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數學基礎》 配套PPT課件
《經濟數學基礎》 配套PPT課件,經濟數學基礎,《經濟數學基礎》,配套PPT課件,經濟,數學,基礎,配套,PPT,課件
高職生經濟數學教課的困境與建議
1.學習方法不正確
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在教學中多數教師“滿堂灌”的教學方法占主導地位,忽視了學生自主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學生學習方法被動。從調查結果看,依靠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索學習方法的占47.8%,而依靠死記硬背方法的學生高達一半以上(占52.2%),這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從調查情況看,學習效果好的學生只有30.9%,學習效果一般及其以下的學生占27.5%。學生學習效果的好壞與他們的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行為、學習方法等各項因素有著密切的關系。
2.建議與對策
2.1以經濟應用為主線,優(yōu)化教學內容
在教學中盡量以經濟應用問題引出數學概念,以解決經濟問題為突破口,講授有關數學公式、法則等。在講清概念、公式和法則的基礎上,再提出有關經濟問題,讓學生通過解決這些問題鞏固所學的知識,讓他們體會到知識的學有所用。另外,也可以從學生感興趣的其它問題導入新知識,引起他們對新知識的關注,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2.2以學生為主體,改革教學方法
在今后的教學中必須改革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引導學生參與到知識的探究活動之中,培養(yǎng)他們自主地、創(chuàng)造性地獲取知識的能力。根據教學目的創(chuàng)設合理的學習情境,提出富有啟發(fā)性、導向性、激勵性的與《經濟數學》有關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發(fā)現,積極探究和實踐,解決問題,通過問題驅動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激發(fā)他們的求知欲和興趣。針對不同專業(yè)搜集、編寫不同的案例,將《經濟數學》問題與學生所學專業(yè)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分析、討論和交流,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與專業(yè)的聯(lián)系,使學生認識到學習《經濟數學》的重要性,從而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2.3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首先要加強學生學習《經濟數學》的目的性教育,讓他們明確學習《經濟數學》有助于后續(xù)專業(yè)課的學習,同時在今后的經濟活動中也是必不可少的,無論是宏觀經濟調控、還是微觀經濟管理、生產經營領域、流通領域、預測和決策等都要進行定量分析,其中離不開《經濟數學》。另外,學習《經濟數學》不只是學到一定的數學知識,更為重要的是培養(yǎng)邏輯思維和判斷能力,這是其他學科無法比擬的。其次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經濟數學》的興趣。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通過有趣的數學故事和身邊生活中有趣的數學例子等形式,培養(yǎng)學生學習《經濟數學》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再次要及時進行反饋評價,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通過反饋評價,使學生能看到自己的成績,從而增強學習的興趣和欲望。另一方面,也可發(fā)現自己的不足,進一步增強學習的勇氣和信心。
2.4加強學法指導,改進學習方法
在中學學生學習數學更多地依賴教師,大量的時間搞“題海戰(zhàn)術”,在大學這種學習方法是不可取的。在大學學生學習數學更多地依靠自己,作為《經濟數學》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對于基礎差、缺乏學習動力的學生,要指導他們端正學習態(tài)度,讓他們明確學習《經濟數學》重點在應用,不追求高深地理論推導和證明。進入大學學生都處在同一條起跑線上,過去基礎差,現在不一定學不好,鼓勵他們只要勤奮好學,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最終都會獲得成功。
2.5改革成績評定方法
目前我院的《經濟數學》課程成績按照平時成績占30%、期末考試成績占70%的比例折算而成,這種方法評定出的成績不能很好反映學生的學習和教師的教學質量,必須對這種評定方法進行改革,將課程總成績分為平時成績、開卷成績和閉卷成績三部分。其中平時成績占25%,包括作業(yè)、提問、參與課堂活動、出勤情況等;開卷成績占25%,以完成書面報告、答辯等形式評定。閉卷成績占50%,以期末考試成績評定。這種成績評定方法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