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蘇教版必修4練習(xí):第1單元 寡人之于國也 訓(xùn)練—落實提升 含答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高一語文蘇教版必修4練習(xí):第1單元 寡人之于國也 訓(xùn)練—落實提升 含答案(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1.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無:沒有
B.?dāng)?shù)罟不入洿池 數(shù):細(xì)密
C.養(yǎng)生喪死無憾 喪:辦喪事
D.然而不王者 王:稱王
【解析】 A項,無:同“勿”,不要。
【答案】 A
2.下列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
A.
B.
C.
D.
【解析】 C項,兩個“則”都是連詞,可譯為“就”。A項,“然”,前者為代詞,可譯為“這樣”;后者用在形容詞后,為形容詞詞尾,可譯為“……的樣子”,也可不譯。B項,“于”,前者為介詞,可譯為“對于”;后者為引出對象的介詞,可譯為“跟”“同”。D項,“也
2、”,前者用于否定句中表肯定語氣;后者用于判斷句中,表判斷語氣。
【答案】 C
3.下列加點詞語的活用現(xiàn)象與例句相同的一項是( )
例句:樹之以桑
A.謹(jǐn)庠序之教
B.則移其民于河?xùn)|
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固而近于費
【解析】 C項與例句都是名詞作動詞。A項,形容詞作動詞;B項,動詞的使動用法;D項,形容詞作動詞。
【答案】 C
4.名句默寫。
(1)或百步而后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數(shù)罟不入洿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
(4)申之以孝梯之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或五十步而后止
(2)魚鱉不可勝食也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4)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矣
5.翻譯下列句子。
(1)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
譯文:
(2)百畝之田,勿奪其時
4、,數(shù)口之家可以無饑矣。
譯文:
【答案】 (1)大王如果知道這個道理,那就不要希望您的百姓比鄰國多了。
(2)百畝大的田地,不要錯過生產(chǎn)時節(jié),幾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受饑餓了。
閱讀課文第4段,完成6~9題。
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
A.?dāng)?shù)罟不入洿池 罟:漁網(wǎng)
B.謹(jǐn)庠序之教 謹(jǐn):謹(jǐn)慎,這里指認(rèn)真從事
C.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矣 負(fù):背負(fù)
D.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 發(fā):發(fā)現(xiàn)
【解析】 D項,發(fā):開倉放糧
5、以賑救饑民。
【答案】 D
7.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用法與例句不同的一項是( )
例句:填然鼓之
A.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B.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棄甲曳兵而走
【解析】 例句中“鼓”為名詞用作動詞,A、B、C三項均為名詞作動詞。D項沒有活用現(xiàn)象。
【答案】 D
8.下列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本文用梁惠王采用移民移粟措施而民不加多的憂心忡忡開篇,提出問題。
B.孟子借題發(fā)揮闡述了自己的仁政思想。
C.孟子首先用“五十步笑百步”這個比喻說明梁惠王移民移粟的措施與鄰國統(tǒng)治者不顧人民死活沒有本質(zhì)區(qū)別,繼而闡述要“天下之民至焉”
6、,必須養(yǎng)生喪死、尊老重教、賑災(zāi)救民,使黎民不受饑寒。
D.全文圍繞使“民加多”的話題,巧妙設(shè)喻,先正后反,排比鋪張,氣勢磅礴。
【解析】 D項,全文圍繞的話題是“民不加多”。
【答案】 D
9.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養(yǎng)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譯文:
(2)謹(jǐn)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矣。
譯文:
【答案】 (1)(老百姓)能夠養(yǎng)活家小,葬送死者而無遺憾,這是王道的開端。
(2)認(rèn)真地興辦學(xué)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愛兄長的道理反復(fù)教化百姓,頭發(fā)花白的老人就不會背負(fù)或頭頂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最新精品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