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上冊《23 隆中對》學案 新人教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九年級語文上冊《23 隆中對》學案 新人教版(7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九年級語文上冊《23 隆中對》學案 新人教版
一、 課前自學
(一)讀一讀,盡量記住下列字詞的讀音、寫法
隴(lǒng)畝????潁(yǐng)川????枉(wǎng)駕?????詣(yì)?? 屏(bǐng)人??傾頹(tuí)????? 度 (duó)德?????
?猖蹶(chāng jué)?? 沔(miǎn)???? 吳會(kuài)? 殆(dài)????????存恤(xù)???胄(zhòu)????? 夷(yí)
(二)知識積累
1、課題解說及寫作背景
“對”,對策。古代臣子回答君王所問的政治、軍事、經濟方面的策略叫“對策”。 隆中-----當時諸葛亮隱
2、居的地方。公元207 年,劉備屢敗,只好投靠劉表,寄居新野,勢單力孤??是筚t者輔佐其成就大業(yè),于是三顧茅廬,問計于諸葛亮。諸葛亮被劉備的三顧之情所打動。此后,諸葛亮即出山輔佐劉備,做劉備的軍師(后為丞相),幫助劉備建立蜀漢政權。這篇《隆中對》,就是諸葛亮當時縱談天下大事的一段記載。諸葛亮的對策后來成為指導劉備若干年行動的綱領。
2、關于作家及作品
陳壽(233~297),西晉史學家。字承祚(zuò),安漢(今四川南充)人。主要著作有《三國志》《古國志》《益都耆舊傳》,編有《蜀相諸葛亮集》等。《三國志》敘事從東漢末年開始,主要記述魏、蜀、吳三國時期六十年的歷史。它只有紀傳而無表志,屬于紀
3、傳體分國史,在斷代史上別開生面?!度龂尽氛Z言簡潔,文筆明快,敘事脈絡清楚,寫人時見傳神處。
二、教學目標:
1、積累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
2、通過課文,了解當時的天下形勢,諸葛亮提出的政治藍圖,計謀及策略。
3、理解時年27歲的諸葛亮的遠見卓識、極其銳利的戰(zhàn)略眼光。
三、課時安排:2課時
四、教學活動:
第一課時
一、基礎練習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好為《梁父吟》(???? )(??? )??? 遂詣亮(???? )? 屏人(???? )?? 傾頹(?????? )(????? )?????? ?
度德量力(?????? )??? 信大義(????? )?? 猖獗(
4、?????? )(?????? )?? 吳會(?????? )?????
殆(??? )???? 存恤(???? )???? 民殷國富(????? )?????? 帝室之胄(???? )
諸(???? ) ????戎(???? )?????? 簞食壺漿(???? )????? 樂毅(???? )????? 漢沔(????? )
2、《三國演義》開篇有一首詞《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青山依舊夕陽依舊,英雄生命已逝,但卻活在后世人的記憶里,諸葛亮就是這樣一個英雄。今天我們要通過《隆中對》這篇文章來了解他。
二、研習課文,整體感
5、知:
1、聽范讀課文。要求學生在聽課時畫出自己不認識的字,并結合注釋及工具書掌握通假字的音、形、義。
欲信大義于天下(信,通“????? ”意思是??????????????? ??????)
自董卓已來,(已,通“?????? ”)
2、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3、齊讀課文。
三、疏通文意。
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
(1)莫之許也(??)???? (2)先主器之(?)
(3)此人可就見(?)??????(4)宜枉駕顧之()
(5)凡三往(???)?????????? (6)欲信大義于天下(??)
(7)不可勝數(shù)()???????? (8
6、)將軍身率益州之眾(? )
(9)躬( ) (10)信然()
(11)度德量力() (12)殆()
2.翻譯下列句子。
(1)此殆天所以資將軍。譯:
(2)非惟天時,抑亦人謀。譯:
(3)遂用猖獗,至于今日。譯: (4)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7、譯: (5)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譯:
(6)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譯:
四、理清課文脈絡
本文根據(jù)對之前,對之時,對之后分為三部分,概括各部分內容。
第一部分:(1---3
8、)記述諸葛亮的 ,并從側面表現(xiàn)他的 。
第二部分:(4)諸葛亮在分析軍閥割據(jù)的基礎上 。
第三部分:(5---6)通過劉備的評價再次贊諸葛亮的 。
五、作業(yè):1、完成課外研討與練習2
2、完成練習冊作業(yè)。
六、課堂檢測
1、解釋下列句中加粗的詞。
(1)莫之許也? (?????? ?)????(2)先主器之(????????? ??? )
(3)此人可就見(?????? ?)?? (4)宜枉駕顧之(???????????? )
(5)將軍身率益州之眾(????? ? )(
9、6)欲信大義于天下(??????? ??)
2、翻譯下列句子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3、凡三往,乃見。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既表現(xiàn)了劉備的______________態(tài)度,又表現(xiàn)了諸葛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精神。
4、對文段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文章第1段主要寫諸葛亮的隱居生活,生平抱負和德望才氣,作者從正
10、面來表現(xiàn)的。
B.文中寫徐庶薦賢其作用是寫諸葛亮的不凡,其寫法為襯筆。
C.徐庶對劉備說: “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表現(xiàn)諸葛亮的性格特點是:清高不俗,謹慎持重。
D.劉備三次拜訪諸葛亮才得見,說明劉備不得到諸葛亮這樣有才能的人誓不甘休,表現(xiàn)他善于舉賢任能。
第一課時答案
一、1、hào yì bǐng tuí duó shēn chāng jué kuài dài xù
yīn zhòu zhū róng dān yì miǎn
二、1、信,通“伸”,伸張 以,通“以”
三、1.(1)承認、同意? (2)??器重
11、、重視(3) 接近、趨向????(4)?拜訪(5) 總共(6) ?通“伸”,伸張(7)盡???(8) 親自?(9)?親自 (10) 確實這樣 (11)衡量 (12)大概
2.( 1)這大概是天拿(它)來資助將軍的。
(2 )這不僅僅是時機好,而且也是人籌劃得當。
(3 )就因此失敗,弄到成為今天這個局面。
(4 )這方面可把他結為外援,而不可謀取他。
(5 )百姓們誰敢不用簞盛著飯食,壺裝著酒漿來迎接將軍呢?
( 6)然而我的志向到現(xiàn)在還沒有罷休,您說該采取怎樣的辦法?
四、一、出身志向 才華和清高。 二、提出對策 三、才華
六、課堂檢測
1、(1)承認
12、、同意(2)器重、重視(3)接近、趨向(4)拜訪(5)親自(6)通“伸”,伸張
2、我沒有正確估價自己的德行和能力,想要為天下伸張正義,但是我的智謀有限,所以一再失敗,直至現(xiàn)在。
3.三顧茅廬?? 求賢若渴???? 自尊自重,謹慎持重
4、A
第二課時
一、練習: 一詞多義:
1、謂 謂為信然( )??? 謂先主日( )
2、已 然志猶未已( ) 自董卓已來( ) 已歷三世( ?。?
3、信 謂為信然( ?。?? ? 信義著于四海( ) 欲信大義于天下(?。?
4、然 謂為信然( ?。??? 然志猶
13、未已( )
5、用 遂用猖獗( ) ?? 賢能為之用( ?。? 此用武之國( )
二、再讀課文
三、研習課文
1、諸葛亮替劉備設計的政治藍圖是什么?諸葛亮為達到這個目的提出了什么戰(zhàn)略方針?根據(jù)是什么?
2、
14、 諸葛亮為什么認為劉備能夠實現(xiàn)隆中對的戰(zhàn)略思想?
3、 在對前景形勢的分析中,諸葛亮特別強調了什么因素的作用?你是從哪些語句中可以看出來的?
15、
4、結合具體語句,分析劉備和諸葛亮這兩個人的人物形象。
16、
四、拓展探究
1、作者是如何從正面和側面來表現(xiàn)諸葛亮的?
17、
2、積累一些和諸葛亮相關的故事和名句。
18、
五、作業(yè):完成練習冊
六、課堂檢測
閱讀下列文字,回答文后問題。
??? 世皆稱孟嘗君能得士,士以故歸之,而卒賴其力以脫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齊之強,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雞鳴狗盜之力哉?夫雞鳴狗盜之出其門,此士之所以不至
19、也。
1.本文第一句揭示哪些關于孟嘗君的傳統(tǒng)觀念?下文反駁這些傳統(tǒng)觀念的主要論點是什么?你同意這些論點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2.有許多
20、人認為本文雖僅四句話,卻起承轉合俱備,一氣貫注。所謂“轉”就是轉換論證角度。想一想,哪一句是“轉”,是轉從什么角度來論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作者王安石的心目中,“士”是什么樣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_______ ___
??????
第 二課時答案
一、1、 認為 對……說
2、停止 通“以” 已經
3、 確實 信用 通“伸”伸張
4、這樣 然而
5、因此 重用 使用
三、1、藍圖: “霸業(yè)可成 ” “漢室可興”
方針: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接結好孫權,內修政理”
根據(jù):先后分析了占據(jù)荊州和益州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2、帝室之胄 ,思
22、賢若渴(凡三往,乃見。因屏人),信義著于四海。
3、特別強調了“人謀”的作用
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
賢能為之用
總攬英雄
4、劉 備:(相關句子)
是一個思賢若渴、以復興漢室為己任的英雄形象
諸葛亮:(相關句子)
是一個自視甚高、富有雄才大略的謀臣形象
四、1、寫他的非凡抱負(正面描寫)
徐庶舉薦(側面描寫)
劉備與諸葛亮對話(正面描寫)
關張不悅(側面描寫)
2 故事:
舌戰(zhàn)群儒、草船借箭、借東風、三氣周瑜、布八陣圖、七擒孟獲、六出祁山等。
詩詞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杜甫《蜀相》
淡泊以明志 寧
23、靜而致遠 ——題河南南陽臥龍崗寧遠樓
兩表酬三顧 一對足千秋 ——題成都武侯祠
成語: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三顧茅廬。
六:1.第一句共揭示了三點:一、孟嘗君能得士;二、士以故歸之;三、孟嘗君卒賴其力以脫于虎豹之秦。下文反駁這些傳統(tǒng)觀念的主要論點是“孟嘗君特雞鳴狗盜之雄耳,豈可以言得士”。可發(fā)表自己的見解。
2.“不然,擅齊之強,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雞鳴狗盜之力哉”一句是“轉”。這一句是“轉”而從真正得士的角度來論證的?
3.“士”是有本事治國的人,要有政治家的眼光和謀略,要有雄才大略。
(課外閱讀翻譯)
世人都稱道孟嘗君能夠招攬士人,士因為這個緣故歸附他,而孟嘗君終于依靠他們的力量,從像虎豹一樣兇狠的秦國逃脫出來。唉!孟嘗君只不過是一群雞鳴狗盜的首領罷了,哪里能夠說得上得到了賢士?不是這樣的話,孟嘗君擁有齊國強大的國力,只要得到一個“士”,(齊國)應當可以依靠國力成為天下霸主而制服秦國,還用得著雞鳴狗盜之徒的力量嗎?雞鳴狗盜之徒出現(xiàn)在他的門庭上,這就是賢士不歸附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