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學年高中歷史 專題一 民主與專制的思想淵源 三 近代中國對民主的理論探索學案 人民版選修2》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2019-2020學年高中歷史 專題一 民主與專制的思想淵源 三 近代中國對民主的理論探索學案 人民版選修2(8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三 近代中國對民主的理論探索
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在尋求拯救民族、建立“至完美”共和國的良方中,注重考察歐美各國法律在治國中的作用,特別是立國根本大法——憲法的作用。
■—————————————————————————————————————
1.孫中山的革命宗旨是什么?
2. 孫中山革命思想的核心是什么?孫中山在法制建設過程中是如何使西方的
三權分立學說與中國國情有機結合起來的?
[課程標準]
簡述康有為、梁啟超和孫中山關于民主的主要論述,比較其觀點的異同。
一、對君主專制的反思
歷史背景
(1)國內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異常尖銳。
(2)清朝統(tǒng)治者采取文化
2、專制的高壓政策。
代表人物及主要主張
(1)黃宗羲
①思想主張
A.尖銳批判君主專制制度,提出“以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民主思想。
B.提出了“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主張,認為國家應首先重“法治”。
②評價:在當時的中國,黃宗羲難能可貴地表達了一種民主與法治思想。
(2)顧炎武
①思想主張
A.大力抨擊君主專制,批判“家天下”的天下觀。
B.用“國”和“天下”兩個概念,來區(qū)別屬于一家一姓的王朝和屬于“匹夫”的天下。
②意義:“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激勵了人們的愛國熱情。
影響:他們對君主政治的反思對于促進政治思想從傳統(tǒng)向近代轉換有著較大的影響。
[特別提醒] 黃宗羲對君主專
3、制制度的批判主要包含三個方面,一是對君主專制的最高代表皇帝進行了大膽抨擊,二是對支配中國社會兩千多年的“君為臣綱”的封建教條進行了無情批判,三是對封建的法律進行了無情的揭露。
二、民權思想的啟蒙
歷史背景
(1)1840年前后,隨著與西方資本主義的進一步接觸,一些對外部世界比較敏感的中國人開始探索西方資產階級民權思想。
(2)思想革命的先行者了解、吸收了西方個性解放的思想以及自由、平等、民主的原則,并且萌生了他們自己的民權思想。
代表人物:以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和嚴復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維新派。
主要貢獻
(1)康有為比較明確地表達了自己的民權觀,認為人人有“自主之權”“自立之權”
4、,主張“人人平等”,只有這樣才符合天賦人權的“公理”。
(2)梁啟超認為人人有自主之權的原則同專制君主集中權力于一人是完全對立的;抨擊專制集權,鼓吹資產階級民主。
(3)譚嗣同積極宣傳資產階級平等、自由和民主的思想,認為君主專制制度是萬惡之源,嚴厲抨擊為君主專制辯護的傳統(tǒng)觀念,提出“廢君權,倡民權,變不平等為平等”的綱領性主張。
(4)嚴復吸收了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和人民主權論的思想,傳播資產階級的天賦人權論,認為君民關系實際上是一種社會契約關系。
評價
(1)局限:只是表達了資產階級對平等、自由和民主的向往,在中國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下,并沒有多少可行性,社會影響較為有限。
(2)積極:是
5、后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的先聲。
[特別提醒] 維新派不主張廢除君主制,而僅僅是主張在保留君權的前提下給予人民一定的參政權利,其主要
理由是中國“民智未開”。為開民智,維新派非常注重設立學校,這實際上也是一種民主啟蒙的實踐努力。
三、孫中山的民權思想
背景
(1)戊戌變法的失敗,證明了由清朝統(tǒng)治者實現人民的各種權利是極不現實的。
(2)孫中山認識到只有通過革命來實現人民的民主權利。
民權思想
(1)把革命宗旨概括為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其中民權主義是核心。
(2)揭露和批判了封建專制的清王朝,主張通過暴力的流血革命來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
(3)“五權憲法”原則是孫
6、中山民權思想的基本內容,即在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的基礎上,加上考試權和監(jiān)察權,實行五權分立。
評價:孫中山的民權思想,包含著許多創(chuàng)造性的理論和豐富翔實的內容,反專制、重民權、五權分立及互相制約、彼此監(jiān)督的一系列設想,凝聚著孫中山民主思想的精華。
[特別提醒] 孫中山的民權思想以推翻封建君主專制政體、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制為核心,但沒有觸動封建君主專制政體賴以存在的社會階級基礎——封建地主士紳階級。
,
要點一 明清之際,黃宗羲、顧炎武等對君主
專制進行反思的社會背景
1.經濟上:一方面,商品經濟蓬勃發(fā)展,資本主義萌芽產生并緩慢發(fā)展,工商業(yè)階層的隊伍不斷壯大,強烈要求反對
7、封建束縛,發(fā)展商品經濟;另一方面,統(tǒng)治者極力推行重農抑商政策,阻礙了商品經濟的發(fā)展。
2.政治上: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統(tǒng)治空前強化和腐敗,加劇了封建王朝的危機,使不少人認識到君主專制是諸多弊端的根源。此外,封建統(tǒng)治危機的日益加深和人民起義促使人們進行反思。
3.思想上:科舉考試使思想界出現因循守舊、陳腐不化的習氣,扼殺了人的個性,摧毀了人們的思想,不少人試圖擺脫四書五經的束縛,破除傳統(tǒng)儒學,實現個性的自由發(fā)展。西學東漸帶來的西方科技和宗教思想開闊了人們的眼界。
要點二 維新派和革命派民主思想的比較
相同點
(1)從來源上看,都來源于西方,是向西方學習的結果
(2)從目的上看,都是為了挽
8、救民族危亡,發(fā)展資本主義
(3)從內容上看,都側重介紹、宣傳政治主張,對封建思想沒有進行徹底批判
(4)從影響上看,都推動了中國社會的近代化,都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
(5)從根源上看,都是資本主義經濟的發(fā)展在思想文化領域的反映
不同點
(1)維新思想
①把西方資本主義的政治學說同儒家思想相結合,在維護孔子的名義下,批判封建的因循守舊思想;②維護清朝的統(tǒng)治,改變的只是專制主義;③主張用改良的方式建立君主立憲的政治體制
(2)民主革命思想
①革命派直接以西方資產階級革命時期的天賦人權、自由平等學說為思想武器,宣傳資產階級民主主義思想;②不僅要改變封建主義,而且要推翻清王朝統(tǒng)治
9、;③主張用暴力革命的方式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認識
資產階級民主思想主張的演變經歷了由改良到革命,由君主立憲制到民主共和制,由保留清政府到推翻清政府的過程。其演變動力是近代中國資本主義的發(fā)展和民族危機的不斷加深,其中資本主義的發(fā)展是根本動力
要點三 三民主義的內在聯(lián)系和積極意義
內在聯(lián)系:民權主義是核心,屬于民主革命的首要任務;民族主義是前提;民生主義是補充和發(fā)展。三者之間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
積極意義:三民主義學說集中代表了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在政治上、經濟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國人民要求民族獨立、民主權利和發(fā)展經濟的共同愿望,在動員和組織群眾推翻封建帝制的斗爭中發(fā)揮了
10、巨大作用,推動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發(fā)展,對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發(fā)展具有重大影響。
明末清初進步思想與近代西方民主理論的比較
“天崩地裂”的時代總富有“別開生面”的思想,這些思想成了近代民權思想的先聲。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凡君之所畢世而經營者,為天下也。緣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治天下猶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許,君與臣共曳木之人也。(臣)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為事,則君之仆妾也;以天下為事,則君之師友也。所謂法者,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也……所謂非法之法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學?!熳又俏幢厥?,天子之所非未必
11、非,天子亦遂不敢自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學校。
——黃宗羲《明夷待訪錄》
材料2:梁啟超、譚嗣同輩倡民權共和之說,則將其書(《明夷待訪錄》)節(jié)鈔,印數萬本,秘密散布,于晚清思想之驟變,極有力焉?!簡⒊肚宕鷮W術概論》
材料3:至于民權主義……中國數千年來都是君主專制政體,這種政體,不是平等自由的國民所堪受的?!v到那政治革命的結果,是建立民主立憲政體?!┥杏幸粚幼钜o的話,因為凡是革命的人,如果存有一些皇帝思想,就會弄到亡國?!晕覀兌ㄒ善矫窀锩?,建國民政府?!绹鴳椃ㄓ謱⒚鲜?孟德斯鳩)學說作為根本,把那三權界限更分得清楚,在一百年前算是最完美的了?!沁@百余年間,
12、美國文明日日進步,土地財產也增加不已,當時的憲法現在已經是不適用的了。兄弟的意思,將來中華民國的憲法是要創(chuàng)一種新主義,叫做“五權分立”。那五權除剛才所說三權(立法權、行政權、裁判權)之外,尚有兩權(考選權、糾察權)。
——孫中山在東京《民報》創(chuàng)刊周年慶祝大會上的演說
(1)根據材料1指出黃宗羲認為理想的君、臣、民關系是什么。為實現以上政治理想,黃宗羲提出了什么方案?結合古代主流思想演變和時代特色分析黃宗羲思想的進步性。
(2)根據材料2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梁啟超、譚嗣同輩”“將其書……散布”的原因。
(3)根據材料3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孫中山不同于黃宗羲的民權思想。指出孫中山的思想與
13、西方民權理論的關系。
[解析] 第(1)問,第一小問由材料1信息“天下為主,君為客”“君與臣共曳木之人”“以天下為事”等分析;第二小問由“一家之法,而非天下之法……所謂非法之法也”“不敢自為是非”“公其是非于學?!钡确治?;第三小問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第(2)問,結合時代背景等分析。第(3)問,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歸納即可。
[答案] (1)關系:民為主,君為客;君臣為民服務;君臣平等。
方案:用“天下之法”代替“一家之法”,“學校議政”,限制君權,提出分治。
進步性:體現了古代民本思想的新發(fā)展;提出了批判君主專制的進步思想。
(2)原因:甲午戰(zhàn)爭后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民族危機加深,
14、清政府專制腐朽;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fā)展,資產階級隊伍壯大;黃宗羲的進步思想是近代民權思想的先聲;梁啟超、譚嗣同等作為資產階級維新派的代表人物,以其書《明夷待訪錄》作為宣傳資產階級民主思想的工具(思想武器)。
(3)思想:廢除君主專制政體,建立“民主立憲政體”;反對帝王思想,通過平民革命,建立國民政府;制定“五權憲法”,建立五權分立制度;國民享有參政權、選舉權。
關系:借鑒并發(fā)展了西方民權理論。
孫中山的民權思想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1:歷觀各國的憲法,有文憲法是美國最好……法國孟德斯鳩將英國制度作為根本,參合自己的理想,成為一家之學。美國憲法,又將孟德斯鳩學說作為根本,把那
15、三權界限,更分得清楚……但是這百余年間,美國文明日日進步,土地財產,也是增加不已,當時的憲法,現在已經是不適用的了。兄弟的意思,將來中華民國的憲法,是要創(chuàng)一種新主義,叫做“五權分立”。
——孫中山《三民主義與中國前途》
材料2:他(孫中山)提倡的是國家自由,反對個人自由。因為他認為中國人已經太自由了,變成了一盤散沙。他主張國家平等,可是他不相信人類有平等,因為自然界就是沒有平等的……孫中山給人民選舉、罷免、創(chuàng)制和復決四個基本政治權,可是人民的主權是由國家行使的。
——馮兆基《民國時期中國民主的構想》
[綜合探究] (1)根據材料1概括孫中山對美國憲法的評價,并分析其目的。
(2)依據
16、材料2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孫中山的自由平等觀形成的原因。
[思路引領] (1)第一小問評價,根據材料1“有文憲法是美國最好”得出美國憲法在歷史上最好,根據材料1“但是這百余年間……當時的憲法,現在已經是不適用的了”可知隨著時代進步當時美國的憲法已經落后不再適用;第二小問目的,根據材料1“將來中華民國的憲法,是要創(chuàng)一種新主義,叫做‘五權分立’”說明孫中山是想要指出美國憲法中“三權分立”的局限,將“三權分立”發(fā)展為“五權分立”。(2)根據材料2“他(孫中山)提倡的是國家自由”說明孫中山想要國家擺脫帝國主義的束縛,實現自由,這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民族危機日益嚴重的現實下的思考;根據“他認為中
17、國人已經太自由了,變成了一盤散沙”可知他反對個人自由是因為中國人散漫缺乏約束;根據“可是他不相信人類有平等,因為自然界就是沒有平等的”可知他受到西方進化論——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思想的影響。
[嘗試答題] (1)評價:美國憲法在歷史上最好,但隨著時代進步而變得不再適用。
目的:破除對西方代議制度和“三權分立”的迷信,將“三權分立”發(fā)展為“五權分立”。
(2)原因:中國民族危機的加深;中國人自由散漫,缺乏約束;進化論思想的影響。
明末清初,一些仁人志士開始對中國實行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進行深刻的反思,其代表人物是( )
A.康有為、梁啟超
B.顧炎武、黃宗羲
18、C.譚嗣同、嚴復
D.孫中山
解析:選B。在A、B、C、D四個選項中,只有B項的兩個人物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故選B項。
康有為堪稱近代中國最早覺醒的人物之一,下列思想觀點與其不符的是( )
A.人人有“自主之權”,人人有“自立之權”
B.人人平等
C.興民權,實行民主共和
D.天賦人權
解析:選C??涤袨槭琴Y產階級維新派。興民權,實行民主共和顯然是資產階級革命派的觀點。
下列思想觀點與嚴復的主張相符的是( )
A.廢君權,倡民權,變不平等為平等
B.吸收了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和人民主權論思想,倡導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C.君民關系實際上是一種社會契約關系
D.主張以革
19、命的方式,實現民權
解析:選C。本題考查學生對知識的再認再現能力。A與譚嗣同相符;B中“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與嚴復的主張不符,嚴復并未超越資產階級改良范疇;D是孫中山的主張。
孫中山的資產階級民權思想的主要內容不包括( )
A.民權政治必須實行而且必然實現
B.國民革命的首要目標是推翻帝制
C.用革命形式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
D.封建專制是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制不可調和的敵人
解析:選A。民權政治是近代歷史發(fā)展的新事物,不但必須實行,而且必然實現,這是梁啟超的觀點,故A項符合題意。
教材答疑 名師指津
一、學習思考
1.談談你對這段話的看法。(教材P13)
提示:從這段話可以
20、看出顧炎武對亡國與亡天下的區(qū)別的認識。他認為保衛(wèi)一家一姓的王朝,是皇帝和達官貴人的事情,捍衛(wèi)天下的安全是廣大人民群眾的事情,即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2.梁啟超認為“人人有自主之權”中的“人人”主要指哪些人?(教材P13)
提示:主要指資產階級。
3.嚴復宣傳“天賦人權”論時,只提出實行君主立憲,而不像盧梭那樣倡導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為什么會這樣?(教材P14)
提示:這是由當時中國資產階級的軟弱性決定的。由于資產階級的軟弱、力量不足,因此他既沒有農民反對封建斗爭的勇敢,也沒有歐洲資產階級反封建斗爭時的決心,故他反對君主專制,卻贊成君主立憲,希望“圣明君主”支持改革。
4.為什
21、么孫中山認為要實現民權主義就必須鏟除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教材P15),提示: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是民權的最大敵人,專制統(tǒng)治的貪婪無道正是民權難以保證的主要原因。封建暴政同自由、平等、博愛,君主專制同民權主義是水火不容的。因此,只有徹底推翻封建專制統(tǒng)治,人民才會有民主、平等和自由。
二、自我測評(教材P16)
試比較維新派和孫中山的民主思想,簡要談談:與維新派相比,孫中山在民權思想方面有哪些發(fā)展。,提示:孫中山深刻地認識到了清王朝的專制統(tǒng)治本質,認為要實現國民的民主權利,就必須鏟除封建君主專制制度,推翻清王朝的封建專制統(tǒng)治。由此,在手段上,孫中山超越了維新派的改良主義,提出以革命的手段打倒?jié)M清腐敗政府,推翻封建君主專制統(tǒng)治,建立民主共和國。
三、材料閱讀與思考(教材P16)
1.結合上述材料,試回答孫中山是如何提出三民主義思想的。
提示:孫中山提出三民主義,是他適應世界潮流,取鑒于歐美,結合中國歷史和現狀進行“擇別取舍”的一個產物。從西方的歷史陳跡和當前面臨的困境,反觀中國社會,則以民族主義解決異種殘之,外邦逼之;以民權主義解決千年專制;而民生主義既然將成為中國今后之大患,則應與民族民權同時解決。這就是孫中山主張中國革命必須以三民主義作為宗旨的理由。
2.民權主義的內涵是什么?,提示:民權主義的基本內涵是反對帝制專制、爭取民主立憲政體。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