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第八章二、重力 力的示意圖 教學設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蘇科版八年級物理下冊第八章二、重力 力的示意圖 教學設計(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蘇科版初中物理 教學設計案例
課題
重力 力的示意圖
授課時間
教
學
目
標
1、 知識與技能目標
●知道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會使用彈簧秤測量物體的重力。
●知道重力的三要素。
2、過程與方法目標
●由實驗探知重力的方向,并能運用這一結論解決實際問題。
●經(jīng)歷科學探究過程,得到物體的重力和質量的關系:G=mg。
●掌握控制變量的科學研究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教學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重力現(xiàn)象的興趣和對相關科學知識的求知欲望,使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界的重力的現(xiàn)象,樂于了解日常生活、社會中的與重力有關的現(xiàn)
2、象和道理。
重
點
難
點
教學的難點: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物體受到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
教學的重點:激發(fā)學生探究自然規(guī)律的興趣,通過“猜想——實驗——結論”的研究過程,掌握重力的大小G=mg的規(guī)律。
教
學
任
務
分
析
1、學生起點能力:
在知識方面,我校已在這一節(jié)課之前學習了本章第四節(jié),學生知道要描述一個力,必須要了解這個力的三要素;
在技能方面,會使用彈簧測力計來測量力;
2、知識與原有知識的關系:新學知識中的重力與之前所學的彈力是并列的關系。
3、課時安排:兩課時
學法
指導
學會觀察重力的方向;
學會根據(jù)各種體驗,猜想重力大小的相關量;
3、學會利用控制變量法探究重力與質量的關系;
學會自主、探究、合作的解決問題。
教學
器材
演示實驗:紅墨水,剪刀、可調平面、掛圖、記號筆、、水盒、電腦課件;
分組實驗:每一組:鐵架臺1臺、彈簧測力計1個、重垂線1根,橡皮泥1塊、鉤碼4只、水盒1個,手邊的任意物體。
教學
方法
實驗探究、討論法、講授法、多媒體演示法
過程設計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計意圖
導
課
一、 設問題情景,激發(fā)探究欲望
1.請大家一起欣賞有關瀑布、跳水的兩個短片。提出問題:有什么共同點?
學生仔細觀察短片,思考原因。
從自然景觀到人
4、類行為,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激趣引課。
過程設計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計意圖
合
作
探
究
2.教師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其它類似現(xiàn)象。
3.教師引導學生概括對重力的認識。
板書: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二、探究發(fā)現(xiàn)重力的方向
1.引導學生設計方案去探究重力的方向。
①不經(jīng)任何實驗,僅憑印象、憑經(jīng)驗;
②剪斷細線,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重力方向與小球下落方向的關系;
③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重力方向與懸線下垂方向的關系。
2.引導學生發(fā)
5、現(xiàn)“豎直”的意義。
3.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 “水平”的意義。
4.引導學生了解全球各個地區(qū)的“豎直向下”。
板書: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
活動:請利用手邊的工具,你能用多少種方法檢驗我們的桌面是否水平?
展開想象的翅膀,進行討論。
通過充分的觀察、思考、討論、改進,確定觀察重力方向的最佳方案。
設計實驗,發(fā)現(xiàn)“豎直”與“垂直”的差別
通過充分的直觀體驗,發(fā)現(xiàn)“豎直”與“水平”的關系
動手動腦,在活動中深化對知識的理解。
讓學生初步感知重力概念。
6、
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交流能力,和實事求是、探索真理的科學精神。
培養(yǎng)學生比較和分析的能力。
豐富學生生活經(jīng)驗,交流生活體驗。
深化對重力的方向的認識。
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物理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問題,培養(yǎng)學生關注生活。
教學過程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計意圖
合
作
探
究
三、探究重力的大小的相關因素
1.引導猜想:重力的大小可能與哪些因素有關
爭當小小科學家
內容
組別
重力大小
7、可能的相關因素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第四組
2.引導學生利用控制變量法來探究重力的相關因素。
探索與發(fā)現(xiàn)
內容
組別
m/㎏
G/N
第一組
第二組
第三組
第四組
結論
板書:重力的大小G=mg
3.補充說明:g的值隨著地理位置、海拔高度的變化而變化。
四、重力的作用點:重心
補充:重心與幾何中心重合的條件。
五、信息速遞
1、 人類身高受重力的影響;
2、 “神州五號”飛船的相關信息;
3、 萬有引力的初步知識。
學生根據(jù)在
8、日常生活中的體驗,大膽猜想重力大小可能的相關因素;并通過分析,對其中的一些因素進行先期的處理。
學生分組實驗,在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中,發(fā)現(xiàn)規(guī)律:
重力的大小與形狀等無關;
G=mg(g=9.8N/kg)。
體驗、交流、討論。
拓展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
學生在品嘗成功的同時,鍛煉了能力、提高了興趣。
生活中處處有物理,激發(fā)學生對物理的興趣。
9、
過程設計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計意圖
合
作
探
究
六、想象
世界失去重力,人類將會怎樣?
七、比賽
保持上身不前傾,雙腳不后縮,比一比誰能站起來?
八、課后作業(yè)
繼續(xù)探究重力與其它各個量的關系。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重力對于人類生存的重大意義。
學生親身體驗、積極思考,并交流認識。
用重力的重要意義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在樂中教、在玩中學!
教后反思
本節(jié)課運用了多媒體,有效的進行了物理與信息技術課程的整合,設計了與生產(chǎn)生活有
10、關的實例,使學生體會知識與實踐的有效結合,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所科學的精神 。
板書設計:
8.2重力 力的示意圖
一.重力的概念
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重力用G表示
二.重力的大小
1.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與物體的形狀無關。
2.物體的質量越大,可能受到的重力越大,
物體受到的重力的大小與質量成正比。
三.重力的方向
1.物體所受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
2.應用:重垂線
四.力的示意圖
通常把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稱為力的三要素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