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標)2020版高考歷史總復習 專題十一 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 第22講 二戰(zhàn)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與經濟全球化的世界練習 人民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新課標)2020版高考歷史總復習 專題十一 世界經濟的全球化趨勢 第22講 二戰(zhàn)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與經濟全球化的世界練習 人民版(9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第22講 二戰(zhàn)后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的形成與經濟全球化的世界
一、選擇題
1.(2019內蒙古呼和浩特調研)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前的二十余年間,世界貿易的年均增長率約為0.7%。然而,從1948年開始的二十余年間,這一增長率達到7.8%。戰(zhàn)后世界貿易的增長主要得益于( )
A.國家之間關稅壁壘的消除
B.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推動
C.跨國公司世界范圍的建立
D.世界經濟貿易規(guī)則的制定
答案 D A項表述中的“消除”太過絕對,故A項錯誤;結合所學知識,國際貨幣組織的作用是調整世界金融秩序,并非世界貿易,故B項錯誤;結合所學知識,C項表述是20世紀90年代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強的表現(xiàn),與題
2、目中的時間不相符,故C項錯誤;根據題目中“1948年開始的二十余年間,這一增長達到7.8%”推知戰(zhàn)后關貿總協(xié)定的建立促進了世界經濟貿易規(guī)則的制定,促進了世界貿易的發(fā)展,故D項正確。
2.(2018湖南郴州一模)著名經濟學家特里芬講過一個“媳婦煮粥”的故事:從前有個媳婦,賢淑能干。后來婆婆讓她主持家務,負責給全家人煮粥。由于每年打的糧食很有限,然而這一家卻年年添丁進口,為讓全家人都吃飽,媳婦只好不斷往鍋里加水,結果是粥越來越稀。最后,婆婆懷疑媳婦把米偷著背回了娘家,一氣之下,將她趕出了家門。結合所學判斷這個故事指的是( )
A.大國霸權主義 B.國家壟斷資本主義
C.布雷頓森林體系 D.
3、經濟全球化趨勢
答案 C 布雷頓森林體系是二戰(zhàn)后美國憑借強大經濟實力建立起來的以美元為中心的貨幣體系,隨著20世紀70年代美國經濟發(fā)展的速度放緩,黃金儲備減少,美元實際貶值加劇,布雷頓森林體系最終崩潰,故C項正確。
3.(2019山東濱州調研)1933年4月19日,美國宣布取消金本位制。二戰(zhàn)后,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中明確規(guī)定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美元與黃金的脫鉤與掛鉤都( )
A.導致美元貶值刺激商品出口
B.穩(wěn)定了世界金融貨幣的秩序
C.利于拓寬美國世界市場空間
D.避免了世界經濟危機的波及
答案 C 1933年4月19日,美國宣布取消金本位制導致美元貶值刺激商品出
4、口,二戰(zhàn)后,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中明確規(guī)定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并未使美元貶值,故A項錯誤;1933年美國宣布取消金本位制導致世界金融貨幣秩序的混亂,二戰(zhàn)后,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中明確規(guī)定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穩(wěn)定了世界金融貨幣的秩序,故B項錯誤;1933年美國宣布取消金本位制導致美元貶值刺激商品出口,利于拓寬美國世界市場空間,二戰(zhàn)后,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中明確規(guī)定美元與黃金掛鉤,各國貨幣與美元掛鉤,促進了世界貿易的發(fā)展,利于拓寬美國世界市場空間,故C項正確;在世界經濟聯(lián)系日益密切的形勢下,美元與黃金的脫鉤與掛鉤都不可能避免世界經濟危機的波及,故D項錯誤。
4.(2018山東
5、濰坊期中)1950年法國外交部部長舒曼提出了“舒曼計劃”,該計劃主張以法國和聯(lián)邦德國煤鋼工業(yè)為基礎,把西歐各國的煤鋼工業(yè)部門聯(lián)合起來,由一個超國家的高級機構共同管理“聯(lián)營”。該計劃( )
A.促使美國實施“馬歇爾計劃”
B.推動了二戰(zhàn)后法德兩國的和解
C.實現(xiàn)商品、人員、資本自由流通
D.標志著歐洲經濟一體化的起步
答案 B “馬歇爾計劃”實施于1947年,故A項錯誤;該計劃將西歐各國的煤鋼工業(yè)部門聯(lián)合起來,有利于推動二戰(zhàn)后法德兩國的和解,故B項正確;該計劃與商品、人員、資本無關,故C項錯誤;“舒曼計劃”還只是計劃,歐洲煤鋼共同體的建立標志著歐洲經濟一體化的起步,故D項錯誤。
5
6、.(2018全國Ⅱ卷“超級全能生”聯(lián)考)1971年8月15日,尼克松終止了美元兌換黃金,破壞了世界貨幣體系的核心支柱?!瓘拇艘院?美國合法地通過大量印刷紙幣進行美元貶值和不斷擴大國際收支逆差。這對美國產生的影響是( )
A.經濟發(fā)展緩慢
B.成為最大的債權國
C.資金流入,有利于企業(yè)和個人融資
D.通過貨幣體系控制世界經濟命脈
答案 C 材料中“美元貶值”會刺激出口,一定程度上能推動經濟的發(fā)展,故A項錯誤;B項所述與材料中“不斷擴大國際收支逆差”不符,故B項錯誤;材料中“美國合法地通過大量印刷紙幣進行美元貶值和不斷擴大國際收支逆差”,會使資金流入美國,有利于企業(yè)和個人融資,故C項
7、正確;通過貨幣體系控制世界經濟命脈與材料中“破壞了世界貨幣體系的核心支柱”不符,故D項錯誤。
6.(2018湖南長郡中學實驗班選拔)1967年西歐六國正式成立歐洲共同體,截止到2016年歐盟成員國發(fā)展到28個。然而,英國卻于2016年6月23日舉行“脫歐公投”,支持率達到51.9%,此外意大利也在想方設法“脫歐”。這些“脫歐”現(xiàn)象說明( )
A.歐盟內部國家利益尚需協(xié)調
B.東西歐國家間矛盾不可調和
C.歐洲區(qū)域合作水平嚴重下降
D.域外大國介入造成歐盟解體
答案 A 這些“脫歐”現(xiàn)象表明英國、意大利與歐盟內部國家之間存在利益沖突,說明歐盟內部國家利益尚需協(xié)調,故A項正確;材料無
8、法體現(xiàn)東西歐國家間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該表述過于絕對,故B項錯誤;這些“脫歐”現(xiàn)象并不會使歐洲區(qū)域合作水平嚴重下降,故C項錯誤;材料沒有涉及域外國家,歐盟也沒有解體,故D項錯誤。
7.(2018云南曲靖一中月考)英國《衛(wèi)報》網站2016年12月1日刊登著名理論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的文章《這是我們星球最危險的時刻》。文章指出:“英國脫歐公投和特朗普當選總統(tǒng),都代表了那些自認為被領導人拋棄的民眾的怒吼。這些被遺忘的民眾拒絕了所有專家和精英的建議和指導?!被艚鸬奈恼路从吵? )
A.西方的民主制度有了新的進展
B.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被改變
C.世界多極化趨勢進一步加強
D.民粹主義正在
9、挑戰(zhàn)經濟全球化
答案 D 材料的主旨并不是說西方的民主制度,而是說民粹主義正在挑戰(zhàn)經濟全球化,故A項錯誤;世界經濟全球化的趨勢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這一趨勢是無法改變的,故B項錯誤;世界多極化趨勢進一步加強結論正確,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C項錯誤;據材料“英國脫歐公投和特朗普當選總統(tǒng),都代表了那些自認為被領導人拋棄的民眾的怒吼。這些被遺忘的民眾拒絕了所有專家和精英的建議和指導”可知民粹主義正在挑戰(zhàn)經濟全球化,故D項正確。
8.(2018山東濱州期末)據IMF統(tǒng)計,2008年以來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年均達到48%(按美元匯率計算),超過美國的22.5%。預計2018—2020年期間,中國經
10、濟增速雖將放緩,但依然是全球經濟增長的最大貢獻者,將達到28%(按美元匯率計算)。這說明( )
A.中國已成為當今世界的經濟中心
B.中國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主引擎
C.當今的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加強
D.中國已經擺脫了金融危機的影響
答案 B 根據所學知識和常識可知,盡管中國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高,但經濟實力仍然是美國最強,因此美國仍然是當今世界的經濟中心,故A項錯誤;材料強調中國是世界經濟增長的最大貢獻者,超過了美國,因此中國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主引擎,故B項正確;材料講述的是2008年以來和預計2018—2020年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的貢獻,并未體現(xiàn)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故C項錯誤
11、;材料只講述了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的貢獻問題,不能反映中國已經擺脫了金融危機的影響,故D項錯誤。
9.(2018遼寧東北育才學校期末)18世紀中期,德國哥丁根學派提出了整個世界的歷史都應以西歐的歷史來認識和剪裁的理論。1955年英國史學家巴勒克拉夫明確提出歷史學家應公正地評價各個時代和世界各地區(qū)一切民族的建樹。西方史觀的變化表明( )
A.世界經濟中心的轉移
B.世界多極化趨勢顯現(xiàn)
C.冷戰(zhàn)影響了史學研究
D.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強
答案 D 1955年美國是世界經濟霸主,而巴勒克拉夫卻提出“公正地評價各個時代和世界各地區(qū)一切民族的建樹”,而不是以美國為中心,說明西方史觀并不是以世界經
12、濟中心轉移而變化,故A項錯誤;1955年歐共體尚未成立,日本尚未成長為經濟大國,不結盟運動也未興起,世界多極化趨勢尚不明顯,故B項錯誤;冷戰(zhàn)中西歐與蘇聯(lián)處于敵對關系,而巴勒克拉夫卻提出“公正地評價各個時代和世界各地區(qū)”,這其中也包括蘇聯(lián),說明西方史觀的變化并不是因為冷戰(zhàn)的影響,故C項錯誤;從哥丁根學派的西歐中心論到巴勒克拉夫的全球史觀,體現(xiàn)了二戰(zhàn)后世界全球化趨勢不斷加強使西方史觀發(fā)生了變化,故D項正確。
10.(2018湖北武漢部分重點中學起點考試)1975年,英國下院就經濟日益惡化形勢下,是否留在歐洲共同體內舉行全民公決,64%的選民參與了投票,其中67.2%的人投贊同票,32.8%的人投
13、反對票,英國最終留在歐洲共同體內。這主要反映出( )
A.一體化導致了經濟蕭條
B.歐共體內部出現(xiàn)分裂
C.區(qū)域化嚴重阻礙全球化
D.西歐整體實力的上升
答案 D 此時歐洲的經濟蕭條是由于國家對經濟的過度干預,與“一體化”無關,故A項錯誤;英國最終留在歐洲共同體內,說明歐共體內部并未出現(xiàn)分裂,故B項錯誤;區(qū)域化是全球化進程中的表現(xiàn),且材料無法體現(xiàn)C項,故C項錯誤;英國最終留在歐共體內是因為西歐整體實力的上升,故D項正確。
11.(2014課標Ⅰ,35,4分)有學者指出,歐元作為具有震撼力的新事物,它的問世成為21世紀初歐洲甚至是國際金融領域的重大事件。歐元的巨大作用表現(xiàn)在( )
14、
A.推動歐盟內部統(tǒng)一市場的發(fā)展
B.消除了歐盟各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壁壘
C.促進了歐盟對外貿易額的增加
D.鞏固了歐洲在世界經濟中的領導地位
答案 A 歐元誕生是歐洲經濟一體化進程中具有歷史意義的里程碑,有利于歐洲經濟的穩(wěn)定發(fā)展,推動了歐盟內部統(tǒng)一市場的發(fā)展,故選A項。B項中“消除了”的表述過于絕對,排除;歐元的使用未必會帶來歐盟對外貿易額的增加,排除C項;二戰(zhàn)后的歐洲在世界經濟中并未處于領導地位,故D項中“鞏固了”的表述與史實不符。
12.(2017江蘇單科,18,3分)20 世紀90 年代以來,世界經濟結構發(fā)生新變化。以下是1990 年和2003 年不同類型國家三大產業(yè)占國內生
15、產總值比重表:
產業(yè)時間國家地區(qū)
農業(yè)(%)
工業(yè)(%)
服務業(yè)(%)
1990
年
2003
年
1990
年
2003
年
1990
年
2003
年
低收入
32
24
28
27
40
49
中等收入
14
9
39
36
47
55
高收入
3
2
33
27
64
71
表中數(shù)據表明( )
A.高收入國家越來越忽視農業(yè)生產
B.中低收入國家各產業(yè)間發(fā)展均衡
C.不同類型國家產業(yè)結構的變革呈現(xiàn)平衡發(fā)展
D.不同類型國家產業(yè)結構的變革趨勢基本相同
答案 D 由表中數(shù)據可看出,三種類型國家產業(yè)結
16、構變革的總體趨勢都是農業(yè)、工業(yè)比重逐步減少,服務業(yè)比重不斷增大,故D項正確。高收入國家農業(yè)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低并不意味著高收入國家忽視農業(yè)生產,排除A項;中低收入國家農業(yè)比重不斷減少,產業(yè)間發(fā)展不均衡,B、C兩項錯誤。
二、非選擇題
13.(2019江西南昌調研)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從核心到邊緣——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世界經濟體系
——根據[英]J.M.羅伯茨《全球史》繪制
材料二 二戰(zhàn)期間,英國和美國都在醞釀戰(zhàn)后經濟秩序的方案。1943—1944年,英、美經過多次談判,商定了以美國《懷特計劃》為基礎的妥協(xié)方案。1944年7月,英、美等44個國家的代表通過了以英美
17、妥協(xié)方案為基礎的《國際貨幣基金協(xié)定》和《國際復興開發(fā)銀行協(xié)定》?!?zhàn)后重建國際經濟秩序的另一舉措,是《關稅及貿易總協(xié)定》的簽訂和談判。1947年4月,美、英、中、法等23個國家進行關稅減讓的談判,雙邊關稅談判共進行了123項,涉及大約5萬種商品。10月,23國簽訂了《關貿總協(xié)定》。關貿總協(xié)定除每年召開大會外,主要活動是主持減稅談判,從1947年起,關貿總協(xié)定成員國進行了多次多邊談判,重要的有“狄龍回合”“肯尼迪回合”“東京回合”等,有力地推動了全球貿易的自由化進程。
——摘編自高德步、王玨《世界經濟史》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9世紀末20世紀初世界經濟體系中①②與③④類
18、國家(地區(qū))之間的地位關系,并分析這一關系的成因。(12分)
(2)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兩個國際經濟體系(秩序)建立方式的不同之處,并概括二戰(zhàn)后國際經濟秩序的特點。(10分)
(3)有研究者認為,盡管二戰(zhàn)后國際經濟秩序有諸多弊端,但仍有明顯的合理性。你是否同意?說明理由。(8分)
答案 (1)關系:①②類國家(地區(qū))處于主導、支配地位,③④類國家(地區(qū))處于從屬、附庸地位。
成因:近代以來,歐美國家通過工業(yè)革命和資產階級代議制的建立確立了在經濟和政治上的領先地位;并通過殖民擴張將亞、非、拉美地區(qū)卷入世界市場,最終確立了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亞、非、拉美地區(qū)則普遍科技水平低
19、,生產方式落后,經濟發(fā)展整體水平較低。
(2)不同: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是通過殖民擴張(或武力威逼);二戰(zhàn)后:主要通過協(xié)商談判。
特點:美國主導;制度化、體系化。
(3)同意。理由:二戰(zhàn)后國際經濟秩序是建立在當時主要國家經濟力量對比基礎之上的,是當時世界經濟格局的反映;這一秩序順應了歷史發(fā)展趨勢,其制度化、體系化的特點適應了世界經濟的發(fā)展要求;在這一體系之下,戰(zhàn)后世界經濟得以恢復和發(fā)展,資本主義國家出現(xiàn)了經濟繁榮的“黃金時期”,世界貿易增長。
不同意。理由:這一體系存在明顯的不合理性。二戰(zhàn)后國際經濟秩序仍然是大國強權政治的產物,美國等西方國家居于主導地位;這一體系忽視了廣大新興國
20、家的利益,隨著新興國家經濟發(fā)展,這一體系已經不適應新的世界經濟格局;在這一體系下,發(fā)展中國家與發(fā)達國家間的經濟差距進一步拉大。(任選一種觀點且言之有據即可)
14.(2018山東濟寧調研)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據湯偉《全球治理的新變化》繪制
圖中能夠反映全球治理變化的多種趨勢。指出其中一種變化趨勢并說明其形成的歷史原因。(12分)
答案 示例:
趨勢:從國際體系向全球體系過渡。
原因:信息技術和資本、人口、生產要素自由化的驅動;經濟全球化與區(qū)域化發(fā)展,相互依賴的加深,需要系統(tǒng)治理體系應對復雜的國際交往與互動;以西方治理為主的國際體系難以適應復雜的全球性問題和新興大國崛起的挑戰(zhàn)等。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