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訓練(一)滬教版(上海)九年級第二學期化學練習》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綜合訓練(一)滬教版(上海)九年級第二學期化學練習(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綜合訓練(一)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P-31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Ag-108
一、選擇題(均為單選題,每小題4分,共24分)
1. 海洋是資源的寶庫。在古代,我國沿海的居民就懂得通過“海水曬鹽”來獲得粗鹽。在粗鹽中,含有Mg2+、Ca2+、SO42-等雜質離子,現(xiàn)要將這三種離子逐一沉淀,并加以分離,加入的試劑和順序正確的是
A. Na2CO3、NaOH、BaCl2、HCl B. BaCl2、Na2CO3、NaOH、HCl
C. BaC
2、l2、HCl、Na2CO3、NaOH D. Na2CO3、BaCl2、HCl、NaOH
2. 如右圖所示,在左、右兩個等體積的塑料瓶中,分別盛有等體積的滴有紫色石蕊試液的水,用圖示兩種方法收集滿二氧化碳氣體后,立即旋緊瓶蓋振蕩,則
A. 左瓶沒有任何變化,右瓶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B. 左右兩瓶紫色石蕊試液均變紅,兩瓶都變癟
C. 左瓶變癟,右瓶試液變紅
D. 左右兩瓶紫色石蕊試液均變紅,左瓶變癟,右瓶外形不變
3. 右圖是常見治療胃病藥品標簽的一部分。三種藥片每一片中和胃酸(過量的鹽酸)的能力正確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②>③
C. ③>②>① D. ②>
3、③>①
4. 在t℃時,100g水加入mgNa2CO3或加入ngNa2CO3?10H2O均可使溶液恰好達到飽和,則m和n的關系式正確的是
A. m= B. m= C. m= D. m=
5. Fe、Mg、Al三種金屬分別跟稀鹽酸充分反應,得到相同質量的氫氣,其原因是:①Fe、Mg、Al的質量相等,鹽酸足量;②Fe、Mg、Al的質量比是56:24:27,鹽酸足量;③Fe、Mg、Al的質量比是28:12:9,鹽酸足量;④Fe、Mg、Al均為過量,所用鹽酸的質量分數(shù)和質量都相同。你認為可能的原因是
A. ③④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③
6. 已知H2S氣體是一種臭雞蛋氣味的無
4、色氣體,有毒,可以與NaOH溶液反應生成無毒的鈉鹽。反應方程式如下:
H2S+2NaOH→Na2S+2H2O,當H2S過量時,H2S+Na2S→2NaHS。
向含8.0gNaOH的溶液中通入一定量H2S后,將得到的溶液小心蒸干,稱得無水物7.9g,則該無水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質是
A. Na2S B. NaHS C. Na2S和NaHS D. NaOH和NaHS
二、填空題(共16分)
7. 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之一是讓農民飲用清潔的自來水。ClO2是新一代飲用水的消毒劑,許多發(fā)達國家采用ClO2代替Cl2進行自來水的消毒。請回答下列問題:
(1)ClO2的名稱為
5、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取ClO2的微觀過程如圖所示: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向混有少量硝酸銅的硝酸銀溶液中加入鐵粉,當反應完成后過濾,得到濾液和金屬。
(1)若向濾液中加入鹽酸即生成氯化銀沉淀,則濾出的金屬是__________(可用元素符號表示);
(2)若將濾出金屬放入鹽酸溶液有氣泡產生,則濾液中一定存在的陽離子是________(可用離子符號表示),不可能存在的陽離子是___________(可用離子符號表示)。
9. 人體中的鈣元素主要存在于骨骼和
6、牙齒中,以羥基磷酸鈣晶體[Ca5(PO4)3(OH)]形式存在,其相對分子質量為502。
牛奶含鈣豐富又易被吸收,且牛奶中鈣和磷比例合適,是健骨的理想食品。右圖是某乳業(yè)公司純牛奶包裝標簽的部分說明。請仔細閱讀后回答下列問題:
(1)羥基磷酸鈣中鈣元素的質量分數(shù)________(保留到0.1%)。
(2)若成分每天至少需要0.6g鈣,且這些鈣有90%來自牛奶,則一個人每天要喝______盒這種牛奶。
10. 已知一定溫度下無水硫酸銅受熱分解生成氧化銅、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氧氣;三氧化硫和二氧化硫都能被氫氧化鈉溶液吸收?,F(xiàn)進行如下實驗:①加熱10g無水硫酸銅粉末至完全分解,②將生成的氣體通入足量濃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結束后稱量①中固體質量變?yōu)?g,②中氫氧化鈉溶液增加了4.5g。
該實驗中無水硫酸銅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 B 2. D 3. C 4. B 5. A 6. A
二、填空題
7.(1)二氧化氯
(2)Cl2+2NaClO2→2NaCl+2ClO2↑
8.(1)Ag
(2)Fe2+;Ag+、Cu2+
9.(1)39.8%
(2)2
10. 4CuSO44CuO+2SO3↑+2SO2↑+O2↑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