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專用)2020年高考生物 考前增分專項練輯 綜合模擬卷(六)(含解析)
《(浙江專用)2020年高考生物 考前增分專項練輯 綜合模擬卷(六)(含解析)》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浙江專用)2020年高考生物 考前增分專項練輯 綜合模擬卷(六)(含解析)(16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上搜索。
1、綜合模擬卷(六) 考生注意: 1.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共4頁。 2.答卷前,考生務必用藍、黑色字跡的鋼筆或圓珠筆將自己的姓名、班級、學號填寫在相應位置上。 3.本次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 選擇題部分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3小題,每小題2分,共46分。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不選、多選、錯選均不得分) 1.(2019·浙江稽陽聯考)下列物質中含元素種類最少的是( ) A.腺嘌呤 B.NADPH C.甘油 D.RuBP 答案 C 解析 腺嘌呤的元素組成為C、H、O、N,NADPH的元素組成為C、H、O、N、P,甘油的元素組成
2、為C、H、O,RuBP的元素組成為C、H、O、P,故選C。 2.(2019·浙江金華十校聯考)下列關于人體中蛋白質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雙縮脲試劑可用于蛋白質的檢測 B.蛋白質結合Mg2+形成的血紅蛋白參與氧氣運輸 C.組成毛發(fā)和指甲的蛋白質像一個表面粗糙的球 D.蛋白質是多肽鏈結合其他物質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答案 A 解析 雙縮脲試劑與蛋白質發(fā)生紫色反應,可用于蛋白質的檢測,A項正確;血紅蛋白是蛋白質結合Fe2+形成的,B項錯誤;組成毛發(fā)和指甲的蛋白質是纖維狀的,C項錯誤;蛋白質一般是由一條或幾條多肽鏈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D項錯誤。 3.如圖裝置可用于研究萌發(fā)的小麥種
3、子的呼吸方式及其產物(呼吸底物都為糖類),下列有關分析錯誤的是( ) A.裝置甲可用于探究細胞呼吸是否產生熱量 B.裝置乙有色液滴不移動,說明種子萌發(fā)只進行需氧呼吸 C.裝置丙可根據澄清石灰水是否變渾濁探究酵母菌的細胞呼吸方式 D.3個裝置中的種子都必須進行消毒處理,并設置對照實驗 答案 C 解析 裝置甲中含有溫度計,可用于探究細胞呼吸是否產生熱量,A項正確;裝置乙中,若有色液滴不移動,說明氣體的量沒有變化,說明種子萌發(fā)只進行需氧呼吸,B項正確;裝置丙中澄清石灰水可檢測二氧化碳的有無,因此該裝置可用于探究萌發(fā)種子的細胞呼吸是否產生二氧化碳,因酵母菌需氧呼吸和厭氧呼吸均產生二氧
4、化碳,因此不能根據澄清石灰水是否變渾濁來探究酵母菌的細胞呼吸方式,C項錯誤;微生物也會進行細胞呼吸,所以三個裝置中的種子都必須進行消毒處理,都需要設置對照實驗,D項正確。 4.(2019·全國Ⅰ,6)某實驗小組用細菌甲(異養(yǎng)生物)作為材料來探究不同條件下種群增長的特點,設計了三個實驗組,每組接種相同數量的細菌甲后進行培養(yǎng),培養(yǎng)過程中定時更新培養(yǎng)基,三組的更新時間間隔分別為3h、10h、23h,得到a、b、c三條種群增長曲線,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菌甲能夠將培養(yǎng)基中的有機物分解成無機物 B.培養(yǎng)基更換頻率的不同,可用來表示環(huán)境資源量的不同 C.在培養(yǎng)到23h之前,
5、a組培養(yǎng)基中的營養(yǎng)和空間條件都是充裕的 D.培養(yǎng)基更新時間間隔為23h時,種群增長不會出現J型增長階段 答案 D 解析 細菌甲為異養(yǎng)生物,可以把有機物轉化成無機物,A項正確;隨著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培養(yǎng)基中的營養(yǎng)物質不斷減少,代謝廢物不斷增加,故更換培養(yǎng)基的頻率不同可以表示環(huán)境資源量的不同,B項正確;由曲線可知,a組中細菌甲在23 h前,數量增長一直很快,說明該組培養(yǎng)基中的營養(yǎng)和空間條件一直是充裕的,C項正確;培養(yǎng)基更新時間間隔為23 h時,在培養(yǎng)的早期,培養(yǎng)基中的營養(yǎng)和空間資源是充足的,細菌甲種群的增長會出現J型增長階段,D項錯誤。 5.經實驗檢測出某一植株的不同器官對不同生長素濃度
6、的反應如圖所示,橫坐標表示生長素物質的量濃度。根據實驗結果,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當生長素濃度為10-9mol·L-1時,抑制根的生長 B.若解除頂端優(yōu)勢,應確保側芽生長素濃度低于10-6mol·L-1 C.低濃度生長素促進根、芽的生長,高濃度生長素則促進莖的生長 D.根向地生長的原因是其背地側生長素濃度高于10-8mol·L-1 答案 B 解析 由題圖可以看出,當生長素濃度為10-9 mol·L-1時,對根的生長起促進作用,A項錯誤;生長素濃度大于10-6 mol·L-1時抑制芽生長,生長素濃度小于10-6 mol·L-1時促進芽生長,B項正確;題圖中根、芽、莖的三條
7、曲線均能體現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即低濃度促進生長,高濃度抑制生長,C項錯誤;根對生長素特別敏感,由于重力原因,背地側生長素濃度低于近地側,背地側生長較快,背地側生長素濃度應低于10-8 mol·L-1,近地側生長素濃度高于10-8 mol·L-1,D項錯誤。 6.某湖泊中,水里的DDT濃度為0.03ppm(即0.03μg/g),甲物種體內的DDT濃度為水中DDT濃度的7萬倍,乙物種體內的DDT濃度為水中DDT濃度的17萬倍,丙物種體內的DDT濃度為水中DDT濃度的100萬倍。由這三種生物構成的食物鏈,最可能的是( ) A.丙→乙→甲 B.甲→乙→丙 C.甲→丙→乙 D.乙→丙→甲 答
8、案 B 解析 DDT可沿食物鏈逐漸積累和濃縮,具有生物放大現象。 7.凍原生態(tài)系統(tǒng)因其生物的生存條件十分嚴酷而獨具特色,有人曾將該生態(tài)系統(tǒng)所處的地區(qū)稱為“不毛之地”。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由于溫度的限制作用,凍原上物種的豐富度較低 B.與熱帶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相比,通常凍原生態(tài)系統(tǒng)有利于土壤有機物質的積累 C.凍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營養(yǎng)結構簡單,恢復力穩(wěn)定性高 D.負反饋調節(jié)是生態(tài)系統(tǒng)自我調節(jié)功能的基礎 答案 C 解析 凍原生態(tài)系統(tǒng)所處的環(huán)境溫度較低,受此限制,凍原上物種的豐富度較低,A項正確;與熱帶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相比,凍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分解者的分解能力弱,有利于土壤有機物質的積累,B
9、項正確;凍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營養(yǎng)結構簡單,因其生物的生存條件十分嚴酷,所以恢復力穩(wěn)定性低,C項錯誤;負反饋調節(jié)是生態(tài)系統(tǒng)自我調節(jié)功能的基礎,D項正確。 8.下列關于生物變異和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必須經過種群之間的地理隔離阻礙基因交流,才能達到生殖隔離 B.可遺傳變異和不可遺傳變異都為生物進化提供了原材料 C.基因突變產生了新基因,不定向地改變了種群基因頻率,對生物進化有重要意義 D.在生物進化過程中,顯性基因頻率比隱性基因頻率增加得快,有利于產生適應環(huán)境的新性狀 答案 C 解析 生殖隔離不一定要經過地理隔離,例如四倍體西瓜的形成,A項錯誤;不可遺傳變異的遺傳物質沒有發(fā)生改變
10、,不會改變種群的基因頻率,不能為生物進化提供原材料,B項錯誤;基因突變產生了新基因,不定向地改變了種群基因頻率,產生了生物進化的原材料,對生物進化有重要的意義,C項正確;判斷某個基因的利與害,需要與環(huán)境因素進行綜合考慮,D項錯誤。 9.某課題組以南瓜為實驗材料,應用赤霉素和生長素進行相關研究。結果如下圖,據圖分析正確的是( ) A.南瓜突變體為上述激素合成缺陷型 B.生長素和赤霉素的生理作用表現為拮抗關系 C.赤霉素對南瓜突變體生理作用明顯 D.生長素對正常南瓜的生理作用表現為兩重性 答案 D 解析 由題圖可知,赤霉素和生長素對南瓜突變體的效用都不明顯,且激素的作用與濃度的
11、關系也不明顯,說明南瓜突變體可能缺乏這兩種激素的感受和響應機制(很可能是缺乏相應受體),A、C錯誤;據題圖可知,一定濃度的生長素和赤霉素都能促進正常南瓜莖的伸長,說明這兩種激素的作用表現為協(xié)同關系,B錯誤;由題圖可知,低濃度的生長素促進正常南瓜的生長,高濃度的生長素抑制正常南瓜的生長,體現了生長素對正常南瓜生理作用的兩重性,D正確。 10.(2019·江蘇,7)下列關于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實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只有從新生的根尖上取材,才能觀察到有絲分裂 B.解離時間要盡量長,以確保根尖組織細胞充分分離 C.滴加清水、弄碎根尖以及壓片都有利于細胞的分散 D.臨時裝片鏡檢時,
12、視野中最多的是處于分裂中期的細胞 答案 C 解析 高等植物的根尖、芽尖等部位的分生區(qū)細胞均可進行有絲分裂,A錯誤;解離的目的是用藥液使組織中的細胞相互分離開來,解離時間過長會使根尖過分軟化,且細胞內染色體結構被破壞,將會影響實驗結果,B錯誤;制片是用鑷子將之前處理的根尖取出來,放在載玻片上,加一滴清水,并用鑷子把根尖弄碎,蓋上蓋玻片,在蓋玻片上再加一片載玻片,然后,用拇指輕輕地按壓載玻片,可以使細胞分散開來,有利于觀察,因此,滴加清水、弄碎根尖以及壓片都有利于細胞的分散,C正確;臨時裝片鏡檢時,視野中最多的是處于分裂間期的細胞,D錯誤。 11.某豌豆與黃色皺粒(Yyrr)豌豆雜交,后代有
13、3/8的黃色皺粒的豌豆。某豌豆的表現型是( ) A.黃色圓粒 B.綠色圓粒 C.黃色皺粒 D.綠色皺粒 答案 A 解析 由題意可知,針對豌豆粒顏色而言,黃色占雜交后代的3/4;針對豌豆粒的形狀而言,皺粒占雜交后代的1/2,所以該豌豆的基因型為YyRr,表現型為黃色圓粒,A項正確。 12.(2019·浙江嘉麗3月聯考)下列細胞代謝產物中,能體現出細胞分化的是( ) A.RNA聚合酶 B.生長激素 C.核糖體蛋白 D.檸檬酸循環(huán)相關酶 答案 B 解析 RNA聚合酶、核糖體蛋白、檸檬酸循環(huán)相關酶是許多細胞所共有的,而生長激素是由腺垂體細胞產生并分泌的,它的出現體現了細胞分化,B
14、項正確。 13.下列有關人類遺傳病調查和優(yōu)生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調查人群中的遺傳病時,最好選取群體中發(fā)病率較高的單基因遺傳病 B.常見的優(yōu)生措施有禁止近親結婚、提倡適齡生育和進行產前診斷等 C.對遺傳病的發(fā)病率進行統(tǒng)計時,需在人群中進行隨機調查 D.通過基因診斷確定胎兒不攜帶致病基因,則確定胎兒不患遺傳病 答案 D 解析 發(fā)病率較高的單基因遺傳病的調查更容易進行,A項正確;禁止近親結婚、提倡適齡生育和進行產前診斷可以降低遺傳病患兒的出生率,B項正確;調查遺傳病的發(fā)病率要在人群中隨機進行,C項正確;染色體異常遺傳病沒有致病基因,不攜帶致病基因也可能患有遺傳病,D項錯誤。
15、 14.(2019·浙江臺州聯考)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可用含32P的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T2噬菌體使其具有放射性 B.離心和攪拌可以促使T2噬菌體的蛋白質和DNA分離 C.T2噬菌體DNA復制與轉錄的原料及模板勻由細菌提供 D.該實驗證明DNA具有表達和傳遞遺傳信息的雙重功能 答案 D 解析 T2噬菌體是病毒,不能在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A項錯誤;離心和攪拌的目的是促使T2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和細菌分離,B項錯誤;T2噬菌體DNA復制與轉錄的模板是自身的DNA,原料由細菌提供,C項錯誤;該實驗證明DNA具有表達(控制合成蛋白質外殼)和傳遞遺
16、傳信息(DNA復制)的雙重功能,D項正確。 15.前段時間,我國多個省市出現非洲豬瘟疫情,造成巨大經濟損失。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傳染病,只感染豬不感染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豬瘟病毒侵染進入豬體內后,可在內環(huán)境中增殖 B.一旦發(fā)病死亡率達100%,說明豬體內無免疫反應 C.巨噬細胞特異性攝取和處理豬瘟病毒,暴露抗原 D.非洲豬瘟病毒基因型多樣,不利于進行疫苗免疫 答案 D 解析 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不能獨立生活,所以豬瘟病毒不能在豬體內環(huán)境中增殖,A項錯誤;即使發(fā)病死亡率達100%,豬感染豬瘟病毒后,豬體內依然有免疫反應,B項錯誤;巨噬細胞能識別抗原
17、,但不能特異性識別抗原,C項錯誤;非洲豬瘟病毒基因型多樣,不利于進行疫苗免疫,D項正確。 16.如圖甲、乙表示水稻兩個品種,A、a和B、b表示分別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的兩對等位基因,①~⑦表示培育水稻新品種的過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①→②過程簡便,但培育周期長 B.②和⑦過程的變異都發(fā)生于有絲分裂間期 C.③過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藥離體培養(yǎng) D.③→⑥過程與⑦過程的育種原理相同 答案 B 解析 分析題圖可知,①→②過程為雜交育種過程,雜交育種過程操作簡便,但育種周期長,A項正確;⑦過程是多倍體育種,此過程發(fā)生的染色體畸變是由于秋水仙素抑制分裂前期紡錘體的形成,B項錯誤
18、;③⑥表示的是單倍體育種過程,其中③過程常用的方法是花藥離體培養(yǎng),C項正確;單倍體育種與多倍體育種的原理都是染色體畸變,D項正確。 17.(2019·江蘇,11)下圖為初級精母細胞減數分裂時的一對同源染色體示意圖,圖中1~8表示基因。不考慮突變的情況下,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1與2、3、4互為等位基因,與6、7、8互為非等位基因 B.同一個體的精原細胞有絲分裂前期也應含有基因1~8 C.1與3都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分離,1與2都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分離 D.1分別與6、7、8組合都能形成重組型的配子 答案 B 解析 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體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對性狀的基因。
19、1與2、3與4均是位于同一條染色體的姐妹染色單體上的基因,不考慮突變,則1與2是相同基因,3與4也是相同基因,1與3、4以及2與3、4為一對同源染色體相同位置上的基因,可能為等位基因,也可能為相同基因,而1與6、7、8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的不同位置上,互為非等位基因,A錯誤;同一個體的精原細胞有絲分裂前期,染色體已完成復制,所以含有基因1~8,B正確;1與3是位于同源染色體上的基因,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1與2是位于同一條染色體的姐妹染色單體上的基因,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隨著絲粒分裂而分離,但如果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發(fā)生了交叉互換,導致2與3互換位置,則1與3的分離還將發(fā)生在
20、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1與2的分離也會發(fā)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C錯誤;由題圖可知,5與6位于一條染色體的姐妹染色單體的相同位置,為相同基因,而1與5位于同一條染色單體上,則1與6組合不會形成重組型配子,D錯誤。 18.下列關于人體內環(huán)境及其穩(wěn)態(tài)的敘述,錯誤的是( ) A.血漿中的HCO具有維持血漿pH穩(wěn)定的功能 B.抗原與抗體的特異性結合可發(fā)生在內環(huán)境中 C.組織液中蛋白質的含量高于血漿 D.組織細胞內液的滲透壓與組織液的滲透壓較為接近 答案 C 解析 血漿中的HCO能夠與酸性物質中和,具有調節(jié)血漿pH的功能,A項正確;抗體是由效應B細胞分泌到細胞外的,能夠與抗原發(fā)生特異性結合
21、,因此抗原與抗體的特異性結合可發(fā)生在內環(huán)境中,B項正確;血漿中的蛋白質含量明顯高于組織液,C項錯誤;組織細胞內液的滲透壓與組織液的滲透壓較為接近,D項正確。 19.在光合作用中,RuBP羧化酶能催化CO2+C5(即RuBP)→2C3(即三碳酸分子)。為測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某學習小組從菠菜葉中提取該酶,用其催化RuBP與14CO2的反應,并檢測產物14C3的放射性強度。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菠菜葉肉細胞內RuBP羧化酶催化上述反應的場所是葉綠體基質 B.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應需要在無光條件下進行 C.測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過程中運用了同位素標記法 D.單位時間內1
22、4C3生成量越多,說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 答案 B 解析 RuBP羧化酶催化題述反應即二氧化碳的固定,屬于碳反應,其反應場所是葉綠體基質,A項正確;碳反應不需要光,在有光和無光條件下都可進行,B項錯誤;實驗中利用14C標記CO2并檢測產物放射性強度,即采用同位素標記法,C項正確;單位時間內產物生成量可代表化學反應的催化效率,酶對化學反應的催化效率可反映酶活性,D項正確。 20.細胞分裂是生物體一項重要的生命活動,是生物體生長、發(fā)育、繁殖和遺傳的基礎。下列關于圖示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若某植株的一個細胞正在進行分裂如圖①,此細胞的下一個時期的主要特點是著絲粒分裂
23、B.假設某高等雄性動物睪丸里的一個細胞分裂如圖②,其染色體A、a、B、b分布如圖,此細胞產生的精子染色體組成為AB的概率是 C.圖③是某高等雌性動物體內的一個細胞,在分裂形成此細胞的過程中,細胞內可形成3個四分體 D.圖②對應于圖④中的BC段,圖③對應于圖④中的DE段 答案 B 解析 圖①所示的細胞無同源染色體,故處于減數第二次分裂中期,下一個時期會發(fā)生著絲粒的分裂,染色單體變成染色體,A正確;圖②所示是精原細胞(AaBb)正在進行有絲分裂,有兩對同源染色體,通過減數分裂形成的精子的染色體組成為AB的概率為,B錯誤;圖③所示細胞為卵細胞或極體,可以判斷該動物體細胞有3對同源染色體,所以
24、在減數第一次分裂過程中會形成3個四分體,C正確;圖②每條染色體含2條染色單體,DNA含量加倍,對應圖④中的BC段,圖③無染色單體,是經減數分裂形成的配子細胞,對應圖④中的DE段,D正確。 21.(2019·浙江臺州聯考)現將一批紅花豌豆與白花豌豆進行雜交,后代中紅花∶白花=5∶1(假設每個個體產生后代數量相同),若該批紅花豌豆自然條件下種植一代,后代中出現白花的概率為( ) A.1/36 B.1/18 C.1/12 D.1/6 答案 C 解析 該批紅花豌豆與白花豌豆雜交,后代中紅花∶白花=5∶1,由此可知白花為隱性性狀,紅花為顯性性狀,假設紅花由基因A控制,白花由基因a控制。根
25、據比例判斷親本紅花豌豆有兩種基因型,即AA∶Aa=2∶1,由于豌豆是自花閉花授粉植物,因此將該紅花豌豆自然條件下種植,即2/3AA自交和1/3Aa自交,后代中出現白花(aa)的概率為=1/3×1/4=1/12,C項正確。 22.植物在不同條件下進行光合作用時,有關中間產物的量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曲線a可表示RuBP量的變化 B.曲線a可表示NADPH量的變化 C.曲線b可表示ATP量的變化 D.曲線b可表示三碳酸分子量的變化 答案 C 解析 在光合作用過程中,在一定光強度下三碳酸分子和RuBP量維持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當由光照條件轉變?yōu)楹诎禇l件時,碳反
26、應中還原過程受阻,但不影響三碳酸分子生成,所以轉為黑暗條件時三碳酸分子的量上升;該過程中RuBP合成受阻,又因消耗而下降,所以曲線a表示三碳酸分子、曲線b表示RuBP,A、D錯誤;由于光反應不能進行,ATP和NADPH都將減少,故B錯誤、C正確。 23.某家系的遺傳系譜圖及部分個體基因型如圖所示,A1、A2、A3是位于X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 A.Ⅱ-2基因型為XA1XA2的概率是 B.Ⅲ-1基因型為XA1Y的概率是 C.Ⅲ-2基因型為XA1XA2的概率是 D.Ⅳ-1基因型為XA1XA1的概率是 答案 D 解析?、颍?是女性,她的XA1一定來自Ⅰ-1,Ⅰ
27、-2產生的卵細胞的基因型及其比例為XA2∶XA3=1∶1,故Ⅱ-2基因型為XA1XA2或XA1XA3,各占,A項錯誤;Ⅲ-1是男性,他的Y染色體來自Ⅱ-1,由對選項A的分析可知他的母親Ⅱ-2的基因型及其概率為XA1XA2、XA1XA3,Ⅱ-2產生的卵細胞的基因型及其比例為XA1∶XA2∶XA3=2∶1∶1,故Ⅲ-1基因型為XA1Y的概率是×1=,B項錯誤;Ⅲ-2是女性,她的XA2一定來自Ⅱ-4,Ⅱ-3的基因型及其產生的卵細胞的基因型和比例與Ⅱ-2相同,即Ⅱ-3的卵細胞的基因型及其比例為XA1∶XA2∶XA3=2∶1∶1,故Ⅲ-2基因型為XA1XA2的概率是×1=,C項錯誤;若Ⅳ-1的基因型為X
28、A1XA1,則親本Ⅲ-1的基因型應為XA1Y,親本Ⅲ-2的基因型應為XA1X-,根據對選項B、C的分析可判斷,Ⅲ-1為XA1Y的概率是,Ⅲ-2一定含有A2基因,因此Ⅲ-2的基因型為XA1XA2的概率為,則Ⅳ-1的基因型為XA1XA1的概率是××=,D項正確。 非選擇題部分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共54分) 24.(9分)(2019·浙江綠色聯盟聯考)某淡水養(yǎng)殖湖泊的食物網如圖所示,表中數據為黃顙魚的部分能量去向。請回答下列問題: 能量類型 攝入食物中所含的能量 用于生長、發(fā)育和繁殖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糞便中的能量 數值(kJ·m-2·a-1) 516
29、______ 231 270 (1)該食物網中共有________條食物鏈。表格中橫線處的數值為________。 (2)該群落的層次性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垂直分布決定的。 (3)用標志重捕法調查某種蝦的種群密度時,若第一次用大網眼的網進行捕撈并標記,第二次用小網眼的網進行捕撈,則最終調查的結果將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4)黃顙魚同化的能量除了表中所示外,可能的去向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流入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8 15 (2)光的穿透性、溫度和氧氣 (3)無影響 (4)未利用、流向分解者 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和飼料中有機物的化學能 解析 (1)由題圖可知,該食物網中共有8條食物鏈。題表中橫線處的數值為516-270-231=15(kJ·m-2·a-1)。(2)該群落的層次性主要是由光的穿透性、溫度和氧氣的垂直分布決定的。(3)用標志重捕法調查某種蝦的種群密度時,若第一次用大網眼的網進行捕撈并標記,第二次用小網眼的網進行捕撈的效果與換大網眼的網進行捕撈的效果基本相同,因此此操作對最終調查的結果基本無影響。(4)因為黃顙魚
31、是頂位消費者,其同化的能量除了題表中所示外,可能的去向為未利用、流向分解者;流入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為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和飼料中有機物的化學能。 25.(9分)(2019·浙江嘉興聯考)科學家利用生長狀態(tài)相同的某種植物為材料,探究光照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具體處理方式及實驗結果見下表: 組別 處理方式(表示光照,表示黑暗) 光合作用產物的相對含量 A組 50% B組 70% C組 90% D組 100% 注:每組處理的總時間均為150s,其中A、B、C三組光照與黑暗處理時間相同。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本實驗的自變量是_____________
32、_____________。實驗各組需要保持溫度、光強度等條件適宜且相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黑暗條件下植物葉肉細胞不能進行碳反應,主要是缺少光反應產生的________________。碳反應從________開始,在卡爾文循環(huán)持續(xù)平穩(wěn)進行時,用于再生RuBP的三碳糖與離開卡爾文循環(huán)的三碳糖的比例關系為________。 (3)單位光照時間內,B組和C組合成有機物的量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D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光照、黑暗交替的頻率 排除無關變量對實驗結果的干擾 (2)ATP和NADPH RuBP(或核酮糖二磷酸) 5∶1 (3)大于 光反應剩余的ATP和NADPH,在短時間的黑暗條件下用于還原三碳酸,提高了光能利用率 解析 (1)由題意可知,本實驗的自變量是光照、黑暗交替的頻率。實驗中保持溫度、光強度等條件相同且適宜,是為了排除無關變量對實驗結果的干擾。(2)黑暗中,碳反應缺少光反應產生的ATP和NADPH而不能進行。碳反應從RuBP開始,碳反應還原形成的三碳糖中每6分子中有5分子用于再生RuBP,1分子離開卡爾文
34、循環(huán)。(3)B、C兩組的光照時間相當于D組的一半,因此單位光照時間內,B、C兩組合成有機物的量大于D組,主要原因是B、C兩組中光反應剩余的ATP和NADPH在短時間的黑暗條件下用于三碳酸的還原,提高了光能利用率。 26.(8分)(2019·浙江紹興聯考)果蠅的紅眼和白眼由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黑身和灰身由另一對等位基因(B、b)控制?,F有一群灰身紅眼雌雄果蠅隨機交配,F1表現型及比例如下表所示: 子代果蠅 灰身紅眼 黑身紅眼 灰身白眼 黑身白眼 雌果蠅 3/8 1/8 / / 雄果蠅 9/32 3/32 3/32 1/32 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
35、)控制果蠅眼色和體色的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2)親代雄果蠅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親代雌果蠅產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______。 (3)F1灰身紅眼雌果蠅中純合子所占的比例是________。 (4)若讓F1全部紅眼雌果蠅和白眼雄果蠅隨機交配,F2中灰身紅眼果蠅的比例是_______。 (5)請選擇合適的非灰身紅眼果蠅進行雜交,使雜交后代的雄果蠅全為灰身紅眼。(用遺傳圖解表示這一雜交過程) 答案 (1)遵循 (2)BbXAY BXA∶bXA∶BXa∶bXa=3∶3∶1∶1 (3)1/4 (4)21/32 (5)遺傳圖
36、解如圖所示 解析 (1)由F1表現型及比例可知,雌、雄果蠅中均為灰身∶黑身=3∶1,表明控制體色的B和b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F1中雄果蠅既有紅眼,也有白眼,而雌果蠅只有紅眼,沒有白眼,表明控制眼色的A和a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因而控制果蠅眼色和體色的兩對等位基因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2)由于F1雌、雄果蠅中均出現了黑身,所以親本雌雄均為雜合子Bb,F1中雄果蠅既有紅眼,也有白眼,而雌果蠅只有紅眼,所以親本中雌果蠅為雜合子XAXa,雄果蠅為XAY,所以親代雄果蠅的基因型為BbXAY;由于F1雄果蠅中灰身紅眼∶黑身紅眼∶灰身白眼∶黑身白眼=9∶3∶3∶1,因而親代雌果蠅的基因型有1/2Bb
37、XAXA、1/2BbXAXa,親代雌果蠅產生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為BXA∶bXA∶BXa∶bXa=3∶3∶1∶1。(3)F1中灰身紅眼雌果蠅占3/4×1/2=3/8,灰身紅眼雌果蠅純合子占1/2×1/4×1/2+1/2×1/4×1/4=3/32,灰身紅眼雌果蠅中純合子占3/32÷3/8=1/4。(4)F1中紅眼雌果蠅的基因型及其比例為BBXAXA∶BbXAXA∶BBXAXa∶BbXAXa∶bbXAXA∶bbXAXa=3∶6∶1∶2∶3∶1,白眼雄果蠅的基因型及其比例為BBXaY∶BbXaY∶bbXaY=1∶2∶1,F2中灰身紅眼果蠅(B_XA_)的比例是21/32。(5)若使雜交后代的雄果蠅全
38、為灰身紅眼(B_XAY),應選擇基因型為bbXAXA與BBXaY的非灰身紅眼果蠅作為親本進行雜交,F1雄果蠅的基因型為BbXAY,表現為灰身紅眼,具體遺傳圖解見答案。 27.(14分)回答下列(一)、(二)小題: (一)實現生態(tài)農業(yè),讓秸稈回歸農田的關鍵是獲得能夠高效分解秸稈的微生物。請回答下列問題: (1)秸稈的主要成分易被纖維素酶分解,該酶是一種復合酶,至少包括三種組分:C1酶,CX酶和β-葡萄糖苷酶,前兩種酶將纖維素分解為____________,第三種酶將其分解為葡萄糖。 (2)在篩選纖維素分解菌的過程中,通常用__________染色法。 (3)甲、乙兩組同學分別采用涂布分
39、離法和平板劃線法接種。甲組同學將1mL樣品稀釋100倍后,在3個平板上分別接入0.1mL稀釋液,經適當培養(yǎng)后,3個平板上的菌落數分別是39、38和37,據此可得出每升樣品中的活菌數為________個;示意圖a和b中,圖________是甲組同學接種培養(yǎng)后得到的結果;圖a劃線時,共需要________次灼燒處理。 (4)在將樣品稀釋涂布到鑒別纖維素分解菌的培養(yǎng)基之前,可以進行選擇培養(yǎng),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獲得分解能力強的菌種后,應采用_______
40、___的方法對菌種進行長期保藏。 (二)下圖表示利用小鼠胚胎干細胞(ES細胞)做的研究,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a過程表示基因工程,則其核心步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該過程所使用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b過程可增加ES細胞的數量,若想從早期胚胎中獲得更多的ES細胞,可將早期胚胎培養(yǎng)至________(時)期。d過程移入的胚胎能夠存活,是因為代孕子宮不會對其發(fā)生_________。同時能與受體子宮建立正常的________________聯系。用肝癌細胞作抗原刺激B淋巴細胞,再將此淋
41、巴細胞與骨髓瘤細胞融合后獲得細胞產物是__________________,該產物與抗癌藥物結合制成“生物導彈”,從而定向殺死小鼠體內的肝癌細胞。 (3)上述研究過程中使用的技術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2個)。 答案 (一)(1)纖維二糖 (2)剛果紅 (3)3.8×107 b 5 (4)增加纖維素分解菌的濃度,以確保能夠從樣品中分離到所需要的微生物 (5)甘油管藏 (二)(1)形成重組DNA分子 限制酶和DNA連接酶 (2)囊胚 免疫排斥反應 生理和組織 抗肝癌細胞抗體 (3)基因工程、動物細胞培養(yǎng)、早期胚胎培養(yǎng)、胚胎移植 解
42、析 (一)(1)纖維素分解菌可產生纖維素酶,纖維素酶是一種復合酶,其中能把纖維素分解成纖維二糖的酶是C1酶和CX酶,能把纖維二糖分解成葡萄糖的酶是β-葡萄糖苷酶。(2)篩選纖維素分解菌的常用方法是剛果紅染色法,當纖維素被分解后,培養(yǎng)基中會出現以纖維素分解菌為中心的透明圈。(3)由題意可知,三個平板上的平均菌落數為(39+38+37)÷3=38(個),所以每升水樣中活菌數為38÷(0.1÷100)×1 000=3.8×107(個);由題圖可知,圖a是平板劃線的結果,圖b是涂布分離的結果,故圖b是甲同學接種后培養(yǎng)的結果。圖a劃線時,每次劃線之前要灼燒,最后一次劃線之后也要灼燒,共需要5次灼燒處理。
43、(4)為了增加纖維素分解菌的濃度,以確保能夠從樣品中分離到所需要的微生物,常在將樣品稀釋涂布到鑒別纖維素分解菌的培養(yǎng)基之前進行選擇培養(yǎng)。(5)可采用甘油管藏的方法對菌種進行長期保藏。 (二)(1)題圖中a過程表示基因工程,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驟是形成重組DNA分子,該過程所使用的工具酶有限制酶、DNA連接酶。(2)b過程為胚胎干細胞的體外培養(yǎng),可以獲得更多的ES細胞,其采用的技術屬于細胞工程中的動物細胞培養(yǎng)技術。若要從早期胚胎中獲得更多ES細胞,則可將早期胚胎培養(yǎng)至囊胚期。d過程移入的胚胎能夠存活,是因為代孕子宮不會對其發(fā)生免疫排斥反應,同時能與受體子宮建立正常的生理和組織聯系。用肝癌細胞作抗原
44、刺激B淋巴細胞,再將此淋巴細胞與骨髓瘤細胞融合后獲得細胞產物抗肝癌細胞抗體,該產物與抗癌藥物結合制成“生物導彈”,從而定向殺死小鼠體內的肝癌細胞。(3)題圖過程中使用的技術有基因工程、動物細胞培養(yǎng)、早期胚胎培養(yǎng)、胚胎移植等。 28.(14分)(2019·浙江新高考研究聯盟聯考)對下列生物學實驗進行分析與討論和結果預測。 (1)為探究胰島素對提高不同細胞克隆形成率的作用,研究者展開了下列研究。 實驗材料:卡氏瓶、肝細胞、肝癌細胞、含葡萄糖的細胞培養(yǎng)液、胰島素、生理鹽水、葡萄糖測定儀、血細胞計數板、顯微鏡等。 (說明:肝細胞在體外培養(yǎng)時可以增殖) ①實驗分組: A組:肝細胞+含葡萄糖的
45、細胞培養(yǎng)液+生理鹽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實驗思路中,用血細胞計數板計數肝癌細胞和肝細胞前,先要用____________處理細胞培養(yǎng)產物,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預測實驗結果可推測添加胰島素能提高細胞克隆形成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發(fā)現,肝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可引發(fā)高血糖,二甲雙胍可以提高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改善高血糖癥狀。 ①欲以小鼠為材料研究二甲雙胍的作用及作用效果,應選擇若干只健康小鼠和___
46、_____的小鼠進行分組實驗。 ②預測實驗結果(以坐標曲線圖形式表示實驗結果): ③若某患者的肝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則其血漿中胰島素的含量將________正常人,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B組:肝細胞+含葡萄糖的細胞培養(yǎng)液+胰島素;C組:肝癌細胞+含葡萄糖的細胞培養(yǎng)液+生理鹽水;D組:肝癌細胞+含葡萄糖的細胞培養(yǎng)液+胰島素?、谝鹊鞍酌浮∫鹊鞍酌甘辜毎g的蛋白質水解,從而使細胞離散 ③胰島素能促進細胞吸收葡萄糖,從而促進細胞增殖 (2)①肝細胞對胰島
47、素的敏感性降低?、谌鐖D所示 ③高于 患者體內血糖濃度較高,促進胰島素的分泌 解析 (1)①由題意可知,本實驗是探究胰島素對提高不同細胞克隆形成率的作用,實驗的自變量是細胞的種類、胰島素的有無,因此根據實驗材料,可將實驗分為四組:A組為肝細胞+含葡萄糖的細胞培養(yǎng)液+生理鹽水;B組為肝細胞+含葡萄糖的細胞培養(yǎng)液+胰島素;C組為肝癌細胞+含葡萄糖的細胞培養(yǎng)液+生理鹽水;D組為肝癌細胞+含葡萄糖的細胞培養(yǎng)液+胰島素。②用血細胞計數板計數肝細胞和肝癌細胞前,先要用胰蛋白酶處理,使細胞間的蛋白質水解,使細胞離散。③由于胰島素能促進細胞吸收葡萄糖,從而促進細胞增殖,因而可推測添加胰島素能提高細胞克隆形成率。(2)由題意可知,本實驗是研究二甲雙胍提高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的作用及作用效果,應選擇若干只健康小鼠和肝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的小鼠進行分組實驗。②由于二甲雙胍能提高機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因而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且不服用二甲雙胍的小鼠組,小鼠的血糖將維持在較高水平,不能下降;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且服用二甲雙胍的小鼠組,小鼠的血糖將下降,達到正常組的血糖濃度。③若某患者的肝細胞對胰島素的敏感性降低,則患者體內血糖濃度較高,從而促進胰島素的分泌,因此其血漿中胰島素的含量比正常人高。 16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