時是引導還是直言相告將直接影響著后續(xù)活動的開展。依據(jù)“學習主題”的構(gòu)建原理,應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性,方法由學生通過討論、交流后形成。
(1)討論:有什么辦法知道電路中哪里出了故障?
檢測法:檢測電路是否連接好。
11、 替換法:用另外的燈泡、電池來替換電路中的材料,看看燈泡是否能亮。(板書:檢測法 替換法)
以上兩種方法并不是最科學的,教師只能作為一種提示,讓學生參考。
(2)做一個電路檢測器。
大多數(shù)學生會選擇第一種方法,然而又該如何檢測電路呢?學生自然會想到檢測器。所以這時教師就可以切入電路檢測器的制作了。
①、引導:如何檢測電路連接是否有問題呢?
②、出示第二組材料,讓學生根據(jù)信封中所提供的材料
12、設計一個電路檢測器。
③、全班交流制作方法,教師適當做些提示:
檢測器必須保證有用,即小燈泡會亮。
④、學生做一個電路檢測器。
(3)制定檢測計劃。
小組討論檢測的方法及步驟,并完成科學文件夾(二)
3、用電路檢測器查找故障產(chǎn)生的原因。
(1)、邊檢查有故障的電路,邊做記錄。教師深入各組指導。
13、(2)、小組內(nèi)小結(jié):數(shù)一數(shù)電路中一共有幾個地方出故障了。
4、討論交流。
(1)、四人小組合作,把自己小組的檢測辦法告訴大家,邊說邊演示。
(2)、進行集體的評價。
(3)、排除故障,使小燈泡亮起來。
5、注意安全:
本單元的安全教育始終不能放松,教師應隨時提醒學生安全用電的知識,嚴禁使用家用220V的交流電。所以最后教師運用課件做了提示:電路檢測器只能在實驗室里檢測簡單電路;不能用來檢測220V的電路。
(三)、總結(jié):
1、電路可能會出現(xiàn)哪些故障?
2、怎樣檢測電路中的故障?
3、課外準備下節(jié)課所用的材料,教師提供材料單,小組長負責本組材料的準備。
以上的安排就是為了體現(xiàn)每節(jié)課的教學只是一單元、一學期的組成部分,它的設計都應從全局進行考慮,使科學課的教學形成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
專心---專注---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