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專用)2019高考數(shù)學(xué)二輪復(fù)習(xí) 專題二 立體幾何 第2講 空間中的平行與垂直學(xué)案
《(浙江專用)2019高考數(shù)學(xué)二輪復(fù)習(xí) 專題二 立體幾何 第2講 空間中的平行與垂直學(xué)案》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浙江專用)2019高考數(shù)學(xué)二輪復(fù)習(xí) 專題二 立體幾何 第2講 空間中的平行與垂直學(xué)案(23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 第2講 空間中的平行與垂直 [考情考向分析] 1.以選擇題、填空題的形式考查,主要利用平面的基本性質(zhì)及線線、線面和面面平行和垂直的判定定理與性質(zhì)定理對命題的真假進行判斷,屬于基礎(chǔ)題.2.以解答題的形式考查,主要是對線線、線面與面面平行和垂直關(guān)系的交匯綜合命題,且多以棱柱、棱錐、棱臺或其簡單組合體為載體進行考查,難度中檔. 熱點一 空間線面位置關(guān)系的判定 空間線面位置關(guān)系判斷的常用方法 (1)根據(jù)空間線面平行、垂直關(guān)系的判定定理和性質(zhì)定理逐項判斷來解決問題. (2)必要時可以借助空間幾何模型,如從長方體、四面體等模型中觀察線面位置關(guān)系,并結(jié)合有關(guān)定理來進行判斷. 例1 (1)
2、(2018·寧波模擬)已知直線l,m與平面α,β,l?α,m?β,則下列命題中正確的是( ) A.若l∥m,則必有α∥β B.若l⊥m,則必有α⊥β C.若l⊥β,則必有α⊥β D.若α⊥β,則必有m⊥α 答案 C 解析 對于選項A,平面α和平面β還有可能相交,所以選項A錯誤;對于選項B,平面α和平面β還有可能相交且不垂直或平行,所以選項B錯誤;對于選項C,因為l?α,l⊥β,所以α⊥β,所以選項C正確;對于選項D,直線m可能和平面α平行或相交,所以選項D錯誤. (2)如圖,平面α⊥平面β,α∩β=l,A,C是α內(nèi)不同的兩點,B,D是β內(nèi)不同的兩點,且A,B,C,D?直線l,M
3、,N分別是線段AB,CD的中點.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當(dāng)CD=2AB時,M,N兩點不可能重合 B.M,N兩點可能重合,但此時直線AC與l不可能相交 C.當(dāng)AB與CD相交,直線AC平行于l時,直線BD可以與l相交 D.當(dāng)AB,CD是異面直線時,直線MN可能與l平行 答案 B 解析 由于直線CD的兩個端點都可以動,所以M,N兩點可能重合,此時兩條直線AB,CD共面,由于兩條線段互相平分,所以四邊形ACBD是平行四邊形,因此AC∥BD,而BD?β,AC?B,所以由線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得AC∥β,又因為AC?α,α∩β=l,所以由線面平行的性質(zhì)定理可得AC∥l,故選B. 思維
4、升華 解決空間點、線、面位置關(guān)系的組合判斷題,主要是根據(jù)平面的基本性質(zhì)、空間位置關(guān)系的各種情況,以及空間線面垂直、平行關(guān)系的判定定理和性質(zhì)定理進行判斷,必要時可以利用正方體、長方體、棱錐等幾何模型輔助判斷,同時要注意平面幾何中的結(jié)論不能完全引用到立體幾何中. 跟蹤演練1 (1)(2018·湖州、衢州、麗水質(zhì)檢)設(shè)l為直線,α,β是兩個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題中正確的是( ) A.若α⊥β,l∥α,則l⊥β B.若l∥α,l∥β,則α∥β C.若l⊥α,l∥β,則α∥β D.若l⊥α,l⊥β,則α∥β 答案 D 解析 A中,直線與平面可能相交、可能平行,也可能直線在平面內(nèi),故A錯誤;
5、B中,兩平面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故B錯誤;C中,根據(jù)線面平行、線面垂直的性質(zhì)定理和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可判斷出兩平面垂直,故C錯誤;D中,由線面垂直的性質(zhì)和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以判斷出兩平面平行,故D正確,故選D. (2)若直線l1和l2是異面直線,l1在平面α內(nèi),l2在平面β內(nèi),l是平面α與平面β的交線,則下列命題正確的是 A.l與l1,l2都相交 B.l與l1,l2都不相交 C.l至少與l1,l2中的一條相交 D.l至多與l1,l2中的一條相交 答案 C 解析 方法一 如圖1,l1與l2是異面直線,l1與l平行,l2與l相交,故A,B不正確;如圖2,l1與l2是異面直線,l1
6、,l2都與l相交,故D不正確,故選C. 方法二 因為l分別與l1,l2共面,故l與l1,l2要么都不相交,要么至少與l1,l2中的一條相交.若l與l1,l2都不相交,則l∥l1,l∥l2,從而l1∥l2,與l1,l2是異面直線矛盾,故l至少與l1,l2中的一條相交,故選C. 熱點二 空間平行、垂直關(guān)系的證明 空間平行、垂直關(guān)系證明的主要思想是轉(zhuǎn)化,即通過判定定理、性質(zhì)定理將線線、線面、面面之間的平行、垂直關(guān)系相互轉(zhuǎn)化. 例2 (1)如圖,三棱柱ABC-A1B1C1的各棱長均為2,AA1⊥平面ABC,E,F(xiàn)分別為棱A1B1,BC的中點. ①求證:直線BE∥平面A1FC1
7、; ②平面A1FC1與直線AB交于點M,指出點M的位置,說明理由,并求三棱錐B-EFM的體積. ①證明 取A1C1的中點G, 連接EG,F(xiàn)G, 因為點E為A1B1的中點, 所以EG∥B1C1 且EG=B1C1, 因為F為BC的中點, 所以BF∥B1C1且BF=B1C1, 所以BF∥EG且BF=EG. 所以四邊形BFGE是平行四邊形,所以BE∥FG, 又BE?平面A1FC1,F(xiàn)G?平面A1FC1, 所以直線BE∥平面A1FC1. ②解 M為棱AB的中點. 理由如下: 因為AC∥A1C1,AC?平面A1FC1,A1C1?平面A1FC1, 所以直線AC∥平面A
8、1FC1, 又平面A1FC1∩平面ABC=FM,所以AC∥FM. 又F為棱BC的中點,所以M為棱AB的中點. S△BFM=S△ABC=××2×2×sin 60°=, 所以三棱錐B-EFM的體積VB-EFM=VE-BFM=××2=. (2)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底面ABCD是邊長為a的菱形,PD⊥平面ABCD,∠BAD=60°,PD=2a,O為AC與BD的交點,E為棱PB上一點. ①證明:平面EAC⊥平面PBD; ②若PD∥平面EAC,三棱錐P-EAD的體積為18,求a的值. ①證明 因為PD⊥平面ABCD,AC?平面ABCD, 所以PD⊥AC. 又四邊形ABCD
9、為菱形,所以AC⊥BD, 又PD∩BD=D,PD,BD?平面PBD, 所以AC⊥平面PBD. 又AC?平面EAC,所以平面EAC⊥平面PBD. ②解 連接OE. 因為PD∥平面EAC,平面EAC∩平面PBD=OE, 所以PD∥OE. 又AC∩BD=O, 所以O(shè)是BD的中點,所以E是PB的中點. 因為四邊形ABCD是菱形,且∠BAD=60°, 所以取AD的中點H,連接BH,可知BH⊥AD, 又因為PD⊥平面ABCD,BH?平面ABCD, 所以PD⊥BH. 又PD∩AD=D,PD,AD?平面PAD, 所以BH⊥平面PAD. 在等邊三角形ABD中,由于AB=a,所以
10、BH=a. 因此點E到平面PAD的距離d=BH=×a=a, 所以VP-EAD=VE-PAD=S△PAD×d=××a×2a×a=a3=18. 解得a=6. 思維升華 垂直、平行關(guān)系的基礎(chǔ)是線線垂直和線線平行,常用方法如下: (1)證明線線平行常用的方法:一是利用平行公理,即證兩直線同時和第三條直線平行;二是利用平行四邊形進行平行轉(zhuǎn)換;三是利用三角形的中位線定理證明線線平行;四是利用線面平行、面面平行的性質(zhì)定理進行平行轉(zhuǎn)換. (2)證明線線垂直常用的方法:①利用等腰三角形底邊中線即高線的性質(zhì);②勾股定理;③線面垂直的性質(zhì),即要證線線垂直,只需證明一條直線垂直于另一條直線所在的平面即可,
11、l⊥α,a?α?l⊥a. 跟蹤演練2 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ADB=90°,CB=CD,點E為棱PB的中點. (1)若PB=PD,求證:PC⊥BD; (2)求證:CE∥平面PAD. 證明 (1)取BD的中點O,連接CO,PO, 因為CD=CB, 所以△CBD為等腰三角形, 所以BD⊥CO. 因為PB=PD, 所以△PBD為等腰三角形, 所以BD⊥PO. 又PO∩CO=O,PO,CO?平面PCO, 所以BD⊥平面PCO. 因為PC?平面PCO,所以PC⊥BD. (2)由E為PB的中點,連接EO,則EO∥PD, 又EO?平面PAD,PD?平面PA
12、D, 所以EO∥平面PAD. 由∠ADB=90°及BD⊥CO,可得CO∥AD, 又CO?平面PAD,AD?平面PAD, 所以CO∥平面PAD. 又CO∩EO=O,CO,EO?平面COE, 所以平面CEO∥平面PAD, 而CE?平面CEO,所以CE∥平面PAD. 熱點三 平面圖形的翻折問題 平面圖形經(jīng)過翻折成為空間圖形后,原有的性質(zhì)有的發(fā)生變化,有的沒有發(fā)生變化,這些發(fā)生變化和沒有發(fā)生變化的性質(zhì)是解決問題的關(guān)鍵.一般地,在翻折后還在一個平面上的性質(zhì)不發(fā)生變化,不在同一個平面上的性質(zhì)發(fā)生變化,解決這類問題就是要根據(jù)這些變與不變,去研究翻折以后的空間圖形中的線面關(guān)系和各類幾何量的度
13、量值,這是解決翻折問題的主要方法. 例3 如圖1,已知菱形AECD的對角線AC,DE交于點F,點E為AB中點.將△ADE沿線段DE折起到△PDE的位置,如圖2所示. (1)求證:DE⊥平面PCF; (2)求證:平面PBC⊥平面PCF; (3)在線段PD,BC上是否分別存在點M,N,使得平面CFM∥平面PEN?若存在,請指出點M,N的位置,并證明;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1)證明 折疊前,因為四邊形AECD為菱形, 所以AC⊥DE, 所以折疊后,DE⊥PF,DE⊥CF, 又PF∩CF=F,PF,CF?平面PCF, 所以DE⊥平面PCF. (2)證明 因為四邊形AECD為
14、菱形, 所以DC∥AE,DC=AE. 又點E為AB的中點,所以DC∥EB,DC=EB, 所以四邊形DEBC為平行四邊形,所以CB∥DE. 又由(1)得,DE⊥平面PCF,所以CB⊥平面PCF. 因為CB?平面PBC, 所以平面PBC⊥平面PCF. (3)解 存在滿足條件的點M,N, 且M,N分別是PD和BC的中點. 如圖,分別取PD和BC的中點M,N.連接EN,PN,MF,CM. 因為四邊形DEBC為平行四邊形, 所以EF∥CN,EF=BC=CN, 所以四邊形ENCF為平行四邊形,所以FC∥EN. 在△PDE中,M,F(xiàn)分別為PD,DE的中點, 所以MF∥PE.
15、 又EN,PE?平面PEN,PE∩EN=E,MF,CF?平面CFM,MF∩CF=F, 所以平面CFM∥平面PEN. 思維升華 (1)折疊問題中不變的數(shù)量和位置關(guān)系是解題的突破口. (2)存在探索性問題可先假設(shè)存在,然后在此前提下進行邏輯推理,得出矛盾則否定假設(shè),否則給出肯定結(jié)論. 跟蹤演練3 如圖,在△PBE中,AB⊥PE,D是AE的中點,C是線段BE上的一點,且AC=,AB=AP=AE=2,將△PBA沿AB折起使得二面角P-AB-E是直二面角. (1)求證:CD∥平面PAB; (2)求三棱錐E-PAC的體積. (1)證明 因為AE=2,所以AE=4, 又AB=2,AB⊥P
16、E, 所以BE===2, 又因為AC==BE, 所以AC是Rt△ABE的斜邊BE上的中線, 所以C是BE的中點, 又因為D是AE的中點, 所以CD是Rt△ABE的中位線,所以CD∥AB, 又因為CD?平面PAB,AB?平面PAB, 所以CD∥平面PAB. (2)解 由(1)知,直線CD是Rt△ABE的中位線, 所以CD=AB=1, 因為二面角P-AB-E是直二面角,平面PAB∩平面EAB=AB,PA?平面PAB,PA⊥AB, 所以PA⊥平面ABE,又因為AP=2, 所以VE-PAC=VP-ACE=××AE×CD×AP =××4×1×2=. 真題體驗 1.(2
17、017·全國Ⅰ改編)如圖,在下列四個正方體中,A,B為正方體的兩個頂點,M,N,Q為所在棱的中點,則在這四個正方體中,直線AB與平面MNQ不平行的是________.(填序號) 答案 (1) 解析 對于(1),作如圖①所示的輔助線,其中D為BC的中點,則QD∥AB. ∵QD∩平面MNQ=Q,∴QD與平面MNQ相交, ∴直線AB與平面MNQ相交; 對于(2),作如圖②所示的輔助線, 則AB∥CD,CD∥MQ,∴AB∥MQ, 又AB?平面MNQ,MQ?平面MNQ,∴AB∥平面MNQ; 對于(3),作如圖③所示的輔助線, 則AB∥CD,CD∥MQ,∴AB∥MQ,
18、又AB?平面MNQ,MQ?平面MNQ,∴AB∥平面MNQ; 對于(4),作如圖④所示的輔助線, 則AB∥CD,CD∥NQ, ∴AB∥NQ,又AB?平面MNQ,NQ?平面MNQ, ∴AB∥平面MNQ. 2.(2017·江蘇)如圖,在三棱錐A—BCD中,AB⊥AD,BC⊥BD,平面ABD⊥平面BCD,點E,F(xiàn)(E與A,D不重合)分別在棱AD,BD上,且EF⊥AD. 求證:(1)EF∥平面ABC; (2)AD⊥AC. 證明 (1)在平面ABD內(nèi),因為AB⊥AD,EF⊥AD, 所以AB∥EF.又EF?平面ABC,AB?平面ABC, 所以EF∥平面ABC. (2)因為平面ABD
19、⊥平面BCD, 平面ABD∩平面BCD=BD,BC?平面BCD,BC⊥BD, 所以BC⊥平面ABD. 因為AD?平面ABD,所以BC⊥AD. 又AB⊥AD,BC∩AB=B,AB?平面ABC, BC?平面ABC,所以AD⊥平面ABC. 又AC?平面ABC,所以AD⊥AC. 押題預(yù)測 1.不重合的兩條直線m,n分別在不重合的兩個平面α,β內(nèi),下列為真命題的是( ) A.m⊥n?m⊥β B.m⊥n?α⊥β C.α∥β?m∥β D.m∥n?α∥β 押題依據(jù) 空間兩條直線、兩個平面之間的平行與垂直的判定是立體幾何的重點內(nèi)容,也是高考命題的熱點.此類題常與命題的真假性、充分
20、條件和必要條件等知識相交匯,意在考查考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邏輯推理能力. 答案 C 解析 構(gòu)造長方體,如圖所示. 因為A1C1⊥AA1,A1C1?平面AA1C1C,AA1?平面AA1B1B,但A1C1與平面AA1B1B不垂直,平面AA1C1C與平面AA1B1B也不垂直,所以選項A,B都是假命題. CC1∥AA1,但平面AA1C1C與平面AA1B1B相交而不平行,所以選項D為假命題. “若兩平面平行,則一個平面內(nèi)任何一條直線必平行于另一個平面”是真命題,故選C. 2.如圖(1),在正△ABC中,E,F(xiàn)分別是AB,AC邊上的點,且BE=AF=2CF.點P為邊BC上的點,將△AEF沿E
21、F折起到△A1EF的位置,使平面A1EF⊥平面BEFC,連接A1B,A1P,EP,如圖(2)所示. (1)求證:A1E⊥FP; (2)若BP=BE,點K為棱A1F的中點,則在平面A1FP上是否存在過點K的直線與平面A1BE平行,若存在,請給予證明;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押題依據(jù) 以平面圖形的翻折為背景,探索空間直線與平面位置關(guān)系,可以考查考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預(yù)計將成為今年高考的命題方向. (1)證明 在正△ABC中,取BE的中點D,連接DF,如圖所示. 因為BE=AF=2CF,所以AF=AD,AE=DE,而∠A=60°,所以△ADF為正三角形. 又AE=DE
22、,所以EF⊥AD. 所以在題圖(2)中,A1E⊥EF, 又A1E?平面A1EF,平面A1EF⊥平面BEFC, 且平面A1EF∩平面BEFC=EF, 所以A1E⊥平面BEFC. 因為FP?平面BEFC,所以A1E⊥FP. (2)解 在平面A1FP上存在過點K的直線與平面A1BE平行. 理由如下: 如題圖(1),在正△ABC中,因為BP=BE,BE=AF, 所以BP=AF,所以FP∥AB,所以FP∥BE. 如圖所示,取A1P的中點M,連接MK, 因為點K為棱A1F的中點, 所以MK∥FP. 因為FP∥BE,所以MK∥BE. 因為MK?平面A1BE,BE?平面A1BE
23、,所以MK∥平面A1BE. 故在平面A1FP上存在過點K的直線MK與平面A1BE平行. A組 專題通關(guān) 1.已知α,β是兩個不同的平面,l是一條直線,給出下列說法: ①若l⊥α,α⊥β,則l∥β;②若l∥α,α∥β,則l∥β;③若l⊥α,α∥β,則l⊥β;④若l∥α,α⊥β,則l⊥β. 其中說法正確的個數(shù)為( ) A.3 B.2 C.1 D.4 答案 C 解析?、偃鬺⊥α,α⊥β,則l∥β或l?β,不正確;②若l∥α,α∥β,則l∥β 或l?β,不正確;③若l⊥α,α∥β,則l⊥β,正確;④若l∥α,α⊥β,則l⊥β或l∥β或l與β相交且l與β不垂直,不正確,故選C
24、. 2.如圖,G,H,M,N分別是正三棱柱的頂點或所在棱的中點,則表示GH,MN是異面直線的圖形的序號為(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D 解析 由題意可得圖①中GH與MN平行,不合題意; 圖②中GH與MN異面,符合題意; 圖③中GH與MN相交,不合題意; 圖④中GH與MN異面,符合題意. 則表示GH,MN是異面直線的圖形的序號為②④. 3.給出下列四個命題: ①如果平面α外一條直線a與平面α內(nèi)一條直線b平行,那么a∥α; ②過空間一定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平面垂直; ③如果一條直線垂直于一個平面內(nèi)的無數(shù)條直線,那么這條直線與這個
25、平面垂直; ④若兩個相交平面都垂直于第三個平面,則這兩個平面的交線垂直于第三個平面. 其中真命題的個數(shù)為( ) A.1 B.2 C.3 D.4 答案 C 解析 對于①,根據(jù)線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一條直線a與平面α內(nèi)一條直線b平行,那么a∥α,故正確;對于②,因為垂直于同一平面的兩直線平行,所以過空間一定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平面垂直,故正確;對于③,平面內(nèi)無數(shù)條直線均為平行線時,不能得出直線與這個平面垂直,故不正確;對于④,因為兩個相交平面都垂直于第三個平面,所以在兩個相交平面內(nèi)各取一條直線垂直于第三個平面,可得這兩條直線平行,則其中一條直線平行于另一條直線所在的平
26、面,可得這條直線平行于這兩個相交平面的交線,從而交線垂直于第三個平面,故正確. 4.(2018·全國Ⅰ)已知正方體的棱長為1,每條棱所在直線與平面α所成的角都相等,則α截此正方體所得截面面積的最大值為( )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如圖所示,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平面AB1D1與棱A1A,A1B1,A1D1所成的角都相等,又正方體的其余棱都分別與A1A,A1B1,A1D1平行,故正方體ABCD-A1B1C1D1的每條棱所在直線與平面AB1D1所成的角都相等. 分別取棱AB,BB1,B1C1,C1D1,DD1,AD的中點E,F(xiàn),G,H,M,N
27、,則正六邊形EFGHMN所在平面與平面AB1D1平行且面積最大,此截面面積為S正六邊形EFGHMN=6×××sin 60°=.故選A. 5.對于四面體A—BCD,有以下命題: ①若AB=AC=AD,則AB,AC,AD與底面所成的角相等; ②若AB⊥CD,AC⊥BD,則點A在底面BCD內(nèi)的射影是△BCD的內(nèi)心; ③四面體A—BCD的四個面中最多有四個直角三角形; ④若四面體A—BCD的6條棱長都為1,則它的內(nèi)切球的表面積為. 其中正確的命題是( ) 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答案 D 解析 ①正確,若AB=AC=AD,則AB,AC,AD在底面上的射影相
28、等,即與底面所成角相等;②不正確,如圖,點A在平面BCD內(nèi)的射影為點O,連接BO,CO,可得BO⊥CD,CO⊥BD,所以點O是△BCD的垂心; ③正確,如圖,AB⊥平面BCD,∠BCD=90°,其中有4個直角三角形; ④正確,設(shè)正四面體的內(nèi)切球的半徑為r,棱長為1,高為,根據(jù)等體積公式×S△BCD×=×4×S△BCD×r,解得 r=, 那么內(nèi)切球的表面積S=4πr2=,故選D. 6.已知m,n,l1,l2表示不同的直線,α,β表示不同的平面,若m?α,n?α,l1?β,l2?β,l1∩l2=M,則α∥β的一個充分條件是( ) A.m∥β且l1∥α B.m∥β且n∥β
29、C.m∥β且n∥l2 D.m∥l1且n∥l2 答案 D 解析 對于選項A,當(dāng)m∥β且l1∥α?xí)r,α,β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故A不是α∥β的充分條件;對于選項B,當(dāng)m∥β且n∥β時,若m∥n,則α,β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故B不是α∥β的充分條件;對于選項C,當(dāng)m∥β且n∥l2時,α,β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故C不是α∥β的充分條件;對于選項D,當(dāng)m∥l1,n∥l2時,由線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得l1∥α,l2∥α,又l1∩l2=M,由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以得到α∥β,故D是α∥β的一個充分條件.故選D. 7.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E為線段B1D1上的一個動點,則下列結(jié)論中正確
30、的是________.(填序號) ①AC⊥BE; ②B1E∥平面ABCD; ③三棱錐E-ABC的體積為定值; ④直線B1E⊥直線BC1. 答案 ①②③ 解析 因為AC⊥平面BDD1B1,BE?平面BDD1B1, 所以AC⊥BE,故①正確; 因為B1D1∥BD,即BD∥B1E,B1E?平面ABCD,BD?平面ABCD, 所以B1E∥平面ABCD,故②正確; 記正方體的體積為V, 則VE-ABC=V為定值,故③正確; B1E與BC1不垂直,故④錯誤. 8.如圖,在三棱柱ABC-A1B1C1中,側(cè)棱AA1⊥底面ABC,底面是以∠ABC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C=2a,BB
31、1=3a,點D是A1C1的中點,點F在線段AA1上,當(dāng)AF=________時,CF⊥平面B1DF. 答案 a或2a 解析 由題意易知,B1D⊥平面ACC1A1, 又CF?平面ACC1A1, 所以B1D⊥CF. 要使CF⊥平面B1DF,只需CF⊥DF即可. 令CF⊥DF,設(shè)AF=x,則A1F=3a-x. 易知Rt△CAF∽Rt△FA1D, 得=,即=, 整理得x2-3ax+2a2=0, 解得x=a或x=2a. 9.如圖所示的多面體中,底面ABCD為正方形,△GAD為等邊三角形,BF⊥平面ABCD,∠GDC=90°,若點P為線段GD的中點. (1)求證:AP⊥平面
32、GCD; (2)求證:平面ADG∥平面FBC. 證明 (1)因為△GAD是等邊三角形,點P為線段GD的中點,所以AP⊥GD. 因為AD⊥CD,GD⊥CD,且AD∩GD=D,AD,GD?平面GAD,故CD⊥平面GAD, 又AP?平面GAD,所以CD⊥AP, 又CD∩GD=D,CD,GD?平面GCD, 所以AP⊥平面GCD. (2)因為BF⊥平面ABCD,CD?平面ABCD, 所以BF⊥CD, 因為BC⊥CD,BF∩BC=B,BF,BC?平面FBC, 所以CD⊥平面FBC,由(1)知CD⊥平面GAD, 所以平面ADG∥平面FBC. 10.在梯形ABCD中(圖1),AB∥CD
33、,AB=2,CD=5,過A,B分別作CD的垂線,垂足分別為E,F(xiàn),已知DE=1,AE=2,將梯形ABCD沿AE,BF同側(cè)折起,使得AF⊥BD,DE∥CF,得空間幾何體ADE-BCF(圖2). (1)證明:BE∥平面ACD; (2)求三棱錐E-ACD的體積. (1)證明 連接BE交AF于點O,取AC的中點H,連接OH,DH,則OH是△AFC的中位線, 所以O(shè)H∥CF且OH=CF, 由已知得DE∥CF且DE=CF, 所以DE∥OH且DE=OH, 所以四邊形DEOH為平行四邊形,DH∥EO, 又因為EO?平面ACD,DH?平面ACD, 所以EO∥平面ACD,即BE∥平面AC
34、D. (2)解 由已知得,四邊形ABFE為正方形, 且邊長為2,則AF⊥BE, 由已知AF⊥BD,BE∩BD=B,BE,BD?平面BDE, 可得AF⊥平面BDE, 又DE?平面BDE,所以AF⊥DE, 又AE⊥DE,AF∩AE=A,AF,AE?平面ABFE, 所以DE⊥平面ABFE, 又EF?平面ABEF, 所以DE⊥EF,四邊形DEFC是直角梯形, 又AE⊥EF,DE∩EF=E,DE,EF?平面CDE, 所以AE⊥平面CDE, 所以AE是三棱錐A-DEC的高, VE-ACD=VA-ECD=VA-EFD =×AE××DE×EF=. B組 能力提高 11.(201
35、8·浙江省名校協(xié)作體聯(lián)考)如圖所示,在棱長為1的正方體ABCD-A1B1C1D1中,P,Q分別為BD1,BB1上的動點,則△C1PQ周長的最小值為( ) A. B. C. D. 答案 B 解析 連接B1D1,BC1,由圖易得△C1PQ的三邊分別在三棱錐B-B1C1D1的三個側(cè)面上,將三棱錐B-B1C1D1的側(cè)面展開成平面圖形,如圖,可得四邊形BC1D1C1′為直角梯形,當(dāng)C1′,P,Q,C1四點共線時,△C1PQ的周長最小,最小值為=,即△C1PQ的周長的最小值為,故選B. 12.已知正三棱柱ABC-A1B1C1的所有棱長都相等,M,N分別為B1C1,BB1的中點.
36、現(xiàn)有下列四個結(jié)論: p1:AC1∥MN; p2:A1C⊥C1N; p3:B1C⊥平面AMN; p4:異面直線AB與MN所成角的余弦值為. 其中正確的結(jié)論是( ) A.p1,p2 B.p2,p3 C.p2,p4 D.p3,p4 答案 C 解析 正三棱柱ABC-A1B1C1的所有棱長都相等, M,N分別為B1C1,BB1的中點. 對于p1:如圖①所示, MN∥BC1,BC1∩AC1=C1, ∴AC1與MN不平行,是異面直線,p1錯誤; 對于p2:如圖②所示, 連接AC1,交A1C于點O,連接ON, 易知A1C⊥AC1,ON⊥平面ACC1A1, ∴ON
37、⊥A1C, 又ON∩AC1=O,ON,AC1?平面ONC1, ∴A1C⊥平面ONC1, 又C1N?平面ONC1, ∴A1C⊥C1N,p2正確; 對于p3:如圖③所示, 取BC的中點O,連接AO,BC1, 過點O作OP∥BC1,交CC1于點P, 連接AP,則AO⊥平面BCC1B1, 又B1C?平面BCC1B1, ∴AO⊥B1C, 又BC1∥OP,BC1⊥B1C, ∴B1C⊥OP, 又AO∩OP=O,AO,OP?平面AOP, ∴B1C⊥平面AOP, 又平面AMN與平面AOP有公共點A, ∴B1C與平面AMN不垂直,p3錯誤; 對于p4:如圖④所示, 連接BC
38、1,AC1,則MN∥BC1, ∴∠ABC1是異面直線AB與MN所成的角, 設(shè)AB=1,則AC1=BC1=, ∴cos∠ABC1==,p4正確. 綜上,其中正確的結(jié)論是p2,p4. 13.(2018·浙江省金麗衢十二校聯(lián)考)如圖,正方體ABCD-A1B1C1D1的棱長為1,線段B1D1上有兩個動點E,F(xiàn),且EF=0.6,則當(dāng)E,F(xiàn)移動時,下列結(jié)論中錯誤的是( ) A.AE∥平面C1BD B.四面體ACEF的體積為定值 C.三棱錐A-BEF的體積為定值 D.異面直線AF,BE所成的角為定值 答案 D 解析 由正方體的性質(zhì)易得平面AB1D1∥平面C1BD,又因為AE?平面
39、AB1D1,所以AE∥平面C1BD,A正確;因為△CEF的面積為定值,且點A到平面CEF的距離即為點A到平面CD1B1的距離,其為定值,所以四面體ACEF的體積為定值,B正確;因為△BEF的面積為定值,且點A到平面BEF的距離即為點A到平面BDD1B1的距離,其為定值,所以三棱錐A-BEF的體積為定值,C正確;延長DB至點G,使得BG=EF,連接FG,則易得FG∥BE,所以∠AFG為異面直線AF,BE所成的角,由圖易得當(dāng)點F在線段B1D1上運動時,∠AFG不是定值,所以異面直線AF,BE所成的角不是定值,D錯誤.綜上所述,故選D. 14.如圖,在直角梯形ABCD中,AB∥CD,∠ABC=90
40、°,AB=1,AC=CD=DA=2,動點M在邊DC上(不同于D點),P為邊AB上任意一點,沿AM將△ADM翻折成△AD′M,當(dāng)平面AD′M垂直于平面ABC時,線段PD′長度的最小值為________. 答案 解析 設(shè)點D′在平面ABCD內(nèi)的投影為點F,∠DAM=θ,則易得θ∈(0°,60°],當(dāng)θ∈(0°,30°)時,點F在△ADC外,過點F作AB的垂線,垂足在線段BA的延長線上,所以此時當(dāng)點P與點A重合時,PD′取得的最小值等于AD′=AD=2;當(dāng)θ∈[30°,60°]時,點F在△ADC內(nèi)(包括外界),過點F作AB的垂線FG,垂足G在線段BA上,所以當(dāng)點P與垂足G重合時,PD′取得最小值,此時有PD′⊥AB.在Rt△D′AP中,因為AD′=AD=2,所以當(dāng)PD′取得最小值時,cos∠D′AP取得最大值.由最小角定理得cos∠D′AP=cos θ·cos(120°-θ)=cos θ·=-cos2θ+sin θcos θ =-cos 2θ+sin 2θ-=cos(2θ-120°)-, 易得當(dāng)θ=60°時,cos∠D′AP取得最大值, 所以此時AP=,PD′==.綜上所述,PD′長度的最小值為. 23
- 溫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3.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5. 裝配圖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6.煤礦安全生產(chǎn)科普知識競賽題含答案
- 2.煤礦爆破工技能鑒定試題含答案
- 3.爆破工培訓(xùn)考試試題含答案
- 2.煤礦安全監(jiān)察人員模擬考試題庫試卷含答案
- 3.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管理人員(地下礦山)安全生產(chǎn)模擬考試題庫試卷含答案
- 4.煤礦特種作業(yè)人員井下電鉗工模擬考試題庫試卷含答案
- 1 煤礦安全生產(chǎn)及管理知識測試題庫及答案
- 2 各種煤礦安全考試試題含答案
- 1 煤礦安全檢查考試題
- 1 井下放炮員練習(xí)題含答案
- 2煤礦安全監(jiān)測工種技術(shù)比武題庫含解析
- 1 礦山應(yīng)急救援安全知識競賽試題
- 1 礦井泵工考試練習(xí)題含答案
- 2煤礦爆破工考試復(fù)習(xí)題含答案
- 1 各種煤礦安全考試試題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