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度高中數(shù)學(xué) 第二章 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guān)系 2.2.2 平面與平面平行的判定課時作業(yè) 新人教A版必修2》由會員分享,可在線閱讀,更多相關(guān)《2022度高中數(shù)學(xué) 第二章 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guān)系 2.2.2 平面與平面平行的判定課時作業(yè) 新人教A版必修2(4頁珍藏版)》請在裝配圖網(wǎng)上搜索。
1、2022度高中數(shù)學(xué) 第二章 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guān)系 2.2.2 平面與平面平行的判定課時作業(yè) 新人教A版必修2
【選題明細表】
知識點、方法
題號
面面平行判定定理的理解
1,2,3,4
面面平行的判定
6,7,9
平行關(guān)系的綜合應(yīng)用
5,8,10
基礎(chǔ)鞏固
1.經(jīng)過平面外兩點與這個平面平行的平面( C )
(A)只有一個 (B)至少有一個
(C)可能沒有 (D)有無數(shù)個
解析:當(dāng)這兩點的連線與平面相交時,則沒有平面與這個平面平行;當(dāng)這兩點的連線與平面平行時,有且只有一個平面與這個平面平行,所以選C.
2.設(shè)直線l,m,平面α,β,下列條件能得出α∥β的有
2、( D )
①l?α,m?α,且l∥β,m∥β ②l?α,m?β,且l∥m?、踠∥α, m∥β,且l∥m
(A)1個 (B)2個 (C)3個 (D)0個
解析:由兩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可知,得出α∥β的個數(shù)為零.
3.已知兩個不重合的平面α,β,給定以下條件:
①α內(nèi)不共線的三點到β的距離相等;
②l,m是α內(nèi)的兩條直線,且l∥β,m∥β;
③l,m是兩條異面直線,且l∥α,l∥β,m∥α,m∥β.
其中可以判定α∥β的是( D )
(A)① (B)② (C)①③ (D)③
解析:①中,若三點在平面β的兩側(cè),則α與β相交,故不正確.② 中,α與β也可能相交.③中,若把兩異面直
3、線l,m平移到一個平面內(nèi),即為兩相交直線,由判定定理知正確.
4.若a,b,c為三條不重合的直線,α,β,γ為三個不重合的平面,給出下列結(jié)論:
①?a∥b;②?α∥β;③?a∥α;④?α∥β.
其中正確命題的序號為 .?
解析:對于①,當(dāng)a∥γ,b∥γ時,a,b可能相交、平行、異面,故①不正確;對于②,當(dāng)c∥α,c∥β時,α與β可能相交,也可能平行,故②不正確;對于③,a可能在α內(nèi),故③不正確;④顯然正確.
答案:④
5.如圖所示,已知四棱錐P-ABCD底面ABCD為平行四邊形,E,F分別為AB,PD的中點.求證:AF∥平面PCE.
證明:如圖所示.
取CD中點M
4、,連接MF,MA,則在△PCD中,MF∥PC,
又MF?平面PCE,PC?平面PCE,所以MF∥平面PCE.
又因為ABCD為平行四邊形,E,M分別為AB,CD中點,
所以AECM.
所以四邊形EAMC為平行四邊形,所以MA∥CE,
又MA?平面PCE,CE?平面PCE.所以MA∥平面PCE.
又MA∩MF=M,所以平面MAF∥平面PCE.
又因為AF?平面MAF,所以AF∥平面PCE.
能力提升
6.六棱柱的表面中,互相平行的面最多有( C )
(A)2對 (B)3對 (C)4對 (D)5對
解析:底面為正六邊形的棱柱,互相平行的面最多有4對,故選C.
7.已知α,β
5、是兩個不重合的平面,下列選項中,一定能得出平面α與平面β平行的是( D )
(A)α內(nèi)有兩條直線與β平行
(B)直線a∥α,a∥β
(C)直線a,b滿足b∥a,a∥α,b∥β
(D)異面直線a,b滿足a?α,b?β,且a∥β,b∥α
解析:對于選項A,當(dāng)α內(nèi)有兩條平行線與β平行時,平面α與平面β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故A不符合題意;對于選項B,若直線a∥α, a∥β,則平面α與平面β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故B不符合題意;對于選項C,若b∥a,a∥α,b∥β,則平面α與平面β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故C不符合題意;對于選項D,當(dāng)a?α,b?β且a∥β,b∥α?xí)r,可在a上取一點P,過點
6、P作直線b′∥b,由線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 b′∥β,再由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得α∥β,故D符合題意.
8.(2018·江西九江一模)在正方體ABCD-A1B1C1D1中,AB=4,M,N分別為棱A1D1,A1B1的中點,過點B的平面α∥平面AMN,則平面α截該正方體所得截面的面積為 .?
解析:如圖所示,
截面為等腰梯形BDPQ,
故截面的面積為×(2+4)×3=18.
答案:18
9.如圖,在四棱錐P-ABCD中,AB∥CD,E,F分別為PC,PD的中點,在底面ABCD內(nèi)是否存在點Q,使平面EFQ∥平面PAB?若存在,確定點Q的位置;若不存在,說明理由.
解:
7、存在.
取AD,BC的中點G,H,連接FG,HE,GH.
因為F,G為PD,AD的中點,所以FG∥PA.
因為FG?平面PAB,PA?平面PAB,
所以FG∥平面PAB.
因為E,F分別為PC,PD的中點,
所以EF∥CD,因為AB∥CD,
所以EF∥AB.
因為EF?平面PAB,AB?平面PAB.
所以EF∥平面PAB.
因為EF∩FG=F,
所以平面EFG∥平面PAB.
又GH∥CD,所以GH∥EF.
所以平面EFG即平面EFGH.
所以平面EFGH∥平面PAB.
又點Q∈平面ABCD,平面ABCD∩平面EFG=GH,
所以點Q∈GH.
所以點Q在底面
8、ABCD的中位線GH上.
探究創(chuàng)新
10.在三棱柱ABCA1B1C1中,點D為AC的中點,點D1是A1C1上的一點.
(1)當(dāng)?shù)扔诤沃禃r,BC1∥平面AB1D1?
(2)當(dāng)BC1∥平面AB1D1時,求證:平面BC1D∥平面AB1D1.
(1)解:=1.證明如下:
如圖,此時D1為線段A1C1的中點,連接A1B交AB1于O,連接OD1.
由棱柱的定義知四邊形A1ABB1為平行四邊形,所以點O為A1B的中點.
在△A1BC1中,點O,D1分別為A1B,A1C1的中點,
所以O(shè)D1∥BC1.
又因為OD1?平面AB1D1,BC1?平面AB1D1,
所以BC1∥平面AB1D1,
所以當(dāng)=1時,BC1∥平面AB1D1.
(2)證明:由(1)知,當(dāng)BC1∥平面AB1D1時,點D1是線段A1C1的中點,則有AD∥D1C1,且AD=D1C1,
所以四邊形ADC1D1是平行四邊形.
所以AD1∥DC1.
又因為DC1?平面AB1D1,AD1?平面AB1D1,
所以DC1∥平面AB1D1.
又因為BC1∥平面AB1D1,
BC1?平面BC1D,
DC1?平面BC1D,DC1∩BC1=C1,
所以平面BC1D∥平面AB1D1.