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三疑三探教案
《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三疑三探教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三年級數(shù)學上冊三疑三探教案(290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第一單元教材分析 一、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jīng)歷實際測量的過程,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分米和一千米的長度觀念。認識質(zhì)量單位噸,建立一噸的質(zhì)量觀念。 2、使學生知道常用的長度單位間、質(zhì)量單位間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會恰當?shù)剡x擇單位。 3、使學生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和質(zhì)量,會選擇不同的方式進行測量。 4、在實際操作中,增強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提高操作技能,發(fā)展實踐能力。 二、教材說明 1、本單元的內(nèi)容及作用。 本單元的內(nèi)容有:毫米、分米的認識、千米的認識和噸的認識。 毫米、分米的認識包括:認識長度單位毫米,知道毫米與厘米間的關系;認識長度單位分米,知道分米與米和厘米間的關系。 千米的認識包括:認識長度單位千米。知道千米與米的關系。 學生對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及質(zhì)量單位“克”和“千克”已經(jīng)有了初步的認識。在這一單元中,將要學習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及質(zhì)量單位“噸”,通過學習,學生對常用的長度單位和質(zhì)量單位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這部分知識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是學生身邊的數(shù)學。因此,本單元的教學不僅是學生今后學習的重要基礎,也為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和實踐能力創(chuàng)造了條件。 2、教材編寫特點: (1)關注學生的已有經(jīng)驗,提供與學生現(xiàn)實生活密切相關的材料。在這之前,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長度單位中的米與厘米、質(zhì)量單位中的千克與克,已經(jīng)了解了一些有關測量的知識和方法,加之在生活中常常遇到測量問題。因此,學生的已有經(jīng)驗是比較豐富的。教材的編寫充分考慮到這一點,將他作為發(fā)揮學生主動性的一個重要切入點。所以,教材在這里讓學生估、測、議,進而引出要學習的新知識。另外,這一單元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課堂、操場、校園等,都是學生熟悉的環(huán)境,很容易打開學生的話題。 (2)合理安排活動內(nèi)容,為教師組織學生活動提供便利。本單元的內(nèi)容是“測量”,無論是分開的“測”或“量”,還是連在一起的“測量”,都預示著強烈的活動性?;谶@種考慮,教材的編排中安排了許多活動,可以說本單元的內(nèi)容是以活動展開的,其目的就是為教師安排學生的活動提供便利。 (3)為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探究問題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情境。無論是長度單位毫米、分米和千米還是質(zhì)量單位噸,許多學生在生活中已經(jīng)有所了解,教材在編排時考慮到了這一點,在許多內(nèi)容的編排中,將所學的概念設計在學生熟悉的或有趣的情景中,讓學生去發(fā)現(xiàn)、探究、體驗。比如,在噸的認識中,創(chuàng)設動物過橋的情境,提出的問題是“能同時過橋嗎?”,將“限重1噸”作為一個重要的條件,以確定情境的主題。 (4)幫助學生建立長度觀念和質(zhì)量觀念,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能力。 3、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毫米的認識 第二課時:毫米的認識練習課 第三課時:千米的認識 第四課時:千米和米的換算 第五課時:長度單位練習課 第六課時:噸的認識 第七課時:噸的認識練習課 一、測量 1、毫米的認識 累計課時數(shù)(1) 教學內(nèi)容: 教材第2—3頁的例1及做一做,處理練習一第1——3題。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在學生學習米與厘米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材首先出示例1情景圖,看圖中小朋友在干什么,然后讓同學們拿出課本先估計它的長、寬、厚,再進行實際測量,當整厘米數(shù)不能表示時,引出毫米,接著具體量一量1毫米有多厚,再出示電話卡等讓學生觀察。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經(jīng)歷測量的過程,知道毫米產(chǎn)生的意義。 2、使學生通過觀察,明確毫米與厘米間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3、使學生在操作中學會用毫米作單位進行測量。 4、使學生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 5、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在實際操作中使學生養(yǎng)成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 1、體驗1毫米的長度實際,并形成直觀形象。 2、學會用毫米作單位進行測量。 教學方法: 三疑三探教學模式 學具準備: 1分硬幣、電話卡、醫(yī)療保險卡、學生尺及文具;例1情景圖。 教學過程: 一、設疑自探(10分鐘) 1、復習舊知,引入課題。 (1)師生一起回憶,曾經(jīng)學過哪些長度單位。 (2)請同學們以厘米為單位,分別測量曲別針、鉛筆的長度。 集體交流,說說你是怎么測量的?測量時得到的是整厘米嗎? 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比厘米小的長度單位——毫米(板書課題) (3)情境導入:出示例1情景圖。問:圖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愿意參與他們的討論嗎?一起來吧。通過操作你產(chǎn)生了哪些問題? 2、老師把同學們的問題進行歸納和補充形成這節(jié)課的自探提示,請同學們結(jié)合自探提示認真看書測一測、量一量、想一想,你一定會有很多發(fā)現(xiàn)。 自探提示: (1)通過觀察與測量數(shù)學課本的長寬厚,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當測量的長度不是整厘米時,怎么表示? (3)觀察自己的尺子,你能發(fā)現(xiàn)毫米與厘米之間的關系嗎? (4)請你說出生活中長或厚大約1毫米的東西。 3、學生圍繞自探提示進行自學。 二、解疑合探(15分鐘) 1、分組測量課本的長、寬、厚。測量時,將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與同桌討論如何表述課本的長、寬、厚。 2、全班學生交流測量的結(jié)果,由此引出毫米。差生匯報,中等生評價,優(yōu)等生補充。 比如,“我量出的寬不到15厘米,還差兩小格。”“數(shù)學書的厚不到1厘米,只有6小格。”教師演示測量課本的長、寬、厚的方法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評議,引出毫米產(chǎn)生的意義――“當測量的長度不是整厘米時可以用毫米表示”。 3、學生認真觀察學生尺并獨立思考,讓學生回答,從而引出1厘米=10毫米的關系,并說說你是怎么得到的。鼓勵有多種思考方法。教師將學生總結(jié)的厘米與毫米之間的關系板書在黑板上。 4、幫助學生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 (1)讓學上在尺子上觀察1毫米的長度,在組內(nèi)互相比劃一下1毫米的長度。 (2)說說生活中哪些物品的厚度可以用毫米來表示。生匯報:1分硬幣、電話卡、儲蓄卡、醫(yī)療卡的厚度等。教師及時評價。 (3)學生同桌合作完成:先從課本中數(shù)出幾頁,再用尺子驗證一下是不是1毫米,然后調(diào)整到厚度是1毫米,最后數(shù)一數(shù)有多少張。 (4)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做一做”,再在小組內(nèi)說出填寫的結(jié)果。學生評價,教師小結(jié)。 當測量的結(jié)果不是整厘米時,可以用毫米表示;1厘米=10毫米;1分硬幣、電話卡、儲蓄卡、醫(yī)療卡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三、質(zhì)疑再探(3分鐘) 1、請同學們回顧本節(jié)課的知識,把你認為重點的記一記,同時想一想還有沒有不理解的或是還要了解的問題提出來,大家共同探究。 2、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 四、運用拓展(12分鐘) 1、練習一第1題。安排學生在書上完成,練習時要求學生先估測,后判斷,再用尺子進行測量驗證。 2、練習一第2題。要求學生完成在作業(yè)本上。 3、練習一第3題先讓學生估計實物的長,再用尺子進行測量。 4、全課總結(jié):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研究了毫米的認識,大家心中肯定有許多感受或收獲能談談嗎? 板書設計: 毫米的認識 1毫米=10厘米 教學反思: 2、毫米、分米的認識練習課 累計課時數(shù)(2) 教學內(nèi)容: 復習毫米、分米的認識。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毫米分米的認識練習課,通過練習使學生掌握這部分的知識,進一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長度觀念。會進行單位之間的簡單換算,知道用哪些長度單位來度量物體的長度。 教學目的: 1、鞏固對長度單位毫米和分米的認識,進一步建立1毫米和1分米的長度觀念。 2、知道1厘米=10毫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3、知道單位之間的簡單換算,知道用哪些長度單位來度量物體的長度。 教學重點: 知道用哪些長度單位來度量物體的長度。 教學難點: 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長度觀念,形成表象,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并應用概念正確表示物體的長度。 教學方法: 三疑三探教學模式。 教學準備: 學生尺、分米尺、米尺。 教學過程: 一、 設疑自探(8分鐘) 1、導入:我們已經(jīng)初步認識了毫米、分米,這節(jié)課我們來鞏固一下毫米的認識,回顧一下我們學過的有關這方面的知識,你還有什么問題? 2、學生提出問題,教師歸納補充,形成自探提示。 出示自探提示: ①米、分米、厘米和毫米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 ②測量橡皮的厚度、書本的厚度用什么單位最合適? ③生活中哪些物品一般用毫米做單位? 3、學生自學課本,獨立解決以上問題。 二、解疑合探(12分鐘) 1、逐一檢查學生自探情況。(學困生匯報,中優(yōu)生評價補充) 2、針對有困難的問題組織合探。 (1)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有:米、分米、厘米和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2)測量橡皮的厚度、書本的厚度用毫米作單位最合適。 (3)學生討論生活中哪些物品可以用毫米做單位。 三、質(zhì)疑再探(5分鐘) 1、關于本節(jié)的認識,你還有哪些不明白或有疑問的地方提出來大家共同探討。(問題預設:有比毫米更小的長度單位嗎?) 2、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 四、運用拓展(15分鐘) (一)生自編題練習。 (二)教師有選擇的供題練習。 1、判斷下面敘述是否正確? 蠟筆長6毫米 ( ) 跳繩長2厘米 ( ) 課桌高7米 ( ) 粉筆長75分米 ( ) 小明身高134米。( ) 一根繩長15分米。( ) 一塊橡皮厚1米。( ) 10分米=1厘米。 ( ) 2、用線把相對應的左右兩邊連起來。 公路寬 10分米 一支圓珠筆 170厘米 課桌長 40毫米 鄧老師高 13厘米 3、在( )里填上合適的長度單位或數(shù)字。 蠟筆長6( ) 跳繩長2( ) 桌高7( ) 粉筆長75( ) 鋼筆長14( ) 小明的身高是140( ) 一塊橡皮厚12( ) 旗桿高9( ) 別針長34( ) 電腦鍵盤長約5( ) 圖釘長10( ) 教室寬6( ) 教室的門高大約2( ) 麥當勞玩具高9( ) 黑板長約4( ) 5米=( )分米 40厘米=( )分米 2分米=( )厘米 70毫米=( )厘米 我們的鉛筆盒的長大約是( )分米。 我們的數(shù)學書的長大約是( )分米。 我們課桌的高大約是( )分米。 4、分別畫出1毫米、1厘米、1分米長的線段。 (三)全課總結(jié)。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復習了毫米、分米的認識,你有什么收獲呢? 板書設計: 毫米、分米的認識練習課 5米=( )分米 40厘米=( )分米 2分米=( )厘米 70毫米=( )厘米 教學反思: 3、千米的認識 累計課時數(shù)(3)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7頁例3,第8頁例4和中間的做一做。 教材分析: 教材中情景圖將學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景中,引出千米。展示學生比較熟悉的運動場400米跑道上運動的場景,讓學生感受1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創(chuàng)設生活中的情景,喚起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的直接經(jīng)驗,增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教學目的: 1、通過掛圖等形式讓學生初步了解長度單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 2、能正確運用千米的概念來表示長度。 3、通過游戲競賽的形式讓學生說出千米在生活中的應用,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的良好習慣,讓學生意識到知識無處不在的道理。 重點、難點: 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千米=1000米。 教學方法: 三疑三探教學模式。 教學過程: 一、設疑自探(10分鐘)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課題: 1、我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有那些?(米、分米、厘米、毫米)比較大的是什么?(米)如果我們想知道北京離我們這兒有多遠,也用米做單位,可以嗎?那我們該用怎樣的單位去計量呢?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新內(nèi)容——千米的認識。(出示課題:千米的認識) 2、學生繞題設疑,(問題預設:①一千米有多長?②一千米等于多少米?③千米在生活中運用在哪些方面?) 教師梳理歸納補充并將有價值的問題板書到黑板旁側(cè)形成自探提示。 3、出示自探提示: (1)看課本情境圖,在生活中見過這樣的情景嗎?說一說這幅圖說了些什么? (2)例三圖中牌子上的數(shù)是什么意思? (3)大家在哪兒還見過使用千米作單位的? (4)請你用自己的話說說1千米有多遠嗎。 請同學們圍繞自探提示認真自學課本,想一想,畫一畫,解決以上這些問題。 二、解疑合探(14分鐘) 1、檢查學生自探效果,教師隨機板書。(學困生回答,中等生補充,優(yōu)秀生評價) 2、針對學生不能解決的問題小組討論解決。 3、在自探和合探的基礎上,師生共同總結(jié): 1千米=1000米。 描述比較遠的距離的時候用千米作單位。 10個100米是1千米。 4、交流:用自己的話描述一千米有多遠? 三、質(zhì)疑再探(5分鐘) 1、通過你對本節(jié)課知識的探究學習,你還有什么疑問,請?zhí)岢鰜砦覀児餐鉀Q。(問題預設:有沒有比千米還大的長度單位?) 2、解決學生所提出的問題。 四、運用拓展(11分鐘) 1、學生根據(jù)本節(jié)學習內(nèi)容自編一道題讓同桌計算。(做后同桌對改評價,然后再推薦好的在全班展示練習) 2、完成第8頁例4和中間的做一做。 3、完成練習二的第一題。 讓學生自己連線。訂正時,還可以讓學生說一說這些交通工具每小時大約行多少千米。 4、完成練習二的第二題。 5、全課總結(jié)。 板書設計 千米的認識 1千米=1000米。 描述比較遠的距離的時候用千米作單位。 10個100米是1千米。 教后反思: 4、千米和米的換算 累計課時數(shù)(4)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8頁的例5。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在學習米與千米之間的進率的基礎上,讓學生掌握米與千米之間的換算方法。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熟練掌握千米和米兩個長度單位間的進率、學會千米和米之間的換算。 2、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和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千米和米兩個長度單位間的進率,學會千米和米之間的換算。 教學難點: 熟練地進行千米和米兩個長度單位間地換算。 教學方法: 三疑三探教學模式。 教學過程: 一、設疑自探(9分鐘) 1、激趣引思,溝通舊知。 1千米=( )米, 1米=( )分米,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1米=( )厘米 做合格的小小列車員:(開火車回答出每節(jié)車廂上的題目,其余學生判斷,正確就發(fā)出火車鳴叫的聲音“嗚——”) 8米=( )分米 50分米=( )米 9分米=( )厘米 60厘米=( )分米 3厘米=( )毫米 2米=( )厘米 100厘米=( )米 1千米=( )米 2、我們認識了長度單位“千米”,知道了1千米=1000米。那么根據(jù)千米和米之間的關系,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它們的換算。(板書課題:千米和米的換算) 3、看到課題你想知道什么問題?(問題預設:①千米和米怎么換算?) 教師歸納補充學生的問題,出示自探提示,自學課本第8頁例5,思考以下問題: (1)3千米=( )米括號里應填什么?你是怎樣想的? (2)5000米=( )千米括號里應填什么?你是怎樣想的? 二、解疑合探(15分鐘) 1、指名學生回答以上問題,中、優(yōu)等生評判并補充。 2、針對學生回答有困難或不會的問題合作探究。 3千米=( )米,因為1千米=1000米,3千米里面有3個1千米,就是3個1000米,10003=3000(米),所以3千米=(3000)米. 3、歸納總結(jié)算法:(學生先獨立探索,再小組討論、匯報) (明確:因為1千米是1000米,那么有幾千米就是幾個1000米就是“幾千”米 ) (說明:5000米=( )千米,因為1000米=1千米,5000米里面有5個1000米,就是5個1千米,50001000=5(千米),所以5000米=(5)千米.) 4、引導學生總結(jié)算法(學生先獨立思考,再小組討論、匯報) 5、即時練習: 2千米=( )米 3000米=( )千米 4千米=( )米 6000米=( )千米 6、看課本圖:看圖計算: 北京→南京→上海( )千米 北京→武昌→廣州( )千米 三、質(zhì)疑再探(5分鐘) 1、鼓勵學生針對本節(jié)內(nèi)容質(zhì)疑和聯(lián)想,提出不懂或還想知道的問題。(問題預設:千米和分米怎么換算?) 2、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 四、運用拓展(11分鐘) 1、我當小老師,學生自編習題,小組交流擇優(yōu)展示。 2、填空。 4千米=( )米 2000米=( )千米 3千米=( )米 8000米=( )千米 3、園林工人要在一條路旁植樹,每5米劃分一段,算一算,1千米的路要劃分多少段? 4、全課小結(jié)。 從這節(jié)課中你們又學會了那些本領?大家心中肯定有許多感受或收獲能談談嗎? 板書設計: 千米和米的換算 例1: 3千米=( )米 6千米=( )米 例2: 5000米=( )千米 4000米=( )米 教學反思: 5、長度單位練習課 累計課時數(shù)(5) 教學內(nèi)容: 長度單位練習。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復習課,通過復習和相應題型的練習,使學生掌握本單元所學的知識,即毫米、分米的認識、千米的認識。 教學目的: 1、使學生掌握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并會簡單的單位換算。 2、結(jié)合教學,向?qū)W生滲透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思想,同時培養(yǎng)學生學數(shù)學、用數(shù)學的興趣。 重點、難點: 1、簡單的計算。 2、1千米長度的表象。 教學方法: 三疑三探教學模式。 教學過程 一、設疑自探(7分鐘) 1、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長度單位,這節(jié)課我們來復習長度單位。(板書課題)你認為我們這節(jié)課我們應該解決哪些問題呢?(問題預設:①長度單位有哪些?②他們之間的進率是多少?③怎樣靈活運用他們之間的進率?) 2、出示自探提示: (1)我們學習的長度單位有那些? (2)具體表示下1毫米,1厘米,1分米及1米的長度。 (3)這些長度單位間的進率各是多少? 3、下面請同學們結(jié)合自探提示自學課本第10頁內(nèi)容,然后獨立思考,獨自探究出這些問題的答案。 二、解疑合探(12分鐘) 1、自探結(jié)束后,找學生匯報自探結(jié)果。 讓學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的自探結(jié)果。學困生匯報,中等生補充,優(yōu)等生評判。 2、即時練習: 3千米+50千米=( )千米 6米-45毫米=( )毫米 18毫米+82毫米=( )厘米=( )分米 3、按順序排一排: 克 千米 厘米 噸 分米 毫米 千克 米 長度單位:從小到大 質(zhì)量單位:從大到小 三、質(zhì)疑再探 (3分鐘) 通過本節(jié)課的復習,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我們共同研究。(問題預設:除了我們學過的這些長度單位以外,還有沒有別的長度單位?) 四、運用拓展(18分鐘) 1、在括號里填合適的單位名稱。 一支鉛筆長16( ) 小明每小時行5( ) 一棵大樹高8( ) 小冬身高130( ) 一艘輪船每小時行21( ) 一枚圖釘長12( ) 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2、在○里填上“>”“<”或“=”。 3千米○2900米 2千米○2000米。 9毫米○1厘米 1米55厘米○15分米 80米○800分米 500厘米○5米 305厘米○3米50厘米 1千米○990米 30毫米+40毫米○10厘米 指名回答,并說明原因。 3、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數(shù)。 80厘米=( )分米 9厘米=( )毫米 9分米=( )厘米 1千米500米=( )米 6千米50米=( )米 4、判斷。 一枝鋼筆長4分米。 ( ) 火車每小時行1000米。 ( ) 一張床的長度為20分米。( ) 1千米長的公路比1000米的公路短。( ) 一根長繩子長約1毫米。 ( ) 指名回答,說明為什么錯誤并改正過來。 5、列式計算。 ①7米比500厘米長多少? ②8千米比7千米400米長多少? ③運動場1圈的周長是200米,2圈是多少米? ④把72厘米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多少? 讀題,理解題意,指名板演,共同訂正。 6、我能行。 從甲地到乙地,如果騎車每小時行15千米,4小時到達,如果乘汽車只需2小時,汽車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7、全課總結(jié):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復習了長度單位,大家心中肯定有許多感受或收獲能談談嗎? 板書設計: 長度單位練習課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教后反思: 6、噸的認識 累計課時數(shù)(6) 教學內(nèi)容: 課本第11頁例6、第12頁例7及做一做,處理練習三第1—4題。 教材分析: 教材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卡通故事,引出關于噸的話題。然后,圍繞“能同時過橋嗎?”引導學生開展討論,展現(xiàn)學生不同的解決的方法。最后,在具體的問題中。明確1噸=1000千克。建立1噸的質(zhì)量觀念。 教學目的: 1、學生認識質(zhì)量單位噸,知道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 2、理解噸和千克的關系。知道1噸=1000千克,并會進行重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3、通過實踐操作、觀察比較、猜測推算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1、使學生認識質(zhì)量單位噸,初步建立1噸的質(zhì)量觀念。 2、建立1噸重的計量觀念,形成表象。 教學方法: 三疑三探教學模式。 教學過程: 一、設疑自探(10分鐘) 1、復習。 2000米=( )千米 4千米=( )米 1000克=( )千克 8千克=( )克 小結(jié):我們都學習過哪些質(zhì)量單位? 讓學生描述一下1千克和1克具體有多重。 2、談話導入: 同學們在二年級的時候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克和千克這兩個重量單位,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種新的重量單位“噸”。 (板書課題:噸的認識) 3、看到這個課題,你想提出什么問題? (讓學生聯(lián)系前面所學知識自由發(fā)表意見)(問題預設:①一噸有多重?②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重量可以用噸作單位?③一噸有多少千克?) 4、教師歸納補充學生的問題,出示自探提示。 自學課本第11—12頁,思考以下問題: (1)1噸里面有幾個100千克? (2)1000千克等于多少噸? (3)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重量可以用噸作單位? 二、解疑合探(14分鐘) 1、檢查學生自學情況,學困生匯報,中、優(yōu)生評判補充。 2、針對疑難問題組織學生合作探究。 3、在合作探究的基礎上生成結(jié)論: 1噸里面有10個100千克。 1噸=1000千克 4、學生交流可以用噸作單位的事物。如:卡車的載重量、一頭大象的重量、橋的限重等等。 三、質(zhì)疑再探(4分鐘) 通過本節(jié)課的復習, 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我們共同研究。(問題預設:還有沒有比噸更大的重量單位?) 四、運用拓展(12分鐘) 1、我當小老師。 2、判斷: 500千克=5噸 ( ) 6噸=6000千克 ( ) 8000千克=8噸 ( ) 4000克=4噸 ( ) 3、第9頁練習二1.2.3題。 4、全課總結(jié):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研究了噸的認識,大家心中肯定有許多感受或收獲能談談嗎? 板書設計: 噸的認識 1噸=1000千克 3噸=( )千克 6000千克=( )噸 教學反思: 7、噸的認識練習課 累計課時數(shù)(7) 教學內(nèi)容: 復習噸的認識,處理練習三第3、4題。 教學目的: 1、建立1噸的計量觀念,能用噸作為單位來表示物體的重量。 2、能用重量單位之間的進率進行計算。 教學重點: 建立1噸的計量觀念。 教學難點: 能用重量單位之間的進率進行計算。 教學方法: 三疑三探教學模式。 教學過程: 一、設疑自探(12分鐘) 1、談話導入:同學們,前面我們認識了噸,知道了噸和千克之間的進率,這節(jié)課我們對這些知識做一個鞏固。 板書課題:噸的認識練習課。 2、請同學們把上節(jié)課的知識進行梳理歸納,想一想本節(jié)課我們重點要研究哪些問題?(問題預設:①1噸等于多少千克?②1千克等于多少噸?) 3、教師根據(jù)學生提出的問題,歸納整理如下: (1)1噸等于多少千克? (2)1千克等于多少克? (3)請你把我們學習過的重量單位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起來。 (4)試把下面各數(shù)量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7003克 7030克 7300克 7噸3克 7300千克 讓學生復習本節(jié)內(nèi)容,探究以上問題。 二、解疑合探(14分鐘) 1、自探結(jié)束后,讓學生在全班匯報自探結(jié)果。學困生匯報,中等生補充,優(yōu)等生評判。如果發(fā)現(xiàn)學生在自探過程中有困難的問題,可以組織學生合作探究。 生:1噸等于1000千克。 生:1千克等于1000克。 生:我們學習過的重量單位有噸。 生:我們學習過的重量單位有克。 生:我們學習過的重量單位有千克。 生:我們學習過的重量單位有噸、千克、克。 生: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是:克,千克,噸。 生:…… 板書如下: 1噸=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克,千克,噸。 2、針對第四題組織學生合作討論。 學生總結(jié),教師補充。 三、質(zhì)疑再探(3分鐘) 1、學了這節(jié)課,你還有什么疑問或不明白的地方,請舉手提問。 2、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師生共同探究解決。 四、運用拓展(11分鐘) (一)我當小老師。讓學生根據(jù)本節(jié)所學知識自編題目。 (二)教師有選擇的供題練習。 1、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單位 一條魚重2( ) 西瓜重6( ) 汽車重3( ) 1元硬幣重10( ) 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2、在○里填上“﹥”“﹤”“=” 9000千克○9噸 999千克○1噸 8噸○8000千克 5噸○5000克 9千克○7000克+1000克 要求:把不同的單位換算成相同的單位再比較大小。 3、算一算,填一填。 1噸+500千克=( )千克 800千克+200千克=( )噸 1500千克-500千克=( )噸 4000克+6000克=( )千克 5噸3=( )噸 4、把相同的質(zhì)量用線連起來。 8噸 5000克 3千克 4000千克 5千克 3000克 8000千克 4噸 5、解決問題。 奶奶要買4千克白菜,每千克1元2角,我拿了5元錢夠嗎? 6、巧填單位名稱 1( )-9( )=1( ) 1( )-999( )=1( ) 指名回答,并說一說是怎樣想的 7、全課總結(jié):本節(jié)課你都學會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板書設計: 噸的認識練習課 1噸=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克,千克,噸。 教學反思: 8、第一單元練習課 累計課時數(shù)(8) 教材分析: 本節(jié)課是復習課,通過復習和相應題型的練習,使學生掌握本單元所學的知識,即毫米、分米的認識、千米的認識和噸的認識。 教學目的: 1、使學生掌握常用的長度單位間、質(zhì)量單位間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會恰當?shù)剡x擇單位。 2、使學生能估計一些物體的長度和質(zhì)量,會選擇不同的方式進行測量。 3、在實際操作中,增強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提高操作技能,發(fā)展實踐能力。 重點、難點: 進行簡單的單位換算,會恰當?shù)剡x擇單位。 教學方法: 三疑三探教學法。 教學過程: 一、設疑自探(8分鐘) 師:同學們,我們在本單元學了哪些知識呢?你能提出哪些問題?(問題預設:①我們學習的長度單位有那些?②這些長度單位間的進率各是多少?③我們學了哪些重量單位?④他們之間的進率又是多少?) 教師歸納總結(jié)學生提出的問題,補充形成自探提示,并出示。 ①我們學習的長度單位有那些? ②請具體表示1毫米,1厘米,1分米及1米的長度。 ③這些長度單位間的進率各是多少? ④我們學了哪些重量單位?他們之間的進率又是多少? 學生帶著以上問題,獨立復習本單元的內(nèi)容。 二、解疑合探(14分鐘) 學生匯報復習情況,差生回答,中等生補充,優(yōu)等生評價。得出以下結(jié)論: 1、我們學習的長度單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2、讓學生舉例說出1毫米,1厘米,1分米及1米的長度。 3、千米與米之間的進率是1000,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鄰的兩個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10.教師強調(diào):要靈活運用它們之間的進率。 4、我們本單元學的重量單位是噸。他和千克之間的進率時1000。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整理板書。 三、質(zhì)疑再探(3分鐘) 通過本節(jié)課的復習,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提出來,我們共同研究。 學生質(zhì)疑,師生共同解決。 四、運用拓展(15分鐘) (一)填空。 1、測量物體的單位有( ?。?、米、( ?。?、厘米、( ?。?。 2、測量物體的重量單位有( )、千克、( ?。?。 3、5厘米=( ?。┖撩住? 30分米=( ?。┟? 400厘米=( ?。┟住 ?1千米=( ?。┟? 6000米=( ?。┣住? 7分米=( )厘米 4千克=( ?。┛恕 ?9噸=( ?。┣Э? 3000千克=( ?。﹪崱? 70米=( )分米 4、一袋洗衣粉重2千克,5袋洗衣粉重( ?。┣Э?。 5、一袋食鹽重500克,( ?。┐雏}重1千克。 6、運動場的一圈是400米,張冬每天早晨跑2圈,他每天早晨跑( )米,再跑( ?。┚褪?千米。 (二)判斷題。 1、一千克棉花和一千克鐵同樣重。 ( ) 2、米、分米、厘米、毫米,每兩個相臨的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十。 ( ) 3、因為400大于4,所以400米大于4千米。 ( ) 4、一間教室長8米。 ( ) 5、小明身高140厘米。 ( ) 6、一頭大象約重4噸。 ( ) (三)口算。 64+6= 37-18= 45-8= 25+75= 100-9= 47-28= 7000+700= 800+200= 4000+2000= 4000-3000= 3500=500= 5600+400= (四)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 一支鉛筆長20( ) 學生課桌高80( ?。? 李成的體重35( ) 一個乒乓球重6( ?。? 兩個城市間的鐵路長280(?。?一輛汽車載重量是5(?。? (五)在( ?。├锾钌稀埃尽?、“<”或“=”。 1噸( ?。?001千克 2950米( ?。?千米 800厘米( ?。?米 9千克( ?。?00克 3小時( )180分 4000厘米( ?。?0分米 (六)直接寫出得數(shù)。 12千米-5千米=( )千米 40噸+29噸=(?。﹪? 1米-1厘米=(?。├迕? 8千克-2000克=(?。┣Э? 450米+550米=(?。┣?4千米-1000米=( )千米 6000米+7000米=( )千米 1400千克-1噸=( )千克 1噸-600千克=( ?。┣Э? 2800米-800米=( ?。┣? (七)列式計算。 1、5千克比1000克多多少克? 2、6頭大象重24噸,平均一頭大象重多少噸? 3、一個數(shù)的4倍是24,這個數(shù)是多少? 4、一根鐵絲長的4倍是28米,這根鐵絲長的8倍是多少米? (八)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以下問題。 1、一本書厚8毫米,6本書厚多少毫米? 2、張平每天上學從家到學校要經(jīng)過公園,從家到公園有800米,從公園到學校有1400米。張平家到學校的距離是多少米? 3、工地上有4噸水泥,第一次用去3噸,第二次用去800千克,還剩下多少千克水泥? 4、修一條長1500米的水渠,已經(jīng)修了500米,還剩下多少米沒修? 板書設計: 第一單元練習課 長度單位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重量單位:克、千克、噸 教學反思: 10、第一單元測試題 累計課時數(shù)(9-10) 一、填空。 1、稱一筐蘋果的重量,通常用( )做單位。 2、稱一小袋味精有多重,通常用( )做單位。 3、計量卡車上裝載的水泥有多重,用( )做單位。 4、計量操場跑道的長度,通常用( )做單位。 5、計量螺絲稈的長度,用( )做單位。 6、計量兩個城市間的路程,通常用( )做單位。 二、選擇合適的答案填在括號里。 1、學校買了一批課桌椅,每套價格是148( ) (1)元 (2)千克 (3)克 2、西安——寶雞的高速公路長大約170( ) (1)米 (2)分米 (3)千米 3、小紅的身高是120( ) (1)毫米 (2)厘米 (3)分米 (4)米 4、1噸=1000( ) (1)克 (2)千克 (3)千米 5、1米4厘米=( )厘米 (1)104 (2)140 (3)1004 (4)1040 三、在○里填上“<、>”或“=”。 4厘米○4分米 30分米○3米 5噸○5000克 8998米○7千米 四、計算。 1、6厘米+8毫米+2毫米=( )厘米 2、5分米-2分米-2厘米=( )分米( )厘米 3、500千克+500千克+200千克=( )噸( )千克 4、1噸-( )千克-( )千克=200千克 五、把相等的質(zhì)量用線連起來。 5噸 3千米 9千米 4噸 4000千克 9000克 3000克 5000千克 六、畫圖題。 1、畫一條半分米長的線段,它的長是( ) 2、畫一條比上面線段長5毫米的線段,它的長是( ) 3、畫一條線段的長是第一題所畫線段長的3倍,它的長是( ) 七、應用題。 1、修一條公路,平均每天修500米,四天修完,這條公路長多少米?合多少千米? 2、小強把3根都是50毫米的小木棍捆成一根小木棒,每兩根重疊部分都是4毫米。這根木棍長多少毫米? 3、有4輛載重都是3噸的貨車,同時運貨,最多可運貨多少噸? 第一單元試卷講評課 累計課時數(shù)數(shù)(11-12) 試題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講評目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講評重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講評難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學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具、學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時安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學過程: 一、設疑自探( 分鐘) 1、整體情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各題正確率統(tǒng)計: 題號 正確率 3、引導設疑,自主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自我糾錯。 二、解疑合探( 分鐘) (一)小組合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全班合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質(zhì)疑再探( 分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運用拓展( 分鐘) (一)鞏固練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全課總結(ji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書設計: 考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配套講稿:
如PPT文件的首頁顯示word圖標,表示該PPT已包含配套word講稿。雙擊word圖標可打開word文檔。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檔作品中含有的國旗、國徽等圖片,僅作為作品整體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設計者僅對作品中獨創(chuàng)性部分享有著作權。
- 關 鍵 詞:
- 三年級 數(shù)學 上冊 三疑三探 教案
裝配圖網(wǎng)所有資源均是用戶自行上傳分享,僅供網(wǎng)友學習交流,未經(jīng)上傳用戶書面授權,請勿作他用。
鏈接地址:http://www.hcyjhs8.com/p-10084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