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六年級語文上冊 第七單元 金色的腳印教案 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22年六年級語文上冊 第七單元 金色的腳印教案 新人教版(2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22年六年級語文上冊 第七單元 金色的腳印教案 新人教版
一、說教材
文章以生動細膩,充滿感情的筆觸描寫了一個人與動物的傳奇故事,文中小男孩正太郎家里的傭人從山上捉來了一只小狐貍,老狐貍為了救小狐貍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曾先后給小狐貍喂奶、在地板下面做窩,咬木樁,老狐貍的表現(xiàn)深深感動了正太郎,于是為狐貍一家投放食物。后來小狐貍被送給了鄰居,正太郎為要回小狐貍不慎掉下懸崖,兩只老狐貍救護了嚴寒中昏迷的正太郎。文章贊美了人與動物之間相互信任,相互幫助,和諧相處的美好關系,同時也展示了動物之間生死相依的濃濃親情。讀來感人至深,催人淚下。教材選編這篇課文的目的是使學生明白,大自然是人和動物的共同家
2、園,人要和動物和諧相處,這個世界才會更加美麗的道理。在教學的設計過程中我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根據(jù)學生的心里特點和年齡特點,確定了本課的學習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
學習目標:
(1)正確認讀“傭人、柞樹、嗥叫、踱來踱去”等詞語。(2)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并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體會狐貍一家以及他們與正太郎之間的感情,懂得與其他生命互愛互助,和諧相處。
教學重點:了解故事的內(nèi)容及意義。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通過這個故事認識人與動物之間的關系,知道人應該與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和諧相處的道理。
二、說學法
教學時以學生自學小組合作討論為主,采取自讀感悟,小組合作,討論交
3、流,讀思寫相結(jié)合的學習方法。
三、說教法
以讀代講,朗讀形式多樣化,全員化。通過啟發(fā)點撥法,情境渲染法和多媒體輔助教學法和課外延伸等教學法加深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體悟。
四、說教學過程
在拿到課文以后我首先認真研讀了文本準確把握了文章的兩大主題:即動物之間的濃濃親情和人和動物之間和諧相處的感人情感,然后我決定結(jié)合多媒體課件和課外搜集資料來加深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深刻的理解。因此,我以文本的特點、學生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三個維度設計了下面四個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教學環(huán)節(jié)。
環(huán)節(jié)一:談話導入,激發(fā)情趣環(huán)節(jié)二:抓住重點,研讀體會在課堂上,我把重點概括為四個有深度的問題:
1、老狐貍為了救小狐貍都做了
4、哪些事?
2、老狐貍在營救小狐貍的過程中,哪些情景最讓你感動?
3、狐貍一家和正太郎的關系前后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
4、為什么說狐貍們的腳印閃著金色的光芒?課題為什么叫《金色的腳印》?
同桌合作、分組討論后,各小組代表在全班交流討論成果,培養(yǎng)了表達能力,也實現(xiàn)資源共享。在交流過程中,當學生總結(jié)出老狐貍為了救小狐貍主要做了:給小狐貍喂奶、在地板下面做窩、咬木樁三件事情時我讓學生抓住重點詞語體會老狐貍和小狐貍當時的心理感受,用小組匯報讀的方法朗讀體現(xiàn)他們心情的重點詞句,同時也讓學生感悟到:動物之間也像人類一樣有著不可割舍的親情,尤其是作為父母的老狐貍對自己的孩子小狐貍非常關心和愛護。在學生討
5、論交流第三題人和動物之間的感情時,同樣讓學生抓住正太郎在整個過程的心理變化和一些讓人感動的做法去朗讀,課堂說話訓練,感受人與動物的真情,另一方面我播放了表現(xiàn)動物親情、人和動物和諧相處的多媒體課件,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形象性,更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文,感悟文字背后的深層次的情感。通過學生合作探討、教師的點拔,讓學生循序漸進地體會到:大自然是人和動物的共同家園,人們只有和動物和睦相處,這個世界才更加美麗!最終讓學生理解到這里的金色指的是一種美好的情感,讓學生也能把這種美好的情感延伸。通過自主探究、合作討論突出了教學的重點;通過朗讀、利用多媒體突破了教學的難點。
環(huán)節(jié)三:課堂拓展,升華主題
以上幾個環(huán)節(jié)基本上實現(xiàn)了學習目標,但語文教學不僅要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還要不失時機地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因此我設計了第三環(huán)節(jié),首先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談談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故事,再觀看表現(xiàn)動物親情、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圖片,使學生更直觀的加深理解,使教學的主題得以升華。
環(huán)節(jié)四:課后鞏固,
將課堂所學延伸到課外,將課內(nèi)知識與生活緊密相連,寫一寫自己與小動物之間發(fā)生的故事。
五、說板書設計
本節(jié)課,我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中反映的兩大主題和對學生進行的思想教育點把板書設計為:
(正太郎)人和(狐貍一家)動物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